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
资源ID:96540282
资源大小:6.36MB
全文页数:17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报告编号:LBHJ-2022-HJSHP008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 (盖章)2022 年 11月环境保护部监制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15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5表 4 射线装置15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16表 6 评价依据17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9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6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31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36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 45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59表 13 结论与建议64表 14 审 批67附件 1 建设单位持有的辐射安全许可证68附件 2 医院环保手续文件70附件 3 辐射培训合格证书(部分) 74附件 4 项目拟建场所现场检测报告76附件 5 建设单位制定的相关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83附件 6 建设单位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检测报告94附件 7 建设单位 2021 年度评估报告103附图 1 建设单位总平面布置及评价项目位置图104附图 2 项目拟建场址所在楼层及上一层平面布局图、扩建后楼层平面图105附图 3 项目规划及平面布局设计图108附图 4 项目辐射防护设计方案109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1 0注册地址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得胜路段 28 号;南海区里水镇和顺安康路 7 号项目地点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 28 号医技楼 1 楼介入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0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50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5%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退役占地面积(m2)/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放射 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 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使用类 类其它1.1 建设单位概况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创建于 1958 年,2018 年纳入南方医科大学直属附属 医院序列,是一所集医疗、公卫、科研、教学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综合公立医院。医院位于享有“梦里水乡,湾区名镇 ”美誉的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 占地 9.3 万 m2 ,建筑面积 18.5 万 m2 ,设有里水及和顺两个院区,下辖里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9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设置床位 1200 张,开设 52 个临床医技科室。医院注重学科平台建设,目前已打造全科医学中心、骨科医学中心、消化医学中 心、脑科医学中心等一批知名品牌学科。同时致力于与国内知名医院和机构合作,引 进一流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包括:与李兆申院士团队合作成为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 心联盟成员单位;与珠江医院结盟形成基于医共体的紧密型医联体;与广东省公共卫 生研究院共建医防养融合创新基地等。设有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实践教育基地、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等。11.2 项目的目的和任务的由来近年来,医院努力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专业建设及人才梯队建设 得以加强,各种先进的诊疗设备相继投入使用,医院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医院现有 1 台已投入使用的 DSA,随着医院业务的增长,已无法满足临床的使用需求及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建设单位拟将医技楼 1 楼介入科内东侧的刷手间、 值班室改为 1 间 DSA 手术室,安装使用 1 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简称“DSA ”),用于开展介入手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项目在开工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对照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 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DSA 属于血管造影用 X 射线装置的分类范围,为 II 类 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 令第 16 号),本项目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 ”中“ 172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使用 II 类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委托广州乐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南方医 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核技术利用扩建项目 ”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评 价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资料收集、现场勘察等工作,并结合项目特点,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1.3 项目建设概述1.3.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医院现有 1 台 DSA 位于医技楼 1 楼介入科内,本次拟将介入科内东侧的刷手间、 值班室改建为 1 间 DSA 机房,并在机房内使用一台 DSA ,拟建区域现状为刷手间、值班室。项目拟建设使用的设备规模见表 1.3- 1。表 1.3-1 项目建设规模一览表序 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 压(kV)最大管电 流(mA)工作场所备注1数字减影血管 造影装置(简 称“DSA ”)类1 台东软NeuAngio43C 型1251000医技楼 1 楼介入科DSA2 室使用21.4 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1.4.1 项目地理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 28 号,本项目拟建 的 DSA 机房位于医技楼 1 楼介入科内,拟建设的 DSA 机房均位于介入科东侧。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 1.4- 1、1.4-2。1.4.2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 28 号,医院北侧为 里水大道北,西侧及东侧为建设中道路,道路另一侧为荒地、水田,南侧为荒地及建设中道路,约 86 米处为里水镇红旗村。拟建项目位于医院医技楼 1 楼介入科,项目所在的医技楼大楼位于医院中部位置, 大楼北侧门诊楼(紧邻),西侧急诊/医技楼(同座大楼),东侧约 15m 处为全科楼 (行政办公区),南侧约 15m 处为住院楼。