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6∕T 046-2023 草地有害生物调查作业技术规程(周口市).pdf
-
资源ID:96467205
资源大小:979.33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4116∕T 046-2023 草地有害生物调查作业技术规程(周口市).pdf
ICS 65.02 0CCS B 16B4116周 口市 地 方 标 准DB4116/T 0462023草地有害生物调查作业技术规程2023-10-12 发布2023-11-11 实施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4116/T 046-2 02 3刖 百本文件按照GB/T 1.1-2 02 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本文件由周口市林业保护中心提出。本文件由周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周口市林业保护中心、周口市公共检险检测中心、项城市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服 务中心、郸城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扶沟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太康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鹿邑县林业技 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邢辉、李成、何立新、王春丽、周海磊、董磊、王高峰、陈华、王雷、杨洁、张国栋、马琳、刘应运、王金峰、王冰洁、张晓明、陈文静、党新华、孙超、刘付林、赵红军、高铭、刘秋华。IDB 4116/T 046-2 02 3草地有害生物调查作业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周口市草地有害生物调查作业的术语和定义、调查范围、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 方法、标本采集和影像资料采集、技术报告。本文件适用周口市草地有害生物调查作业及补充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GB/T 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 27615有害生物报告指南NY/T 1233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技术规程NY/T 1861外来草本植物普查技术规程NY/T 3959农业外来入侵昆虫监测技术导则SN/T 2340有害生物图像摄取操作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草地国土调查中规定的草地,树木郁闭度小于0.1,表层为土质,不用于放牧的草地。3.2踏查按照预定线路调查,初步了解调查区域内有无草地有害生物。3.3样地一定区域内对草地进行调查研究所选取的代表性地段。3DB 4116/T 046-2 02 3样线在样地内对草地植物群落进行分析研究所选取的线形地段。3.5样方样地内具有一定面积的用于草地特征定性定量调查研究的取样点。3.6踏查点指实际踏查过程中,进行踏查数据上报的地点。4调查范围周口市辖区范围内国土调查中规定的草地。5调查对象危害草地植被及其产品并造成经济或生态损失的有害生物,包括啮齿类动物、昆虫、植物病害及病 原微生物、毒害草等。6调查内容6.1 寄主植物指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种类(含转主寄主),寄主植物种类少于5种的要全部列出,多于5种的,按照不同科、属,至少列出主要5种。6.2 危害部位或危害方式指寄主植物的叶、茎、根、果实和种子等部位。危害方式指有毒、侵占、攀缘、寄生等。6.3 种群密度以“种”为分类单位,指调查单位面积内同一种物种的数量。6.4 发生范围指某种草地有害生物发生的区域。以乡镇行政区为单位进行汇总。6.5 分布范围指有文献记载、相关历史资料记录或普查中新发现的某种有害生物的分布区域。分布范围以乡镇级 行政区为单位进行统计。2DB 4116/T 046-2 02 36.6 发生面积某种有害生物达到发生起点时,统计在乡镇行政区范围内的发生面积。7调查方法7.1踏查7.1.1 踏查准备踏查前,查阅当地草地有害生物历史档案,有针对性的走访当地知情人,初步了解当地草地有害生 物的种类、分布、发生历期及情况,设计踏查线路,并准备野外调查所需物品。7.1.2 路线规划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根据当地草地资源分布状况、地形地貌及草地类等规划踏查路线。应重点考 虑受人为干扰严重、草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状况不良的草地或历史上草原(草地)有害生物频发的草 地。踏查路线要具有代表性,避免重复,目涵盖当地所有乡镇。每次踏查前均需规划踏查路线,踏查面 积应不小于当地草地面积3%o7.1.3 路线设置利用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将路线上的必经点设置为打卡点,通过打卡点连接后的模拟 路线基本反应实际调查路线。