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
资源ID:96516485
资源大小:1.41MB
全文页数:17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DSA)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二 O 二二年六月生态环境部监制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DSA) 项目建设单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宝莲路 622 号项目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宝莲路 622 号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病房医技楼 1 楼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项目环保投 资 (万元)*投资比例*项目性质新建 团改建 扩建 其它占地面积 (m2 )149.3应用 类型放射源销售I 类II 类III 类IV 类V 类使用I 类 (医疗使用) II 类III 类IV 类V 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 乙 丙射线装 置生产II 类III 类销售II 类III 类使用II 类III 类其他无项目概述一、建设单位情况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又名都江堰市医疗中心 (社会信用代码:*) ,始建于 1939 年, 新院区 5 · 12 地震后由上海援建,2015 年 6 月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托管,是一所集 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位于都江堰市宝莲路 622 号, 占地面积 120 亩,建筑面积 7.5 万平方米,编制床位 800 张,开放床位 1275 张。有职能科室 24 个,临床科室 32 个,医技科室 10 个。1在职员工在职员工 1472 名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1271 人,高级职称 244 名,占 17.57%; 博士生 18 人,硕士研究生 127 人,大专及本科学历 1173 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配置在 同级医院中有较强优势) 。有国家认证的国家级中心 5 个,有四川省重点专科 4 个 (骨 科、儿科、康复医学科、普外科) ,成都市重点专科 5 个 (检验科、肿瘤科、药学部、 神经外科、麻醉科) ,成都市质控分中心 13 个 (普外科、肾脏内科、肿瘤科、呼吸与 危重症医学科、医学超声科) 。先后获得国家建筑最高荣誉-鲁班奖、全国绿色示范医 院、国家爱婴医院、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四川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医院于 2020 年 2 月,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2019 年荣获 “国家卫建委全国县级医院 综合服务能力标准医院” ,2017 年、2018 年位列成都市医疗质量检查优秀三级医院榜 单,成为全成都市获此殊荣的 11 家三级医院之一,成都市区市县三级医院中仅 2 家获 此荣誉的医院之一。2018 年获四川省县级医院“优秀奖” ,2019 年医院位居中国医院 竞争力县级医院百强榜第70 名,从 2015 年第 79 名到 2019 年的 68 名连续“五连 升” ,2020 年获成都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一) 任务由来目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现有 1 台型号为 Innova 2100-IQ 型全数字化平板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机 (DSA) (机房位于病房医技楼裙楼 1 楼东部) ,该台 DSA 已经履行了相 关的环保手续。根据医院预估门诊及手术数量,现有的 1 台 DSA 不能满足病人的就诊 需求,为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和医院未来长远发展,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拟将 病房医技楼裙楼 1 楼东北部的全景数字颌面机房、钼靶机房、部分放射科控制室和占用 部分候诊区走廊改建为 DSA 机房及其辅助用房。并在机房内新增使用 1 台数字减影血 管造影装置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简称 DSA) ,属于 II 类射线装置,主要用 于介入治疗、血管造影。(二) 编制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 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 (国家环保部令第18号) 的规定和要求,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年版) (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本项目属于“第五十五项 172条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使用类射线装置”,本项2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分级审批权限的公告 (2019年第2号) ,本项目应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审查批准。 因此,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委托四川省中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 表 (委托书见附件1) 。