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文言文阅读(含2014高考题).docx

    • 资源ID:96493489       资源大小:421.31KB        全文页数:18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文言文阅读(含2014高考题).docx

    精品题库试题 语文1.(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查)本文认为“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 的原因是什么。(2分)庄荀皆文士而有学者,其说剑成相赋篇,与屈骚何异。扬子云之文好奇,而卒不能奇也,故思苦而词艰。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博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子云唯奇故不能奇也。(陈师道后山诗话)答案 1.无学问作根基(学问不够),不能因事以出奇(2分)。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观点态度的能力。主要考查对“善为文者,因事以出奇。江河之行,顺下而已,至其触山赴谷,风博物激,然后尽天下之变,子云唯奇,故不能奇也” 这句话的理解。2.(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用“/” 给下面短文断句。(3分)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答案 2.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解析 2.【参考译文】郢都有个人寄给燕相国一封信。晚上写信时,烛光不够亮,他便吩咐捧烛的人说:“举烛!” 一面顺手把“举烛” 二字误写上去。其实“举烛” 并不是信中所要说的话。燕相国接信后便解说道:“举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要我选拔并且任用贤才。” 他便把这个意思报告给燕王,燕王听了很高兴,照这个意思去做了,因而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是治理好了,却不是信中的意思。现在的学者们做学问,大都跟这位穿凿附会的相国差不多。3.(天津市蓟县邦均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译文:夫以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译文:答案 3.(1)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2)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解析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1)以:凭借身份。下:居于之下。(2)十倍:以十为倍数计算。众人:一般人。况乎:况且呢!【参考译文】郑当时,字庄,陈县人。以仗义行侠为自豪,他把梁孝王的大将张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名声在梁、楚一带传扬。孝景帝时做了太子舍人。每逢五天一次的休假日,他常常在长安郊外各交通要道备置马匹,问候那些老朋友,邀请拜谢宾朋,夜以继日,通宵达旦,还常常担心有所疏漏。郑庄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仰羡慕年长有德行的人,惟恐见不到人家。郑庄年轻时官位卑微,但是他的交游的知己好友,都是祖父一辈的人,是全国有名的人士。汉武帝刘彻即位,郑庄逐渐升任为鲁国中尉、济南郡大守、江都国相,一直到九卿中的右内史。由于在武安侯田蚡、魏其侯窦婴时的廷议中出言不当,降为詹事,后又升为大农令。郑庄任太史时,告诫下属说:“只要客人来,不论贵贱都不要让人在门外等候。” 他执行主人敬待客人的礼节,凭自己尊贵的身份谦恭地对待客人。郑庄为人廉洁,又不置办自己的财产,依靠俸禄和赏赐来供给那些年长的友人。可是他馈赠给他人的礼物,不过是竹器盛着的食物。每次上朝,遇到有向皇上进言的机会,他说的都是称赞天下年高望重的人。他推荐士人和属下的丞史,称道起他们来确实津津有味,经常称赞他们比自己贤能。跟长官部属讲话,从不直呼他们的名字,好像生怕伤害了他们。听到别人的高见,就向皇上说,惟恐迟误了。崤山以东的士人和一些年长的人都异口同声地称赞郑庄。郑庄被派去视察黄河决口,自己请求给五天时间整理行装。皇上说: “我听说郑庄出行,一千里也不带粮食,现在请求整理行装是为什么呢?” 然而郑庄在朝廷上,经常附合逢迎皇上的意旨,不敢明确表示对错。到了晚年,汉朝征讨匈奴,招抚四方外族,全国耗费甚多,财力物力日渐匮乏。郑庄保举的人及其宾客,有替大农令承办运输的,亏欠款项很多。司马安任淮阳太守,揭发了这件事。郑庄因此构成罪责,出钱赎罪后降为平民百姓。不久,在丞相府暂时担任长史。皇上认为他年老,让他担任汝南太守。几年后,在官任上去世。郑庄当初位列九卿,中途被罢官,家道贫穷,宾客越发零落。