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
资源ID:96538920
资源大小:5.71MB
全文页数:18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编号:21DLFSHP027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送审版)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盖章)2022年 8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10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0表 4 射线装置11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12表 6 评价依据13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6表 8 环境质量现状19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5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32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43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53表 13 结论与建议63表 14 审批66附件 1 建设单位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审批文件67附件 2 建设单位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验收文件78附件 3 建设单位持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82附件 4 环境 辐射剂量率检测报告85附件 5 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证90附件 6 本项目设备出厂防护检测报告91附件 7 建设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93附件 8 应急预案103附件 9 个人剂量检测报告109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东经:112.883858 ° ; 北纬: 22.580051 ° )项目地点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5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30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6.0%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退役占地面积 (m2)/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类类类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类类类非密封放射 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类类销售类类使用类类其它/1.1 建设单位概况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成立于 2007 年, 主营 业务为防腐防磨堆焊装备、非堆焊的锅炉部件、压力容器及高端钢结构件的研发、生产 和销售,经过十余年发展, 已成为国内规模化、标准化锅炉管子和管排堆焊核心制造基地,是全球知名的防腐防磨堆焊制造商。1建设单位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地理位置详见图 1-1,建设单位整体平面图见图 1-2。 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图 1-1 建设单位地理位置图本项目设备拟安装位置图 1-2 建设单位总平面图21.2 建设项目概况建设单位由于扩大生产规模, 为满足焊接钢管的焊缝进行无损探伤的需求, 拟在广 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的厂区内 3 车间西侧安装使用 1 台 XYG-22508/3 型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本期建设项目属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拟使用的设备为自屏蔽式设备,其具体参数见表 1- 1。表 1-1 拟使用 X 射线装置参数表装置名称型号厂家类 别数 量最大 管电压最大 管电流用途使用地址备注XYG-22508/3型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类1225kV8mA焊接钢管的焊缝进行无损探伤建设单位 3 车间自屏蔽1.3 评价目的和任务由来1.3.1 评价目的(1)对辐射活动场所周边环境进行辐射现状水平监测, 掌握辐射活动场所的辐射环境现状水平;(2)分析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影响, 预测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所受的年有效剂量;(3)分析本项目是否满足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的要求,为本项目的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3.2 任务由来2021 年 8 月, 建设单位委托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其扩建管屏 X 射线 数字成像系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 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的分类办法,本项目使用的管 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属于 II 类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 录(2021 版)(生态环境部第 16 号) 中五十五、核与辐射 172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中内容,本建设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 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环评技术人员在现场勘察、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本项目特点, 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3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1.4 项目周边环境概述以及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拟安装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的厂区内 3 车间西侧,建设单位 3 车间为单层建筑,主要用于焊接钢管。由于本次评价的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为自屏蔽设备,通过自屏蔽外壳后设备 表面可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因此未单独设置机房, 设备拟安装位置四侧均为 3 车间通 道,西侧 1.5m 处为设备控制室,建设单位拟将设备周围 1m 区域划定警戒区,非辐射 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设备拟安装位置与周围场所毗邻关系见表 1-2,设备安装位置见图1-3 ,3 车间平面布局图见图 1-4。