四川省中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接受本项目编制工作的委托后,在进行现场踏勘、实 地调查了解项目所在地周围环境和充分研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资料后,在 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础上,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并按相应标准进 行评价。同时,对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项目单位从事相应辐射活动的能力、拟 采取的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及相关管理制度等进行了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可 行的对策和建议,编制完成本报告表。(三) 本项目建设内容1 、工程概况项目名称:都江堰市人民医院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DSA) 项目 建设单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建设性质:改建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宝莲路 622 号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病房医技楼 1 楼2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本次评价内容及规模为:医院拟将病房医技楼 (已建裙楼 3F/- 1F ,高约 14.4m;主 楼 11F/- 1F ,高约 44. 1m) 裙楼 1 楼东北部的全景数字颌面机房、钼靶机房、部分放射 科控制室和占用部分候诊区走廊改建为 DSA 机房及其辅助用房,总面积约 149.3m2,并 在 DSA 机房 (净空尺寸为 7.7m (长) ×6.2m (宽) ×5.4m (高) ) 内安装使用 1 台 DSA, 型号为 Optima IGS Plus ,其额定管电压为 125kV ,额定管电流为 1000mA ,出束方向由 下向上,属于 II 类射线装置,年诊疗病例预计 500 例 (心内科 150 例、神经外科 100 例、神经内科 100 例、血管外科 100 例、肿瘤科 (仅用于介入化疗) 50 例) ,单台手 术最长出束时间 18min ,年累计最大出束时间约 127. 1h (其中透视 125h ,拍片 2. 1h) , 主要用于介入治疗、血管造影等。全景数字颌面机房、钼靶机房的设备已停用,暂存在病房医技楼裙楼 1 楼闲置的值 班室。改建方案如下:3表 1-1 本项目医院改建方案改建前用房改建后用房改建方案全景数字颌面机房、钼靶机房DSA 机房拆除全景数字颌面机房与钼靶机房之间的墙体;封堵钼靶机房南侧的机房门放射科控制室操作间、设备间、办公区、更衣区、库房、休息室新建操作间、设备间、办公区、更衣区、库房、淋卫间、休息室的墙体并预留门洞;拆除医办东侧墙体、南侧新开门洞部分候诊区走廊缓冲区、污物间新建缓冲区、污物间墙体并预留门洞改建前后布置对比图如下:图 1- 1 DSA 机房所在区域改建前布置图图 1-2 DSA 机房所在区域改建后布置图4机房屏蔽体改建前后变化情况对比见表 1-2:表 1-2 机房屏蔽体改建前后变化情况机房屏蔽体改建前改建后变化情况DSA 机 房四周墙体240mm 实心 砖240mm 实心砖+50mm 硫 酸钡砂浆在墙体内侧增加 50mm硫酸钡砂浆在楼板内侧增加 3mm 铅板在底板内侧增加 50mm硫酸钡砂浆顶部250mm 混凝 土250mm混凝土+3mm铅板底部地面250mm 混凝 土250mm 混凝土+50mm 硫 酸钡砂浆观察窗4mm 铅当量防护门4mm 铅当量注:本项目采用的硫酸钡砂浆密度为 3.2g/cm3。改建后,本项目DSA 机房净空面积约 47.7m2 ,机房的实体屏蔽为:四周墙体为 240mm 实心砖墙+50mm 厚硫酸钡砂浆;地面为 250mm 厚混凝土+50mm 厚硫酸钡砂浆; 顶部为 250mm 厚混凝土+3mm 铅板;观察窗 1 扇,为 4mm铅当量的铅玻璃;防护门 3 扇,均为 4mm铅当量的防护铅门。表 1-3 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备注施工期营运期主体工程拟将病房医技楼 (已建裙楼 3F/- 1F ,高约 14.4m;主楼 11F/- 1F ,高约 44. 1m) 裙楼 1 楼东北部的全景数字颌面机 房、钼靶机房、部分放射科控制室并占用部分候诊区走廊 改建为 DSA 机房及其辅助用房,并在 DSA 机房内安装使 用 1 台 DSA ,型号为 Optima IGS Plus ,其额定管电压为 125kV ,额定管电流为 1000mA ,出束方向由下向上,属 于 II 类射线装置,年累计最大出束时间约 127. 1h (其中透视 125h ,拍片 2. 1h)噪声、扬尘、 施工废水、生 活污水、固体 废物、建筑垃圾X 射线臭氧噪声医疗废物改建用房依托依托改建后 DSA 机房面积净空面积约为 47.7m2 (净空尺寸为: 7.7m(长)×6.2m (宽) ×5.4m (高) ) ,机房实体屏蔽结 构为:四周墙体为 240mm 实心砖+50mm 厚硫酸钡砂浆; 地面为 250mm 厚混凝土+50mm 厚硫酸钡砂浆;顶部为 250mm 厚混凝土+3mm 铅板;观察窗 1 扇,为 4mm 铅当 量的铅玻璃;防护门 3 扇,均为 4mm 铅当量的防护铅门。辅助工程操作间、设备间、缓冲间、污物间、男/女更衣室、换鞋 区等、过道。生活垃 圾、生 活污水公用工程市政水网、市政电网、配电系统、通风系统、通讯系统等。办公及生活 设施办公室、卫生间等5环保工程项目产生的废水依托医院已建的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 站,通过“粗格栅预处理池调节池兼氧池好氧池 1 好氧池 2沉淀池消毒池”工艺处理达医疗机构水 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表 2 中预处理标准 后 (医院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 200m3/d) ,再通过市政 污水管网进入都江堰市水质净化中心处理达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A 标后排入金马河;医疗废 物依托医院原有的医疗废物暂存间及收集系统进行收集, 统一交由成都瀚洋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收运处置;办公、 生活垃圾依托医院设置的垃圾桶统一收集;DSA 机房通 系统利旧,机房内部采用空调新风系统进风,排风在机房 顶部靠近墙角左右分别有 1 个排风口 (为原全景数字颌面 机房、钼靶机房的排风口,每个排风量 300m3/h) ,通过排 风管道从 DSA 机房内引出,排风管道与楼层排风管道相 接,将室内产生的废气集中收集,引入风井,在病房医技楼裙楼楼顶排放 (排放口距地面约 14.4m) 。