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考版)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卷考点29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docx

    • 资源ID:96434042       资源大小:218.4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考版)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卷考点29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docx

    考点29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一关辨析判别夯基固本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P60正文)()2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是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算值。(P60正文)()3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P61探究)()4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P63思考与讨论)()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不会影响种群的密度。(P63正文)()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P67正文)()7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P67正文)()8计算酵母菌数量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P68探究)()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P68探究)()第二关小题题组自助狂刷题组一刷基础小卷固知识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的增长主要取决于出生率B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属于种群空间特征C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不再发生波动2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3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4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可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可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5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应随机取样B估计值是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C.狭长的河流宜采用等距取样法D样方的大小应严格按1 m2的正方形6如图是某种鱼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2时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t4时是捕获该鱼群的最佳时间Ct0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D影响t1和t3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题组二刷模拟小卷培素养72022·湖北黄冈市模拟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渔业上确定捕捞强度,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取样器取样法对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进行抽样调查B鱼塘中鲤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中鲤鱼的产量一定不同C鱼塘中鲤鱼种群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D为持续获得较高产量,应该在鲤鱼种群数量达到K/2后才开始捕捞8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92022·安徽淮北市一模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迁入新的地区后,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一定为 NtN0tB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都会在K值附近波动C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D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都会在K值保持稳定,因此都呈“S”型增长102022·衡水中学全国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种群的数量变动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图是解释田鼠周期性数量变动的内分泌调节学说的主要机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田鼠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C社群压力增大,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D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11.2022·江苏南通市模拟科研人员研究不同pH对小球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球藻细胞代谢活动可改变培养液的pHB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小球藻直接计数C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种群的K值不同D小球藻较宜生活在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中122022·河北高三其他模拟研究小组对某自然保护区内一种留鸟进行连续观察研究,在14年间统计其种群增长速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年份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801.202.003.502.051.200.03A.第8年之前由于增长速率逐年增大,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第814年间由于增长速率逐年减小,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C第4年和第12年增长速率相同,说明这两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D该种留鸟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为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题组三刷真题小卷登顶峰132018·全国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142018·全国卷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15全国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162021·浙江1月选考大约在1800年,绵羊被引入到塔斯马尼亚岛,绵羊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直到1860年才稳定在170万头左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绵羊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条件有关,而与出生率、死亡率变动无关B绵羊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倍数不变C若绵羊种群密度增大,相应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减小D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172021·广东卷图示某S型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 BbCc Dd182021·山东卷,11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9 只鼠,第二次捕获 34 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 15 只。标记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并可用于探测鼠的状态,若探测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 5 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A66 只/公顷 B77 只/公顷C83 只/公顷 D88 只/公顷第三关大题精做规范准练题组一种群相关知识的综合考查12022·阜新市模拟2020年初起源于东非的蝗灾数月就席卷了东非、西非、西亚至南亚的20多个国家,这次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漠蝗虫种群除具有空间特征外,还具有_特征。(2)经调查研究发现:蝗虫数量少时是散居型,数量多时是群居型,散居型蝗虫的绿色体色在群居时会逐渐变为黑褐色体色,蝗虫体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群居型蝗虫体内会挥发出刺激性的苯乙腈,并在遭到攻击时将其转化为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_。(3)面对蝗灾,人们想出了很多灭蝗办法,如图是我国科研人员在研究“牧鸭治蝗”中构建的鸭蝗虫模型(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该模型中,当蝗虫数量由N1变为N3过程中,鸭的数量变化为_。“牧鸭治蝗”这种引入鸭来防治蝗虫的方法属于_防治,关于该防治方法,请再提出一种治蝗的措施:_。对蝗虫进行防治,适合在图中蝗虫种群数量为_时进行。题组二科学探究类22021·湖南卷某林场有一片约2公顷的马尾松与石栎混交次生林,群落内马尾松、石栎两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为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栎种群密度的变化特征,某研究小组在该混交次生林中选取5个固定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4公顷,某一时期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树高X(m)马尾松(株)石栎(株)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X58975846485047455<X102527302830302528262710<X15342930363523543X>15131614151232122合计80818184858178847977注: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_;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_。(2)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根据表中数据和树种的特性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优势树种是_,理由是_。考点29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一关辨析判别夯基固本12.3.4.×5.×6.7.8.9.第二关小题题组自助狂刷1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A错误;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即种群在空间上呈集群分布,B正确;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错误;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若受到气候、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时,种群数量也会发生波动,D错误。