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10kV海贾线迁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
资源ID:96516778
资源大小:172.80KB
全文页数:7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成都110kV海贾线迁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 成都 110kV 海贾线迁改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中铁二十四局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二二一年五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成都 110kV 海贾线迁改工程项目代码无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玉成街道地理坐标起点 ( 104 度 20 分 46.452 秒, 30 度 22 分 11.991 秒) 终点 ( 104 度 20 分 36.481 秒, 30 度 21 分 47.431 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161 、输变电工程用地(用海)面积(m2 ) /长度 (km )塔基占地 180m2/线路路 径长度 0.8km建设性质新建 (迁建) 团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 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 目项目审批 (核准/ 备案) 部门 (选填)无项目审批 (核准/ 备案) 文号 (选填)无总投资 (万元)720环保投资 (万元)11环保投资占比 (%)1.53施工工期6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团否是: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2021年3月1日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 (HJ24-2020) 要求,项目设置一个专项评价,为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符合性分析无1其他符合性分析一、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成都110kV海贾线迁改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 (2019年本)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 可知, 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第四项、电力-第10条、电网改造与 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本工程取得了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下 发的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关于印发成都220kV 侯塘一二线等6个迁改工程方案评审意见的通知 (经研评审【2020】1087号) ,同意本工程的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产业政策。二、与成都市东部新区规划符合性分析本工程输电线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境内,选线已得 到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对线路的同意函件 (见附件3) , 项目输电线路选线符合工程所在区域的沿线乡镇的城乡建设规 划。三、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的 实施意见 (成办发201816号) 符合性分析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电网建设的实施意 见 (成办发201816号) 指出: (五) 电力通道建设方式及 投资原则。绕城高速公路以内 (含外侧绿化带) 、成都天府新区 片区”一城一带一区” 、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 武侯区和成华区范围内的电力通道原则上采用地下电力通道方式 实施建设,其他区域可采用架空电力通道方式实施建设。涉及跨 区 (市) 县的电力通道建设, 由变电站所在地政府负责牵头完成 整体线路设计, 由电力通道沿线相关区 (市) 县政府牵头负责本区域电力通道施工建设。2本项目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玉成街道,处于绕城高速公路以外,不在天府新区“一城一带一区”规划范围内,因此可采用架空 形式,符合成办发201816 号要求。四、“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环境保护部“环评2016150 号”文关于以改善环境质 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的要求,建设项目选址 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等应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 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以下简称“三线一单”) 进行对照。