废水、 废气、 固体 废物依托(四)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见表 1-3。表 1-3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情况表项目名称年耗量来源主要化学成分主要原辅材料造影剂100L外购碘海醇能 源煤电(kW ·h)30000kW ·h/a市政电网气(Nm3)水资源用水量100m3/a市政水网本项目使用的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液,规格为 100ml/瓶,平均每台介入手术使用 2瓶,每年约 500 台手术,年使用量约为 100L 。由医院统一采购,常温储存,使用后的 废包装物按医疗废物处置。(五) 本项目主要设备配置及技术参数本项目使用的DSA 射线装置位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病房医技楼 1 楼东北部改建 DSA 机房内,由放射科进行日常管理。根据医院提供资料,本项目DSA 主要用于介入 治疗、血管造影,医院年最大手术台数为 500 台,年最大出束时间为约 127. 1h 。本项目设备参数及技术参数见表 1-4。表 1-4 本项目射线装置相关参数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最大管电压最大管电流使用场所6DSAOptima IGS Plus1 台125kV1000mADSA 机房内设备使用情况出束方向所在科室常用拍片工况常用透视工况管电压管电流管电压管电流由下向上放射科60 100kV100 300mA7090kV620mA设备出束时间使用科室单台手术最长曝光时间年手术台数(台)年最大出束时间拍片 (s )透视 (min )拍片 (h)透视 (h)心内科20171500.8342.5神经外科10131000.2821.7神经内科15141000.4223.3血管外科1013.51000.2822.5肿瘤科(仅用于介入化疗)2018500.2815合计5002.1125(六) 工作人员配置情况本项目拟配置 21 名辐射工作人员,其中 15 名医生 (心内科 5 名、神经外科 3 名、 神经内科 3 名、血管外科 2 名、肿瘤科 2 名) ,4 名护士,2 名技师,均为医院原有辐 射工作人员。本项目投运后,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同时从事其他辐射类工作,因此,存 在剂量叠加,今后医院可根据开展项目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辐射工作人员配置。工作制度:医院实行每年工作250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度,实行白班单班制。医院应严格执行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在国家 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平台 (http:/) 上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专业 知识的学习、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七) 依托环保设施情况1 、废水:本项目运行后,废水主要为辐射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及项目产生的医疗 废水。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依托医院现有污水处理站,通过“粗格栅预处理池调节 池兼氧池好氧池 1 好氧池 2沉淀池消毒池”工艺处理达医疗机构水污染物 排放标准 (GB 18466-2005) 表 2 中预处理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入都江堰市 水质净化中心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A 标后最终排入金马河。2 、固体废物: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装修前后拆除原有墙体产生的建筑垃7圾、装修和设备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医技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施工过程 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等,收集统一处理,运往政府指定地点堆存;施工人员产 生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运营期产生的医疗废物暂存经打包后与 医院其他医疗废物一起在医疗废物暂存间暂存,统一交由成都瀚洋环保实业有限公司收 运处置 (成都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服务协议见附件7) ;生活垃圾经统一收集后由环卫 部门定期清运。二、本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2020年1月1日施行) 、国家发展 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 >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9号,2021年12月30日实施) 的相关规定,本项目使用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装置 (DSA) 为医院医疗基础建设内容,属该指导目录中第三十七项“卫生健 康”中第5款“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本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一) 本项目外环境关系(1) 医院外环境关系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位于都江堰市宝莲路622号。根据现场踏勘,医院四周主要外环 境关系如下:东侧紧邻善政路、距离25m为南峰水岸华府住宅区 (本项目机房距其最近 距离约115m) ;南侧紧邻永友路、距离30m为幸福世家1期住宅区 (本项目机房距其最 近距离约148m) ;西侧为未开发空地;北侧紧邻宝莲路、距离35m为幸福家园北区住宅 区 (本项目机房距其最近距离约130m) 。