2B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都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3B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错误;环境条件若发生改变,环境容纳量也会改变,而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B正确;种群在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C错误;自然条件下,冬季植食性动物的食物减少,其环境容纳量会变小,D错误。4D改变培养液的pH值会改变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A错误;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应采用抽样检测法,B错误;应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不能用普通载玻片,C错误;营养条件、温度、pH、有害物质的积累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D正确。5D样方法要做到随机取样,A正确;估计值是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B正确;样方法分为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狭长的河流宜采用等距取样法,C正确;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不同的物种选择的样方面积应不同,D错误。6Dt2时种群的数量还在增加,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A错误;捕获该鱼群的最佳时间是超过K/2时,捕获该鱼群后,使其种群数量降至K/2,以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B错误;t0t4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大,C错误;影响t1时刻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是种群密度太小,影响t3时刻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是种群密度的加大,生存空间、食物有限等,故影响t1和t3增长速率变化的因素不同,D正确。7D利用标志重捕法对鱼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进行抽样调查,A错误;鱼塘中鲤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其增长速率可能相同,单位水体中鲤鱼的产量可能相同,B错误;鱼塘中鲤鱼种群达到K值前,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C错误;当种群密度处于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所以为持续获得较高产量,捕捞时应该选择达到K/2后开始捕捞,D正确。8B同一物种个体间的生存斗争是种内斗争,种内斗争程度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因此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的生存斗争程度更高,A错误;由图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曲线下降程度比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更大,故死亡率更高,B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取所有样方密度的平均值,C错误;在此5年间,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为逐年下降,D错误。9C一个种群迁入新的地区后,只有该地条件适宜、空间充足且没有天敌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才是NtN0t,A错误;在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在K值附近波动,例如环境被破坏,其K值可能会大幅度减小,B错误;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种群的增长都有在K值上下维持稳定的趋势,C正确;自然界的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不一定会在K值保持稳定,还要看环境是否改变,D错误。10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据图可知,种群数量增加,社群压力增大,会导致种群的出生率降低,幼年个体减少,死亡率升高,种群数量下降,会使其年龄组成趋向于衰退型,B正确;据图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增加,会导致社群压力增加,通过下丘脑垂体途径释放的生长激素减少,田鼠的生长代谢出现障碍,故会使田鼠的平均体重趋向于下降,C正确;据图可知,田鼠种群数量的调节过程中有下丘脑的参与,也有生长激素等的参与,故其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D正确。11D小球藻细胞代谢产生的CO2等物质积累会导致培养液pH改变,A正确;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小球藻直接计数,B正确;同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种群的K值不同,C正确;据图分析,小球藻培养到第6天后,在pH10.0时小球藻细胞密度明显多于其他pH条件的数量,因此小球藻较宜生活在碱性环境中,D错误。12D由表格数据可知,这14年间该种留鸟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错误;第814年间虽然增长速率逐年减小,但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数量不断增多,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B错误;第4年和第12年增长速率相同,但种群数量不同,这两年该种群的出生率也应不同,C错误;表格中第8年时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可能是K/2,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是第8年时种群数量的两倍,D正确。13D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林场属于自然环境,其中生活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密度制约;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可能相同;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越接近K值,种群密度越大,对其增长的制约越强。14B农田生态系统中昆虫以植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黑光灯传递给昆虫的是光,属于物理信息;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可用黑光灯诱捕法;具有趋光性的昆虫有多种,用黑光灯诱捕得到的昆虫有多种,因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15B使用样方法时不需要对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A错误;利用样方法调查时要做到随机取样,由于个体数量少,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B正确;在用样方法调查时,取的样方过小或过少,可能导致搜集到的数据较少,偶然性增大,因此需要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或者增加样方的数量,C、D错误。16D绵羊种群数量除与环境条件有关外,出生率和死亡率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而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减少,A错误;绵羊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种群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增长率一直下降,故每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倍数一直减小,B错误;病原微生物的致病力和传播速度会随着绵羊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C错误;若草的生物量不变而种类发生改变,则绵羊的食物来源可能会受影响,故绵羊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可能发生变化,D正确。17Bb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相对稳定,此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B正确。18B分析题意可知:调查一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中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故可将第一次标记的鼠的数量视为39534只,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15只,设该区域该种鼠的种群数量为X只,则根据计算公式可知,(395)/X15/34,解得X77.07,面积为一公顷,故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77只/公顷,B正确。第三关大题精做规范准练1答案:(1)数量(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先减少后增多生物利用化学物质吸引蝗虫的雄性个体并捕杀,降低蝗虫种群的出生率N1解析:(1)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种群的空间特征,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2)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蝗虫的体色会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褐色,蝗虫体色的改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群居型蝗虫体内合成的具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能使其避免天敌的捕食,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具有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3)图中显示了蝗虫与鸭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根据模型分析:当蝗虫数量由N1变为N3过程中,鸭的数量由P2变为P1再变为P2,其数量先减少后增多。引入鸭来防治蝗虫,属于生物防治的方法,此外可采取的生物防治方法还有:施用可以吸引雄性蝗虫的化学物质诱捕雄性个体,降低蝗虫种群的出生率等。蝗虫属于害虫,对其防治越早进行越好,适合在图中蝗虫种群数量为N1时进行,防止蝗虫爆发。2答案:(1)随机取样2 055株/公顷(2)竞争石栎石栎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石栎幼树在树冠遮阴下生长良好解析:(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8081818485)÷5÷0.042 055株/公顷。(2)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生活在同一区域,会争夺光照、水和无机盐,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竞争,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表格中树高可代表树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树木长大马尾松数多于石栎,且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马尾松具有优势,石栎会由于被马尾松遮光而处于劣势,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马尾松将成为优势树种。

    注意事项

    本文((统考版)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特训卷考点29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