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过秦论》文言知识巩固(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共13组).doc
-
资源ID:96513600
资源大小:129.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选择性必修中册《屈原列传》《过秦论》文言知识巩固(挖空训练+理解性默写)(共13组).doc
高中语文选必中屈原列传过秦论文言知识巩固(一)1、过(指出的过失)秦论2、席(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卷天下,3、务(致力于,从事)耕织,4、孝公既(以后)没,5、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取汉中,6、以致(招纳)天下之士,7、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一类的人)为之谋;8、叩(攻打)关而攻秦。9、而天下诸侯已困(疲惫不堪)矣。10、流血漂橹(盾牌);11、延及(等到)孝文王、庄襄王,12、明( 明晓 )于治乱13、屈平属( 撰写 )草稿未定。14、屈平疾( 痛心 )王听之不聪也 15、其文约 ,其辞微( 含蓄隐晦 ) 16、皭然(清白、洁净 )泥而不滓者也 17、怀王使屈原造为(制定)宪令18、疾痛惨怛( 忧伤、悲痛 ) 19、蝉蜕(摆脱 )于浊秽20、厚币委( 呈献 )质事楚,【理解性默写句子】1、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2、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3、其志洁,故其称物芳;4、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二)1、秦孝公据(占据)崤函之固2、包(名词作状语,像包裹一样)举宇内,3、修守战之具(器械),4、孝公既没(通“殁”,死亡),5、西举(攻占)巴、蜀,6、相与(相互结交)为一。7、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一类的人)通其意;8、秦人开关延(迎接)敌,9、秦有余力而制(控制)其弊,10、因(趁着)利乘便,11、享国(享有国家,在位)之日浅,12、明于治(国家安定)乱13、上官大夫见而欲夺( 强取)之14、屈平疾王听之不聪( 明察 )也 15、其称文小而其指(同旨,意旨 )极大 16、皭然泥( 同涅,染黑 )而不滓者也 17、屈平不与( 给,同意 )18、以刺( 讥刺 )世事19、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官职 )20、厚币委质( 同“贽”见面礼 )事楚,【理解性默写句子】1、“离骚”者,犹离忧也。2、谗人间之,可谓穷矣。3、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三)1、秦孝公据崤函(崤山和函谷关)之固2、囊(名词作状语,像口袋一样)括四海之意,3、外(名词作状语,对外)连衡而斗诸侯。4、惠文、武、昭襄蒙(蒙受,继承)故业,5、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割膏腴之地,6、相与为一(成为一体)。7、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一类的人)制(统率)其兵。8、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敢前进)而不敢进。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弱点,毛病),10、因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利的形势)乘便11、国家无事(战事)。12、明于治乱(国家动荡)13、因( 于是)谗之曰 14、人穷(困窘没有出路)则反本 15、举类( 事物 )迩( 近 )而见义远 16、皭然泥而不滓( 污染)者也17、邪曲之害(损害)公也18、明( 阐明 )道德之广崇19、齐与楚从亲( 合纵相亲 )20、楚诚( 如果)能绝齐【理解性默写句子】1、父母者,人之本也。2、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4、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四)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固的地势),2、并吞(兼并侵吞)八荒之心。3、外连衡而斗(使动用法,使相斗)诸侯。4、因(沿袭)遗策,5、北(名词作状语,向北)收要害之郡。6、皆明智(明达聪慧)而忠信,7、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统率)其兵。8、秦无亡(丢失)矢遗镞之费,9、追亡(动词活用为名词,逃窜的军队)逐北,10、因利乘(趁着)便11、博闻( 学识 )强志,12、娴(熟练、熟悉)于辞令。13、平伐( 自夸、炫耀 )其功 14、谗人间(离间)之 15、举类( 事物 )迩( 近)而见义远 16、推( 推赞、推许 )其志也 17、故忧愁幽( 深)思而作离骚18、明道德之广崇( 广大崇高 )19、乃令张仪详(同佯,假装)去秦20、楚诚能绝齐( 与齐断绝外交关系 ),【理解性默写句子】1、夫天者,人之始也;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4、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五)1、君臣固(形容词作状语,牢固地)守以窥周室,2、当是时(在这时)也,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黄河以西)之外。