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每条踏查路线属性信息。踏查路线属性信息表见 附录A.1。7.1.4 踏查时间踏查时间选在草地有害生物发生盛期或症状显现期进行(每年的3月-10月)。7.1.5 踏查强度在草地有害生物发生季节,可根据实际情况熠加踏查强度,重点区域每20 d踏查1次;一般区域 每30 d踏查1次。7.1.6 踏查内容踏查时应注意线路两恻100 m范围内的各个因子的变化,踏查草地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区域和分 布,初步判断发生状况。踏查行进速度不大于2 0km/h。7.1.7 踏查记录相邻的两个踏查点之间距离不大于10 km。踏查记录按附录A.2填写。7.1.8 踏查结果上报3DB 4116/T 046-2 02 3踏查结果信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上报。7.2标准地调查7.2.1标准地设置满足标准样地设立条件的所有乡级行政区域均应设置标准地。标准地累计面积应不小于该乡镇草地 面积的0.3%.。7.2.2标准地取样方法采用样方法或样线法。包括五点、对角线、平行线、棋盘式和“Z”字形取样法。7.2.3信息填报踏查过程中,发现本地区无记录的有害生物种类、入侵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危害症状,均需设立标 准地进行详查。对于在监测区内的重点发生区域,可采用当年监测数据,不再进行详查。标准地信息登 记表见附录表A.3。7.3啮齿类动物调查7.3.1地面调查采用夹捕法。确定啮齿类动物害发生区后,每50个夹捕器为一夹线,沿直线布放,夹距5 mo与 其平行间隔50 m(如有障碍物可根据情况大于50 m)布放另1条捕捉器夹线,依次布放多条夹捕器夹 线,特殊地形可适当调整夹捕器间距。发生区内每次布放不少于300个夹捕器。布放2 d后调查发生区 内啮齿动物种类、草地类、有效夹数及捕获总数,计算并统计标准地内啮齿动物夹捕率和发生面积。地 面啮齿动物调查按附录表B.1填写。7.3.2地下调查采用土丘密度法。标准地面积不小于0.25 hm,分别记录标准地内新土丘数和净捕啮齿类动物害总 数,计算并统计标准地内土丘密度(%)s 土丘系数(%)和发生面积。地下啮齿动物调查按附录表艮2 填写。7.3.3定点监测按NY/T 1233执行。7.4 昆虫调查7.4.1地 面昆虫调查采用样方法。每块标准地面积0.3届左右,设立至少10个1 mXl m样方。调查每个样方内所有 昆虫种类、种群密度(头/m)、寄主植物、草地类,采集昆虫现场影像照片,计算并统计每块标准地内 4DB 4116/T 046-2 02 3同一种类平均种群密度和发生面积。样方法调查记录按附录表C.1填写。7.4.2低 空飞行昆虫调查采用样线法。每块标准地面积0.5 hm左右,标准地内设置不少于5条样线,每条样线长度在50 m-lOOm o采用扫网法进行调查,沿着样线以大约0.5 m/s的速度行走,左右挥动180为1复网,每 10复网为1组。每个样线取5-10组数据(5 0-100复网)。统计每组复网内所有虫害种类、种群密度(头/10复网)、寄主植物、草地类,采集昆虫现场影像照片,计算并统计每块标准地内同一种类平均种群 密度和发生面积。昆虫样线法调查记录按附录表C.2填写。7.4.3叶甲类、鳞翅目幼虫等昆虫调查采用标准株麻丛法。每块标准地面积0.2 5 hm左右,每块标准地内选择取样点不少于10个,每 个取样点随机选择至少10株/丛,统计每株/丛上的所有昆虫种类、种群密度(头/株、丛)、寄主植物、草地类,采集昆虫现场影像照片,计算并统计每块标准地内同一种类平均种群密度和发生面积。昆虫标 准株/株丛法调查记录按附录表C.3填写。7.4.4辅助调查7.4.4.1诱虫灯调查参照诱虫灯使用说明书,合理布设悬挂位置,设定开灯时间、诱捕时间段、收集昆虫等,记录诱捕 到的昆虫种类、数量、地点等信息,采集现场影像照片,将诱捕数据录入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 表昆虫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按附录表C.4填写。7.4.4.2引诱剂调查参照引诱剂使用说明书,合理布设诱捕器(诱捕剂),记录诱捕到的昆虫种类、数量、地点等信息,采集现场影像照片,将诱捕数据录入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昆虫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 按附录表C.4填写。7.4.4.3黄板(黄盘)诱集调查根据黄板(黄盘)诱集器使用说明书要求,合理布设并统计诱集结果,记录诱集到的昆虫种类、数 量、地点等信息,采集现场影像照片,将诱集结果填入黄板(黄盘)诱集记录表黄板(黄盘)诱集 记录按附录表C.5填写。7.4.4.4飞行阻隔器调查飞行阻隔器具体布设及使用方法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记录收集到的昆虫种类、数量、地点等信息,采集现场影像照片,将收集结果填入飞行阻隔器收集记录表飞行阻隔器收集记录按附录表C.6填 写。5DB 4116/T 046-2 02 37.4.4.5高空吸虫塔调查具体使用及操作方法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记录采集到的昆虫种类、数量、地点等信息,采集现场 影像照片,将采集结果填入高空吸虫塔采集记录表高空吸虫塔采集记录按附录表C.7填写。7.4.4.6陷阱收集调查根据陷阱收集器操作说明进行调查。苜次布设后静置6个月,之后每年的3月中旬、6月中旬和9 月中旬各收集1次。