医院外环境比较单一,主要为城居环境。本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附图1 ,医院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2。(2) 项目外环境关系拟建机房位于医院病房医技楼裙楼 (已建裙楼3F/- 1F ,高约14.4m ,主楼11F/- 1F , 高约44. 1m) 中。病房医技楼由裙楼医技大楼 (1-3层) 和主楼住院大楼 (4- 11层) 构成。 病房医技楼裙楼北侧与门急诊楼相通;南侧为主楼住院楼、住院探视入口;西侧为医院 绿地、室外停车场;东侧为核酸检测基地、室外停车场、后勤物质出入口。本项目机房位于病房医技楼裙楼1楼的放射科。 以机房为中心,东侧50m范围内为8室外停车场、3050m为核酸检测基地;东北侧1250m为感染科;东南侧950m为放射 科其他诊疗室;南侧为外走廊、4 14m为楼梯间,1743m为服务中心、银行、花店、商 店;西侧50m范围内为放射科其他诊疗室;西南侧50m范围内为住院大厅、静脉输液配 置中心;北侧约3 15m为放射科候诊走廊、中西药房、挂号收费处,1550m内为门急诊 楼 (已建4层) ;楼下 (- 1F) 为医院食堂及地下停车场 (DSA机房正下方为医院食堂操 作间) ;楼上2楼为血库、内窥镜功能检测 (DSA机房正上方为更衣室、主任办公室) , 3楼为病理科、ICU 、手术部,4楼为儿科护理及心内科护理,5楼为产房,6楼为产科护 理病房,7楼为妇科护理病房,8到10楼为标准护理病房,11楼为特需护理病房。病房医 技楼1楼平面布置图见附图4 ,负1楼平面布置图见附图5 ,2楼平面布置图见附图6。(二) 项目平面布局合理性拟建DSA机房南侧紧邻操作间、设备间,办公区 (距机房4m) ,男/女更衣间、库 房、淋卫间、休息值班室 (距机房5.2m) 、换鞋区 (距机房10.5m) ;北侧紧邻缓冲间、 污物间;西侧紧邻放射科DR机房;东侧为病房医技楼外墙。本项目DSA 机房及其辅助用房的布局设置充分考虑了医生和病人需求,病人通道、 医护通道、污物通道分开布置,互不交叉影响 (路径图见附图 8) ;医院将 DSA 机房 设置在放射科内,可以实现了医用射线装置集中布置,不但方便患者的治疗、满足科室 诊疗需要,还有利于医院对医用射线装置集中管理;因此,本项目总平面布局是合理的。(三) 项目选址合理性因“5. 12 特大地震” ,医院整体搬迁至新址 (旧院区废止) ,医院新院区于 2007 年 12 月 7 日取得了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关于都江堰市医疗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的批复” (川环建函2007 1572 号) ,见附件 3 (批复文件中住院大楼即现在的病房医 技楼) 。本项目所在病房医技楼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用地范围中,用地取得了都江堰市 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都国用 (2008) 第 2623 号) ,见附件 5 ,用 地用途为医疗卫生用地 (因行政规划地址名称有变动) 。医院于 2010 年 10 月 14 日取 得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都江堰市医疗中心) 类、类射线装置应用建设项目环境报告表的批复” (川环审批2010379 号) (见附件 4) 。本项目仅为医院配套建设项目,不新增用地,且改建 DSA 机房为专门的辐射工作 场所,建成后有良好的实体屏蔽设施和防护措施,产生的辐射经屏蔽和防护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从辐射安全防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是合理的。9(四) 实践正当性分析本项目DSA 设备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可提高医院的放射治疗水平,具有良好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且 DSA 设备运行过程中带来的辐射环境影响可以满足国家有关 标准要求,因此本项目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辐射防护“实践正当性”的要求。四、原有核技术利用情况( 一) 医院原有项目辐射安全许可情况(1) 目前,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已取得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川环辐证00347) ,许可的种类和范围:使用类、类射线装置。发证日期:2021 年 02 月 22 日,有效期至 2025 年 11 月 08 日。(2) 都江堰市人民医院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许可情况见表 1-5。该医院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环保措施和设施均运行正常;经现场踏勘,未发现有环境遗留问题。表 1-5 医院已获许可使用射线装置序 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类别数量使用场所备注1数字化全面断层全景 X 光机OC100D1医技楼一楼放射科上证在用2螺旋 CTlightspeed 161医技楼一楼放射科3数字肠胃机Precision Thunis 800+1医技楼一楼放射科4医用诊断 X 射线机HF-50E1二诊疗区综合楼北 面的一栋一层5移动 X 光机1ME- 100L1医技楼三楼 ICU6X 射线机ALPHA ST 型 (MGF- 101)1医技楼一楼放射科7Brivo OEC 850 移动式 C 臂Brivo OEC 8501东三楼手术室8飞利浦双板 DRDigital diagnsot TH1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院内9中轴骨双能X 线骨密度 仪DPX Bravo1门诊大楼西三楼10数字化医用X 射线 摄影系统Definium 60001医学影像科 DR (3)11DRDefinium 60001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院内1012数字血管造影机Innova 