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 资源ID:96448499       资源大小:263.2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九江三中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生物命题人 审题人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 过量补充生理盐水时,会影响pH的稳态,也会使血浆中K+的浓度偏低C. 中无机盐浓度过高时,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D. 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处的渗透压下降,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 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 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清除功能过强3. 下列过程,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有几项( )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泪液中溶菌酶分解细菌细胞壁 乙肝病毒DNA整合到肝细胞染色体DNA上A. 3项 B. 4项 C. 5项 D. 6项4. 2017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科学家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控制机制。他们研究发现果蝇中的period基因有活性时,转录并翻译出PER蛋白。另一种timeless基因也参与了生物钟的调控。夜晚,该基因表达的TIM蛋白与细胞质中累积的PER蛋白结合,进入细胞核抑制period的活性,形成了昼夜节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机体对生物节律的控制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B. PER和TIM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核孔对大分子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 控制TIM合成的timless基因突变后,个体将可能无法感知外界环境的昼夜周期变化D. 生物节律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其控制中枢在大脑皮层5. 在机体中,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其含量会迅速降低,以此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神经递质含量降低方式主要有两种,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在核糖体内合成,并转移至突触小泡内储存B. 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主要由突触小体内的线粒体提供C. 神经递质作用后,若其含量不能降低,则引起突触后膜的持续兴奋D. 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也以胞吞的方式进行回收6. 图甲为所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两个神经元以突触联系,并连有电表、,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B. 电表记录到处电位值时,Q处无K+外流C. 电表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乙基本相同D. 若S处电极移至膜外,电表的指针将发生两次反向偏转7. 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的活动受靶腺体分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B. 性激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分别符合图中方式甲、乙C. 兴奋在M处是单向传递,是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D. 方式丙中激素的释放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8. Graves疾病是最常见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疾病。其原因是机体产生某种抗体(TSA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效果与TSH相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B. 产生TSAb的细胞能识别TSH受体C. 患者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D. 患者的体温高于正常人,且情绪易激动9. 垂体被称为“内分泌王国”,包括垂体前叶、垂体中间叶和垂体后叶。垂体前叶又称“腺垂体”,能合成多种激素;垂体后叶又称“脑垂体”,它本身并不合成激素,主要储存和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运送到其内的激素。以下关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由腺垂体释放到内环境中并作用于集合管等靶器官B. 脑垂体属于神经系统,腺垂体属于内分泌系统C. 垂体分泌微量的促甲状腺激素能高效调节甲状腺功能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储存在垂体后叶中10. 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只存在神经调节一种方式B. 渗透压感受器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C. 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是抗利尿激素作用的结果D. 人体发生组织水肿是组织液中水分大量渗入细胞内造成的11. 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细胞裂解(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正常免疫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 过敏反应A B C D12. 有甲、乙、丙、丁四种信息分子,它们运输到靶细胞后,检测发现: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多糖;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丙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丁与靶细胞结合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腺体分泌物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B. 乙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溶酶体C. 生成丙的反应只能发生在无氧环境下 D. 丁引起的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13. 下列有关人体和动物激素及其在实践中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状腺激素是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垂体细胞细胞膜上没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B.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在寒冷环境中会出现产热量急剧增加的现象C. 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人体是否患有内分泌系统的疾病D. 男运动员服用过多的雄性激素,会造成自身分泌的雄性激素相对减少14. 艾滋病是由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死亡率极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的遗传物质会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B. 合成HIV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C. 感染HIV后的机体没有免疫应答不能产生特异抗体D. 艾滋病人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感染或恶性肿瘤15.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B.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C. 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D. 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16. 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用KCl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KCl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 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伴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 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 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l而提高17. 为探究“萌发的小麦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胚芽鞘尖端下部的切段(4 mm)若干均分为8组,分别浸入7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24 h后,测量每段切段平均长度,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长素浓度(mg·L-1)00.0010.010.1110100待测样液切段平均长度(mm)6.56.88.21012105.510A. 该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待测样液组和生长素0浓度组为对照组B. 切段生长所需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为1 mg·L-1C. 有的切段长度大于10 mm,有的小于10 mm,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D. 要进一步确定萌发小麦种子的生长素浓度,可将待测样液稀释10倍后再重复实验18.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1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 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 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改善19.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若对不认识的物种不统计,将导致调查结果偏小B. 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取样前没有振荡可能使结果偏小C. 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实验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并进行多次取样计数后求平均值D. 动物被捕获一次后较难重新捕获,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大20.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B. 绵羊在草原上成群活动体现了种群的空间特征C. 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D. 