表 1-2 设备拟安装位置与周围场所毗邻关系项目名称东侧南侧西侧北侧上方下方管屏 X 射线数 字成像系统通道通道通道控制室通道无建筑土层4本项目设备拟安装位置图 1-3 设备安装位置图5生产线通道通道本项目设备 通道控制室图 1-4 3 车间平面布局图本项目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拟安装在建设单位 3 车间西侧,项目拟建位置 50 范围内,西侧 3m 为厂区内部通道、 24m 为建设单位 4 车间,北侧 29m 为厂区内部通 道、 38m 为不知名道路,其余区域均为建设单位 3 车间, 本项目 50m 范围内环境关系图见图 1-5。不知名道路38m 通道本项目设备 拟安装位置29m24m3m50m通道图 1-5 本项目周边环境关系图(50m)6综上所述,项目选址位于建设单位 3 车间西侧,项目拟建位置周围 50m 范围内大 部分为建设单位内部厂区和通道, 小部分为不知名道路, 且经现场调查核实, 项目拟建 位置 200m 范围内无居民区、 小学等敏感目标,项目选址符合辐射工作场所的选址原则,选址合理。1.5 建设单位原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2016 年 7 月, 建设单位对在 1 号车间探伤室内使用 1 台项目 XXG-3005D 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委托广东智环创新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于 2016 年 8 月 29 日取得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评批复(见附件 1);2018 年 4 月 27 日,建设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竣工环保自主验收(见附件 2)。2020 年 7 月,建设单位针对 1 号车间探伤室内增加使用 1 台 ZXFLaseeB 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编制环境影响分析报告(详见附件 1),并于 2020 年 12 月办理完成辐射安全许可证增项申请。2020 年 10 月, 建设单位对在 3 车间使用 1 台 ZXFLaseeB-GP 型工业 X 射线探伤 机委托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 于 2020 年 12 月 5 日取 得了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环评批复(见附件 1);2021 年 5 月 22 日,建设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竣工环保自主验收(见附件 2)。建设单位于 2021 年 12 月 29 日延续取得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颁发的辐射安全许 可证,证书编号粤环辐证04364(有至 2026 年 12 月 28 日) ,许可的种类和范围 为:使用类射线装置。 建设单位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清单及环保手续办理情况见表1-3。表 1-3 射线装置清单及环保手续办理情况序 号名称型号类别数 量活度种类环评情况验收情况1丹东锐新 XXG-3005D 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1使用粤环审2016428 号2018 年 4 月 27 日 完成自主验收2丹东锐新 ZXFLaseeB 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1使用2020 年 7 月安全分析3丹东锐新 ZXFLaseeB-GP 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1使用粤环审2020289 号2021 年 5 月 22 日 完成自主验收1.6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回顾性评价7建设单位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 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辐射防护法律、法规, 积极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的监督和 指导, 辐射防护设施运行、维护、检测工作良好, 在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运行良好。(1)建设单位已建立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 建设单位将在辐 射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辐射安全管理, 进一步细化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建设单位未出现过辐射安全事故。建设单位现有的规章制度可行。(2)为加强对辐射安全和防护的管理工作。建设单位成立了辐射防护管理委员 会, 明确辐射防护责任, 并加强对射线装置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建设单位积极落实原 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环保手续, 规范申报、使用流程。建设单位现有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的管理工作可以满足相关标准要求。(3)建设单位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 建设单位的辐射安全和个人剂量、健康档案都由建设单位专人管理,得到批准方可查阅和借出。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可行。(4)建设单位辐射工作场所设置有电离辐射警示牌、报警装置和工作指示灯等。 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分区管理。建设单位原有项目的辐射防护措施和场所分区基本满足相关标准要求。(5)建设单位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辐射防护培训并已持证上岗, 现有辐射 工作人员的上岗证均在有效期内, 辐射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满足标准要求。辐射工作 期间, 辐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 接受剂量监测, 建立剂量健康档案并存档, 个 人剂量计每三个月送检一次。建设单位切实有效的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的相关工作,满足相关标准要求。(6)建设单位每年均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对现有核技术项目进行辐射监测, 针对本单位核技术项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 每年均进行了年度评估, 并于每年 1 月 31日前向发证机关提交了上一年度的评估报告。根据对建设单位已有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的回顾可知, 其环保手续相对齐全, 个人剂量监测管理工作到位,未出现辐射安全事故。1.7 本项目与原有项目的依托关系8(1)场所利旧本项目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拟安装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的厂区内 3 车间西侧, 设备安装区域原为车间内空地, 不涉及原有辐射工作场所改造。(2)设备利旧本项目拟安装使用 1 台 XYG-22508/3 型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为建设单位拟新购买设备,本项目不涉及设备的利旧。