4、西举(攻占)巴、蜀,5、会盟(联合结盟)而谋弱秦,6、尊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人)而重士,7、尝(曾经)以十倍之地,8、秦无亡矢遗镞(箭头)之费,9、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10、因利乘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有利的形势),11、博闻强志( 记 ),12、出则接遇( 对待 )宾客,应对诸侯。1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地位相同) 14、靡( 无、没有)不毕见 15、不获( 辱、被辱 )世之滋垢 16、入则与王图议( 谋划计议 )国事17、离骚”者,犹离( 同罹,遭受 )忧也18、治乱之条贯( 条理 )19、乃令张仪详去( 离开)秦20、使( 派遣)使如秦受地。【理解性默写句子】1、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2、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3、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六)1、君臣固守以窥(窥视)周室,2、内(名词作状语,在国内)立法度,3、于是秦人拱手(毫不费力)而取西河之外。4、不爱(吝惜)珍器重宝肥饶之地,5、会盟而谋弱(使动用法,使弱,削弱)秦,6、约从离(使动用法,使离散)衡,7、尝以(凭借)十倍之地,8、秦无亡矢遗镞之费(损失),9、流血漂(使动用法,使漂浮)橹;10、强国请服(请求降服)11、张仪诈( 欺骗 )之曰12、争宠而心害( 嫉妒 )其能。 13、因谗( 谗毁,诋毁 )之曰 14、其文约( 简约) ,其辞微 15、不获世之滋( 黑 )垢16、王甚任( 信任 )之17、故劳苦倦极 ( 疲困 )18、蝉( 像蝉脱壳那样 )蜕于浊秽19、厚币( 丰厚的礼物 )委质事楚,20、使使如( 到、往)秦受地【理解性默写句子】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3、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4、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七)1、奋(振兴)六世之余烈,2、吞二周而亡(使动用法,使灭亡)诸侯,3、执敲扑而鞭笞(奴役)天下,4、委(托付、交给)命下吏。5、士不敢弯(使动用法,使弯曲)弓而报怨。6、以愚黔首(百姓);7、以弱(使动用法,使弱,削弱)天下之民。8、以为固(把它们作为坚固的城防)。9、自以为(认为)关中之固,10、余威震于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地方)。11、氓隶(下层百姓)之人,12、而倔起阡陌(田间小道,这里指民间)之中,13、天下云集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应,14、怀王乃( 于是 )悉发国中兵15、以一仪而当( 抵当 )汉中地16、赵不内(同纳,接纳 ) 17、冀幸君之一( 彻底 )悟18、为( 被 )天下笑 19、形容( 外貌,模样 )枯槁20、而自令见( 被 )放为【理解性默写句子】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3、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4、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八)1、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2、履(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至尊而制六合,3、威振(通“震”,震慑)四海。4、委命下吏(下级官吏)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报仇)。6、隳(毁坏)名城,杀豪杰;7、然后践(踏)华为城,8、以为固(把它们作为坚固的城防)。9、金城(坚固的城池)千里,10、然陈涉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破瓮做)牖绳枢之子,11、而迁徙之徒(一类的人)也;12、率疲弊之卒,将(率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13、天下云集响(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应,14、怀王乃悉( 全,尽 )发国中兵15、又因( 趁机 )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16、复之( 去,到 )秦 17、举( 选拔)贤以自佐( 辅佐自己 ) 18、卒( 终于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19、是以( 因此 )见放 20、身之察察( 洁净的样子 ) 【理解性默写句子】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3、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九)1、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2、履至尊(最尊贵,指皇位)而制六合,3、南(名词作状语,向南)取百越之地,4、乃使蒙恬北(名词作状语,向北)筑长城而守藩篱,5、于是(在这时)废先王之道,6、收天下之兵(兵器),聚之咸阳,7、因(凭借)河为池,8、信臣(可靠的大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9、子孙帝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帝王)万世之业也。 10、然陈涉瓮牖(窗户)绳枢之子,11、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12、斩木为兵(武器),13、赢粮而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从。