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449388
资源大小:353.78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北京延庆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高一生物试卷(模拟卷)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噬菌体依靠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 肺炎双球菌在细胞核中转录mRNAC. 蓝藻的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 人的成熟红细胞依赖无氧呼吸供能【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详解】A、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没有核糖体,A错误;BC、肺炎双球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也没有高尔基体,BC错误;D、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和细胞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知识,区分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和病毒的结构,识记病毒只能依赖于细胞生存。2.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结构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B.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之间不具有统一性C. 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 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答案】C【解析】【分析】自然界中的细胞按照有无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说明细胞的差异性,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这又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详解】A、原核细胞的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种类有很多,例如细菌、蓝藻、支原体,所以仍具有多样性,A错误;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具有统一性,B错误;C、地球上的生物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D、新细胞是从老细胞的细胞核中产生的是最早的细胞学说的提法,后被魏尔肖更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易错点是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发展。3.基于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原理的理解判断,下列各项无法通过质壁分离实验证明的是( )A. 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 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C. 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吸水D. 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详解】A、只有活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死细胞是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所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A正确;B、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B正确;C、质壁分离及其复原实验中,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能进行渗透吸水,C正确;D、通过该实验无法证明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细胞,D错误。故选D。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 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B. 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载体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教D. 细胞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详解】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后,溶液中的糖分扩散进入细胞所致,A错误;B、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根据相似相容原理,脂溶性物质较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正确;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借助转运蛋白,但不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D、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钾离子大于细胞外的钾离子,细菌吸收K+是逆浓度梯度进行,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相关知识,区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A选项中细胞要保持活性才能够保持选择透过性。5.下图表示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不进行呼吸作用B. 氧气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只进行无氧呼吸C. 氧气浓度在10%以上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D. 保存该器官时,氧气浓度越低越好【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氧气浓度为0时,只有无氧呼吸,P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下,只有有氧呼吸。【详解】A、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B、氧气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错误;C、氧气浓度在10%以上时,氧气吸收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C正确;D、应该在二氧化碳释放量最小的氧气浓度下保存该器官,氧气浓度太小如0时,无氧呼吸较强不适宜保存该器官,D错误。故选C。6.将白体骨髓干细胞植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B. “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不同,基因表达情况相同C.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也相同D. 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详解】A、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A错误;B、“胰岛样”细胞与胰岛B细胞基因组成相同,B错误;C、骨髓干细胞与“胰岛样”细胞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相同,C错误;D、骨髓干细胞与胰岛B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基因表达情况不同,D正确。故选D。7.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重要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B. 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C. 是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D. 维持细胞遗传的稳定性【答案】C【解析】【分析】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表现为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但细胞体积受到细胞相对表面积和核质比的影响不能无限制增大,因此细胞数量的增多是使生物体生长的主要原因;多细胞生物体只有通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功能不同的组织及器官,从而协调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基因突变是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有丝分裂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详解】A、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使生物体生长,A正确;B、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替换死亡的细胞,B正确;C、单细胞生物有些是通过简单的二分裂生殖的,如细菌的繁殖,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常见的分裂方式,其次还有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等方式,C错误;D、有丝分裂通过复制将遗传物质传给下一代,对细胞的遗传有重要意义,D正确。故选C。8.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 )A. 前期和中期B. 中期和后期C. 后期和末期D. 前期和末期【答案】A【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含量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3)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详解】A、前期和中期,细胞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都是2:1:2,A正确;B、后期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B错误;C、后期和末期细胞中都不含染色单体,且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C错误;D、前期经过了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而末期没有染色单体,其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D错误。