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DSA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
资源ID:96539890
资源大小:6.94MB
全文页数:15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DSA项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报告编号:LBHJ-2019-HJSHP00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 DSA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批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盖章)2019 年12 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10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0表 4 射线装置10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11表 6 评价依据12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4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0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5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28表 11 环 境 影 响 分 析32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40表 13 结论与建议45表 14 审 批46附件 1 建设单位持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47附件 2 评价项目拟建场所现场检测报告49附件 3 建设单位制定的相关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55附件 4 建设单位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报告68附件 5 DSA 机房外辐射剂量率类比检测报告83附图 1 建设单位总平面布置及评价项目位置图86附图 2 项目拟建场址所在楼层及上下层平面布局图87附图 3 项目规划及平面布局设计图90附图 4 项目辐射防护设计方案(平面图)91附图 5 项目辐射防护设计方案(立面图)93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使用 DSA 项目建设单位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路 78 号项目地点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路 78 号医院 1 号楼 4 楼介入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98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120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6.1%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退役占地面积(m2)33.46m2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 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 类 类其它1.1 建设单位概况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繁华的市中心,至今已有 97 年历史,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医院,也是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单位。医院目前占地面积 23000 平方米,医疗建筑用房 51000 平方米。编制床位 938 张, 开放床位 1028 张。全院现有工作人员 1442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1222 人,正高职 称 65 人,副高职称 159 人,博士 21 人,硕士 132 人。设职能科室 17 个,临床科室47 个(其中一级临床科室 18 个,二级临床科室 29 个),医技科室 15 个。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共 1175 台,设备总价值约 3 亿元,包括 3.0T 静音核 磁共振系统、多层螺旋 CT、数字化平板血管造影系统、数字化 X 线摄影系统、全飞秒 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治疗手术系统、超声内镜系统、生化免疫流水线、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端血液净化设备等一大批国际领先的医疗设备。1.2 项目的目的和任务的由来为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扩展医疗服务项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拟在医院 1 号楼4 楼介入科增加使用 1 台 DSA 装置,用于开展介入手术项目。1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项目建设前,应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对照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DSA 属于血管造影用 X 射线装置的分类范围,为 II 类 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 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生态环境 部令第 1 号),本项目属于“五十、核与辐射” 中“ 191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使用 II类”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委托广州乐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佛山市第二人 民医院使用 DSA 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相关技术 人员进行了资料收集、现场勘察等工作,并结合项目特点,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 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1.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医院 1 号楼 4 楼介入科,机房现状为预留机房,拟将该机房 改建为介入手术室,在该机房内新增使用一台 DSA 装置,用于开展介入手术项目。建设规模见表 1.3- 1。表 1.3- 1 项目建设规模一览表序 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 压(kV)最大管电 流(mA)工作场所1数字减影造影装置(DSA)类1 台拟定12510001 号楼 4 楼预留 机房1.4 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1.4.1 项目地理位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路 78 号,本项目 DSA 机房位于医院1 号楼 4 楼介入科。