1 、与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要求符合性分析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 通知 (川府发201824 号) 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 14.80 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幅员面积的 30.45% ,涵盖了水源涵养、生物 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功能极重要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 漠化极敏感区, 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 区,风景名胜区的一级保护区 (核心景区) 、地质公园的地质遗 迹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和 恢复重建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 护区的核心区等法定保护区域,以及极小种群物种分布栖息地、 国家一级公益林、重要湿地、雪山冰川、高原冻土、重要水生生 境、特大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各类保护地。本工程输电线路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境内,项目不在关于 印发四川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通知 (川府发201824 号) 文件中规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要求。2 、环境质量底线“环境质量底线”是国家和地方设置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质3量目标,也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基准线。本工程建成运行后产生的 主要环境影响为电磁影响、噪声,经预测,项目建成投运后输电 线路产生的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相应 标准限值,本项目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将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 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中 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因此,项目实施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 、与资源利用上线符合性分析资源是环境的载体,“资源利用上线”地区能源、水、土地等 资源消耗不得突破的“天花板” 。本项目为输变电建设项目,有利 于推动成自铁路的顺利建设。原料在周边就近购买,不存在资源 过度利用现象,故符合资源利用上限要求。4 、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电力线路迁改项目,项目周边不涉及自然保护区、 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特殊生态敏感区,同时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影 响小。结合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7 年发布的四川省国家 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第一批) 、和 2018 年发布 的四川省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 (第二批) (试 行) ,本项目不在上述清单名录内。4二、建设内容地理 位置成都 110kV 海贾线迁改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玉成街道,本期迁 改起于 110kV 海贾线 13#大号侧新建 N1 终端塔,止与 110kV 海贾线 16#塔小 号侧新建 N3 终端塔,本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项目组成及规模一、项目由来110kV海贾线是220kV海鸣变至110kV贾家变的主供电源线路,110kV贾家 变为终端变电站,110kV贾家变另1回供电线路由110kV石盘变出线提供,为 110kV贾家变和110kV石盘变的联络线路。110kV海贾线现状按同塔双回路建 设,单边挂线另一边预留,13#14#耐张段与规划成自铁路DK47+750段形成了 交叉,原110kV海贾线导线距成自铁路净空距离 (考虑架桥机) 不满足净空3m 安全要求;铁塔导地线挂点不满足双联双挂点;铁塔结构部分不满足1. 1倍重要 系数的“三跨”要求。根据架空输电线路“三跨”重大反事故措施 (试行) 以上现状均不满足 输电线路“三跨”反措要求。为满足成自铁路的顺利实施,保障铁路的可靠运行, 消除上方电力线故障带来的影响,满足运行以及规程规范要求,需对上述线路 进行迁改。本项目属于“成都至自贡高速铁路“三电迁改”工程” ,该工程由成自铁路有 限公司管理,成自铁路有限公司2019年9月30日确定中铁二十四局上海电务电化 有限公司为工程总承包单位,全面负责该工程相关迁改工作。中铁二十四局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 达成协议,确定本项目线路迁改费用、过程建设、竣工验收由中铁二十四局上 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承担,迁改方案审查、 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责任由国网 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负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要求,该项目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年版) (生态环境部第165号令) 的相关规定,本项目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 161 、输变电工程其他 (100千伏以下除外) ” 。