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10∕T 126-2020 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96526180
资源大小:173.3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410∕T 126-2020 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docx
ICS 65.020.20B 05DB1410山西省临汾市地方标准DB 1410/T 1262020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2020 - 12 - 03 发布2020 - 12 - 03 实施临汾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410/T 126202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防治原则.15 品种选择.16 间作模式.27 栽培管理.28 病虫害防治.3附录 A(资料性) 辣椒间作玉米模式.5附录 B(资料性) 辣椒不同生长期生物农药使用推荐. 6附录 C(资料性) 辣椒不同生育期化学用药使用推荐. 7附录 D(规范性) 无公害辣椒禁用农药.9IDB1410/T 126202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临汾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文件由临汾市农业标准化专家组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临汾市植保植检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建波、殷辉、吕红、秦楠、赵晓军、李霞、李静。IIDB1410/T 1262020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原则、品种选择、辣椒玉米间作、栽培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本文件适用于露地辣椒间作玉米种植的病虫害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6715.3瓜菜作物种子第3部分:茄果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间作在同一块地块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4 防治原则以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指导,以农业生态调控为核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5 品种选择5.1 辣椒品种应选择国家或山西省认定的品种,根据种植区自然条件,选择抗病、优质、商品性好、适宜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宜选择良椒 2313、22 号尖椒、陇椒 10 号等品种辣椒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3 的规定。5.2 玉米品种1DB1410/T 1262020应选择国家或山西省审定的品种,应根据种植区自然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生长、高秆、抗倒伏、抗病虫害、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宜选择大丰 30、太玉 339 等品种,玉米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的规定。6 间作模式辣椒大垄双行南北向种植,宜垄宽 50 cm、垄高 20 cm、沟宽 50 cm,行距 40 cm、株距 40 cm;玉米 2 行玉米“W”型南北向种植,行距 40 cm,株距 40cm;辣椒与玉米行距 60 cm。间作模式为 5 垄辣椒(共 10 行)间作 2 行玉米。该模式利于减轻辣椒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日灼病、蚜虫、甜菜夜蛾等的发生和为害。7 栽培管理7.1 辣椒育苗期管理7.1.1 穴盘育苗采用 70 孔或 96 孔穴盘育苗。育苗前对基质进行消毒处理,方法为每 m3 基质宜使用噁霉灵有效成分 3 g 对水 3 L 拌匀,均匀喷洒,晾干。单穴单粒播种。7.1.2 苗床管理出苗前,温度控制在 25 30 ;70%出苗时,温度控制在 25 28 ,夜间 16 18 。夜间低于 10 12 时,应采取保温措施。7.2 辣椒移栽管理7.2.1 种苗的选择应选择苗高 10 cm15 cm,6 片8 片真叶,根系发达,无病健株。7.2.2 整地施肥移栽前 20 d 整地,每 666.7 m2 用腐熟有机肥 2 m33 m3 作底肥,根据土壤养分测试结果,施入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复合肥,施肥应兼顾辣椒和玉米两种作物的需肥特点,宜选择 201012 或相近配方的辣椒专用控释肥 40 kg50 kg,将肥料均匀施入,整地 25 cm30 cm。起垄按照本文件第 6 章规定进行。7.2.3 移栽时间4月25日5月5日,当耕层土壤 5 cm处地温稳定在12 时移栽。7.2.4 移栽方法辣椒大垄双行种植,移栽前在地垄上两边距离垄边 5 cm 处打孔,移栽孔直径 5 cm、深 6 cm 7 cm左右,每垄 2 行;将辣椒幼苗放置于地垄两边的移栽孔中,覆土压实。7.3 玉米播种7.3.1 播种时间辣椒移栽时种植玉米。2DB1410/T 12620207.3.2 玉米播种方法人工播种,按照本文件第 6 章间作模式种植,辣椒与玉米间作模式见附录 A。每穴 12 粒、播深5 cm7 cm,播后适当镇压。7.4 辣椒生长期管理7.4.1 追肥结合辣椒田间生长状况和耕地养分水平,结合灌水,追施相应配方的多元复合肥,或叶面喷施追肥。7.4.2 灌溉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排灌。宜选择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避免大水漫灌。7.4.3 整枝应根据品种特性选留结果枝,及时抹除蘖芽,去除萌蘖枝。7.4.4 田间除草及时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7.4.5 病株清除发现病叶、病果和病株应立即清除,并及时带出田外集中无害化处理,清理后及时洗手和消毒工具。8 病虫害防治8.1 物理诱控8.1.1 选择种类应悬挂黄板或银灰膜防治蚜虫、烟粉虱等害虫。8.1.2 悬挂黄板每 666.7m2 悬挂 25 cm×30 cm 或 25 cm×20 cm 黄板 2025 张,悬挂高度为辣椒生长点以上 20 cm,待黄板粘满虫后及时更换。8.1.3 银灰膜避虫辣椒田悬挂银灰膜条趋避蚜虫、烟粉虱等。8.2 生物防治8.2.1 释放天敌蚜虫发生初期,田间释放瓢虫,蚜虫发生初期,按 1:100 的瓢蚜比释放瓢虫低龄幼虫或成虫,时隔10 d 再释放 1 次。8.2.2 使用生物农药3DB1410/T 1262020针对辣椒不同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种类,推荐使用生物农药。