详细记录昆虫种类、数量、地点等信息,采集现场影像照片。昆虫深土层陷阱收集 法调查记录按附录表C.8填写。7.4.5虫害监测按 NY/T 3959 和 NY/T 1233 执行。7.5 毒害草调查采用样方法。每块标准地设定面积为0.5 hmS设置至少5个1命样方,每个灌木样方25个。调 查样方中的毒害草种类、种群密度(株/脂)及盖度(%),危害方式、草地类、气象数据,采集影像资 料,计算并统计每块标准地内同一种类平均种群密度、盖度和发生面积。毒害草样方调查结果记录按附 录表D填写。7.6 外来草本植物调查按NY/T 1861执行。7.7 病害调查7.7.1样方法在病害发生区域设立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0.5 hm,设置至少10个面积1 mXl m的样方。病 害样方法调查统计按附录表E.1填写。7.7.2样线法根腐病或高大寄主植物病害发生区域,每块标准地面积0.5 hm-,至少设置10条长度10 m的样线(标准绳每种草地类至少设置3条样线。以10 m长的测绳为1个统计单位,置于草丛上部,用钢卷 尺测量感病株丛的植冠在样线上所跨长度。病害样线法调查统计按附录表E.2填写。8标本采集和影像资料采集8.1 啮齿类动物标本采集啮齿类动物标本采集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啮齿动物标本分为生态标本和组织标本两类。地上 啮齿动物采集采用夹捕法捕获标本,地下啮齿动物采集采用弓箭法或活捕笼法捕获标本。6DB 4116/T 046-2 02 38.2 昆虫标本采集按NY/T 3959执行。8.3 病害标本采集调查发现的所有病害均需采集标本。每种病害的标本数量不少于3份(叶片、茎秆或整个植株)。将采集到的病害标本,放入标本夹中,粘贴标本标签。8.4 毒害草标本采集调查发现的各类毒害草均需采集标本。每种类毒害草完整植株(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标本数不少于3份。将所有采集到的毒害草标本,铺展放入存储器标本夹中,粘贴标本标签。不确定的 植物,需要再采植物的叶片,用于分子鉴定。8.5 外来草本植物标本采集按NY/T 1861附录C执行。8.6 标本记录与编号8.6.1标本记录标本采集记录均采用统一标签,做好编号,记录采集时间、地点、寄主、名称、经纬度、海拔、草 地类、采集人等。将填好的标签系在对应的标本上,做好记录。标本信息登记录按附录表F填写。8.6.2标本编号8.6.2,1编码共13位,由三部分组成。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编码。一第1-3位为标本编码前缀“SPE”。一第4位为标本来源,其中1为踏查点标本、2为标准地标、3为其他方式采集的标本。一第5-S位为采集调查员账号编码(按照调查员账号注册的顺序,从0001-9999。一第9-10位为普查系统登录设备序号,同一个账号每更换一次设备自动排序,从01-99。第11-13位为标本序号从001到999。示例:某地1号调查员第1号标本前缀+标本源田局查员编码啜备序号+标本序号最终编码为 SFE 1(或 2/3)0001 01(01-99)0018.6.2.3可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标本标签。8.6.2.4采集的同一种有害生物,均使用同一个编号。8.7影像资料采集8.7.1现场调查时,参考SN/T 2340,可利用普查APP内置的图片采集功能进行影像采集和上传,手 机拍摄的影像资料可作为工作过程证明材料和有害生物鉴定参考材料。鉴定所需的影像资料要用高清数 DB 4116/T 046-2 02 3码相机(或单反相机)和数码摄像机拍摄。数码相机应具备微距功能,照片统一采用JPG格式,像素在 1000万以上;数码摄像机统一采用PAL模式。8.7.2影像作品要突出特征、图像明晰、色调正确。现场拍摄采集影像时,需同时拍摄踏查点或样方 编号信息,便于后期进行影像资料整理。9技术报告技术报告按GB/T 27615规定执行。8DB 4116/T 046-2 02 3附录 A踏查路线属性信息表见表A.1。(规范性附录)踏查估息表表A.1踏查路线属性估息表路缪扁号路弊称路线i瞳的有害生物 类打卡点的打卡点位置打卡点 草地类嚏金手海报填表说明:1.每一条脸路线填写一张表。2.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踏查路色躲号、踏查时间等均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县名称矛m弋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纬”的缩写,DD4.打卡点草地类:代码(GB/T 2260)标准;乡镇名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标准。3.经度:格式为EDDD FTMM.肥其中“E”为“东经”的缩耳DDD为度,FF为分,M.M为秒;纬度:格式为NDD FF MM.M,其中“N”为“北 FF为分,M.M为秒;嬲:数据格式为保留1位小数惊数,单位为米加)。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自动获取。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选择。5.负责人姓名及手机号码:辘路线设置好后,每条踏查路线要对应有具体负责人,人工填写人员姓名和手机号码。9DB 4116/T 046-2 02 3踏查记录表踏查记录表见表录A.2。