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
资源ID:96434363
资源大小:239.7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表决通过反有组织犯罪法,该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反有组织犯罪法共九章七十七条,包括总则、预防和治理、案件办理、涉案财产认定和处置,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国际合作等章,系统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经验,保障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这体现了( )我国法治国家建设扎实推进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最高的立法权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A B C D2文明的细节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最美表情。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得了流感佩戴口罩这些行为被写进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属于法律文件)。这表明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可以( )A运用道德的力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B由政府履行职能,开展文明素质提升专项行动C发挥法律对社会文明进步的促进作用D严格执法,惩处一切违法违规行为3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充分肯定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性。我们建设法治国家,绝不能忽视德治,是因为( )要让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通过司法价值导向可以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才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法治与德治应实现相得益彰A B C D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法治的堤坝被冲破了,权力的滥用就会像洪水一样成灾。”这句话说明( )必须加强人大对国家权力的监督,依法行使质询权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必须完善以行政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要不断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实现国家各个领域治理有法可依A B C D5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行政能力的客观结果,体现了政府工作的权威性、民主程度、服务水平和法治建设程度,同时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评价。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须( )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做到依法执政正确行使权力,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不断公开公正司法A B C D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但当前社会上还存在“文明的剪刀差”:一些人越来越懂得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却常常对法律规范表现出无知或冷漠,以致每每“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需要(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建立科学的立法体制机制,科学民主依法立法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的遵守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促进社会和谐A B C D7青岛,这座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让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一种核心竞争力。为适应改革和发展要求,在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要求把市场化、法治化渗透到血液中去,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让法治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常态 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施法治应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市场化和法治化是城市发展的制度前提A B C D8“法者,治之端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全社会都要树立法治思想。下列表述符合法治思想的是(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 治国之道,唯在举贤 A B C D 9“三位一体”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是直面法治建设“强国家、重政府、轻社会”的偏差,唯有补齐法治社会的短板,才能从更高层次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下列关于法治社会说法正确的是( )A实现全社会对法治的普遍信仰,为法治建设提供广泛的社会基础B打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C公平正义和公民权利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广大群众崇尚和拥护法治,为法治建设打牢群众基础D法治社会意味着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仅公共生活领域依法运行10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聚焦父母等监护人的职责、着力解决家庭教育问题。家庭教育促进法从家庭责任、国家支持、社会协同等方面对家长、政府、学校、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等主体的职责进行了划分,并规定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体现了我国在立法过程中( )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力和责任应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A B C D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迈出了回归教育规律的关键一步。贯彻“双减”政策需要( )人大行使监督权,加强对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监管教育回归育人初心使命,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党中央加强教育生态建设,查处培训机构经营行为学校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更好发挥育人主体功能A B C D12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施行,标志着用户的个人信息从法律层面上获得保护,以后多项主动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将会被直接定性为刑事犯罪受到法律的严惩。由此可见( )法律把个人信息作为私人财产予以保护我国的法治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国家在加强、完善对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A B C D13严格执法是指要求在执行法规或掌握标准时,不放松、不走样,做到严厉、公平、公正。在法律实施体系中,我国严格执法最重要主体是( )A权力机关B监察机关C司法机关D行政机关142021年7月15日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明确了“首违不罚”,即当事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同一领域、同一空间内第一次有某种违法行为,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这说明实施“首违不罚”能够( )发挥执法行为的教育功能,让执法更有温度降低公民的违法成本,构建和谐稳定的秩序更好地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鼓励当事人主动纠错,增强其尊法守法意识A B C D15下面漫画照“单”办事要求政府( )A坚持权责法定,科学立法 B带头遵守法律,提高公信力C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规范执法 D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依法立法 162022年2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批人民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事案例。近年来,全国法院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审判工作,公正审理了“狼牙山五壮士”名誉权纠纷案,董存瑞、黄继光英雄烈士名誉权纠纷公益诉讼案,撞伤儿童离开被阻猝死索赔案等一大批典型案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已蔚然成风。此举( )彰显了人民法院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说明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独立行使表明德治与法治都是通过强制力规范人们的行为充分发挥了司法的教育、评价、指引、示范功能A B C D17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俗称“老赖”。近年来,老赖人数越来越多,根据法院的公示情况来看,目前全国各地还记录在册的失信被执行人数超过633万人。减少“老赖”现象需要( )人大领导司法机关,实施责任追究 行政机关依法执政,监督法律实施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加大打击力度 公众提高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ABCD182021年3月19 日,某地人大常委会组织30名市、区人大代表,走进区人民法院,接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旁听一起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庭审,“零距离”感受和监督法院庭审工作。该地的这一做法( )是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体现 旨在确保人民法院审判公正有利于推动审判公开,维护司法公正 是塑造开放、透明的阳光司法的有益尝试A B C D19獬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法兽”,据论衡中描述,其双目明亮有神,独角,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有勇猛、公正的寓意。在我国一些法院门口,往往能看到獬豸的雕像,象征着对公平正义的守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的灵魂,是人民群众感知法治建设的一把尺子。推进公正司法,必须( )强化司法监督,让公正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发挥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公正司法提供法律依据坚持人民司法发为人民,加强司法人权保障以提高司法效率为目的,优化诉讼服务,降低诉讼成本A B C D20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自觉依法律为行为准则,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下列关于全民守法的观点合理的是( )公民行使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全民守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 全民守法仅体现在行为上遵守法律A BC D 21一个开放的网络空间,需要包容多种声音。但是,言论自由是有底线的,既有社会道德底线和良心底线,更有法律底线。