医院总平面布置和项目所在位置周边情况详见图 1.4-2、图 1.4-3。本项目拟建 DSA 机房 2 现状为刷手间及值班室。DSA 机房 2 位于介入科东侧; 机房南面为机房正门,门外为介入科通道,通道南侧墙外为放射科病人走廊,机房北 侧为清洁间(污物走廊)、走廊外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走廊,机房西侧为控制室(与 原有 DSA 共用控制室),机房东侧为介入科更衣室,上一层为 ICU 及体检中心检查室,下一层为地下停车场。机房外 50m 范围,除东北面小部分位于院外,其余部分均位于医院内部范围,其 中北面为医院门诊楼、西面为急诊/医技楼,东面为室外通道及全科楼,南面为室外道路及住院楼等。拟建场所的相邻四至环境图情况详见图 1.4-4。项目建成后 DSA 机房平面布局图 1.4-5 ,拟建场所楼层现状平面图详见图 1.4-4, 拟建场所建成后首层平面布置图详见图 1.4-6 ,拟建场所对应上一层楼层平面图详见图 1.4-7 ,拟建场所对应下一层楼层平面图详见图 1.4-8。1.4.3 项目选址合理性本项目拟建设使用 1 台 DSA,机房位于医技楼 1 楼介入科内东面。介入科内原有 1 台 DSA,本项目将机房集中布设于介入科内,集中布置,机房外 50m 范围均位于医 院内部范围,设置时充分考虑了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辐射安全与防护,避开敏感人群聚集区。详见图 1.4-2。机房 200m 范围内不涉及中小学、幼儿园3等学校,避开了幼儿园、中小学、少儿培训机构等敏感人群聚集区,详见图 1.4-3。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合理。图 1.4-1 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地理位置图4图 1.4-2 医院平面图及周边环境情况图(红色实心处为项目所在位置)5图 1.4-3 医院总平面布置和项目所在位置周边情况(200m 内)6消毒供应中心图 1.4-4 项目建设前所在楼层现状平面图及拟建位置四至图7图 1.4-5 项目建成后 DSA 机房平面布局图8消毒供应中心图 1.4-6 项目建成后首层平面布置图(红色框处为项目机房位置)9图 1.4-7 拟建项目上一层与建设区域相应位置图(红色框处为项目机房对应位置)10图 1.4-8 拟建项目下一层与建设区域相应位置图(红色框处为项目机房对应位置)111.5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情况1.5.1 建设单位原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建设单位原名称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 ”,目前医院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已变 更事业单位名称为:“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佛山市南海区第三人民医院)”;目前,医院正在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法人代表、法人名称变更等事项。医院原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为粤环辐证04718,种类和范围为“使用 类、类射线装置。 ”,发证日期为:2020 年 03 月 08 日,有效期至 2025 年 03 月 07 日(详见附件 1)。证中许可使用 15 台射线装置,其中 1 台类射线装置,14 台类射线装置。以上许可事项的环保手续完善。医院现有核技术利用项目清单详见表 1.5- 1;医院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环保手续文件详见附件 2;表 1.5-1 医院现有射线装置清单及环保手续办理情况一览表备案号:201844060500002266序 号名称型号类别数量(台)环评批复文号竣工验收意见文号1移动式 C 臂机Multmobil5C with9 svstem1备案号:2019440605000034022移动式床边机YZ021-21备案号:2018440605000022663车载 DRAKHX-5HH-RAD14口腔全景机Pan exam plus1备案号:2019440605000034025牙片机FOCUS16乳腺机MXR-55017DR 机DXR-5801备案号:2018440605000022668DSA 机UNIQ PD2012022 年 9 月完 成自主验收粤环审【2018】278 号9 64 排螺旋 CT 机 IngenuityCT 110DR 机EssentaDR111DR 机EssentaDR112 移动 C 臂机 BV Pulsera 11213移动 C 臂机BV Endura1备案号:20194406050000340214胃肠机D-VISION PLUS501备案号:2018440605000022661516 排螺旋 CT 机brightSpeed11.5.3 原有核技术应用项目管理情况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相关放射性法律、法规,配合各级生态环境 部门监督和指导,辐射防护设施运行、维护、检测工作良好,在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的建立、落实以及档案管理等方面运行良好,医院至今未发生辐射事故。(1)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医院已成立了辐射防护安全和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明确辐射防护责任,能够满足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过程中辐射防护管理和监督的需要。(2)辐射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原持有辐射安全许可证,根据许可证开展相关放射 诊疗项目,在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运行中已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 管理办法中相应要求,建立了关于成了放射防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前 海人寿广州总医院放射防护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射线装置操作规程、辐射防护制度、辐射培训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 人剂量监测制度、射线装置检修维护保养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原辐射管理制度能够满足原有从事辐射工作管理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原有规章制度均已上墙,辐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 制度开展相应的诊疗工作,定期开展自查;目前,原院区设备运行正常,辐射工作开展正常,未发生辐射事故情况。(3)开展辐射监测工作的情况个人剂量监测:医院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已配置有个人剂量计, 并按时进行个人剂量检测,建档保存。根据医院提供的辐射工作人员监测报告情况(附 件 6),统计医院所有辐射工作人员连续 4 个季度累积受照剂量,个人年有效受照剂量最大值约为 1.52mSv ,不超过职业年照射剂量约束值 5mSv。工作场所和环境辐射水平监测: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13理办法(环保部令第 18 号)的要求,医院已每年委托有资质单位对在用的核技术利用项目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进行 1 次辐射水平监测,监测报告存档。(4)其他情况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原有情况年度评估报 告第四十二条:辐射工作单位应当 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 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于 每年 1 月 31 日前报原发证机关。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医院已按照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 要求,每年对本单位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 进行评估,并于每年 1 月 31 日前向发证机关提交年度评估报告。详见附件 7。辐射安全和 防护设施的 运行与维护第四十二条:年度评估报告中应包括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方面的内容根据医院提供的资料显示,医院已按照放射 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的 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对辐射场所进行 检测。年度评估报告中包含辐射工作场所年度检测报告等。