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6_T 52.7-2023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7部分:环境品质.docx
-
资源ID:96467865
资源大小:53.31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716_T 52.7-2023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7部分:环境品质.docx
ICS 03CCS A 003716滨州市地方标准DB3716/T 52.72023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第 7 部分:环境品质Quality c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Part 7: Environmental quality2023-10-27 发布2023-11-27 实施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716/T 52.72023目次前言 . II引言 . III1 范围 .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3 术语和定义 . 44 评价指标 . 45 水环境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56 大气环境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67 土地生态环境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78 废弃物治理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79 绿色低碳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810 城市更新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911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 . 10参 考 文 献 . 13IDB3716/T 52.7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DB3716/T 52.7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7部分:环境品质与DB3716/T 52.1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则、DB3716/T 52.2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2部分:发展品质、DB3716/T52.3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3部分:科创品质、DB3716/T 52.4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4部分:开放品质、DB3716/T 52.5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5部分:服务品质、DB3716/T 52.6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6部分:文化品质、DB3716/T 52.8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8部分:民生品质、DB3716/T 52.9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第9部分:平安品质共同构成支撑品质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件是DB3716/T 52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第7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滨州市人民政府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滨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滨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滨州市交通运输局、滨州市城乡水务局、滨州市统计局、滨州市城市管理局、滨州市机关政务保障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振鹏、易婷婷、胡红量、王鹏飞、徐秀丽、韩聪、陈宁、范晓宁、张家棣、韩瑞瑞、刘鹏、黄晓菁、吕亚男、姚倩。IIDB3716/T 52.72023引言为对品质城市中的环境品质进行评价,衡量城市环境品质的水平,特编制本文件。本文件围绕环境品质的重要影响方面,提出了两级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从环境品质的维度为品质城市评价提供借鉴。III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单位水环境1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2地下水质量 V 类水比例%3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大气环境1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3年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土地生态1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DB3716/T 52.72023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第 7 部分:环境品质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环境品质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对品质城市的环境品质进行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环境品质 environmental quality反映城市在强化生态保护、加速城市更新方面的综合水平。4 评价指标4.1设计理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遵循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突出和谐美、城市美、乡村美,推动让“生态之美”浸润“品质之城”。针对城市发展特点,制定一套涵盖全面、科学、可量化、便于操作,体现城市环境品质水平的评价指标。4.2指标体系本指标体系可用于不同地区间横向比较或同一城市不同年度间纵向比较城市环境品质状况。应用本指标体系进行城市品质指数测算时,在遵循同质可比的原则下,根据评价主体的实际情况,可相应增加或减少相关指标。本指标体系包含两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 7 个,二级指标 29 个,评价指标体系见表 1。表1 环境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4环境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3水土保持率%废弃物治理1氮氧化物减排量万吨2化学需氧量减排量万吨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万吨绿色低碳1森林覆盖率%2新能源公交车占比%3公务用车新能源采购占比%4非化石能源(除核电外)占城市能源消耗的百分比%城市更新1建成区道路面积率%2燃气普及率%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人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资源节约集约利用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3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比例%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7节约型机关建成数量家8城市集中供热总量万吉焦DB3716/T 52.72023断面总数 × 100%5 水环境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5.1 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指水质达到或优于类的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数与断面总数的比例。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按公式(1)计算:国控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 = 水质达到或优于类的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数(1)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5.2 地下水质量 V 类水比例指行政辖区内国家级地下水质区域监测点位中,水质为类的点位所占比例。5 国家级地下水质区域监测点位数 × 100% 黑臭水体总量× 100% 年细颗粒物 PM2.5 平均浓度 = 有效日PM2.5平均浓度的合计值 全年监测天数× 100%DB3716/T 52.72023地下水质量 V 类水比例按公式(2)计算:地下水质量 V 类水比例 =水质为类的点位数(2)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5.3 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指行政区域内黑臭水体消除数量占黑臭水体总量的比例。根据住建部、环保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 号),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城市黑臭水体分级的评价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氨氮(NH3-N)。黑臭水体消除比例按公式(3)计算:黑臭水体消除比例 = 黑臭水体消除数量(3)数据可通过城乡水务部门获取。6 大气环境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6.1 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 的颗粒物,在一个日历年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按公式(4)计算:全年有效监测天数(4)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6.2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指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天数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按公式(5)计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标准天数(5)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6.3 年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平均浓度指环境空气质量超级站监测的 117 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的算数和,在一个日历年内各日平均浓度的算数平均值。