故选A。9.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A. 卵细胞B. 初级精母细胞C. 次级卵母细胞D. 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观察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然后看染色体的分布形式,最后做出判断。【详解】据图可知,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分布散乱,推测细胞处于减二前期,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故选C。10.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A. 14N15N和15N15N,1:3B. 14N15N 和15N15N,3:1C. 15N15N和14N14N,1:3D. 14N15N和14N14N,3:1【答案】A【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过程,在复制时,两条链解开形成母链,所以14N14N在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三代后,共有个DNA分子,由于只有是2链14N,所以其中有2个是14N15N,其余6个是5N15N,所以比例为1: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DNA复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掌握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探索,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右图表示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的检测结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B. a峰中细胞适于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 b峰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D. b峰中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至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称为一个细胞周期。2.每个细胞周期又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时期。3.分析题图: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详解】根据分析可知,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A正确;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适宜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而中期的DNA应为80,即位于b内的部分染色体适宜计数细胞内的染色体,B错误;根据分析可知,b峰中细胞的核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C正确;染色体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而b峰内的细胞可能处于前期、中期和后期,故b峰中的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已经加倍,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周期的知识,识记细胞周期及各时期的特点,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2.我国大面积栽培的水稻有粳稻(主要种植在北方)和籼稻(主要种植在南方)。研究发现粳稻的bZP73基因通过一系列作用,增强了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与粳稻相比,籼稻的bZP73基因中有1个脱氧核苷酸不同,从而导致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bZP73基因的1个核苷酸的差异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B. bZP73蛋白质的1个氨基酸的差异是由基因重组导致的C. 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失去活性D. 粳稻和籼稻的两个bZP73基因在杂合子中可以发生重组【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1.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突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2.基因中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为杂合子则隐;3.不同的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4、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根据“粳稻相比,籼稻的bZIP73基因中有一个脱氧核苷酸不同,导致两种水稻相应蛋白质存在一个氨基酸差异。”可知,粳稻和籼稻的差异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详解】A、bZIP73基因的一个核苷酸差异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B、bZIP73蛋白质的氨基酸差异是基因突变导致,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错误;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的碱基序列改变,不一定会导致表达的蛋白质活性改变,C错误;D、粳稻和籼稻的两个bZP73基因在杂合子中可以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故选A。13. 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且这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A. 12B. 14C. 18D. 16【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分离定律,考查分离定律的应用。计算后代为蓝眼孩子的概率,首先应推算双亲的基因型。根据亲代的表现型和女性的母亲为蓝眼可确定双亲的基因型。【详解】设等位基因为A、a,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褐眼女人一定含有其蓝眼母亲遗传的蓝眼基因,其基因型为Aa,产生含a基因卵细胞的概率为1/2,所以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1/2,选A。14.乙肝病毒是DNA病毒,其增殖过程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乙肝病毒易变异的特性与存在逆转录过程有关B. 乙肝病毒增殖过程需要逆转录酶、RNA聚合酶等C. 乙肝病毒蛋白在病毒自身的核糖体上合成D. 乙肝病毒的增殖会导致宿主细胞破裂【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乙肝病毒DNA通过转录形成RNA,逆转录形成DNA,翻译形成蛋白质,最后组装成子代乙肝病毒。【详解】A、RNA为单链,不稳定,容易发生变异,乙肝病毒易变异特性与存在逆转录过程有关,A正确;B、乙肝病毒增殖需要逆转录酶将RNA逆转录形成DNA、RNA聚合酶将DNA转录为RNA等,B正确;C、乙肝病毒蛋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乙肝病毒在活细胞中进行的增殖,当子代增殖到一定数目会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导致宿主细胞破裂,D正确。故选C。15.马达加斯加群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峡,但两地生物种类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它们的祖先不同B. 选择的方向不同C. 变异的方向不同D. 岛上的生物未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变异被定向地向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环境的选择作用决定了生物的进化方向,生物要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因此,两地生物种类不同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详解】A、它们的祖先是相同的,先是有地理隔离,由于环境因素最后形成生殖隔离,A错误;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各个岛屿的环境不同,自然选择不同,B正确;C、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但是生物进化有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错误;D、如果生物没有进化,就不会有好多物种,D错误;故选B。16.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也有些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B. 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C. 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D. 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有丝分裂是遗传物质在间期复制,分裂期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减数分裂是遗传物质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复制,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从而使子细胞中遗传物质减半,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在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是在间期只复制一次,A正确;B、有丝分裂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B正确;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平面,C正确;D、二倍体哺乳动物的睾丸中,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两倍,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文重点考查学生识记有丝分裂及减数分裂过程的能力。