14、而齐竟( 终究 )怒不救楚,15、又因厚币( 丰厚的礼物 )用事者臣靳尚, 16、竟( 最后)死于秦 17、然亡国破家相随属(接连出现) 18、卒使上官大夫短( 诋毁)屈原于顷襄王19、是以见( 被 )放 20、物之汶汶(浑浊的样子 )【理解性默写句子】1、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2、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4、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十)1、振长策(马鞭子)而御宇内,2、履至尊而制六合(天地四方),3、以为(把划为)桂林、象郡;4、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5、焚百家之言(著作),6、销锋镝(兵刃和箭头,代指兵器),7、因河(黄河)为池,8、信臣精卒陈利兵(拿着锋利的武器)而谁何 9、始皇既(已经、以后)没,10、然陈涉瓮牖绳(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草绳系)枢之子,11、蹑足(置身、参与)行伍之间,12、揭(举)竿为旗,13、山东(崤山以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14、明年( 第二年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15、又因厚币用事( 当权 )者臣靳尚, 16、楚人既咎( 怪罪,责怪 )子兰 17、内惑于( 被 )郑袖 18、被( 同披,披散 )发行吟泽畔 19、何不餔( 吃 )其糟而啜其醨20、而蒙世之温蠖(尘垢 ) 【理解性默写句子】1、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2、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3、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十一)1、振长策而御(驾驭,统治)宇内,2、执敲扑(行刑用的棍杖,短的叫“敲”,长的叫“扑”)而鞭笞天下,3、百越之君,俯首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4、却(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匈奴七百余里;5、以愚(使动用法,使愚昧)黔首;6、铸以为金人十二(定语后置,十二个铜人),7、据亿丈之城,临(面对)不测之渊,8、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盘诘查问)9、始皇既没(通“殁”,死亡),10、然陈涉瓮牖绳枢(门扇开关的枢轴)之子,11、而倔起(兴起)阡陌之中,12、天下云(名词作状语,像云彩一样)集响应,1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使灭亡)秦族矣。14、明年,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语气词,了 )。15、而设诡辩( 说假话)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6、冀( 希望 )幸君之一悟 17、亡( 失去 )其六郡 18、颜色( 脸色 )憔悴 19、何不餔其糟而啜( 喝 )其醨 20、然皆祖( 效法,继承 )屈原之从容辞令【理解性默写句子】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3、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4、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十二)1、且夫(再说)天下非小弱也,2、雍州之地,殽函(崤山和函谷关)之固,3、陈涉之位,非尊于(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4、非铦于(比)钩戟长铩也;5、非抗(匹敌,相当)于九国之师也;6、试使(假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衡量)大8、以区区(狭小)之地,9、序(安置使有序)八州而朝同列,10、身死人手,为(被)天下笑者,何也?11、一夫作难而七庙(古代天子的宗庙)隳,12、数十年竟为秦所( 被 )灭13、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 眼泪 ),14、想见其为人( 品行、品行 )15、游( 游说 )诸侯,何国不容,16、而自令( 使自己 )若是!17、轻( 看轻 )去就,18、又爽然自失( 茫然若有所失 )矣。”19、奈何( 为什么 )绝秦欢20、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 所认为的 )忠者不忠,(十三)1、且夫天下非小(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变小变弱)弱也,2、自若(宾语前置,即“若自”,像是原来的样子)也。3、锄櫌(农具)棘矜(用酸枣木做的棍子),4、非铦(锋利)于钩戟长铩也;5、谪戍(被贬谪戍边)之众,6、非及向时(先前)之士也。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度量)长絜大然秦8、以(凭借)区区之地,9、致(达到)万乘(兵车万辆,指军事力量强大)之势,10、序八州而朝(使动用法,使朝见)同列,11、一夫作难(起事)而七庙隳,12、然皆祖屈原之从容( 委婉得体)辞令13、适( 到某地区 )长沙,14、及见贾生吊(凭吊 )之,15、又怪屈原以(凭借 )彼其材,16、而自令若是( 像这样 )!17、读服鸟赋,同(将-同等看待 )死生,18、奈何绝秦欢( 友好关系 )19、其存( 思念 )君兴国而欲反覆之,20、一篇之中三致(表达 )志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