中铁二十四局上海电务电化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承担 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随即组织环评技术人员进 行现场踏勘、资料图件收集、 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同类工 程调查,在初步调查研究基础上,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从环保角度提出防治污染环境的对策与措施,并报请环保主管部 门审查、审批,以期为项目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二、项目组成及规模1 、成都 110kV 海贾线迁改工程包括 2 个单项工程:(1) 新建工程本工程新建 3 基铁塔 (N1N3),其中 N1 位于海贾线原 13#塔大号侧 260m处,新建线路向西北侧走线,经过新建铁塔 N2 (毛井沟水库南侧约 60m) ,跨越毛井沟水库西南角,至海贾线原 16#塔小号侧 220m新建铁塔 N3。新建线路起于 N1 塔,止于 N3 塔,线路路径长约 0.8km ,导线按照同塔双 回架设,采用 2×JL/G1A-300/25 型钢芯铝绞线,双分裂,设计最大输送电流 1145A 。同时,随新建线路架设 2 根 72 芯 OPGW 光缆,长度为 2 ×0.8km。(2) 拆除工程拆除 110kV 海贾线铁塔两基 (原 14# 、15#) 以及该段导线、地线 (长约 0.8km ) 、绝缘子及金具。2 、项目组成本项目建设规模及基本构成见表 2- 1。表 2-1 项目组成表工程分类及 项目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 题施工期营运期成都110kV海贾线迁改工程新建 工程本工程新建3基铁塔 (N1N3) ,其中N1位于海贾线原 13#塔大号侧260m处,新建线路向西北侧走线,经过新建 铁塔N2 (毛井沟水库南侧约60m) ,跨越毛井沟水库西南 角,至海贾线原16#塔小号侧220m新建铁塔N3。新建线路起于N1塔,止于N3塔,线路路径长约0.8km, 导线按照同塔双回架设,采用2×JL/G1A-300/25型钢芯铝绞 线,双分裂,设计最大输送电流1145A 。同时,随新建线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噪声、扬尘、生 活污水、 固体废物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6路架设2根72芯OPGW光缆,长度为2×0.8km。拆除 拆除110kV海贾线铁塔两基 (原14# 、15#) 以及该段/工程 导线、地线 (长约0.8km ) 、绝缘子及金具。依托 本工程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附近居/生活污水工程 民已建预处理池处理,处理后用作农肥,不外排牵张场临时占地2000m2 ,人工抬道临时占地700m2 , 植被破坏、临时/塔基施工1800m2,拆除线路临时占地1200m2,共计施工临水土流失、工程时占地5700m2 。 噪声、扬尘鉴于光纤通信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故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不再对其进行专门评价。三、主要设备选型本工程主要设备参数见表 2-2:项目主要设备参数表 2-2设备型号导线2×JL/G1A-300/25钢芯铝绞线地线OPGW-90复合光缆绝缘子U70BP/ 146D 、U120BP/ 146D导线最低对地高度20m最大运行电流1145A铁塔塔型呼高 (m )排列方式基数单回路直线塔1F1-SZK60同塔双回1单回路转角塔1F2-SDJ331451合计/3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 2-3序号名称单位输电线路备注1永久占地m2180/牵张场m22000/占地 人工抬道临时面积 塔基施工占地拆除线路m2700/m21800/m21200/合计m25700/2导线t7.5/3铁塔钢材t119.2/4基础钢材t8.3/5 绝缘子 (导线) 片 725.6 /76混凝土 (基础)m3147.0/7挖方m3406/8填方m3406/9弃方m30/10总投资万元720/注:上表挖填方量结果是考虑了就地平衡之后,综合计算得出;输电线路施工产 生的弃土量较少,塔基一般位于丘顶,故可以在塔基处堆放自然沉降,并按照水保要求,采 取挡护措施。五、线路交叉跨越及并行走线情况1 、线路交叉跨越情况根据现场调查,本工程线路已尽量避让集中民房,线路对地及交叉跨越物 的最小距离按照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2010) 规定执行。本工程 110kV 输电线路的交叉跨越情况见表 2-4。表2-4 本工程全线主要交叉跨越序 号被跨越 物跨 越 次 数实际跨 越高度 ( m )标准 要求 ( m )是否满足规范备注1成自铁 路1248.5满足在建2毛井 沟水库2206.5满足2 、线路并行走线情况本工程输电线路不与 33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存在并行走线的情 况。六、项目用地情况本项目迁改线路新建塔基 3 基,每个塔基占地面积约 60m2,塔基占地面积约 180m2 ;本项目总临时占地面积 5700m2。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17) ,本工程占地中,用地8类型包括旱地、其他林地 (杂树) 和荒地,不涉及基本农田。表 2-5本项目占地性质分类2面积 m旱地其他林地 (杂树)荒地合计塔基永久占地606060180施工临时占地1000150032005700合计1060156032605880备注:以上临时占地均为预估占地情况。总平 面及 现场 布置成都 110kV 海贾线迁改工程为输电线路工程,起于原 N13 直线塔大号侧线 下新建 N1 终端塔,新建线路向北走线,跨越在建成自铁路后新建一基 N2 直线 铁塔,综合考虑轨道高度以及施工架桥机距导线的净空距离,本期采用耐直 耐形式高跨铁路。跨越铁路后在原 N15 直线塔大号侧新建终端塔将线路改接回 原线路继续走线。本工程方案新建线路长 0.8km ,新建耐张塔两基,新建直线 塔一基。线路路径图见附图 3。施工 方案本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新建输电线路工程和线路拆除工程。