14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 ×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 量(Bq)年最大操作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 日等效最大操作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MeV)额定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X 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数字减影血管 造影装置(简 称“DSA ”)类1 台东软 NeuAngio 43C 型1251000放射影像诊 断医技楼1 楼介入科 DSA2 室使用(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 流(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贮存方式数量15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 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 , 固体为mg/kg , 气态为mg/m3 ;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和活度(Bq)。16表 6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2014年),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7 号,2003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二次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2003 年),200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9 号,2019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2019 年 3 月 2 日第二次修正)(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6 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1 号,2021 年 1 月 4 日经生态环境部令第 20 号修改。)(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18号,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8)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 第 66 号,2017 年 12 月 5 日起施行)(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 16 号,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0)国务院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决定(国令第682 号,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11)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 号,2006 年 9 月 26 日起施行)(12)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 第 57 号,2019 年 12 月 24 日起施行)17技术标准(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017 年 1 月 1日起实施)(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 ,2016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3)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2003 年 4月 1 日起实施)(4)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2020 年 10 月 1 日起实施)(5)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9 ,2020 年 4 月 1 日起实施)(6)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 ,2021 年 5 月 1 日 起实施)(7)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2021 ,2021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其他(1)广东省环境天然贯穿辐射水平调查研究(1991)(2)建设单位提供的射线装置机房设计方案、射线装置技术参数及其他技术资料。18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本项目是在固定的有实体边界的射线机房内使用射线装置,参照辐射环境保 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 对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的相关规定,以射线 机房的边界外 50m 的范围作为本项目的评价范围。本项目的具体评价范围详见图7.1- 1 中的红色虚线范围。从图 7.1- 1 可看出本项目的评价范围,评价范围除东北侧部分位于医院外,其余 方位均位于医院内部范围,其中北面为门诊楼,西面部分为急诊/医技楼,南面为医技楼及部分医院室外公共区域,东面为医技楼及部分全科楼区域。7.2 保护目标根据评价范围,结合周边环境情况,确定本项目的保护目标是项目周围环境 50m 范围内活动的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非辐射工作人员),实际上辐射影响最大的是 机房相邻的其它工作场所中活动的人群、机房楼上楼下对应房间活动的人群,机房50m 范围内的环境敏感建筑内的人群等。环境保护目标与本项目相对位置见图 7.1- 1 。本项目主要考虑的保护目标见表 7.2- 1 ,环境保护目标现状情况图详见图 7.2- 1。表 7.2-1 评价范围内保护目标序号保护目标与评价项目相对位置影响人群(人数)剂量约束值*室内1DSA2 机房本项目 DSA 机房内辐射工作人员 (约 15 人)辐射工作人 员:5mSv/a2控制室机房西面3介入科走廊机房南面紧邻公众(偶然居留)公众:0. 1mSv/a4放射科机房南面约 5.5 米公众(约 2 人)5介入科更衣室机房东面紧邻公众(偶然居留)6污物走廊机房北面紧邻公众(偶然居留)7消毒供应中心机房北面约 4 米公众(约 5 人)8ICU 及体检中心检查室拟建机房楼上公众(约 5 人)9地下停车场拟建机房楼下公众(偶然居留)10急诊/医技楼(输液中心)机房西面约 4050 米内公众(约 30 人)室外11门诊楼机房北面约 3850 米内公众(约 30 人)公众:0. 1mSv/a12行政办公区(全科楼)机房东面约 3150 米内公众(约 20 人)13室外公共场所拟建机房公众(偶然居留)注:* 的取值为根据 7.3 评价标准中剂量约束值,设置的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剂量约束值。19图例四周建筑: 本项目机房: 图 7.1-1 评价范围示意图、室外环境保护目标与本项目相对位置图20项目所在大楼介入科走廊(机房南面)控制室(机房西面)污物通道(机房北面)介入科更衣室(机房东面)消毒供应中心(北面约 4m)放射科(南面约 5.5m)ICU(机房楼上)21体检中心检查室(机房楼上)停车场(机房楼下)急诊/医技楼(输液中心)(西面约 40m)门诊楼(北侧约 38m 处)行政办公区(全科楼)(东侧约 31m 处)室外场所(50 米内)图 7.2-1 拟建工作场所室内、室外环境保护目标现状情况227.3 评价标准1 、剂量约束值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第 4.3.2. 1 款:应对 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该标准 6.2.2 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 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 附录 B(标准的附录 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并且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根据其附录 B 第 B1.1.1.1 款: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不超过“ 由审管部门决 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不超过 20mSv 的限值 ”; “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根据第 B1.2. 