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 1.4- 1。1.4.2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路 78 号,医院北侧为居民区,东侧为福宁路,医院南侧为卫国路,医院西侧为星河名居等商住混合楼。1 号楼位于医院院区南侧,1 号楼北侧为医院停车场,西北侧为医院 3 号楼,东2侧为医院停车场、高压供氧间,南侧为卫龙路及其南侧商住混合楼,西侧为医院 2 号楼。医院平面图及周边环境情况见图 1.4-2。本项目位于医院 1 号楼 4 楼介入科,项目建成后,DSA 装置置于 DSA 检查室内, DSA 检查室北侧为 1 号楼大楼的边界墙体,墙体外为医院停车场,东侧为设备室及导 管室,南侧外为介入科病人通道及手术操作二室,西侧为控制室及污物通道,机房上 一层是普通病房,下一层为验光室、全飞秒激光近视治疗中心。DSA 检查室四至图及平面布局图见图 1.4-3,DSA 检查室上、下层平面布局图(机房对应位置图)见图 1.4-4。1.4.3 项目选址合理性本项目拟使用 1 台 DSA,DSA 机房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路 78 号佛山市第二人 民医院 1 号楼 4 楼介入科。机房外 50m 范围内除南侧落于卫国路及其南侧商住混合楼 外,其余均位于医院内部范围。机房采取了满足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13)要求的屏蔽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充分考虑了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防护。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合理。图 1.4-1 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地理位置图3项目所在区域图 1.4-2 医院平面图及周边环境情况图4图 1.4-3 DSA 检查室四至图及平面布局图5图 1.4-4 DSA 检查室上、下层平面布局图(机房对应位置图)61.5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情况1.5.1 建设单位原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粤环辐证04374,种类和范围为“使用类、类射线装置* ”有效期至 2024 年 07 月 03 日(详见附件 1)。医院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包括使用 2 台类射线装置、10 台类射线装置,共12 台射线装置。该 12 台射线装置,医院于 2013 年 11 月委托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针对“使用医 用 、类射线装置项目 ”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并于 2014 年 1 月 15 日取得广东 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核技术应用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批复文号为:粤环审【2014】16 号;于 2014 年 3 月取得辐 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粤环辐证04374。2016 年 12 月 21 日该 12 台射线装置取 得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的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核技术应用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批复文号:粤环审【2016】677 号,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2019 年 5 月 24 日,由于医院遥控式 X 线诊断机/透视系统(500MA ZS-5YP)、全 景 X 光机(OC200D+VT/芬兰)、西门子移动 X 光机(M LTIMOBILI0),3 台类射线 装置购买时间已久,损坏严重,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向广东省生态环境厅申请报废,并新增口腔全景机(NewTom Giano)、X 光牙片机(CS2100)、体外冲击波碎石机(HB-ESWL-VG)3 台类射线装置,该项目已于 2019 年 5 月 28 日完成了登记表备案 (备案号:201944060400001330),并于 2019 年 7 月 4 日重新申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医院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环保手续履行情况详见表 1.5-1。表 1.5-1 医院原有射线装置情况一览表序 号名称型号类别使用科室环评批复文号竣工验收意见文号备注1数字化平板血管造 影系统Innova3100-IQ类介入科粤环审【2014】16 号粤环审 【2016】 677 号在用2血管造影西门子 C 臂光机COROSKOP PLUS类介入科316 层螺旋 CTLightspeed 16类CT 室4数字 X 光机Revolution XQ/d类DR2 室75数字 X 光机Revolution XQ/I类DR1 室6直接数字化 X 线摄 影系统AXICM Aristos VX类体检中心 DR 室7全数字乳腺成像系 统Senographe DS 诊断型类原透视室8骨科 C 型臂 X 光机SlREMOBILCompact L类手术室9移动式 X 线摄影系 统SM-50HF-B-D类影像中心10遥控式X 线诊断机/ 透视系统500MA ZS-5YP类胃肠造影 室已报废11全景 X 光机OC200D+VT/芬 兰类口腔科已报废12西门子移动 X 光机M LTIMOBILI0类影像中心已报废13口腔全景机NewTom Giano类口腔科备案号:201944060400001330在用14X 光牙片机CS2100类口腔科15体外冲击波碎石机HB-ESWL-VG类碎石室1.5.2 原有核技术应用项目管理情况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 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放射性法律、法规,配合各级环保部门监督和 指导,辐射防护设施运行、维护、检测工作良好,在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运行良好,医院至今未发生辐射事故。(1)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医院已成立了辐射防护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明确辐射防护责任,能够满足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过程中辐射防护管理和监督的需要。(2)辐射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在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中已根据放射性同位 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中相应要求,建立了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辐射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计划和辐射监测方案、放射诊断质量保证大纲和质 控计划、射线装置操作规程、X 射线装置检修维护制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规章制度,辐射管理制度已较完备,满足现有从事辐射工作管理要求。