2100-IQ1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院内13高频移动式 X 射线机PLX116B1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院内14移动式G 臂X 射线成像 系统DigiArc100AC1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院内15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设备uCT 5501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院内16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 体层摄影设备RCT700-SC1门诊三楼口腔摄片 室17数字化移动式摄影X 射 线机DP326C-21医技楼三楼 DR 放射 机房1816 层螺旋 CT 机SOMATOMEMOTTON 16-slice configuration1负压病区CT 机房19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设备Ingenuity CT1医技楼一楼医学影 像科 CT ( 一) 室年医院在用类医用射线装置 1 台、III 类医用射线装置 18 台,经调查,医院 2021 年 对全院所有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均进行了年度监测,所有射线装置运行正常,未发生辐射 安全事故。(二)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医院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辐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医院现有辐射工作 人员120人,现有79名辐射工作人员参加了四川省环保厅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 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其中16名均为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今后医院新增辐射 工作人员,未取得合格证的辐射工作人员中从事 III 类射线装置使用活动的可由医院自 行组织其参加考核,从事类射线装置使用活动的自行参加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 防护学习平台的网上学习及考试,已取证人员的证书编号详见附件10。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 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新从事辐射活动的人员,以及原持有的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到期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学习平台 (网址:) 报名并参加考核。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成绩合格单有效期为五。(三) 年度评估报告医院在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 ( ) 中提交了“2021年度四川11省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 ,医院对 2021年度的辐射场所的安全和防护状况以及辐射管理情况进行了评估说明。(四) 辐射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根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辐 射工作场所安全管理要求、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维护 维修制度、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辐射工作设 备操作规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医 院辐射安全管理机构健全,有领导分管,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在落实各项辐射安全规 章制度后,可满足原有射线装置防护实际需要。对医院现有场所而言,医院也已具备辐 射安全管理的综合能力。医院应本次项目内容补充完善,并且应根据国家发布新的相关 法规内容,结合医院实际及时对各项规章制度补充修改。根据医院提供的最新连续四个季度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经统计计算,未发现单季度 个人有效剂量超过季度限值1.25mSv的情况,也未发现个人年剂量值超过5mSv的情况; 由辐射工作场所年度监测报告得知,屏蔽体外30cm处,没有超过2.5uSv/h的情况;由医 院反馈得知,医院自取得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以来,未发生过辐射安全事故。(五) 小结综上所述,医院按照上述要求落实到位后,不存在原有辐射环境问题。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信息公开为进一步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的公开、透明,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 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开力度,建设单位在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表前,应依法主动公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信息。根据以上要求,本报告编制完成后,建设单位在医院官网进行了公示,公示网址: 公示网站截图如下:12公示后,未收到单位和个人有关项目情况的反馈意见。13表 2 放射源序 号核素名称总活度 (Bq) /活度 (Bq) ×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 (n/s ) 。