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 5658-2023 甘薯“—水一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96467639
资源大小:56.01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3_T 5658-2023 甘薯“—水一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 65.020.20CCS B 05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56582023甘薯"一水一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2023 - 02 - 06 发布2023 - 03 - 06 实施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13/T 5658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志民、刘兰服、唐忠厚、王亚楠、胡亚亚、韩美坤、焦伟静、高志远、刘明。IDB 13/T 56582023甘薯"一水一膜"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甘薯“一水一膜”高效栽培技术的术语与定义、滴灌系统、选地整地、底肥、起垄覆膜、薯苗移栽、田间管理、适时收获、技术档案等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甘薯产区甘薯的高效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5084-20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NY/T 3536-2020 甘薯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B13/T 2266-2015 丘陵山区甘薯深沟大垄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一水一膜以促根水为关键措施的一种膜下滴灌栽培模式。4滴灌系统水源包括地下水、河水、坑塘水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供水系统4.2.1过滤器地下水用筛网式过滤器;河水、坑塘水等杂质较多的水源,用砂石过滤器。过滤器的大小依据水泵大小确定,以滤后水中悬浮物等杂质直径小于0.8 mm为准。4.2.2水泵依据实际的水源、电力、地块规模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水泵类型(包括电动潜水泵、汽柴油泵等);地块零散、无电力条件情况,可选择小型汽柴油泵。水泵大小选择按照亩需水泵出水量每小时23方标准测算,水泵浇灌面积还与滴灌带铺设密度、滴水孔间距、滴水孔流量等因素密切相关。输水系统依据地块大小或形状分为两种:较大地块(垄长度超100米),应有主管和支管组成输水网络;丘陵山区的零散地块,可直接由支管单独组成输水网络。主管选用90 mm、100 mm或110 mm PE软管,支管选用75 mm或63 mm的PE软管。1DB 13/T 565820235选地整地地块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地块,土壤质量需符合GB 15618规定。深耕处理冬前土壤封冻前,深耕25 cm35 cm,晾垡,利于蓄墒、保墒和增加耕层养分库容,消灭越冬病虫。6底肥施用起垄前,底肥按照DB13/T 2266中“4.3 配方施肥”执行。7起垄覆膜旋耕松土将施肥后的地块,机械旋耕1遍,深度20 cm25 cm。起垄覆膜垄距85 cm90 cm、垄高25 cm30 cm,根据地块大小采取如下方式:a) 集中连片地块,采用“起垄-铺滴灌带-覆膜多功能一体机”一次完成起垄、铺滴灌带、覆膜作业;b) 山地丘陵零散地块,可先起垄,再选用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铺滴灌带-覆膜一体机”完成滴灌带和覆膜作业。滴灌带与地膜选择滴灌带选择侧翼迷宫式,直径2 cm、滴孔间距10 cm15 cm、工作压力0.05 MPa0.25 MPa为宜,地膜选择白膜或黑白相间(中部为白)、厚度0.01 mm以上地膜。8薯苗移栽薯苗选择与处理选择茎秆粗壮,节间长度均匀,苗高20 cm25 cm,无病的壮苗。栽植前,用500倍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浸泡薯苗基部5 min10 min,防治苗期病害。移栽时间晚霜过后,河北省境内从南到北自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宜。用于贮藏错季销售的,应适当晚栽。栽植密度根据商品薯用途,结合品种耐密性,以淀粉加工为用途的密度为30003500株/亩,以鲜食为用途的密度为35004500株/亩,对于茎蔓长势壮的品种适当降低密度。栽插方式采用移栽夹或栽插棒,沿滴灌带方向进行斜插或与滴灌带垂直方向横插,实现平栽,推荐进行横插。薯苗栽入后应在垄面外侧保留23片叶,用干土将插苗孔封严压实。9促根水定植后20天左右,待不定根转变为膨大根时,通过滴灌系统浇促根水,一般亩灌水量1015方,以垄基部湿透为宜。保水性差的沙质土壤,应适当提前浇水,并适当增加灌水量。2DB 13/T 5658202310田间管理查苗补苗缓苗后,及时查苗补栽,保证全苗。在栽插后一周内完成。补栽时选择壮苗,栽后用喷雾器(去除喷头)注入一定量的定植水。杂草防除在浇灌定植水或促根水后3天内,在垄沟底部喷施除草剂封盖地面,控制杂草。禾本科杂草为主时,幼苗期喷施精喹禾灵进行化学除草,除草剂选择与使用应符合GB/T 8321和NY/T 1276规定。控旺栽后30天左右有旺长趋势的田块,选用适宜的生长调节剂,兑水后在甘薯地上部茎蔓封垄前进行喷施,亩用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剂量使用,依据生长情况间隔710天连续喷施23次。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黑斑病、茎线虫病和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蛴螬、斜纹夜蛾、金针虫、小地老虎等。病虫害防控参照NY/T 3536进行,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规定。叶面补肥8月下旬甘薯块根处于快速膨大期,选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喷施浓度0.2%0.3%,亩喷水量25 kg30 kg,喷施次数23次,间隔710天。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规定。11适时收获霜降前选择晴暖天气上午,依据行距,选择配套的滚筛式收获机进行收获。12技术档案全生育期水肥管理措施应填写附录A生产操作记录表,记录表应保留2年以上。3日期操作类别灌溉水量投入品名称投入品用量操作人DB 13/T 56582023A A附录A(资料性)生产操作记录表生产操作记录表如下:表 A.1 生产操作记录表生产单位: 田块名称与位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