表A.2踏查记录表县名称:_ 县代码:乡镇 脸踏躲号:畸恫:多用弋码:_腾查点位置坐标有害 领植物剌也类危害部位/危髓设 置标准地有害贩现场 工作照K标例也聘备注纬度填表说明:1.每一踏查点填写一张表。2.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踏查路名疑号、踏查时间等均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县名称矛m弋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代码(GB/T 2260)标准;乡镇名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标准。3.经度:格式为EDDD FTMM.肥其中“E”为“东经”的缩耳DDD为度,FF为分,M.M为秒;纬度:格式为NDD FT MM.M,其中“N”为“北 纬”的缩写,DD为度,FF为分,M.M为秒;数据格式为保留1位小数的实数,单位为米加)。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自动获取。4.“有害生物名称”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不能确定询中类,待鉴定后再补充上报),若未发现有害生物,选“无”寄主植物”通过草原 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寄主植物多时,可多选草地类”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危害部位”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需要 设置标准地调查的,在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中记录,并填写标准地编号。人工填写调查人。5.有害生物及现场工作照片。可以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拍摄,也可用相机拍摄,通过APP或后台上艮。10DB 4116/T 046-2 02 3标准地价息登记表标准地信息登记表见表机3。表A.3标准地估息登记表斯称:县代码:乡镇 脸踏躲号:畸恫:乡镇彳璃:标准邂聘:标准地位置治时间地蘸标准地草地 类盖度样地t酷特征18性质纬度填表说明:1.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及标准地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自 动 生成。县名称木川弋码4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X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楸口代码丹基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10114)执行。2.草地类、土耀性质、地表特征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选择。地表特征包括地形、坡位、坡度和坡向。3.植被盖阂口样地图片需人工填写。11DB 4116/T 046-2 02 3地面啮齿动物调查汇总表见表B.1。附录 B(规范性附录)啮齿动物调查表B.1地面啮齿动物调查汇总表彤称:县4弋码:乡镇邰:乡镇悻1:标锄曲:畸恫:标准地(遁:褒纬度:_朝蟋:土壤翅:硼地貌:地表特质_填表说明:髓啮齿丽献敏额里布夹总数俄姆康率发生通星卷照片调查A联系电话备注1.每一标准地填写一张表。2.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标准地编号、调查时间等均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县名称不m弋码1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标准;乡镇名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标准。3.“啮齿动例中类”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不能确定的种类,待鉴定后再补充上报);“草地类”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4.捕获数量、布夹总数、有效夹数、影像照片、调查人及联系方式,由人工填写。12DB 4116/T 046-2 02 3地下啮齿动物调查汇总表地下啮齿动物调查汇总表见表B.2。表B.2地下啮齿动物调查汇总表县4弋码:乡镇邰:乡镇悻1:标曲蟋号:畸悯:标准地(遁:褒:纬度:海麦:_朝蟋:土堰翅:硼地貌:地表特他一填表说明:编号啮齿动物种啖土丘总额新土丘第毓健发生通影像照片调查A联系电话备注1.每一标准地填写一张表。2.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标准地编号、调查时间等均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县名称不M弋码1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标准;乡镇名称和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标准。3.