一、新建输电线路工程输电线路施工工序包括材料运输、测量放线、铁塔基础施工、铁塔组立、 导线架设 (放线、紧线、附件安装) 、迹地恢复等。本输电线路施工周期约6 个月,平均每天布置技工约5人,民工约25人。1 、材料运输线路沿线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既有道路能满足车辆运输要求,材料可通过 既有道路车辆运送至施工现场附近;架空线路周围交通便利,运输条件好,既 有道路能满足车辆运输要求,材料通过既有道路车辆运送至塔基附近,再经施 工便道运送至塔基处。线路沿线交通运输条件较好,既有道路能满足车辆运输 要求。项目部分线路路径与既有道路之间无道路,需要修整施工便道,供材料 输使用。2 、架空线路施工全线各施工单位负责全部基础开挖施工、浇制、铁塔组立。在基础施工中 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铁塔组立按照线路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特别注意隐藏部位浇制和基础养护,专职质检员必须严把质量关,逐基对基坑进行9验收。组塔必须制定组塔措施交设计工代、现场监理确认后实施。(1) 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工序主要有基础开挖、基础浇注、基础回填等。 在基础施工阶段,特别注意隐藏部位浇制和基础养护,基面土方开挖时,施工 单位要注意铁塔不等腿及加高的配置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地形慎重进行,不进 行大开挖;开挖基面时,上坡边坡一次按规定放足,避免在立塔完成后进行二 次放坡;当减腿高度超过3m时,注意内边坡保护,尽量少挖土方,当内边坡放 坡不足时,需砌挡土墙。基础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一般应随挖 随浇基础,同时做好基面及基坑排水工作,保证塔位和基坑不积水。本工程为人工挖孔桩基础,由于本工程沿线岩性主要以泥岩、砂岩及粘土 为主,在一些大开挖方量很大的 (如坡度较大处) ,且地质条件较好的塔位采 用人工挖孔桩基础。该基础与大开挖基础相比虽然混凝土指标稍高,但可减少 塔基开挖量及小平台开挖量,较少施工弃土,有效降低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保 护了塔基周围的自然地貌,同时,掏挖基础在浇制混凝土时不用支模,使施工 更加方便,降低了施工费用。(2) 铁塔组立:铁塔组立施工工序主要为抱杆起立、铁塔底部吊装、抱杆 提升、铁塔上部吊装、抱杆拆除、螺栓复紧与缺陷处理。抱杆起立阶段先组立 塔腿,再通过塔腿起立抱杆,采用专用螺栓连接;铁塔底部吊装:根据铁塔底 部分段重力、跟开、主材长度和场地条件等,采用单根或分片吊装方法安装, 底部吊装完毕后随即安装地脚螺帽或插入式角钢接头螺栓固定;抱杆提升:铁 塔安装到一定高度后需抬升抱杆,利用滑车组和机动绞磨抬升至预定位置;铁 塔上部吊装利用已抬升的抱杆,根据铁塔分段情况采用分片吊装塔材。铁塔组 立完毕后,抱杆即可拆除,利用起吊滑车组将抱杆下降至地面,然后逐段拆除, 拉出塔外,运出现场。铁塔组立完毕后进行螺栓复紧与缺陷处理,螺栓应全部 复紧一遍,并及时安装防松或防卸装置。(3) 导线架设施工:工序主要为放线、紧线和附件安装等。导线架设采用 一牵一张放线施工工艺,机械绞磨紧线,地面压接;导线架设方式,采用一牵 四方式张力放线。张力放线后应尽快进行架线工序,一般以张力放线施工段作 紧线段,以直线塔作紧线操作塔。紧线完毕后应尽快进行耐张塔的附件安装和直线塔的线夹安装及防振金具安装和间隔棒安装,避免导线因在滑车中受振和10在挡距中的相互鞭击而损伤。考虑导线线重张力大,进行每相放线时,运用一 套 10t 以内的张力牵张机,先进行一牵四展放线,再对地线进行展放线,放线 时注意保护导线,以免鞭击损伤导线。二、拆除工程本项目施工需要对既有迁改段线路进行拆除。拆除工序主要包括拆除前准 备工作、拆除附件导线、拆除铁塔及拆除塔基及场地清理。1、拆除前准备工作:施工组织进场前应认真查看现场,掌握拆除塔基塔杆 的型号、呼高及重量。确定好拆除方法。移除倒塔 (塔高1.5倍) 范围内的林木 及障碍物。明确分工,确定工序及施工时间。2 、导、地线及附件拆除:拆除导、地线上的所有防震锤、附件,导线换成 单轮滑车,地线换成地线滑车;跨越的电力线及通讯线在拆迁前做好跨越架; 采用过轮临锚落线,将导线落到地面上出爱出所有的耐张金具,将导线分段剪 断,运到材料站。3、铁塔拆除:拆除的铁塔可做报废处理。对于铁塔周围环境较复杂、周围 有低压电力线通讯线等设施可采用小抱杆拆除;对于铁塔周围场地宽敞,以铁 塔中心为圆心,半径距离大于铁塔高度1.5倍的铁塔场地可采用氧焊切割他腿的方法拆除。拆除的铁塔部件要用绳子放下来,拆除的铁塔螺栓要分类放好。4 、塔基拆除及场地清理:塔基采用人工+机械作业进行拆除,施工过程中 进行降尘,拆除后的场地及时进行生态恢复。其他本工程迁改线路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玉成街道,结合成自铁路建设规划, 经现场踏勘,做出了本工程线路迁改路径方案。具体路径方案如下:方案一 (推荐方案) :本工程方案起于原N13直线塔大号侧线下新建N1终端塔,新建线路向西北 走线,跨越在建成自铁路后新建一基N2直线铁塔,综合考虑轨道高度以及施工 架桥机距导线的净空距离,本期采用耐直耐形式高跨铁路。跨越铁路后在 原N15直线塔大号侧新建终端塔将线路改接回原线路继续走线。本工程方案新建线路长0.8km ,新建耐张塔两基,新建直线塔一基。11方案二 (比较方案) :本工程方案起于原N12耐张塔大号侧新建终端塔,经现场勘查,原N13直线 塔线下前侧、后侧、线路方向左侧无地形可新建终端,故本期新建N1终端塔位 于原N13直线塔线路方向右侧,因塔位唯一且地质出现部分垮塌。本期新建N1 塔位需对铁塔位置进行塔位的基础保护。线路向北走线,新建直线塔后高跨成 自铁路。在原线路N14线路大号侧新建终端塔接回原线路。表 2-6 成都 110kV 海贾线迁改工程线路方案比较表序比较内容推荐方案(方案一)比选方案 (方案二)比选结果1线路长度0.80.9方案一优2铁塔数量3 基3 基相同3线下组塔数量两基两基相同4基础情况平缓N1 基础需处理方案一优5对沿线输电及本工程远期运行检修影响距离房屋较远距离房屋较近方案一优6是否满足三跨要 求满足N3 铁塔两侧档距比例超过 2 :1方案一优号分析上述路径方案:1) 路径长度方面:上述方案一较方案二优,路径短约 0. 1km。2) 铁塔方面:方案二铁塔塔重较方案一轻。3) 基础方面:方案二需要对新建 N1 塔位地形进行处理,基础方量较大。4) 安全运行方面:方案二改线后根靠近房屋,对后期运维带来不便。5) 是否满足三跨要求:方案一满足“三跨”要求,方案二 N3 铁塔两侧档距 比超过 1 :2。