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
资源ID:96535400
资源大小:16.4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是“神舟五号"成功升空,还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亦或是那些为了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的宇航员们。 师:每当想起这些,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请你带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师:读了课题,你最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呢?(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生1:千年梦指的是什么? 生2:千年梦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 师: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遇到难读的字、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 (2)四字词语,师相机正音:“奔"读“bèn”。 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 生1: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 生2: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师: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你可以找一找,并摘抄下来。大家可以把这些字词送回到课文中去,再次练习朗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的历程。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时间线索,自己试着填一填飞天梦的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历程 古代 我国明代 1970年7月4日 2003年10月1日 2007年10月2日 2019年1月3日 小结:抓住时间线索,利用上面的表格,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梳理文章内容。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PPT14 【设计意图: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抓住时间线索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能够快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 板块三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精读课文,质疑解惑(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思考: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你从这些话中读出了什么? 课件出示: 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生:中国劳动人民富有激情、想象力,这些神话传说,说明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之早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生:万户勇于探索,是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生: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对飞天梦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生:中国第一课人造卫星升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生:载人飞船的成果,靠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大家团结协作的成果。 师小结:同学们,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就是这样逐步实现的,通过艰苦卓绝得以实现,作者在课题中用一个“圆"字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课题。 师: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四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五”,体会情感 视频(神舟五号升空)(配视频读)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升空比作巨龙翱翔,流露出中华人民的自豪与骄傲) 师:请你带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 师: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7自然段。 师: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相继升空。 师: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课件出示: 2016年9月和10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形成组合体并稳定运行,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突破掌握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 2017年4月,我国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 面向未来,我国航天事业还有许多“大动作”。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行星穿越探测等为代表的深空探测工程,备受关注的“探月工程",以及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等。 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的高分专项,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一系列普惠民生的航天重大工程为大家绘出了一幅由航天高科技支撑的美好生活画卷:不论身在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帮你知天象;万米高空的飞机里上网、打电话也不再是梦想。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2.课堂总结。 师: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万户的勇于实践,炎黄子孙的不断尝试。新中国成立后,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五号",再到探月工程,一次次的瞩目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协作,自主创新这些都是千年飞天梦实现的重要原因。 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让我们发扬前辈的精神,在科学的领域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2.完成相关内容练习。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3.学方法,用方法。 把课堂还给孩子们,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把在前面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