育苗期和定植后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使用的生物农药分别见附录 B 表 B.1、表 B.2。8.3 科学用药8.3.1 喷雾器械宜选用电动喷雾器、静电喷雾器、水雾烟雾机等低容量喷雾器。8.3.2 用药时间保护性药剂在发病前期使用,治疗性药剂在发病前期和发病初期使用。农药喷施应在风速小于 3 m/s的晴天进行,喷施时间宜上午 9 时10 时、下午 5 时前后进行。8.3.3 药剂推荐8.3.3.1 应按照 GB/T 8321 的规定进行,针对辣椒不同生育期主要病虫害种类,坚持科学用药,推荐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部分推荐农药见附录 C 表 C.1、表 C.2。辣椒玉米生产禁用农药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8.3.3.2 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规定,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标准的适用范围使用;农药使用时注意轮换,避免病原菌和害虫对药剂产生抗药性。4DB1410/T 1262020AA附录A(资料性附录)辣椒间作玉米模式A.1 辣椒间作玉米模式辣椒间作玉米模式图见图A.1图A.1 辣椒间作玉米模式图A.2 辣椒间作玉米示意图辣椒间作玉米示意图见图A.2图A.2 辣椒间作玉米示意图5病虫害名称2农药名称及每 667 m 制剂用量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疫病1%申嗪霉素悬浮剂 50 mL 120 mL喷雾7炭疽病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65 g 93 g喷雾7病毒病8%宁南霉素水剂 75 mL 104 mL喷雾70.5%香菇多糖水剂 300 mL 400 mL喷雾5%氨基寡糖素水剂 35 mL 50 m喷雾蚜虫1.5%苦参碱细粒剂 30 g 40 g喷雾病虫害名称农药名称及制剂用量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青枯病0.1亿CFU/克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0.3 g/m2泼浇蚜虫21.5%苦参碱可溶液剂 3040 g/667 m喷雾DB1410/T 1262020BB附录B(资料性附录)辣椒不同生长期生物农药使用推荐针对辣椒育苗期和定植后主要病虫害种类,部分推荐生物农药见附录B表B.1表B.2。B.1 辣椒育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生物农药见表 B.1表B.1 辣椒育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生物农药B.2 辣椒定植后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生物农药见 B.2表B.2 辣椒定植后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生物农药6病虫害名称2农药名称及每 667 m 制剂用量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疫病500 克/升氟啶胺悬浮剂 26.7 mL 40 mL喷雾7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 20 g 36 g喷雾720%丁吡吗啉悬浮剂 125 g 150 g mL喷雾537.5%氢氧化铜悬浮剂 36 mL 52 mL喷雾5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50 g 210 g喷雾1410%氟噻唑吡乙酮可分散油悬浮剂13 mL 20 mL喷雾3炭疽病250 克/升嘧菌酯悬浮剂 33 mL 48 mL喷雾7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 37 g 74 g喷雾7病虫害名称农药名称及制剂用量使用方法安全间隔期(天)立枯病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 2 g 4 g/m2泼浇230%噁霉灵水剂 2.5 mL3.5 mL/m泼浇25%井冈霉素水剂 2 mL 3 mL/m泼浇蚜虫2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30 mL 40 mL/667 m喷雾粉虱2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30 mL 40 mL/667 m喷雾2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7 g 15 g/667 m喷雾DB1410/T 1262020附录C(资料性附录)辣椒不同生育期化学用药使用推荐针对辣椒育苗期和定植后主要病虫害种类,部分推荐化学农药见附录B表C.1表C.2。C.1 辣椒育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生物农药见表 C.1表C.1 辣椒育苗期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化学农药C.2 辣椒定植后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生物农药见C.2表C.2 辣椒定植后主要病虫害防治部分推荐化学农药722.5%啶氧菌酯悬浮剂 25 mL 30 mL喷雾5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83 g 108 g喷雾3500 克/升氟啶胺悬浮剂 25 mL 35 mL喷雾730%肟菌酯悬浮剂 25 mL 37.5 mL喷雾7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125 g 187.5 g喷雾266%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 20 g 30 g喷雾7病毒病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 400600 倍液喷雾7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 60 g 70 g喷雾30.06%甾烯醇微乳剂 30 mL 60 mL2喷雾7蚜虫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30 mL 40 mL喷雾7粉虱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 30 mL 40 mL喷雾7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20004000 倍液喷雾7DB1410/T 12620208DB1410/T 1262020CC附录D(规范性附录)辣椒禁用农药辣椒禁用农药名录如下: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甲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拌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等。_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