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课时质量评价18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docx
-
资源ID:96433832
资源大小:182.3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6单元课时质量评价18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docx
第6单元基因的本质和表达十八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1·辽宁卷)下列有关细胞内的DNA及其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B子链的合成过程不需要引物参与CDNA每条链的5端是羟基末端DDNA聚合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2(2023·福建福州期中)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3研究发现,细胞内DNA复制的最初原料是dNTP(脱氧核苷三磷酸,包括dATP、dGTP、dCTP和dTTP),dNTP除了作为DNA复制的原料之外,还可以作为DNA复制过程中部分能量的来源。下列关于DNA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认为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排在内侧B双链DNA每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都含有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C在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并不是都由腺苷三磷酸直接提供D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核糖核苷酸分别含有A、G、C、T四种碱基4DNA的熔点(Tm)是指将DNA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结构解旋至一半时的温度,其影响机制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Tm值大小与GC的百分含量和盐溶液浓度有关B以高盐溶液为介质的DNA的Tm值范围较大CGC的百分含量一定时,低盐溶液的Tm值较低D一定盐浓度下,GC的百分含量越高,DNA分子的热稳定性越强5(2022·山东淄博一模)大多数真核生物的DNA在复制时会出现多个复制泡,每个复制泡的两端有2个复制叉,复制叉的延伸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复制时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DNA的复制为双向半保留复制B多起点复制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C复制泡3的DNA复制早于复制泡1D子链的延伸方向与复制叉的推进方向相同6将分生区细胞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短时间后更换到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再培养一段时间。测定分裂期细胞中带放射性DNA的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1020 h曲线下降,与被标记的细胞逐渐完成分裂有关B20 h后曲线再次开始上升,是因为被标记的细胞进入第二轮分裂的分裂期C每一个被标记的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细胞中,均只有两个细胞带有放射性DNAD从DNA复制完成到分裂期开始的时长约为2 h7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某双链DNA分子中A占碱基总数的30%,甲磺酸乙酯(EMS)使所有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后进行复制,产生甲、乙两个子一代DNA中,其中一个DNA分子(甲)中T占碱基总数的4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DNA分子中A所占比例为30%BDNA分子中G所占比例乙与甲相同C乙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38%D乙DNA分子中A、T、G、C比例无法确定8下图1表示的是细胞内DNA复制过程,图2表示图1中RNA引物去除并修复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条子链合成过程所需的RNA引物数量不同B酶1、2可催化RNA降解,去除引物C酶3是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DNA单链上D酶4是DNA连接酶,催化两个DNA单链片段的连接9(2023·广东广州模拟)研究发现,啤酒酵母中存在一种DNA复制检验点(又称S期检验点)中介蛋白M1,往往以蛋白复合物的形式聚集在复制叉处,当另一种三聚体蛋白复合物M3也被加载到此处时,M1就会被激活并随复制叉向前移动从而完成DNA合成和复制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S期检验点是通过调整复制叉移动的速度,调控DNA复制的速度BM1蛋白被激活后,DNA合成过程中形成氢键时有水生成C一个复制叉内两条DNA子链的延伸方向与M1激活后移动方向不一定相同D啤酒酵母细胞的DNA分子中,(AC)/(GT)的数值均相等二、非选择题10(2022·湖南长沙月考)图甲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图甲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则A是_酶,B是_酶。(2)图甲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_。(3)图乙中,7是_。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_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_原则。(4)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 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以该链为模板复制以后的子代DNA分子中AGTC_。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_。十八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1A解析:子链延伸时由5端向3端延伸合成,故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A正确;子链的合成过程需要引物参与,B错误;DNA每条链的5端是磷酸基团末端,3端是羟基末端,C错误;解旋酶的作用是打开DNA双链,D错误。