1 款:实践使公众 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年有效剂量 1mSv” 的限值。综上所述,本项目分别取辐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超过 5mSv,公众的年照射剂量约束值不超过 0. 1mSv。2 、辐射管理分区根据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6.4. 1 控制区6.4.1.1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 区域定为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潜在照射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6.4.2 监督区6.4.2.1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将下述区域定为监督区:这种区域未被定为控 制区,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3 、工作场所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水平根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6.3X 射线设备机房屏蔽体外剂量水平 ”要求,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 具有透视功能的 X 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 Sv/h;测量时,X 射线设备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23c)具有短时、高剂量率曝光的摄影程序(如 DR 、CR、屏片摄影)机房外的周围剂 量当量率应不大于 25Sv/h,当超过时应进行机房外人员的年有效剂量评估,应不大于 0.25mSv。4 、X 射线设备机房布局要求根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6. 1 要求;6.1. 1 应合理设置 X 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6.1.2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6.1.3 每台固定使用的 X 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6.1.5 除床旁摄影设备、便携式 X 射线设备和车载式诊断 X 射线设备外,对新建、 改建和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 X 射线设备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符合表 7.3- 1(GBZ130-2020 中为表 2)的规定。表 7.3-1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单边长度的要求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 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 m单管头 X 射线设备 b(含 C 形臂,乳腺 CBCT)203.5b 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 X 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 1 个房间内6.2 X 射线设备机房屏蔽6.2. 1 不同类型 X 射线设备(不含床旁摄影设备和便携式 X 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低于表 7.3-2(GBZ130-2020 中为表 3)的规定。表 7.3-2 不同类型射线装置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 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 mmC 形臂 X 射线设备机房2.02.06.2.3 机房的门和窗关闭时应满足表 3 的要求。5 、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根据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6.4 要求。6.4. 1 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6.4.2 机房内不应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246.4.3 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6.4.4 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 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 ”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6.4.5 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6.4.6 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6.4.7 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6 、X 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要求6.5. 1 每台 X 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 7.3-9(GBZ130-2020 中为表 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橡胶防护衣。6.5.3 除介入防护手套外,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 0.25 mmPb;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应不小于 0.025 mmPb;甲状腺、性腺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小于 0.5 mmPb、移动铅防护屏风铅当量应不小于 2 mmPb。6.5.4 应为儿童的 X 射线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 0.5 mPb。6.5.5 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不应折叠放置,以防止断裂。表 7.3-3 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 胶颈套、铅防护眼 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注 1:“”表示不做要求。注 2:各类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指防电离辐射的用品和设施。鼓励使用非铅材料防护用品,特别是非铅介入防护手套。注 3:本项目防护用品配备情况是否满足以上标准要求,具体分析详见表 10.0-5。25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 项目地理位置和场所位置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里官路 28 号,本项目位于医院医技楼一层介入科东侧,位置图见图 1.4- 1 和图 1.4-2。8.2 辐射环境现状为了解本项目拟建区域的环境辐射水平现状,我公司对本项目拟建场所及周边进行了辐射环境现状检测,检测报告见附件 4。8.2.1 辐射环境现状检测(1)检测因子环境辐射剂量率(2)检测依据的方法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3)检测条件时间:2022 年 9 月 22 日;温度:31; 湿度:56%(4)检测仪器型号名称:X- 辐射剂量率仪(6150AD6/H+6150AD-b/H)仪器编号:171412(主机)+176695(探头) 生产厂家:AUTOMESS测量范围:1nSv/h99.9Sv/h 能量响应:38keV7MeV检定单位:广东省辐射剂量计量检定站 证书编号:GRD(1)20220324检定日期:2022 年 08 月 16 日 有效期:1 年(5)检测点位检测点位主要分布在机房的拟建区域及其上一层、下一层,以及评价范围内各主 要建筑物。本次检测在拟建 DSA 机房及周围(室内)布设了 12 个检测点,在机房所在楼外(室外)布设了 5 个检测点,共 17 个检测点。详细测量布点见图 8.2- 1 和图 8.2-2。(6)检测质量保证措施监测前制定监测方案,合理布设监测点位,选择监测点位时充分考虑使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监测所用仪器经国家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每次测量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