营造清朗文明的网络空间,正确的做法是( )树立网络法治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拒绝传播网络信息提高自身法治观念,通过合法手段维权 强化公民权利意识,积极参与网络管理A B C D22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获得必要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法律援助覆盖面逐步拓宽,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积极推进,保障能力逐步增强。法律援助工作不断推进( )有利于扩大公民权利范围 有利于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旨在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A B C D2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全国首例杭州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宣判,被告人孙某非法出售4万余条个人信息并获利34万元,判决孙某赔偿损失34万元,专门用于信息安全保护等公益事项,并公开赔礼道歉。该案件的公开宣判( )为今后个人信息保护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 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推进依法治国有助于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彰显了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A B C D242022年4月1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的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高一某班以“每位公民都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为主题进行班级宣讲活动。下列宣传标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深入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权威 B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C维护司法公正,匡扶公正正义 D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第卷(非选择题 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4分)2021年10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发挥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伟大的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要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方面和全过程,更好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实践。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开创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有人认为,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是党和政府的工作职责。请结合材料,运用 “全面依法治国”的知识评析该观点。(1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4分)材料一2021年12月28日新闻报道了江苏省无锡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的做法:一是法治为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财政实力和保障民生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法治惠民,数字政府品牌凸显。实施“互联网+行政决策+行政监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群众工作方式方法。三是法治利民,政务服务提质提效。实施“马上办”, “就近办”, “全域通办”、“掌上办”、“零材料办”、“智能秒办、秒批”,方便群众选择合适的办事渠道、方式办理政务服务。材料二为规范行政裁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加强行政裁决工作的意见强调,行政裁决工作要按照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要求,建立健全通过行政裁决化解矛盾纠纷的制度,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裁决工作体制,为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公平正义、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有力保障。(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治中国建设”的知识,谈谈无锡市政府的做法对其他地方建设法治政府的启示。(8分)(2)结合材料二,从“严格执法”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做好行政裁决工作?(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2分)材料一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以后,人们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法福利”需求的日益增长与社会保障公共物品供给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社会治理体系同国家治理现代化加速推进不完全适应的短板居多;社会治理法治理论与人才培养模式同“法治社会”丰富实践存在严重滞后;等等。材料二新华网推出“今年你最关心的事2022全国两会热点调查”,邀网民一起展望幸福生活,携手向未来。“十大热词”、“未来五年的期待”等调查数据,为民之所盼划下重点,也为政之所向锚定方位。调查显示,近八成网民期待“切实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深入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一结果,展现出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网民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关注与期待,全面依法治国的步伐更坚实。有网民称,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愿全面依法治国的脚步坚实有力。(1)结合材料一,运用“法治社会”的知识,分析新时代建设法治社会的现实意义。(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全民守法”的知识,谈谈如何推进全民守法。(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2分)材料一2022年6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杨合庆介绍,体育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将在6月21日至24日举行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提请审议。近年来,互联网健身产业方兴未艾,不少健身博主的直播间中参与人数众多,带动全民健身新潮流。越来越多人积极踊跃地参加到体育健身活动中,但是因为不规范或者自身原因导致运动损伤、身体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法的立法宗旨,怎样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紧密地融合起来,是即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的体育法修订草案的重点内容之一。据悉,为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育法修订草案三审稿规定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战略,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公民参加全民健身活动。材料二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就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和健康需求作出部署。(1)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立法”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修订体育法的现实依据和法律依据。(8分)(2)请你就公民积极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促进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提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参考答案15 A C A C C 610 C A B C D 1115 C C D B C 1620 B D D A C 2124 B C D D2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改革,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工作职责,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推动。(3分)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3分) 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科学立法,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4分) 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公正司法,司法机关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坚持全民守法,所有社会成员要坚持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4分)26.(1)人民满意,我国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2分)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法治为民靠民,发展全过程民主,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分)执法严明、公开公正,通过“互联网+政府”创新模式,畅通行政决策和行政监管渠道,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2分)智能高效、守法诚信,政务服务提质提效。简政放权,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的权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分)(2)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要在党的领导下,做好行政裁决工作,发挥党领导各方,统筹全局的作用。(2分)履行政府职能。做好行政裁决工作,需要行政机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2分)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做好行政裁决工作,需要各行政部门坚持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2分)27.(1) 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分) 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3分)(2)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2分)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2分)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分)28.(1)科学立法就是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质量。(2分)科学立法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体育法修订草案是顺应全民健身新潮流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3分)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修订体育法是严格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的。体育法修订草案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上提请审议。(3分)(2)倡导公民树立和践行科学健身的理念,主动学习健身知识,积极参加健身活动。(2分)参加体育活动应当遵循依法合规、尊重科学、因地制宜、保障安全的原则。(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