8(3)辐射工作人员培训情况医院目前共有辐射工作人员 41 人,均已参加广东省辐射防护协会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基础知识培训,并已取得合格证持证上岗。(4)开展辐射监测工作的情况个人剂量监测:医院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已配置有个人剂量计, 并按时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建档保存。根据医院提供的辐射工作人员监测报告情况(附 件 4),医院已按照不同科室分别进行个人剂量计的管理,根据医院提供的辐射工作 人员监测报告情况:医院所有辐射工作人员连续 4 个季度累积受照剂量均不超过职业年照射剂量约束值 5mSv。工作场所和环境辐射水平监测: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 理办法(环保部令第 18 号)的要求,医院已每年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在用的射线装置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 1 次辐射水平监测,监测报告存档。(5)年度评估报告建设单位已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要求,每年 对本单位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并于每年 1 月 31 日前向发证机关提交年度评估报告。9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 ×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 量(Bq)年最大操作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 日等效最大操作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MeV)额定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数字减影造影装置(DSA)类1 台拟定1251000介入手术中造影显像1 号楼 4 楼预留机 房使用(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 流( 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贮存方式数量10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 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 , 固体为 mg/kg , 气态为 mg/m3 ;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和活度(Bq)。11表 6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1 日)生态环境部关于废止、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生态环境部令第 7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9号)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19 年 3 月 2 日第二次修正)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6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 局令第 31 号,2008 年 12 月 6 日经环境保护部令第 3 号修改,2017 年 12 月 20 日经环境保护部令第 47 号修改,2019 年 8 月 22 日经生态环境部令第 7 号修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18 号 2011年 5 月 1 日)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 第 66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 第 44 号)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 年4 月 28 日更新(生态环境部令第 1 号)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令第 682 号)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 号)12技术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HJ 10.12016)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 1458393)其他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5 年)13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本项目是在固定的有实体边界的射线机房内使用射线装置,参照辐射环境保 护 管理 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 设项 目环境影 响评价文件 的 内容和格式 (HJ 10.1-2016)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的相关 规定,以射线机房的边界外 50m 的范围作为本项目的评价范围,具体评价范围详见图 7.1-1 中的红色虚线范围。图 7.1-1 评价范围示意图及室外环境保护目标与项目相对位置图(红色方块表示项目的机房边界)从上图可看出本项目的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内,除南面大部分位于卫国路,小 部分位于卫国路南面的商住混合楼外,其余北面、东面及西面基本位于医院内部范围。147.2 保护目标根据评价范围,结合周边环境情况,确定本项目的保护目标是项目周围环境 50m 范围内活动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非辐射工作人员),实际上辐射影响最大的是机 房相邻的其它工作场所中活动的人群,医院室外环境保护目标与本项目相对位置见图 7.1-1,室内环境保护目标与 DSA 检查室相对位置图详见图 7.2-1,DSA 检查室与上一 层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图详见图 7.2-1,DSA 检查室与下一层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 置图详见图 7.2-1,机房的相邻四至环境状况见图 7.2- 1。本项目主要考虑的保护目标见表 7.2- 1。