到做了郡守,死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物。郑庄的兄弟子孙因为郑庄的缘故,官至二千石的有六、七人。    太史公说:凭郑庄的贤良,有权势时宾客多得以十为倍数计算,没有权势时情况就相反,况且是一般人呢!下邽县翟公有这样的话,当初翟公担任廷尉时,宾客盈门;到免官时,门外冷清得可以张罗捕雀。翟公又任廷尉,宾客想再去,翟公就在门上写上大字幅说: “一个死了一个活着,才知交情的深浅。一个贫穷一个富裕,才知结交的实态。一个尊贵一个卑贱,交情才会显现。” 郑庄也是这样啊,真是悲哀啊!4.(江西省南昌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9-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魏、晋,骈体尤精妙。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东阳诸生许都者,副使达道孙也。家富,任侠好施,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思得一当。子龙尝荐诸上官,不用,东阳令以私憾之。适义乌奸人假中贵名招兵事发,都葬母山中,会者万人。或告监司王雄曰:“都反矣。” 雄遽遣使收捕,都遂反。旬日问聚众数万,连陷东阳、义乌、浦江,遂逼郡城,既而引去。巡抚董象恒坐事逮,代者未至,巡按御史左光先以抚标兵,命子龙为监军讨之,稍有俘获。而游击蒋若来破其犯郡之兵,都乃率余卒三千保南砦。雄欲抚贼,语子龙曰:“贼聚粮据险,官军不能仰攻,非旷日不克。我兵万人,止五日粮,奈何?” 子龙曰:“都,旧识也,请往察之。” 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子龙争,不能得。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其年六月,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议不可缓,请专委兵部主事何刚训练,从之。未几,列上防守要策,请召还故尚书郑三俊,都御史易应昌、房可壮、孙晋,并可之。又言:“中使四出搜巷。凡有女之家,黄纸贴额,持之而去,闾井骚然。明旨未经有司,中使私自搜采,甚非法纪。” 乃命禁讹传诳惑者。子龙又言:“中兴之主,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复旧物。今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查,无异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其始皆起于姑息一二武臣,以至凡百政令皆因循遵养,臣甚为之寒心也。” 亦不听。明年二月乞终养去。【注】入国门:这里指福王入朝为君。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工举子业            工:擅长B东阳令以私憾之      憾:遗憾C非旷日不克          旷日:耗费时日D闾井骚然            闾井:居民聚居之处,这里指民众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陈子龙忧国忧民的一组是家富,任侠好施     命子龙为监军讨之,稍有俘获子龙争,不能得     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议不可缓乃命禁讹传诳惑者   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A   B   C   D1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乃单骑人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B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C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D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答案 4.9. B10. D11. D解析 4.9.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以今义释古意。憾:痛恨。10.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写的许都,是写陈子龙大打了胜仗,是写福王的做法,都不能体现陈子龙忧国忧民,用排除法,选D。11. 断句要读懂大意,然后结合虚词来分析判断。多读几遍,用排除法。5.(江西省红色学校六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0-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木假山记【宋】苏洵(1)木之生,或孽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汾,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 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2)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所材,以及于斧斤之,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3)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 其可敬也夫! 