17.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B. 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C. 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D. 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卵形成的过程中【答案】A【解析】【分析】分离定律是对一对相对性状适用,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无论多少对相对独立的性状在一起遗传,再怎么组合都会先遵循分离定律。【详解】A. 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A正确;B、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每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都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C、自由组合定律是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适用的,C错误;D、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关键是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实质、发生时期。18.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红果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 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 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D. 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答案】B【解析】【分析】鉴定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由于基因的显隐性已知,有两种办法:显性个体自交或者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详解】A、与红果纯合子杂交,后代均为红果,A错误;B、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即测交,后代若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证明该植株为杂合子,若后代均为红果,则证明该植株为纯合子,B正确;C、可以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后代若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证明该植株为杂合子,若后代均为红果,则证明该植株为纯合子,C错误;D、可以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其判定与C项相同,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通过自交和测交判断亲本的基因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19.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发现过程中用到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详解】A、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于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基本无影响,因为杂合子也可用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A正确;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20.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中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他们之间的比为3:1:3:1。个体X的基因型为( )A. bbDdB. BbddC. BbDDD. bbdd【答案】B【解析】【分析】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综合以上可知“个体X”的基因型应为Bbdd。故选B。【点睛】采用逐对分析:直毛:卷毛=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Bb;黑色:白色=1: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dd;则个体X的基因型为Bbdd;如掌握计算规律,可以很快解决此题。21.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时,下列现象能够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 )A. 出现染色单体B. 同源染色体联会C. 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D. 子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概念: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进行染色体复制,产生染色单体,A错误;B、蝗虫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正确;C、蝗虫在有丝分裂后期,也会发生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C错误;D、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细胞中也会出现24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B。22.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 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B. 同源染色体分禽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 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A正确;B、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正确;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23.某二倍体植物细胞内的同一条染色体上有基因M和基因R,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 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a、b链的分开而分离B. 需要四种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合成a、b链的子链C. 基因M和基因R转录时都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D. 若箭头处碱基替换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答案】D【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基因转录产生mRNA,mRNA上有密码子,转录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A错误;B、合成a、b链的子链需要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B错误;C、依题文可知,由于起始密码子均为AUG,所以基因M以b链为模板合成mRNA,基因R转录时以a链为模板合成mRNA,C错误;D、依题文可知,若箭头处碱基替换为T,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对应密码子变为AUC,D正确。故选D。24.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的是A. 存在血红蛋白基因B. 存在胰岛素mRNAC. 存在细胞骨架蛋白D. 存在RNA聚合酶【答案】B【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存在某特定基因不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A错误;B、存在胰岛素mRNA,说明胰岛素基因在特定细胞中表达了,细胞有了分化,B正确;C、存在细胞骨架蛋白是细胞的共有物质,不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C错误;D、RNA聚合酶是细胞内的共有物质,不能说明某细胞已经发生分化,D错误。故选B。25.井冈霉素是目前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农药,由于多年的单一使用,部分地区纹枯病菌对其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井冈霉素使纹枯病菌发生基因突变B. 纹枯病菌突变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C. 井冈霉素对纹枯病菌的抗药性具有选择作用D. 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的作用使能适应环境的突变积累。【详解】AC、基因突变在井冈霉素使用之前就已存在,井冈霉素的使用只是起选择作用,将耐药个体选择并保留下来,A错误、C正确;B、纹枯病菌突变会出现新的基因,会导致基因库发生改变,B正确;D、纹枯病菌抗药性增强,会导致不抗病的水稻死亡,进而保留下抗菌个体,故水稻与纹枯病菌之间存在共同(协同)进化,D正确。故选A【点睛】解答A选项需要明确选择与变异的关系:变异在前,选择在后。2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过羊水检查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 通过遗传咨询可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并计算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C. 调查发病率应对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D. 