“啮齿动物羊幡”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不能确定强中类,待鉴定后所卜充上报);“寄主植物”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寄主植 物多时,可多选;“草地类”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APP选择。4.土丘总数、新土丘数/净捕数量、影像照片、调查人及联系方式,由人工填写。13DB 4116/T 046-2 02 3样方法调查统计表见表C.1。附录 C(规范性附录)昆虫调查表表C.1样方法调查统计表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弋码:标准i瞬号:单方编号:标准地面积:草地类:标准地设立时间:领人:准1的婚经S:纬度:海麦:立:坡向:坡)融械种群密度(头九)危害部位植物草地煌星卷照片调查人调徵寸间备注填表说明:1.此表为样方法调查统计表。以种类为单位,计算每块标准地内所有样方平均种群密度,并填报发生面积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及标准地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 成。县名称木m弋码由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楸口代码丹兴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危害部位、草t蟋型、寄主植物、地表特征和调杳寸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种群密度、影像照片和调查人等由人工填写。14DB 4116/T 046-2 02 3昆虫样线法调查统计表昆虫样线法调查统计表见表C.2。表C2昆虫样线法调查统计表县郁: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乡标准I瞬号:艳灰编号:标准地面积:草地类:韦度 位: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融械种群密度(头/复网)危害部位植物草地煌星卷照片调查人调徵寸间备注填表说明:1.此表为才携戋法调查统计表。以种类为单位,计算每块标准地内所有样线平均不懈密度,并填报发生面积。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及标准地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 成。县名称木川弋码由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楸口代码丹兴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危害部位、草t蟋型、寄主植物、地表特征和调杳寸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种群密度、影像照片和调查人等由人工填写。15DB 4116/T 046-2 02 3昆虫标准株/株丛法调查统计表昆虫标准株/株丛法调查统计表见表C.3。表C.3昆虫标准株/株丛法调查统计表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标准i瞬号:取样点编号:标准地面积:草地类:杭隹地设立时间:谡人:标准1也位置(经韦度:雇:)t嵯特由t酰:位:坡向:麒:)融械种群密度头/株(株丛)危害部位植物草地煌星卷照片调查人调徵寸间备注填表说明:1.此表为标准株/株丛法雌统计表。以种类为单位,计算每块标准地内平均和廨密度,并填报发生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及标准地面积 生成。县名称和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福口代码,(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危害部位、草t蟋型、寄主植物、地表特征和调杳寸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种群密度、影像照片和调查人等由人工填写。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16DB 4116/T 046-2 02 3昆虫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昆虫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见表C.4o表C4昆虫诱虫灯(引诱剂)调查记录表斯称:县弋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朝蟋:_寸间:斯人:诱虫灯(引诱剂)布设位置(经度:纬度:海拔:)地表特征(1也形:坡位:坡向:坡度:)填表说明:融械诱虫数里(头)气翘据星卷照片谈人记录时间合计雌虫头数雄虫头数1.此表为诱虫灯(引诱剂)诱捕所发现的昆虫统计表。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诱虫灯(引诱剂)布设位置信息、布设时间及负责人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和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阳填写;乡镇名稠口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气象数据、草t蟋型、地表特征和记录时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诱虫数蚩、影像照片和记录人等由人工填写。