其可以有所感也夫!【注】孽(niè):树木的嫩芽。拱(gng):指树有两手合围那般粗细。汾(fén):水边。岌(ií)然:高耸的样子。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或孽而殇,或拱而夭             夭:死亡、夭折B 而其激射啮食之余 啮:啃、吃C 而荒江之汾,如此者几何         几何:时间短暂D 岌然决无阿附意 阿附:逢迎、依附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若属皆且为所虏B 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 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       求人可使报秦者D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木假山记” 为题,借欣赏木假山,抒发感慨,阐述事理。B树木遭受斧伐、风拔、水漂之后而成为木假山,是不幸中的大幸。C作者对木假山的“爱” 与“敬” ,不是因其外形像山,而是心有所感。D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叙议结合,使文章显得厚重,耐人寻味。答案 5.10. C11. A12. C解析 5.10. 几何,此处应为“多次” 之意。11. 两个“所字都是“为所” 被动结构。12. 原文是说“非徒爱其似山” ,不仅仅是因为它外形像山,而不是“不是因为它像山” 。6.(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年级一模考试,4-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邡。邡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兴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邡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扰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雅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奇,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独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 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宗雅已知朴    雅:向来、平日  B非独当世之务   独:只有C数顾大臣问治道  顾:顾虑        D过故相李谷第   过:拜访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 的一组是(   )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来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B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音律、历法等,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京师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C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世宗征伐并州回来后,王朴最终被提拔为枢密副使。D王朴视察汴河口,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5分)(2) 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5分)答案 6.4. C5. D6. C7. (1) 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犯上作乱,应该把提倡文化道德放在首位。(2)王朴性格刚毅果断,又被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能超过他。解析 6.4. 应为拜访、看望。5. 说的是世宗,与王朴无关;世宗悲痛,说明两人关系密切。不能作为王朴明敏才智的证明;是说人们对王朴性格刚毅果断的反映。与王朴明敏才智无关。6. 是征讨淮南后,不是并州,征讨后最后被提拔为枢密使。7.