表 7.2- 1 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序号保护目标方位距离影响人群(人数)室内1污物通道、控制室西面墙外相邻辐射工作人员(约5人)、病人(部 分居留)2病人通道、手术操作二室南面墙外相邻辐射工作人员(部分居留)、病 人(部分居留)3设备室、导管室东面墙外相邻辐射工作人员(部分居留)、公 众(偶然居留)4普通病房上一层3.5 米医务人员、病人(约 8 人)5验光室下一层3.5 米医务人员、病人(约 20 人)室外6医院停车场北面墙外相邻医务人员、公众(偶然居留)73 号楼西北面约 21 米医务人员(部分居留)、病人(部分居留)8两栋商住混合楼南面约 43 米公众(约 320 人)9医院内场所、卫国路 及其北侧人行道50 米范围内50 米医务人员、公众(偶然居留)15图 7.2-1 室内环境保护目标与 DSA 检查室相对位置图图 7.2-2 DSA 检查室与上一层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图16图 7.2-3 DSA 检查室与下一层环境保护目标相对位置图17评价标准1.剂量约束值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第 4.3.2. 1 款:应对 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该标准 6.2.2 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 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 附录 B(标准的附录 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并且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根据其附录 B 第 B1.1.1.1 款: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不超过“由审管部门决定 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不超过 20mSv 的限值”; 根据第 B1.2. 1 款: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年有效剂量 1mSv” 的限值。对于一项实践中的特定的源,本项目分别取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剂量限值 的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作为剂量约束值:即辐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超过 5mSv ,公众的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超过 0. 1mSv。2.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水平根据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在距机房屏蔽 体外表面 0.3m 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具有透视功能的 X 射线 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 2.5Sv/h;测量时,X 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确定本项目的机房的屏蔽墙、防护门、观察窗以及顶棚外 30cm 处的辐射剂量率控制水平为不大于 2.5Sv/h。3. 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根据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第 5.2 款:单管头 X射线机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为 20m2 ,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为 3.5m。表 7.2-2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 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 m单管头 X 射线机 a203.5A 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 X 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 1 个房间内第 5.3 款:介入 X 射线设备机房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不小于 2mm ,非有用线束18方向铅当量不小于 2mm。表 7.2-3 不同类型射线装置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 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 mm介入 X 射线设备机房不小于 2不小于 2第 5.6 款:机房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第 5.7 款: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 态指示灯,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外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第 5.9 款:每台 X 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 7.2-2 基本种类 要求的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的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 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防护衣;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 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 0.5mmPb。表 7.2-4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铅防护眼镜选配:铅橡胶手套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 裙(方形)或方巾、 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阴影屏蔽器具注: “ ”表示不需要19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 项目地理位置和场所位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座落于佛山市禅城区卫国路 78 号,本项目位于医院 1 号楼4 楼介入科,现状为预留机房,环境现状见图 8-1。位置图见图 1.4- 1 和图 1.4-2。项目拟建场地现状项目拟建场地现状普通病房(项目上一层)验光室(项目下一层)项目所在大楼项目南侧走廊及手术操作二室20高压供氧间项目东面的高压供氧间及远处商住楼项目西北面医院 3 号楼图 8-1 项目拟建区域及周围环境现状图8.2 辐射环境现状为调查项目拟建区域的环境辐射水平现状,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南大康德信检测技 术有限责任公司对介入手术室拟建场地进行了辐射环境现状检测,检测报告见附件2。8.2.1 辐射环境现状检测(1)检测因子X-辐射剂量率。(2)检测依据的方法环境地表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3)检测仪器型号名称:JB5000 型 X 、辐射剂量当量仪 出厂编号:17002检定单位: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证书编号:2019H21-20- 1791488001有效期:2019 年 04 月 22 日2020 年 04 月 21 日(4)检测点位检测点位主要分布在机房的拟建区域及其上、下层,以及评价范围内各主要建筑 物。