17DB 4116/T 046-2 02 3黄板(黄盘)诱集记录表黄板(黄盘)诱集记录表见表C.5。表C5黄板(黄盘)诱集记录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草蟋:布设8寸间:负责人:黄板(黄盘)布设位置偏度:纬度:海拔:)地表特征(地形:坡位:坡向:坡度:)融械诱虫数里(头)星卷照片谈人记录时间合计雌虫头数雄虫头数填表说明:1.此表为黄板(黄盘)诱集所发现的昆虫统计表。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黄板(黄盘)布设位置信息、布设时间及负责人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区M弋码由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稠口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气象数据、草i蟋型、地表特征和记录时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诱虫数量、影像照片和记录人等由人工填写。18DB 4116/T 046-2 02 3飞行阻隔器收集记录表飞行阻隔器收集记录表见表C.6。表C6飞行阻隔器收集记录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草蟋:布设8寸间:负责人:飞彳邪即襟标舱置侬:纬度:海麦:)t蝌e征她佻 坡位:坡向:财:)填表说明:融械收集昆虫数里(头)星卷照片谈人记录时间合计雌虫头数雄虫头数1.此表为飞行阻隔器收集所发现的昆虫统计表。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飞行阻隔器布设位置信息、布设时间及负责人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和代码:按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楸口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气象数据、草i蟋型、地表特征和记录时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收集昆虫、影像照片和记录人等由人工填写。19DB 4116/T 046-2 02 3高空吸虫塔采集记录表高空吸虫塔采集记录表见表C.7。表C7高空吸虫塔采集记录表县名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草蟋:布设8寸间:负责人:靛吸虫塔母舱置(装:纬度:海麦:)t蟒特征(地形:坡位:坡向:坡)融械采集昆虫数里(头)星卷照片谈人记录时间合计雌虫头数雄虫头数填表说明:1.此表为高空吸虫塔采集所发现的昆虫统计表。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高空吸虫塔布设位置信息、布设时间及负责人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和代码:按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稠口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气象数据、草i蟋型、地表特征和记录时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采集昆虫数量、影像照片?配录入等由人工填写。20DB 4116/T 046-2 02 3昆虫深土层陷阱收集法调查统计表昆虫深土层陷阱收集法调查统计表见表C.8。表C.8昆虫深土层陷阱收集法调查统计表的称:县4弋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标得也螃:翩也面积:朝蟋:标准地设立时间:遗人:标准地位置偏度:纬度:吸)t蝌e征g蜕:立:坡向:麒:)种群数里(头)危害部位发生通植物草地煌星卷照片调查人调徵寸间备注填表说明:此表为深土层陷阱收集方雌统计表。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及标准地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和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楸口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昆虫种类、危害部位、草t蟋型、寄主植物、地表特征和调杳寸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种群数量、影像照片和调查人等由人工填写。21DB 4116/T 046-2 02 3附录 D(规范性附录)毒害草样方调查结果记录表毒害草样方调查结果记录表见表D.1表D.1毒害草样方调查结果记录表县绯: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标得也期:翩也面积:朝蟋:标准地设立时间:遗人:标准地位置(经度:纬度:吸)t蝌e征d酰:立:坡向:麒:)填表说明:毒害草种类密度(株储)盖度()危害方式(有毒、侵占、攀统、寄生)星卷照片调查A调查时间备注1.