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稳重的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1)“欲” “僭乱” “以为” 各l分,句子大意2分;(2)“见信于” 翻译出被动句特点1分,“难” “莫” 各1分,句子大意2分。【参考译文】王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年轻时考中进士。担任校书郎,依附于汉枢密使杨邠。杨邠和王章、史弘肇等人不和,王朴见后汉建立的时间较短。后汉隐帝(刘承佑)年少软弱,任用小人,而杨邠作为大臣,和将相的是关系不和睦,料知他一定会作乱,于是离开扬邠回到家乡。周世宗(柴荣)镇守澶州时,王朴担任节度掌书记,周世宗即位,王朴又改任比部郎中。周世宗刚即位,锐意征伐,排除众议,亲自在高平打败了刘旻,回来后更加治理军队,慷慨豪迈,俨然有扫平天下的志向。多次看望大臣询问治国因之道,选拔文士徐台符等二十人,让他们写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王朴就在被选的行列中。而当时的文士都不建议皇帝急于用兵。认为平定叛乱,应该先修德,收买民心。只有王朴认为江淮地区可以首先平定。周世宗从前就了解王朴,看到他高妙的论述后,更加认为他有奇才。召来他一同商讨天下太事,都合自己的想法,于是决心采用他的建议。显德(周世宗年号)三年,征讨淮河地区,任命王朴为东京副留守。回师后,加封他为户部侍郎、枢密副使,又升枢密使。周世宗时期,对外征讨,对内修订法度。王扑聪明,才智很高,不只当世政务。就是阴阳律历巧等方面,也没有不精通的。王朴性格刚直果断,又被周世宗所信任,凡是他所做的事情,当时没有谁敢责备的,然而也没有谁能超过他;周世宗讨伐淮河地区,王朴留守京师,增广新城,开通道路,京城更加庄严宏伟。现在京师的情况,大多是他规划的。他制定的音乐,至今还采用着,无法更改。他上奏的用兵方略,也不是只能用在一时的策略。他说的各国灭亡的次序:“淮南可以最先平定,并州是一定要消灭的敌人,在最后灭亡。” 后来宋朝兴起,平定天下,只有并州最后臣服。都像王朴说的一样。显德六年春天,周世宗派王朴巡视汴河口,建造斗门,回京到前任宰相李谷的府第拜访,疾病发作,倒在座位上,抬回去后就死了,时年五十四岁。周世宗亲临了他的丧礼凭吊,用玉馘敲门地,大声痛哭了好几次。追赠王朴为侍中。7.(湖北省武汉市2014届高三2月调研测试,9-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掌广西道监察御史管君墓表清·陆继辂君姓管氏,讳世铭,字缄若,所居曰韫山堂,门下士因称韫山先生,故韫山之字特著。曾祖枪,刑部郎中。祖高,雍正间举人,广东盐场大使。父基承,国子监生。祖、父俱赠朝议大夫、浙江道监察御史加二级。祖母徐、母王,赠恭人。君乾隆三十九年举人,四十三年进士,引见以主事用,分户部行走。旋补山东司,充军机章京。擢云南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六十年,改浙江道监察御史,奏留军机处。嘉庆三年,转掌广西道。故事,部郎充军机章京者,改官御史,即罢直;或经军机大臣奏留,其仪注仍如司官,不得专达封事。君少读史,慕汲黯、朱云之为人。及成进士,金坛于文襄公实为总裁。文襄好士,所援引,或数年至卿贰。君旅进旅退,未尝独求见以所能自异。文襄卒,和珅浸用事,君益忧愤,每与同官论前代辅臣贤否,语讥切无所避。和珅微有闻,而章佳文成公方倚君如左右手,猝未有以中伤君。君既擢御史,则大喜。夜起,彷徨中庭,构疏稿未成,而仍留军机处命下,俞文成公请也。君废然入谒文成公,自言愧负此官。文成知君意,慰之曰:“报称行有日耳,何必汲汲以言自见耶?” 盖文成期君大用,不欲君以击奸获谴,其用意至深。君亦感悟,稍自韫晦,而讽谕之意一以寓之于诗,今所传韫山堂集是也。后四年,朝廷行大赏罚。薄海臣民,欢呼相告语,而君已前殁,不及见。呜呼!可哀也已。卒于嘉庆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春秋六十有一。配恭人张氏,以五年十一月日,合葬阳湖新塘乡之原。子学洛,候选知州,后君十一年卒。孙绳莱,慷慨尚气节,习君者,以为酷似君。用形家言,于君既葬之十八年,始立石君墓而征文于继辂。继辂既与绳莱游处,有多获交于君及门弟子,熟闻君之志行,不可以不文辞。因系以辞曰:君子小人,消长固有时耶?胡四凶之诛殛,必有待于重华?呜呼!君虽赍志以殁,而庆慰之意,当无间于死生。后之人尚读君之遗诗,而信余言之有征。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见以主事用          用:任用  B文襄卒,和珅浸用事    浸:渐渐  C不可以不文辞          辞:辞别  D君虽赍志以殁          赍:带着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管世铭为人“慷慨” 的一组是(    )(3分)  分户部行走慕汲黯、朱云之为人每与同官论前代辅臣贤否,语讥切无所避  夜起,彷徨中庭,构疏稿  自言愧负此官  熟闻君之志行  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管世铭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中进士后,由有关大臣引导入见皇帝才得以凭主事的身份到户部履职。