本次检测在 DSA 检查室及周围(室内)布设了 8 个检测点,在机房所在楼外(室外)布设了 6 个检测点,共 14 个检测点。详细测量布点见图 8-2 和图 8-3。(5)检测质量保证措施监测前制定监测方案,合理布设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点位时充分考虑使监测结21果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监测所用仪器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定期参加上级技术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的仪器比对;通过仪器的期间核查或绘制质量控制图等质控手段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监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仪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实行,监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监测报告严格按相关技术规范编制,数据处理及汇总经相关人员校核、监测报告经质量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审核,最后由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签发。为调查项目拟建区域的环境辐射水平现状,建设单位委托广州南大康德信检测 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介入手术室拟建场地进行环境辐射剂量率检测,检测点位主 要分布在机房的拟建区域及其上一层,以及评价范围内各主要建筑物,详细测量布点见图 8-2 和图 8-3,检测数据见表 8-1,检测报告见附件 2。图 8-2 室内现场检测布点图22图 8-3 室外现场检测布点图(6)检测结果本项目辐射环境现状检测结果详见表 8- 1。表 8-1 环境辐射剂量率背景水平检测结果(nSv/h)序号位置检测结果(nSv/h)备注平均值标准差拟建区域1DSA 检查室(射线机房中心位置)2434.5 )(层)(室内 5 手术操作二室门口处(射线机房南侧) 267 3.3236导管室(射线机房东侧墙外紧邻)2563.17验光室、全飞秒激光近视治疗中心(射线机房楼下)2642.98普通病房(射线机房楼上)2542.8项目拟建区域四周(室外)9一楼输液室( 一号楼主体北侧延展楼)2421.910医院 3 号楼(射线机房西北侧约 21m)2392.611医院 2 号楼( 一号楼西侧)2462.312停车场入口( 一号楼东侧)2632.113人行道( 一号楼南侧)2803.614 两栋商住混合楼(射线机房南侧约 43m) 267 4.1注: 以上数据均包含宇宙射线的贡献项目拟建区域环境辐射剂量率检测水平为 238nSv/h267nSv/h,评价范围内其 它场所的室外环境辐射剂量率水平为 239nSv/h280nSv/h ,根据单位转换关系 (1nSv/h=1.2nGy/h) ,则项目拟建区域及上下层的环境辐射剂量率检测水平为 198.3nGy/h222.5nGy/h ,评价范 围 内其它场所 的室外环境 辐射剂量率水平为 199.2nGy/h233.3nGy/h,对照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1995 年)对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结果佛山地区室内辐射剂量率调查水 平为 134.1nGy/h233.1nGy/h,道路辐射剂量率调查水平为 86.4nGy/h167.7nGy/h,可见项目拟建区域的环境辐射剂量率水平及室外环境辐射剂量率水平偏高。24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 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1.1.工作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实质上是一个基于固定式 C 型臂 X 射线机的造影系统, 是将受检部位注入造影剂前后的两幅血管造影 X 线荧光图像相减,除去了不变的骨 骼和软组织等结构,浓度很低的造影剂充盈的血管被突出的显示出来,并可以动态显示出血液流动情况,因而能清楚的显示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成像原理见图9.1-1。图 9.1-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成像原理示意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主要功能就是透视或摄影,为手术提供放射影像。9.1.2.设备组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X 线发生和显像系统X 线发生和显像系统包括 X 线管,高压发生器,影像增强器,电视摄像机,光学系统和监视器等。其中 X 射线发生装置包括 X 线管、高压发生装置和控制装置。X 射线管是整台射 线装置的辐射源。X 射线管由安装在真空玻璃壳中的阴极和阳极组成,阴极是钨制灯 丝,它装在聚焦杯中。当灯丝通电加热时,电子就“蒸发 ”出来,而聚焦杯使这些电子聚集成束,直接向嵌在金属阳极中的靶体射击。高电压加在 X 射线管的两极之25间,使电子在射到靶体之前被加速达到很高的速度,高速电子轰击靶体产生 X 射线。(2)机械系统机械系统主要包括机架和导管床。(3)图像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4)计算机系统在 DSA系统中,计算机主要用于控制和图像后处理。(5)辐射屏蔽系统X 线显像系统中的影像增强器本身就是一个有用线束的屏蔽设施,通常在影像增 强器透射和摄影情况下,由于影像增强器对初始有用线束的屏蔽作用,介入手术机 房的辐射屏蔽设计一般只需考虑次级屏蔽就足够了。此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出厂将配备铅玻璃悬挂屏风和床侧防护铅帘等辅助防护设施,为从事介入手术近台 操作的医务人员提供辐射屏蔽。本项目使用的 DSA 的最大管电压均为 125kV,最大管 电流均为 1000mA,根据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 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 第 66 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属于类医用射线装置。9.1.3 工作流程及工作方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主要功能就是透视或摄影,为手术提供放射影像。一般都是在手术过程中间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其使用流程主要是:(1)出束前准备,医务人员进入更衣室内为自身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包 括铅橡胶围裙、铅橡胶帽子、铅橡胶颈套等后再进入机房准备出束状态下手术,并 根据手术实际情况,为手术患者遮盖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与 X 射线引导下手术操作无关的其他医务人员撤出机房。(2)在确认做好各项出束前准备工作后,操作室的医务人员采取隔室的操作方 式操作 DSA 装置出束,也有部分手术需要手术操作医生使用脚踏板开关操作 DSA 出束,边出束边实施手术操作。(3)X 射线引导工作完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