6 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总数× 100% 行政区受污染耕地面积× 1000 区域国土面积× 100%DB3716/T 52.72023年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平均浓度按公式(6)计算:年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平均浓度 = 有效日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平均浓度的合计值全年有效监测天数(6)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7 土地生态环境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7.1 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指依据土壤法落实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的地块数与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总数的比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按公式(7)计算: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 = 依据土壤法落实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的地块数(7)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7.2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指实现安全利用的受污染耕地面积,占行政区受污染耕地面积的比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按公式(8)计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安全利用的受污染耕地面积(8)数据可通过农业农村部门获取。7.3 水土保持率指行政辖区内水土保持状况良好的面积(非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水土保持率按公式(9)计算:水土保持率 = 区域内土壤侵蚀强度轻度以下的现状国土面积(9)数据可通过城乡水务部门获取。8 废弃物治理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8.1 氮氧化物减排量指各类重点工程氮氧化物减排量之和。其中,减排量是指报告期内工业、交通、能源清洁化替代、车和油品清洁化等重点工程氮氧化物的累计减排量。7 土地总面积 × 100%DB3716/T 52.72023氮氧化物减排量按公式(10)计算:氮氧化物减排量 =各类重点工程氮氧化物减排量(10)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8.2 化学需氧量减排量指各类重点工程化学需氧量减排量之和。其中,减排量是指报告期内工业、城镇污水治理、再生水循环利用、规模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等重点工程化学需氧量的累计减排量。化学需氧量减排量按公式(11)计算:化学需氧量减排量 =各类重点工程化学需氧量减排量(11)数据可通过生态环境部门获取。8.3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指纳入固体废物申报登记范围的工业企业,工业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其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指未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系列标准(GB 5085)、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11997)及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系列标准(GB/T 15555)判定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危险废物指工业企业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按公式(12)计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12)数据可通过统计部门、生态环保部门获取。9 绿色低碳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9.1 森林覆盖率指森林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率。森林覆盖率按公式(13)计算:森林覆盖率 = 森林面积(13)数据可通过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获取。9.2 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指节能及新能源公交车数量(辆)与公交车总量(辆)的占比。8 公交车总量× 100% 公务用车采购总量× 100% 非化石能源(除核电外)占城市能源消耗的百分比 = 非化石能源(除核电外)消费总量 建成区用地总面积× 100% 城区总人口 × 100%DB3716/T 52.72023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按公式(14)计算:新能源公交车占比 = 节能与新能源公交车数量(14)数据可通过交通运输部门获取。9.3 公务用车新能源采购占比指节能与新能源公务用车采购数量(辆)与公务用车采购总量(辆)的占比。公务用车新能源采购占比按公式(15)计算:公务用车新能源采购占比 = 节能与新能源公务用车采购数量(15)数据可通过机关政务保障中心获取。9.4 非化石能源(除核电外)占城市能源消耗的百分比指非化石能源(除核电外)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非化石能源(除核电外)占城市能源消耗的百分比按公式(16)计算:能源消费总量× 100%(16)数据可通过发展改革部门获取。10 城市更新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10.1建成区道路面积率指建成区建设用地面积与建成区用地面积的比重。建成区道路面积率按公式(17)计算:建成区道路面积率 = 建成区道路用地总面积(17)数据可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获取。10.2燃气普及率指城区内使用燃气的人口与城区总人口的比率。燃气普及率按公式(18)计算:燃气普及率 = 城区用气人口(18)9 生活垃圾清运量× 100% 城市主次干道总面积× 100% 上年度能源消费总量与 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值 1) × 100%DB3716/T 52.72023数据可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获取。1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公式(19)计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公园绿地面积城市人口数量(19)数据可通过城管部门获取。10.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报告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比率。在统计上,由于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运量代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按公式(20)计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20)数据可通过城管部门获取。10.5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指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面积与城市主次干道总面积的比率。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按公式(21)计算: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 = 城市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面积(21)数据可通过城管部门获取。11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指标内涵与计算方法11.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指一定时期内能源消费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与上一年度相比下降的幅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按公式(22)计算: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 ( 本年度能源消费总量与 地区生产总值 的比值(22)数据可通过发展改革部门或统计部门获取。11.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指本年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相比上年度的降低率。10 上一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消耗建设用地量 ) × 100% 建成区面积× 100% 污水排放总量× 100% 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 (城市公共供水总量 城市公共供水注册用户水量)DB3716/T 52.7202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按公式(23)计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率= (1 本年度单位地区生产总值消耗建设用地量(23)数据可通过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获取。11.3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比例指海绵城市建设面积占建成区面积的比重。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比例按公式(24)计算: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比例 = 海绵城市建成面积(24)数据可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获取。11.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指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度生活污水处理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值。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按公式(25)计算: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城市污水处理厂年度生活污水处理量(25)数据可通过城乡水务部门获取。11.5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指城市公共供水总量和有效供水总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值。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按公式(26)计算:城市公共供水总量× 100%(26)数据可通过城乡水务部门获取。11.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指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与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的比值。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按公式(27)计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灌溉田间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灌溉系统取用的灌溉总水量(27)数据可通过城乡水务部门获取。11DB3716/T 52.7202311.7节约型机关建成数量指行政辖区内累计建成国家级节约型机关的数量。其中,国家级节约型机关指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公布节约型机关建成单位名单的机关单位,应符合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方案(国管节能202039 号)的相关要求。数据可通过机关政务保障中心获取。11.8城市集中供热总量指供热企业(单位)集中供热入网总面积。数据可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获取。12DB3716/T 52.72023参 考 文 献1 GB/T 36749-2018 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的指标2 GB/T 39497-2020 新型城镇化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3 DB32/T 3034-2018 品质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