B管世铭不满和珅,并上书抨击他,但在文成公的保护下,不但没有受到陷害,反而学会了韬光养晦。C管世铭勤勉尽责,嫉恶如仇,当听到升任御史时半夜跃跃欲试,又听到奏留军机不得上封事而沮丧。D管世铭去世后18年,他的孙子管绳莱邀请作者撰写墓表,以告慰壮志未酬,郁郁而终的忠臣英魂。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君旅进旅退,未尝独求见以所能自异。(3分)(2)报称行有日耳,何必汲汲以言自见耶?(3分)(3)君子小人,消长固有时耶?(3分)答案 7.9. C10. D11. B12. 先生在文襄公门下与其他弟子同进同出,不曾独自求见而显示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才能。报效朝廷,做个称职的臣子,将来总会有那一天的,何必迫不及待地要用言辞表现自己呢?君子和小人,他们的盛衰原本有一定的时机吗?解析 7.9. 辞:推辞,推托。10. 是叙述分配管世铭到户部履职的情况,是说管世铭仰慕那些直言敢谏的人,是说作者听说先生的言行事迹,可排除。11. 文中是文成公不愿看到管世铭因抨击权奸而获罪,其实管世铭“构疏稿未成” ,并没有“上书抨击他” 。12.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1)“旅” “异” 各1分,句意1分;(2)“报” “见” 各1分,句意1分;(3)“固” “时” 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先生姓管,名世铭,字缄若,他所居住的房屋起名韫山堂,门下弟子于是称呼他为韫山先生,所以他就凭韫山之号特别有名。先生的曾祖管木仑,官至刑部郎中。祖父管高,雍正年间举人,曾任广东盐场大使。父亲管基承,国子监生员出身。他的祖父和父亲一起赠授朝议大夫、浙江道监察御史加二级。先生的视线徐氏、母亲王氏,赠授恭人的封号。先生于乾隆三十九年中举,四十三年中进士,由有关大臣引导入见皇帝,担任主事,分配到户部入职办事。不久增补户部山东司主事,兼任军机章京。又先后提升为云南司员外郎、山东司郎中。六十年,改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因军机大臣奏请,继续留任军机处。嘉庆三年,调任广西道监察御史。根据成例,兼任军机章京的各部郎官,一旦改任御史,就不得不去军机处值班;如果经军机大臣奏请留任军机处,那么按规矩仍然如同部司官员,不可以不经军机处而直接向皇帝呈进密封的奏章。先生自幼熟读史书,钦慕西汉汲黯、朱云的为人。他中进士的那年会试,实际上是金坛人文襄人于敏中出任主考官。文襄公礼贤下士,经他提携引荐的人,有的仅数年就升至尚书、侍郎。先生在文襄公门下与其他弟子同进同出,不曾独自求见而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才能。文襄公死后,和珅逐渐专权用事,先生更加忧虑愤恨,每当与同僚谈论起前代辅政大臣的是非优劣时,总是言辞激烈地指桑骂槐,讥讽和珅。和珅略有所闻,只因当时文成公章佳正如同左膀右臂倚重先生,和珅才不得机会陷害先生。先生既已升迁江浙道监察御史,大喜过望。那天夜里,他起床到院子里走来走去,构思弹劾和珅的奏疏,可是奏疏还没有完成,要他继续留任军机处的命令就下来了,原来是皇上批准了文成公的奏请。先生表情沮丧地前去拜见文成公,自称惭愧,没有尽了御史的职责。文成公了解先生的心事,安慰他说:“报效朝廷,做个称职的臣子,将来总会有那一天的,何必迫不及待地要用言辞表现自己呢?” 可能是文成公期望先生有朝一日得到重用,不愿看到先生因为抨击权奸而获罪,他的用意是很深的。先生也有所感悟,自己渐渐隐藏锋芒,而把所有的讽谏之意寄托在诗作中,就是现在流传的韫山堂集。过了四年,朝廷严厉惩罚奸佞,并嘉奖忠臣。四海之内的臣民无不拍掌称快,互相传告,遗憾的是先生此前已经辞世,不能亲眼看到这一切了。哎!令人悲哀啊。先生死于嘉庆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享年六十一岁。原配夫人张恭人,于五年十一月日,与先生合葬在阳湖到新塘乡的墓地。儿子名学洛,居官候选知州,比先生晚十一年去世。孙子名绳莱,为人慷慨,崇尚气节,熟悉先生的人,都认为他很像先生。绳莱按照风水先生的话,在先生葬后的十八年,才立碑墓前,并要我撰写碑文。我因为一方面与绳莱相交多年,另一方面同先生和受业弟子也多有往来,故而经常听说先生的言行事迹,也就不能以自己不通文墨而推辞了。于是附以哀辞说:君子和小人,他们的盛衰原本有一定的时机吗?不然的话,为何四凶受到诛罚,必须等到帝舜出现?哎!先生虽抱恨而终,但九泉之下也与活着的人同样感到欣慰。后人捧读先生的遗诗,将相信我的话都有根有据。8.(湖北省黄冈市2014届高三3月份质量检测,9-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送张叔夏西游序【元】戴表元玉田张叔夏与余初相逢钱塘西湖上,翩翩然飘阿锡之衣,乘纤离之马,于是风神散朗,自以为承平故家贵游少年不啻也。垂及强壮,丧其行资。则既牢落偃蹇。尝以艺北游,不遇,失意。亟亟南归,愈不遇。犹家钱塘十年。久之,又去,东游山阴、四明、天台间,若少遇者。既又弃之西归。于是余周流授徒,适与相值,问叔夏何以去来道途若是不惮烦耶?叔夏曰:“不然,吾之来,本投所贤,贤者贫;依所知,知者死;虽少有遇而无以宁吾居,吾不得已违之,吾岂乐为此哉?” 语竟,意色不能无沮然。少焉饮酣气张,取平生所自为乐府词,自歌之,噫呜宛抑,流丽清畅,不惟高情旷度,不可亵企,而一时听之,亦能令人忘去穷达得丧所在。