种群数量增多会导致种内斗争加剧,环境容纳量不断下降2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B.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 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 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相同的22. 下列关于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B. 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的聚集在一起的C. 一片农田中,玉米长势参差不齐,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D. 高山上,山脚、山腰、山顶生物种类有所不同,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23. 关于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 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改变C.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24. 杜甫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集大成者,他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绘了百姓人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日照时间的长短决定植物的开花期体现了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B. 可以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蝴蝶的种群密度C. 黄莺的鸣叫属于物理信息,物理信息还可来自于非生物环境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热情,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5. 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对我国古诗词中的生物学知识阐述错误的是( )A.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实际上体现了物种间的竞争关系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能反映出一条食物链:水稻害虫青蛙C. “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D.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功能26. 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B.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C. 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属于化学防治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属于异地保护,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27. 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 B. C. D. 28.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 )A. 图中bhcdef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29.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代表生产者,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 B.碳元素在、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D.、中含有的碳元素以CO2形式在群落和环境之间进行循环30.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是其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就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湖泊过度捕捞、森林严重砍伐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其间接价值远远大于直接价值第卷(填空题 共40分)31.不健康的作息熬夜不仅会破坏人体肾上腺素等分泌的昼夜节律,还会抑制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从而影响正常的免疫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肾上腺素在体液调节过程中由_分泌,在神经调节过程中还可以作为_进行信息传递;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由此体现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是许多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二是_。(2)效应T细胞可由_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其不能直接杀死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原因是_。(3)已知机体内Gas偶联受体是抗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因子,其活性的高低能反映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请你以相应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验证“熬夜会抑制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实验设计思路:_。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_。32.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用途越来越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激素是由_,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是_。(2)宋代著作种艺必用记载“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枝条则根生。”请分析该实例所利用的原理_。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其原理是_。(3)农业上常用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代替天然植物激素发挥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优点是_。33. 某学习兴趣小组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物种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甲,同时对轻度入侵区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乙注: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回答:(1)丰富度是指_,其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2)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_关系,由此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3)研究发现:狗尾草能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为了解其抑制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完全营养液培养狗尾草幼苗一段时间。取一定量培养过狗尾草的营养液,加入用于培养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加入等量的该入侵物种幼苗的完全营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两组入侵物种幼苗的生长情况。由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4)田间除去该入侵植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提产量的原因是_。34. 请回答人工投喂饲料的池塘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2)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属于一个种群,其空间特征上常表现为_分布。鲫鱼摄食的能量一部分流向肠道微生物或随粪便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鲫鱼_,其中用于_的能量可以流向下一营养级。(3)池塘中不同的鱼类又分布在不同的水层中,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4)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作用。(5)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6)该池塘中有一种小鱼取食大鱼身上的寄生虫。小鱼取食前常在大鱼面前舞蹈一番,并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大鱼才让小鱼取食。大鱼和小鱼之间传递的信息种类有_。九江三中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生物答案1-5 DBCDB 6-10 CDBCB 11-15 BDBDA 16-20 CDBCB 21-25 BCCDC 26-30 BDCBB31. 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肾上腺(髓质)(1分) 神经递质(1分)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2)T细胞与记忆T 效应T细胞只能裂解靶细胞,使其释放抗原(3)实验设计思路:将身体状况相似的健康志愿者均分为两组,一组正常睡眠(对照组),一组熬夜(实验组),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志愿者体内Gas偶联受体的活性 实验预期结果与结论:若对照组志愿者的Gas联受体的活性低于实验组志愿者,则说明熬夜会抑制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粘附能力32.每空2分,共10分(1)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 脱落酸和赤霉素(2)尿液中含有生长素,而生长素可以促进枝条的生根;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类似物敏感性高于单子叶植物,一定浓度下生长素类似物对双子叶植物起抑制作用,而对单子叶植物起促进作用(3)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特点33.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8分(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竞争(1分) 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1分) (3)狗尾草分泌某种物质抑制该入侵物种的生长 (4)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34.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共10分(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饲料中有机物含有的能量(2)集群(型) 同化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3)垂直(4)(必写)加速物质循环(可写传播种子,帮助生产者传播花粉)(5)2.5(2分)(6)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2分)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