(3)辐射工作人员建设单位拟为本项目配备 2 名辐射工作人员, 该 2 名辐射工作人员由建设单位已 有辐射作业场所调配, 在本项目运行后, 将不再参与其他辐射工作场所的工作,该 2 名 辐射工作人员 均 已 自 主 学 习 辐 射 防 护 知 识 , 并 通 过 生 态 环 境 部 培 训 平 台( 通过考核取得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合格证书。(4)辐射监测设备建设单位已为本项目配备了 1 台 RG1000 型辐射剂量报警仪,设备检测参数及检测范围可以满足常规检测需要,详见本报告第十二章辐射安全管理。(5)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本项目拟安装使用 1 台 XYG-22508/3 型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投入使用后, 将由建设单位已成立的辐射安全监督领导小组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拟 沿用原已制定的X 射线装置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放射工作监测方案、辐射工作 人员培训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场所安全管理制度、射线装置使 用登记制度、辐射防护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设备检修维护与射线装置台账管理 制度、个人剂量管理制度,并拟在本项目 XYG-22508/3 型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前,根据设备特性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9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 作量(Bq)年最大操作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0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MeV)额度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 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管屏 X 射线数字 成像系统类1XYG-22508/32258焊接钢管的焊缝进行无损探伤建设单位 3 车 间自屏蔽设备/(三)中子发生器, 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 流(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贮存方式数量-11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 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 ,固体为 mg/kg ,气态为 mg/m3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 )和活度(Bq)。12表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2018年 12 月 29 日第二次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1 日施行)(4)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务院第682 号令, 2017 年 7 月修订, 2017 年 10 月 1 日施行)(5)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 2011 年 12 月 20 日发布, 2012年 3 月 1 日实施)(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6 年 1 月 18 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1 号公布;根据 2008 年 11 月 21 日环境保 护部 2008 年第二次部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 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根据 2017 年 12 月 12 日 环境保护部第 47 号环境保护部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第二次 修正;根据 2021 年 1 月 8 日部令第 20 号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生态环境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第三次修正)(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第 449 号令 2005 年 12 月 1 日施行;根据 2014 年 7 月 29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2019 年 03 月 02 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18号 2011 年 5 月 1 日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 16 号 2021 年 1 月 1 日施行)(10)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 2017 年 12 月 5 日施行)(1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环境保护部 国环规环评20174 号, 2017 年 11 月 20 日施行)(12)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13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 2020 年 1 月 1 日施行)(13)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45 号)(14)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55号, 2007 年 3 月 23 日发布, 2007 年 11 月 1 日实施)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2016-04-01 实施)(2)HJ2.1-2016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2017 年 1 月 1日实施)(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2021-05-01 实施)(4)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2021-05-01 实施)(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2003-04-01 实施)(6)500kV 以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GB 22448-2008)(2009-09-01 实施)(7)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通用要求(GB 8999-2021)(2021-08-01 实施)(8)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9)(2020-04-01 实施)(9)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 117-2015)(2015-06-01 实施)(10)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2014- 