若某病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则此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预防遗传病的最常用的手段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详解】A、通过羊水检查可检测染色体是否异常,从而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正确;B、通过遗传咨询可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不能计算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B错误;C、调查发病率应在广大人群中调查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而不是多个患者家系进行调查,C错误;D、若某病为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则此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D错误。故选A。27.下列关于果蝇细胞分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单体的形成均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B. 一个四分体是指两对配对的同源染色体C. 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详解】A、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的形成均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期,A正确;B、一个四分体是指一对配对即联会的同源染色体,B错误;C、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错误;D、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后期,D错误。故选A。【点睛】基因重组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及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28.科学家发现如果RNA聚合酶运行过快会导致与DNA聚合酶相“撞车”而使DNA折断,引发细胞癌变。研究发现,一种特殊酶类RECQL5可以吸附到RNA聚合酶上减缓其运行速度,扮演“刹车”的角色,从而抑制癌症发生。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可以与DNA链结合分别催化不同过程B. “撞车”引发的DNA折断可能损伤DNA链上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C. RECQL5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进而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速率D. RECQL5导致RNA聚合酶与mRNA结合受阻使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转录过程中需要RNA聚合酶的参与。【详解】A、DNA聚合酶可以与DNA结合催化DNA复制过程,RNA聚合酶可以与DNA结合催化转录过程,A正确;B、“撞车”引发的DNA折断可能损伤DNA链上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导致分裂失控出现无限增殖,B正确;C、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RNA聚合酶可以催化转录过程,RECQL5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故可以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速率,C正确;D、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不与mRNA结合,D错误。故选D。29.我国科学家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 DNA 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可治疗血友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这项研究说明人和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 该羊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C. 该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D. 该羊的后代也可能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转移到羊的受精卵中,运用了基因工程技术,羊能分泌含人的凝血因子的乳汁,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涉及到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详解】A、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所以人的凝血因子基因能在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A正确;B、因为该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说明该羊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B正确;C、该受精卵发育的羊的乳汁中不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C错误;D、由于将人凝血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羊性腺细胞含有该基因,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可能含有该基因,其后代也可能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D正确。故选C。30.一个Pendred综合征(又称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一种家族性甲状腺肿、先天性耳聋、甲状腺激素有机合成障碍疾病)家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II6是此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2/3C. 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预防该病患儿的出生D. 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1,3、4表现正常,5、7患病可推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该病由基因A/a控制,则代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II6表现正常,故基因型为1/3AA或2/3Aa,携带者的概率是2/3,B正确;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C正确;D、由分析可知,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系谱图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考查考生各种遗传病特点的掌握,以及识图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判断遗传病的类型。31.研究人员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序列是一样的。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 )A. DNA由4种碱基组成B. 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 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D. 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答案】D【解析】【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2、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A、DNA由4种碱基组成,不是多样性的原因,A错误;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不是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不是多样性的原因,C错误;D、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是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多样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熟记教材相关知识点是答题关键。32.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和窄叶,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图所示杂交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植物叶形的相对性状中,宽叶对窄叶为显性B.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 亲代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宽叶雌株:窄叶雄株1:1D. 子代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窄叶雌株【答案】C【解析】【分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中,基因型XX代表雌性个体,基因型XY代表雄性个体,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即表示雄配子Xb不育,雌配子正常。【详解】A、亲代都为宽叶,子代出现窄叶,可判断宽叶对窄叶为显性,A正确;B、子代宽叶和窄叶这对相对性状与性别相关联,故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亲代宽叶雌株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又雄配子Xb不育,故子代全为雄株,且宽叶:窄叶1:1,C错误;D、子代宽叶雌株(XBXB或XBXb)与窄叶雄株XbY杂交,因为雄配子Xb不育,故子代全为雄株,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伴性遗传的特点的理解,对题干中致死的b雄配子的传递规律的理解,难度一般。33.生物体内某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终翻译出的两条多肽链氨基酸数目不同B.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不能够完成该过程C. 该过程需要tRNA从细胞质转运核糖核苷酸D. 转录区域内DNA的U应与RNA的A配对【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