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知识点考点详解1.doc
-
资源ID:96491753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知识点考点详解1.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穿井得一人知识点考点详解一、课文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 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 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华书局 2012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穿,挖掘、开凿。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 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 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宋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溉(gài)汲(jí)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二、考点详解 【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译文】宋国的一户丁姓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外出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居住在外专门打水。【考点】宋之丁氏宋国的丁姓人家。之:结构助词,译为“的”。而连词,连接“家无井”与“出溉汲”,“家无井”是“出溉汲”的原因,而“出溉汲”是“家无井”的结果,因此,这里的“而”是表示前后是因果关系,简言之是“表因果”,可以译为“因而”,也可以不译。溉汲打水浇田。溉:读作gài,浇灌、灌溉。汲:读作jí,从井里取水。居外住在外面。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居外”要理解为“居于外”。解析这里的“居”有不同的理解,因为“居”可以解作居住、停留、处在,而且这三个义项都能解释通,所以,“居外”有这样几个理解:居住在外面;停留在外面;在外面。课本没有作出注释,同学们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这三种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个“居外”的人是专门负责打水的。【原文】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译文】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以后,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劳力。”【考点】及待,等到。 穿井打井。穿:挖掘、开凿。告人曰告诉别人说。这是一个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丁氏”,翻译时要补出来。得一人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解析这是一个有歧义即有不同理解的说法,既可以理解为“得到一个人”,又可以理解为“得到一个劳力”。挖井的人是想表示得到了一个劳力,因为之前要安排一个人到外面去专门打水,如今挖了井,就不用再安排专人打水了,这就相当于节省了一个劳力。而听话的人却是把他的话理解为“挖井挖出一个人来”,结果是以讹传讹。【原文】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译文】有个听说这件事就去传播的人:“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考点】闻而传之者听说这件事就去传播的人。解析闻:听说。而:连词,连接了“闻”与“传”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有着前后相承的关系,因此,这个连词的用法就是“表示承接关系”。传:传播,传布。之:代词,指代“穿井得一人”这件事。者:代词,译为“的人”。【原文】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译文】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让宋国国君知道了。【考点】国人国都的人。国:国都。解析九年级上册岳阳楼记中有“去国怀乡”的句子,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这里的“国”也是指“国都”。道说,讲述,谈论。闻之于宋君让宋国国君知道了。解析这是意译,直译为:使这件事听说到宋国的国君那里。闻之:使这件事听说。闻: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听说”。于:介词,译为“到”。 【原文】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译文】宋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得到一个劳力的使用,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考点】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明情况。之:代词,代指“穿井得一人”这一情况。于:介词,译为“向”。解析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介宾短语“于丁氏”后置了,翻译的时候要放到“问之”的前面。【原文】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地)寻求传闻。求闻:寻求传闻。若此:像这样。解析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之”是助词,这里用来表示定语后置。“若此”是定语,修饰“求闻”,翻译的时候,把“若此”放到“求闻”的前面。因此,“求闻之若此”要理解为“若此求闻”,译文“像这样寻求传闻”。【考点】求闻之若此像这样听信传闻 解析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是对上述故事的点评,解释寓意,告诉人们不要轻信传言、以讹传讹。【考点】三、内容理解1.关于寓言寓意:本文是一篇寓言,通过“穿井得一人”的故事,表达了“不可轻信传言,不可以讹传讹”的寓意。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拉·封丹所说的“教训和启示”就是寓意。 2.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穿井得一人”的现象再次发生:语言表达要准确、清楚,说话要防止歧义,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误会;面对道听途说的信息,不盲目轻信,不随便传播,不人云亦云,不以讹传讹;要重视调查研究,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多方查证,辨别真伪,实事求是,弄清真相;在现实生活中,要有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和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