盖钱塘故多大人长者,叔夏之先世高曾祖父,皆钟鸣鼎食,江湖高才词客姜夔尧章、孙季蕃花翁之徒,往往出入馆谷其门,千金之装,列驷之聘,谈笑得之,不以为异。迨其途穷境变,则亦以望于他人,而不知正复尧张、花翁尚存,今谁知之,而谁暇能念之者!嗟乎!士固复有家世材华如叔夏而穷甚于此者乎!六月初吉,轻行过门,云将改游吴公子季札春申君之乡,而求其人焉。余曰:唯唯。因次第其辞以为别。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浯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垂及强壮,丧其行资     丧:失去B余周流授徒,适与相值   适:合适C迨其途穷境变           迨:等到D因次第其辞以为别       辞:辞别10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张叔夏“怀才不遇” 的一组是(3分)自以为承平故家贵游少年不啻也尝以艺北游,不遇,失意东游山阴、四明、天台间,若少遇者语竟,意色不能无沮然虽少有遇而无以宁吾居,吾不得已违之迨其途穷境变,则亦以望于他人A   B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记述了张叔夏少年时代家境富足时的翩翩风度和中年漂泊潦倒、怀才不遇的境遇,重点叙写了酒中高歌、令人忘怀穷达的豪情。B张叔夏的家世显赫,他的高祖、曾祖是当时的豪门大户,江湖高才词客姜夔、孙季蕃都曾依附于张家,没想到张叔夏失意落魄之时,姜夔等人没有帮助他。C作者记叙了与张叔夏三次相遇的情景,对他的文采精华,“风神散朗” ,其乐府词的“流丽清畅,不惟高情旷度,不可亵企” 都给予了极高的赞赏。D在这篇赠序中,作者简要叙述了张叔夏坎坷的人生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怀才不遇的探切同情,并表达了对其人生态度的赞赏。12请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虽少有遇而无以宁吾居,吾不得已违之,吾岂乐为此哉?(4分)(2)今谁知之,而谁暇能念之者!(2分)(3)嗟乎!士固复有家世材华如叔夏而穷甚于此者乎!(3分)答案 8.9. B10. C11. B12. 虽然稍微有一些被赏识提拔的机会,但是没有什么用来使(或“让” )我的生活(或“居住的地方” )得到安定,我没有办法才离开那里,难道我愿意做这样的事(我以这样做为乐)吗?现在谁还了解他,而且谁还能有空闲顾念他呢!哎!士人本来就还有家世才华和叔夏一样,但是比他这样还要贫困的啊!解析 8.9. 适,恰好。10. 是说张叔夏认为自己的风度不亚于太平时代世家贵族的公子;是说张叔夏的神色;作者的议论,感慨世事多变与人情冷落。11. 姜夔、孙季蕃和张叔夏不是同时代的人,在张叔夏落魄时,是无法帮助他的。12.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1)“遇” “宁” “乐” 各1分,大意正确1分;(2)“暇” 1分,大意正确1分;(3)“材华” “穷” 各1分,大意正确1分。【参考译文】张叔夏和我第一次相遇是在杭州西湖上,叔夏风度翩翩,身穿细布做的衣服,乘着有名的好马,在这个时候,他风度不凡潇洒飘逸,自认为不亚于太平时代世家贵族的公子。将要到壮年的时候,失去了路费。于是无所寄托,困顿失意。曾经凭借本领北上谋生,没有遇到被赏识提拔的机会,不得意。急匆匆地回到南方,更遇不到被赏识提拔的机会。还在杭州安家住了十年。过了一段时间,又离开了,向东到山阴、四明、天台等地出游,好像很少被赏识提拔。又放弃了这次出游回到西边了。在这个时候,我四处流转教授弟子,恰好和他遇上,问叔夏为什么像这样到处出游不害怕烦扰呢?叔夏说:“不是这样,我来,本来是要投靠自认为贤良的人,贤良的人贫困;依靠了解的人,了解的人死了;虽然稍微有一些被赏识提拔的机会,但是没有用来让我安定地居住的地方,我没有办法才离开那里,难道我愿意做这样的事吗?” 话说完,脸上显露出悲伤失意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喝酒喝得很痛快意气舒张,拿出有生以来自己写的乐府词,自己唱了起来,感伤不已郁结低沉,流畅华美,清脆畅达,不是才情高妙胸怀旷达,不能亲近企及,而且一时听到这个,也能让人忘掉困厄与显达、获得和失掉这类事情。杭州原来就有很多官居高位和长厚的人,叔夏已故的高祖、曾祖,都是豪门大户,江湖高才词客姜夔、孙季蕃这类人。经常进进出出在他家里吃住做张家的门客,价值千金的衣装,车马众多的聘礼,说笑之间就得到了,也不认为很特别。等到他走投无路境遇改变,那么也来期望别人,不知道如果正好又遇到姜夔、孙季蕃等人还活着这种事的话,现在谁还了解他,而且谁还能有空闲顾念他呢!哎!士人本来就还有家世才华和叔夏一样,但是比他这样还要贫困的啊!六月初一,他轻装到我的家门来拜访,说将要再去吴国公子季札、春申君黄歇的家乡一带周游,并且去寻找那个知遇之人。我说:是是。于是顺着他谈话的次序写下了这篇文章来给叔夏送别。9.(湖北省八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9-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冯恩传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登嘉靖五年进士,除行人。