10-01实施)其他(1)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原子能出版社, 1995 年)(2)辐射防护导论(原子能出版社, 1991 年)(3)放射防护实用手册(济南出版社, 2009 年)(4)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资料:原有项目环保审批文件(详见附件 1)原有项目环保验收文件(详见附件 2)辐射安全许可证(详见附件 3)14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证书(详见附件 5)本项目设备出厂防护检测报告(详见附件 6)相关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详见附件 7 和附件 8)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报告(详见附件 9)15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评价范围本项目为使用 1 台 XYG-22508/3 型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 拟建位置为建设 单位 3 车间西侧,参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报的评价范围 和保护目标的相关规定, 以射线装置(自屏蔽体为边界) 边界外 50m 的范围作为本项 目的评价范围,射线装置拟安装位置 50m 范围内大部分为建设单位内部厂区和通道,小部分为不知名道路,具体评价范围详见图 1-5。7.2.保护目标结合本项目周围区域环境状况, 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为本项目射线装置操作人员和评价范围内其他有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员。为了评价本项目对周围人员及环境造成的辐射影响, 选取距离辐射工作场所最近 影响最大的环境保护目标进行重点分析, 以此来预测本项目对其他距离相对较远的环境保护目标造成的影响,射线装置附近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见表 7- 1。表 7-1 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关系设备方位场所名称距离环境保护目标人数备注管屏 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西侧设备控制室1.5m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1全居留东侧3 车间通道紧邻公众5- 10部分居留南侧3 车间通道紧邻公众5- 10部分居留北侧3 车间通道紧邻公众5- 10部分居留西侧厂区内通道3m公众10-20偶然居留西侧4 车间24m公众20-50全居留北侧厂区内通道29m公众10-50偶然居留北侧不知名道路38m公众10-20偶然居留7.3 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第 4.3.2.1 款, 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 以保证除该标准 6.2.2 规定的特16殊情况外, 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 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 B(标准的附录 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并且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B1.1 职业照射B1.1.1 剂量限制B 1.1.1.1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制: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b)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为 500mSv。B1.2 公众照射B1.2.1 剂量限制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 1mSv;对于一项实践中的特定的源,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取其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作为 剂量约束值:即辐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大于 5mSv;公众取其剂量限值的四分之一作为剂量约束值:公众的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大于 0.25mSv。(2)工作场所辐射剂量率控制水平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第 4.1.3 款: X 射线探伤室墙和门口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 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 100Sv/周, 对公众不大于 5Sv/周。b)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控制水平不大于 2.5Sv/h。(3)工业 X 射线探伤装置放射防护的性能要求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第 3.1.1.5 款表 1:对于大于 200kV 管电压的 X 射线装置, 在额定工作条件下, 距X 射线管焦点 1m 处的漏射线空气比释动能率<2.5mGy/h。17第 3.1.2.4 款:应设有钥匙开关,只有在打开控制台钥匙开关后, X 射线管才能出束;钥匙只有在停机或待机状态时才能拔出。第 3.1.2.5 款:应设置紧急停机开关。第 3.1.2.6 款:应设置辐射警告、出束指示和禁止非授权使用的警告等标识。(4)工业 X 射线探伤室的放射防护要求第 4.1.2 款: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第 4.1.5 款: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连锁装置,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关 闭后 X 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应立即停止 X 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自 动开始 X 射线照射。门机连锁装置的设置应方便探伤室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探伤室。第 4.1.7 款:照射状态指示装置应与 X 射线探伤装置连锁。第 4.1.9 款:探伤室防护门上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第 4.1.10 款: 探伤室内应安装紧急停机按钮或拉绳, 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 能立即停止照射。 500kV 以下工业 X 射线探伤机防护规则(GB22448-2008)第 3.1.4 款全防护 X 射线机: 一个防护装置或两个互相独立的机械装置应确保射线管在防护壳罩完好的条件下才可操作,在工作时防护外壳在窗口罩好时才能被打开。第 4.3 款:监督区:职业照射人员有全身照射所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可能高于 5mSv/h 的区域 界定为监督区并加以标记。监督区属于工作区, 标志应清晰可见, 应有橙色的“无关人员禁入 X 射线区 ”字样。第 5.3 款:剂量检测: 采用审管部门指明的符合国家标准的剂量仪对工作人员进行剂量监测。