综上分析,并应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局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成都供电公司意见,推荐方案一为本工程线路路径。推荐路径方案线路路径长约 0.8km。12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 态 环 境 现 状本项目为输变电类项目,区域的主要的污染因素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等。 本项目建设地主要为城市规划区,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较 好。因本项工程建设不涉及新增大气、水污染物的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 水环境、地下水环境质量基本无影响,因此本次环评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 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评价,仅对评价区域开展了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的现状监测评价、 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分析。电磁环境与声环境现状监测值详见附件。一、现状监测点位布置及合理性分析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 (HJ24-2020) 中监测布点及监测要求, 对输电线路典型线位、代表性保护目标分别布置监测点。1 、环境敏感目标:选择与线路相对较近的敏感目标,监测点一般位于敏感目标靠 近线路一侧,本工程没有电磁环境和声环境敏感目标。2 、线路监测:应选择地势平坦开阔、无高大树木或建筑物遮挡、无其他临近电力设施的地点。线路监测应在线下巡测,以测得线路线下最大值。表 3-1 成都 110kV 海贾线迁改工程监测信息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置监测项目备注1#原 110kV 海贾线 14#- 15#塔线下E 、B 、N现状值2#毛井沟水库南侧 (拟建线路下方)E 、B 、N背景值注:E工频电场强度、B工频磁感应强度、N噪声。1#监测点设置于原110kV海贾线14#- 15#段线路线下,以便了解原110kV海贾线正常 工况下对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的影响值。要求监测单位在既有线路处进行巡测,以便测 得既有线路线下最大值。2#监测点位位于本项目新建线路路径,且无其它干扰源,该处监测点能反应敏感 目标处现状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的背景值。根据实际情况在线路沿线布设了2个现状监测点,这些现状监测值数据能反映线路 沿线区域电磁环境和声环境现状。综上所述,本次对原架空线路、已建线路和保护目标处均布设了监测点,本项目13监测点能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 (HJ24-2020) 中监测布点要求,监测布点合理。二、 电磁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1 、监测单位、监测时间和监测环境监测时间:2021 年 04 月 19 日监测环境:环境温度:14- 17;环境湿度:67%-76% ;天气状况:阴;风速: 0.8m/s。2 、监测仪器表 3-2 检测仪器一览表项目名称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型号规格校准信息电场强度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HJ681-2013场强仪(电场)主机:NBM-550探头:EHP-50F检定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证书编号:校准字第 202012008987 号检定日期:2020 年 12 月 25 日有效日期:2021 年 12 月 24 日场强仪主机:NBM-550探头:EF0691检定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证书编号:校准字第 202012008987 号检定日期:2020 年 11 月 04 日有效日期:2021 年 11 月 03 日磁场强度电磁辐射分析 仪 (磁场)主机:NBM-550探头:EHP-50F检定单位: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证书编号:校准字第 202012008000 号检定日期:2020 年 12 月 30 日有效日期:2021 年 12 月 29 日监测工况一览表5 、监测工况表 3-3工程名称监测日期检测期间的实际运行负荷110kV 海贾线2021 年 4 月 19 日U (kV)113.5I (A)36.8P (MW)6.2Q (Mvar)1.16 、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本工程现状监测结果表 3-4序号监测点位电磁环境监测结果工频磁场(T)工频电场(V/m )1 原 110kV 海贾线 14#- 15#塔线下 55.36 0.0983142毛井沟水库南侧 (拟建线路下方)0.5250.0202根据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本工程所在区域的电磁环境状况良好,输电线路沿线各 监 测 点 工 频 电 场 强 度 现 状 监 测 点 距 地 面 1.5m 处 的 工 频 电 场 强 度 为 0.525V/m55.36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 0.0202T0.0983T,所有监测点位均满足电 磁环境控制限值 (GB8702-2014) 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场强度 4000V/m、 磁感应强度 100T 的标准要求。三、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1 、监测时间和监测环境同电磁环境现状监测。