- 14 -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 (Bq)日等效最大 操作量 (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 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 15 -表 4 射线装置(一) 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 (MeV)额定电流(mA)/剂量(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 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类1 台Optima IGS Plus1251000介入治疗病房医技楼东北部 DSA 机房 内拟购(三) 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 度 (n/s )用途工作 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 (Bq)贮存方式数量- 16 -表 5 废弃物 (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 名称活 度月排 放量年排放 总量排放口 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气态少量少量少量不暂存直接排向大气环境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 ,固体为 mg/kg ,气态为 mg/m3 ,年排放总量为 kg 。 2. 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 (Bq/L 或 Bq/kg 或 Bq/m3 ) 和活度(Bq) 。- 17 -表 6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实施;(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1 日实施;(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修订;(5)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2号, 2017年10月1日实施;(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年版) ,生态环境部 部令第 16 号,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7) 四川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 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2016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院第 449 号令,2019 年 3 月修订;(9)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原环保部第 18 号令,2011 年 5 月起实施;(10)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原环境保护部令 第 31 号,2021 年 1 月 4 日修订;(11) 射线装置分类,原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2017 年 12 月起实施;(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发2015 162 号,2015 年 12 月实施;(13) 关于建设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 的通知,环发2006 145 号,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卫生部文件,2006 年 9 月 26 日;(14)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 201277 号,环境保护部文件,2012 年 7 月 3 日;(15) 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公告,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 18 -技术标准(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的内容与格式 (HJ10. 12016);(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 ;(3) 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 (HJ 1157-2021) ;(4)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61-2021) ;(5) 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20) ;(6) 电离辐射所致皮肤剂量估算方法 (GBZ/T244-2017) ;(7) 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 (GBZ128-2019) ;(8)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 (GBZ 982017) 。其他(1) 辐射防护手册 (第一分册辐射源与屏蔽,原子能出版社,1987);(2) 院方提供的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参数资料;(3) 环境保护部辐射安全与防护监督检查技术程序;(4) 四川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督检查大纲;(5)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 (国环规环评20174 号) ;(6) 环评委托书;(7) “关于都江堰市医疗中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川环建函 2007 1572 号) ;(8) “关于都江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