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练习5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二).docx
-
资源ID:96447095
资源大小:119.9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考202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练习5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二).docx
专练5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二)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自然选择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其根本原因是()A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B发生的频率大C能产生新的基因D能受环境影响而改变生物的表现型3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态系统B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了适应性变异4如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Z分别表示生物进化过程中的()A.选择、隔离 B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C基因频率、自然选择 D突变、生存斗争52023·湖北卷某二倍体动物种群有100个个体,其常染色体上某基因有A1、A2、A3三个等位基因。对这些个体的基因A1、A2、A3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及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该种群中A3的基因频率是()A52% B27%C26% D2%6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子频率低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频率高7根据下列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_,表示_学说。(2)表示的突变和_是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的原因之一。(3)表示生物进化的本质原因是种群的_定向改变,这种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种群间产生_,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4)表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_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8回答下列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_。分解者通过_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专练5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和主要内容(二)1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2C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B错误;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可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D错误。3B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A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出现,C错误;环境因素并不一定能诱导生物产生变异,同时变异也是不定向的,即不是生物产生的变异就一定是适应性变异,D错误。4B分析题图可知,突变和基因重组使蜥蜴原种出现不同的性状,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有利变异被保留,不利变异被淘汰,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与原有物种之间发生生殖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因此该图中,X是突变,Y是自然选择,Z是隔离。5B分析电泳图,含A3基因的个体有2个A3A3,15个A1A3,35个A2A3,所以A3的基因频率是:(2×21535)÷(100×2)×100%27%,B正确。6B图中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d的基因频率1/2×Dd的基因型频率dd的基因型频率,因此,Dd的基因型频率2×(d的基因频率dd的基因型频率),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子频率为0.3(10.95)×20.50,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为0.9(10.18)×20.16,B错误;囊鼠的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浅色岩Q区囊鼠种群中D、d基因同时存在,故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为10.180.82,浅色岩Q区囊鼠的隐性纯合子基因型频率为10.500.50,D正确。7(1)种群自然选择(2)基因重组(3)基因频率隔离(生殖隔离)(4)物种解析:(1)图中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达尔文的进化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核心也是自然选择。(2)表示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3)表示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这种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从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4)表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8(1)共同进化(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解析:(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共同进化。(2)“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阻止部分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