2 、监测仪器监测仪器一览表表 3-5项目名称检测方法检测仪器型号规格校准信息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 标准GB 3096-2008声校准器 JSN-CQ- 148AWA6221B检定单位:广州力赛计量检测有限公司证书编号:1DA20111952405-0004检定日期:2020 年 11 月 18 日有效日期:2021 年 11 月 17 日多功能声级计 JSN-CQ-037AWA5688检定单位:成都市计量检定测试院证书编号:强第 20003581404 号检定日期:2020 年 11 月 9 日有效日期:2021 年 11 月 8 日3 、现状监测结果与评价表 3-6 本工程现状监测结果序号监测点位噪声监测结果dB (A)执行标准dB (A)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原 110kV 海贾线 14#- 15#塔线下494560502毛井沟水库南侧 (拟建线路下方)47436050根据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沿线各测点昼间等效连续 A 声级在 47dB(A)49dB(A) 之间,夜间等效连续 A 声级噪声在 43dB (A) 45dB (A) 之间,均满足声环境质 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 (昼间 60dB(A) 、夜间 50dB(A) 。四、生态环境现状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跨越毛井沟水库,毛井沟水库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15本工程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 (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 产地) 、重要生态敏感区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 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 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 。本工程线路途经区域的植被主要为自然植被,其次为栽培植被。 自然植被主要为 常绿阔叶林、灌丛和草地:常绿阔叶林以一般乔木为主 (主要为樟树、杂木树等,树 木的自然生长高度约 20m 左右,在当地分布广、数量多的常见树种) ,灌丛 (主要为 禾草、杜鹃、火棘等) ,草地 (以荒草地为主) ;栽培植被包括一般栽培经济林木和 粮食作物,无珍稀野生植物分布。本项目架空线路所在区域主要为农村环境,项目途 径沿线野生动物主要以鸟类、爬行类等为主。鸟类主要为麻雀、乌鸦等,兽类主要为 家鼠、草兔、蝙蝠等,爬行类主要为蛇、壁虎等,均属于当地常见动物;人工饲养动 物主要有猪、狗、猫、鸡、鸭等家禽家畜。本工程迁改段线路路径沿线地形基本为山 地、丘陵地带。经现场踏勘,线路周边地势较开阔,经调查,评价区域内无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分布。与 项 目 有 关 的 原 有 环 境 污 染 和 生 态 破 坏 问 题110kV海贾线是220kV海鸣变至110kV贾家变的主供电源线路,110kV海贾线包含 于资阳资阳三岔220kV变电站110kV配套工程,于2011年8月取得了原四川省环境保护 厅的批复 (川环审批2011374号) ,于2017年通过了原成都市环境保护局组织的竣工 环保验收 (成环核验201725号) 。本次迁改线路不涉及进、出变电站。为了解现有110kV海贾线运行情况,本次评价 于现状线路14#- 15#线路导线最低处线下的现状监测布设了一个监测点,根据监测数据 ,所有监测点位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均满足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000V/m ,100uT) ;噪声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的2类标准 限值要求 (昼间60dB (A) 、夜间50dB (A) ) 。根据建设单位介绍,该项目运行至今,未发生环保投诉事件,现场未发现环境遗 留问题。16生 态 环 境 保 护 目 标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跨越毛井沟水库,毛井沟水库不属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 输电线路跨越水库时采用一档跨越,不在水域范围内立塔,N3 塔基最近处距水库超过 30m ,N2 塔基最近处距水库超过 60m。本工程输电线路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 (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 然遗产地) 、重要生态敏感区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 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 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 。经现场踏勘调查,本工程 110kV 输电线路沿线电磁环境 (边导线外 30m) 和声环 境 (边导线外 30m) 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和声环境敏感目标:表 3-7 迁改前后输电线路敏感目标对比情况原线路敏感目标位置/最近距离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评价范围内无环境敏感目标17评 价 标 准一、环境质量标准1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的二级标准。表 3-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单位:g/m3项目SO2NO2COO3PM10PM2.5年平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