18表 8 环境质量现状8.1 评价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拟安装在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的厂区内 3 车间西侧,建设单位 3 车间为单层建筑,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1- 1,设备安装位置图见图 1-3 ,3 车间平面布局图见图 1-4,本项目评价范围见图 1-5。8.2 评价项目现状2021 年 8 月 25 日我公司人员到建设项目现场进行资料收集、环境现状调查, 本项目所在场所及周围场所环境现状照片见图 8- 1。设备拟安装位置(3 车间西侧)设备拟安装位置南侧 3 车间通道设备拟安装位置西侧 3m 厂区内通道设备拟安装位置东侧 3 车间生产线和通道设备拟安装位置北侧 29m 厂区内通道设备拟安装位置西侧 24m 建设单位 4 车间19设备拟安装位置北侧 38m 不知名道路3 车间东侧建设单位 1 车间图 8-1 本项目所在场所及周围场所环境现状照片8.2 环境现状评价对象、监测因子为调查本次本项目的拟建设区域及周围环境辐射水平现状, 对拟建区域及周围环境进行环境 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现场检测情况见表 8- 1 所示。表 8-1 现场检测情况一览表检测因子环境 辐射剂量率检测仪器仪器名称X- 辐射剂量率仪(6150AD-5/H+b/H)仪器编号161258(主机) +162214(探头)生产厂家automess设备参数测量范围: 1nSv/h-99.9Sv/h;能量响应:38keV7MeV检定单位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证书编号NACC20210700028(检定日期:2021 年 1 月 13 日 有效期至: 2022 年 1 月 12 日)现场检测时间2021 年 8 月 25 日检测时环境状况天气: 晴温度: 32.8相对湿度: 64.9%8.3 监测点位现场检测参照 HJ1157-2021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中布点规则进行布点,主要布点为本项目重点关注人员长时间驻留距离本项目最近位置。8.4 监测方案(1)测量项目概述项目名称: 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环境 辐射剂量率检测。建设地点: 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20测量位置: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拟建位置及周边。测量目的:获得环境 辐射天然本底和人为活动所引起环境 辐射水平变化的资料。规模和范围: 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拟建位置及周边相邻区域环境本底。辐射源类型:陆地 辐射。(2)测量地点、测量要求广东博盈特焊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共和镇共盈路 8 号,为 了确认管屏 X 射线数字成像系统拟建位置及周边环境本底,对拟建位置及周边进行环境 辐射剂量率监测。所有检测点位, 手持仪器, 保持仪器探头中心距离地面(基础面) 为 1m,仪器读 数稳定后,通常以约 10s 的间隔读取,选取 10 个数据记录在原始记录表中。现场布 点参照 HJ1157-2021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现场检测布点图见图 8-2。不知名道路. 通道通道 20m 图 8-2 检测布点图21(3)检测方法测量方法采用 HJ1157-2021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给出方法。8.5 数据处理按照下式进行数据处理:D( )Y = k1 × k2 RY k3 × D( )c其中, D( )Y 测点处环境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值, Gy/h;k1仪器检定/校准因子,根据本项目使用的 6150 型核辐射剂量率仪检定证书,本项目校准因子取 1.02;k2仪器检验源效率因子,本项目使用的 6150 型核辐射剂量率仪未配备检验源,根据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取 1;R仪器测量读数值均值(空气比释动能和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换算关系参照 JJG393,本项目使用 137Cs 作为检定/校准参考源,换算系数取 1.20Sv/Gy);k3建筑物对宇宙射线的屏蔽修正因子,根据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楼房取 0.8,平房取 0.9,原野和道路取 1;D( )C测点处宇宙射线响应值,本项目使用的 6150 型核辐射剂量率仪已在广东省河源市万绿湖进行设备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值检测,检测结果为 29nGy/h,本项目位置与广东省河源市万绿湖相比较,海拔高度差别小于 200m,经度差别小于5°,纬度差别小于 2°,根据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第 8.6.1 条要求可以不进行修正。8.6 工作记录和结果评价记录内容包括: 项目名称及地点, 点位名及点位描述, 天气状况, 温湿度, 测量 日期,测量仪器的名称、型号和编号,仪器的检定/校准因子、效率因子,读数值、测量值及其标准偏差,测量人、校核人及数据校核日期等。采集数据时,所有数据应标识唯一性编号和检测日期。由检测人员将检测数据 记录在原始记录中,并由记录人和复核人签名。数据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检测结果评价: 测量扩展不确定度不超过 20%(包含因子 k=2,对应包含概率约为 95%)。228.7 质量保证根据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中有关辐射环境监测质 量保证一般程序和监测机构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 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保证此次监测结果科学、有效。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主要内容有:监测前制定了详细的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监测工作在气侯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开展;监测所用仪器已通过计量部门校准、检定合格,且在校准、检定有效使用期内 使用。监测仪器与所测对象在频率、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 以保证获得准确 的测量结果。测量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仪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执行;监测人员均参加过相关的电离辐射监测培训,均持证上岗;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现场监测严格按照规定的监测点位、方法、记录内容等进行, 按照科学方法处理异常数据和监测数据;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仪器校准说明书、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程序等全部保留,以备复查;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审核,签发。监测过程处于受控状态。8.8 监测结果现场监测结果见表 8-2,监测报告见附件 4。表 8-2 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测点编号测量位置测量值(nGy/h)地面介质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