此表为每一标准地样方调查统计表。以种类为单位,计算每块标准地内所有样方平均密度(株小2)及盖度(%),并填报发生面积。2.县名及代码、乡镇名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样方(样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及设立时间、气象数据、负责人不崎准地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 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和代码4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楸口代码,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3.毒害草种类、形态、生态、有毒部位及日恻)、草地类、地表特征和调杳寸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种群密度、影像照片、调查人和调查时间等由人工。22DB 4116/T 046-2 02 3附录 E(规范性附录)病害样方法调查统计表病害样方法调查统计表见表E.1。表E.1病害样方法调查统计表的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标得也螃:翩也面积:朝蟋:标准地设立时间:遗人:标准地位置(经度:纬度:吸)t蝌e征d酰:立:坡向:麒:)填表说明:病害种 类病株数(病叶 数或病枝数)调查总株额(总叶 额或总枝条数)发病率寄主植物草原量星卷照片调查A调都寸间备注1.此表为每一标准地样方调查统计表。以种类为单位,计算每块标准地内所有样方平均密度(株/m2)及盖度(%),并填报发生面积。2.县名及代码、乡镇名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样方(样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及设立时间、气象数据、负责人和标准地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和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楸口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 代码编砌则(GB/T 10114)执行。3.毒害草种类、(形态、生态、有毒部位及时期)、草地类、地表特征和调杳寸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选择。4.种群密度、影像照片、调查人和调查时间等由人工。23DB 4116/T 046-2 02 3病害样线法调查统计表病害样线法调查统计表见表E.2。表E.2病害样线法调查统计表的称:县代码:乡镇名称:乡镇代码:标得也螃:翩也面积:朝蟋: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标准地位置(经度:纬度:鹿:)t蝌e征d酰:立:坡向:麒:)病害科啖病株数(病叶数或病枝数)调查总株数(总叶 数或总枝条数)发病率植物草原量感病f演星卷照片调查A调徵寸间备注填表说明:1.此表为标准样线法调查统计表。以种类为单位,计算每块标准地内所有样方平均发病率,并填报发生面积。2.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标准地编号、标准地位置信息、标准地设立时间、负责人及标准地面积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和代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规定的内容填写;乡镇名称不M弋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 行。3.病害种类、草地类、寄主植物、感病部位、地表特征和调查时间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系统蛎。4.发病率、影像照片和调查人等由人工填写。24DB 4116/T 046-2 02 3附录 F(规范性附录)标本价息登记表标本信息登记表见表F.1表F.1标本付息登记表乡镇名称:乡镇代码:县弋码:县名称:标本扁号标楼型标本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 麒1纬度草1蟆影像照片采集人姓名备注填表说明:1.县名称及代码、乡镇名称及代码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县名称不M弋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规定的内密填写;乡镇名桐口代码,按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码规则(GB/T 10114)执行。2.标本类型、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寄主植物、经纬度、海拔、草地类等通过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选择。3.标本编号、采集人及影像照片等通过人工填写。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