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擢南京御史。故事,御史有所执讯,不具狱以移刑部,刑部狱具,不复牒报。恩请尚书仍报御史。诸曹郎讙,谓御史属吏我。恩曰:“非敢然也。欲知事本末,得相检核耳。” 尚书无以难。已,巡视上江。指挥张绅杀人,立置之辟。十一年冬,彗星见,诏求直言。恩极论大学士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 帝得疏大怒,逮下锦衣狱,究主使名。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明年春移恩刑部狱。帝欲坐以上言大臣德政律,致之死。尚书王时中等言:“恩疏毁誉相半,非专颂大臣,宜减戍。” 帝愈怒,曰:“恩非专指孚敬三臣也,徒以大礼故,仇君无上,死有余罪。时中乃欲欺公鬻狱耶?” 遂褫时中职,而恩竟论死。比朝审,鋐当主笔,东向坐,恩独向阙跪。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卒呵之,恩怒叱卒,卒皆靡。鋐曰:“汝屡上疏欲杀我,我今先杀汝。” 恩叱曰:“圣天子在上,汝为大臣,欲以私怨杀言官耶?且此何地,而对百僚公言之,何无忌惮也!吾死为厉鬼击汝。” 鋐怒曰:“汝以廉直自负,而狱中多受人馈遗,何也?” 恩曰:“患难相恤,古之义也。岂若汝受金钱,鬻官爵耶?” 因历数其事,诋鋐不已。鋐益怒,推案起,欲殴之。恩声亦愈厉。都御史王廷相、尚书夏言引大体为缓解。鋐稍止,然犹署情真。恩出长安门,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 因称“四铁御史” 。又明年,行可上书请代父死,不许。其冬,事益迫,行可乃刺臂血书疏,自缚阙下,通政使陈经为入奏。帝览之恻然,令法司再议。尚书聂贤与都御史廷相言,前所引律,情与法不相丽,宜用奏事不实律,输赎还职,帝不许。乃言恩情重律轻,请戍之边徼。制可。遂遣戍雷州。而鋐亦后两月罢矣。越六年,遇赦还。家居,专为德于乡。穆宗即位,录先朝直言。恩年已七十余,即家拜大理寺丞,致仕。复从有司言,旌行可为孝子。恩年八十一,卒。(选自明史,有删减)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事,御史有所执讯          讯: 审问B不复牒报      牒: 文书C非专颂大臣    颂: 赞扬D请戍之边徼    徼: 边关10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冯恩“刚烈正直” 的一组是(3分)恩请尚书仍报御史恩日受搒掠,濒死者数,语卒不变。患难相恤,古之义也鋐令卒拽之西面,恩起立不屈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家居,专为德于乡A           B           C          D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恩在任南京御史时,处理案件不依惯例,引来官员们的非议,但冯恩认为应该了解事情原委,尚书也无话可说。B十一年冬,皇帝下书诏求直言,冯恩上书指出张孚敬、方献夫,右都御史汪鋐三人之奸,使这三人被抓入狱。C冯恩在接受汪鋐的审讯时立而不屈,斥责汪鋐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言辞激烈。百姓都称他是“四铁御史” 。D冯恩被判死刑,其子上血书代父受刑。尚书聂贤与都御史王廷相也在皇上面前替冯恩说情,最终免除冯恩死刑,遣戍边徼。12请把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出劳两广总督王守仁,遂执贽为弟子。(3分)_(2)遂褫时中职,而恩竟论死。(3分)_(3)前所引律,情与法不相丽,宜用奏事不实律,输赎还职,帝不许。(3分)_答案 9.9. C10. B11. B12. (1)(冯恩)出京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于是带上见面礼拜师成为他的弟子。(2)于是削去王时中的官职,而冯恩最终判处死罪。(3)以前所引用的法律,情与法都不相符,应按奏事不实的法律,让他缴钱赎罪复职,皇帝不同意。解析 9.9. 同“讼” ,指责。10. 做事不循旧例,古代朋友之间的道义,冯恩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11. 是冯恩因直言被抓入狱。12.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答题时要有得分点意识。(1)劳、贽、句意各1分,(2)褫、论、句意各1分,(3)丽、输赎、句意各1分。【参考译文】冯恩字子仁,松江华亭人。考中嘉靖五年进士,授官行人。出京慰劳两广总督王守仁,于是带上见面礼拜师成为他的弟子。提升南京御史。按照旧例,御史有案审讯,不定案而把官司移交刑部,刑部定犯人罪,不再行文通报。冯恩请尚书仍报送御史。各曹官哗然,称御史以我为属吏。冯恩说:

    注意事项

    本文(2015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文言文阅读(含2014高考题).docx)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