2D解析:在双链DNA中AT,CG,故(AC)/(GT)为恒值1,A错误。A和T之间含2个氢键,C和G之间含3个氢键,故(AT)/(GC)中,(GC)数目越多,氢键数越多,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B错误。(AT)/(GC)与(AC)/(GT)两个比值相等,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是双链DNA,(AC)/(GT)1,D正确。3D解析: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认为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排在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A正确;双链DNA每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都含有两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B正确;在DNA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并不是都由腺苷三磷酸直接提供,也可以从其他途径获得,比如磷酸肌酸也可以供能,C正确;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G、C、T四种碱基,D错误。4B解析:60 后,DNA分子的Tm值和CG含量呈正相关,且低盐溶液比高盐溶液相同的GC值所需温度更低,A正确;高盐溶液中随GC比值的变化Tm变化较为集中,低盐溶液中Tm变化幅度较大,B错误;根据图示,GC的百分含量一定时,低盐溶液的Tm值较低,C正确;一定盐浓度下,GC比例越高,Tm越高,DNA分子的热稳定性就越强,D正确。5D解析:由题图复制泡的走向可知,DNA复制时以每条链为模板,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图中DNA的复制为多起点不连续双向半保留复制,A正确;多起点复制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B正确;根据复制泡的大小可以看出,复制泡3的DNA复制早于复制泡1,C正确;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一条子链与复制叉的推进方向相反,D错误。6C解析:1020 h被标记的细胞逐渐完成分裂进入分裂间期,故1020 h曲线下降,与被标记的细胞逐渐完成分裂有关,A正确;20 h之后被标记的细胞再次进入分裂期,故20 h之后曲线再次上升,B正确;细胞内有多对染色体(不是只有一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子染色体被移向两极,分裂形成的四个细胞中不可能均只有两个带有放射性,C错误;细胞被标记说明已完成了复制,而题干又说“短时间”,故约2 h,D正确。7D解析:双链DNA中A占30%,由于AT、GC,则DNA分子中AT30%、GC20%。7乙基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其他配对关系不受影响,因此子代DNA分子中A、G所占比例不变,甲、乙两个DNA分子中A都占30%、G都是占20%,A、B正确;设复制的DNA分子两条链分别为链和链,甲DNA分子由链复制产生,乙DNA分子由链复制产生,由链复制形成的甲DNA分子中T占碱基总数的42%,比正常的30%增加了12%,说明链中7乙基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24%,同理可推知,链中7乙基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16%,乙DNA分子中ATGC30382012,C正确,D错误。8C解析:DNA复制时,其中一条链的复制是连续的,只需一个引物,而另一条链的复制是不连续的,形成多个子链DNA片段,所以需要多个引物,因此两条子链合成过程所需的RNA引物数量不同,A正确;从图中看出,酶1、2可以将RNA引物降解,使得一条链缺少一段碱基序列,B正确;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所以酶3的作用是催化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单链上,C错误;从图中看出,酶4催化DNA单链片段连接形成DNA长链,故酶4是DNA连接酶,D正确。9B解析:据题干分析,S期M1蛋白聚集在复制叉处,M1蛋白被激活并随复制叉向前移动从而完成DNA合成和复制过程,由此可见,S期检验点是通过调整复制叉移动的速度,调控DNA复制的速度,A正确;DNA合成过程中氢键的形成是碱基配对之间的吸引力,没有水的生成,B错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因此与M1激活后沿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不一定相同,C正确;DNA分子一般为双链,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AC)/(GT)的数值均相等,为1,D正确。10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A酶的作用是使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解开,因此是解旋酶;B酶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是DNA聚合酶。(2)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DNA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叶肉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分裂,核DNA不再复制,因此DNA复制的场所是线粒体、叶绿体。(3)图乙中,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和磷酸构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排列在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中由于AT,GC,所以当一条链上AGTC1234,则另一链上AGTC3412,整个DNA分子中AGTC46462323,子代DNA和亲代DNA分子碱基比例相同,也是AGTC2323。由于亲代DNA中G2 000×3/10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221)×6001 800个。答案:(1)解旋DNA聚合(2)叶绿体、线粒体(3)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和磷酸氢键碱基互补配对(4)23231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