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县人民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
资源ID:96541028
资源大小:451.76KB
全文页数:1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扶绥县人民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机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编号: GXPX-FS-20230301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扶绥县人民医院二二三年三月目 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1表 2 放射源 13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13表 4 射线装置14表 5 废弃物14表 6 评价依据15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17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21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25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30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40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51表 13 结论与建议56表 14 审批59附件:附件 1 委托书附件 2 发改委备案项目代码附件 3 现状监测报告附件 4 辐射安全许可证附件 5 关于调整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附件 6 辐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附件 7 个人剂量检测报告(部分)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应用项目建设单位扶绥县人民医院法人代表 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新宁街 173 号项目建设地点扶绥县新宁镇新宁街 173 号医院北部磁共振室一层北侧 DSA 室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 资(万元)1098.86项 目 环 保 投 资 (万元)35投资比例 (环保投资/ 总投资)3.2%项目性质 新建 改建 扩建 其它占地面积(m2)/应 用 类 型放射源销售类 类 类 类 类使用类(医疗使用) 类 类 类 类非密封 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类 类销售类 类 使用类 类其他1.1 建设单位简介扶绥县人民医院创建于 1946 年 6 月,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新 宁街 173 号。 医院于 2000 年被评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 保健健康管理等工作任务,人口覆盖近 70 万人。 医院编制床位 460 张,开放床位 580 张, 在职职工 920 多人。 医院是扶绥县的 120 急救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危重新生儿 救治中心、胸痛中心。 医院先后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国家级“全 国肿瘤登记工作突出贡献奖”、自治区级“广西住院医师(助理全科医生) 规范化培训临床技能大赛三等奖”、自治区级“自治区节约型公共示范单位”、“自治区文明单位”、1崇左市 2021 年“医疗先进集体”、崇左市 2021 年“护理先进集体”、扶绥县“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医院开设有 21 个临床科室、8 个医技辅助科室, 其中设有内科病区 5 个、外科病区 4 个、儿科病区 2 个、妇科、产科、眼-耳鼻咽喉科、口腔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重 症医学科、手术麻醉科、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皮肤性病科、血液透析室及放射科、 超声医学科、医学检验科、病理科、血库、药剂科、内镜室、消毒供应室等医技辅助科 室。目前, 医院拥有重症医学科、手术麻醉科等 2 个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 妇科、产科等 2 个崇左市临床重点专科。重点学科包括神经内科、妇科、产科、骨科、消化内科等。医院积极承担大型公立综合医院职能担当, 肩负支援基层医院能力提升、健康扶贫、 突发医疗事件援助的重任。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医院支援宁明、凭祥、大新、龙 州等边境县市, 积极主动承担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全民核酸等公共任务, 改造建设扶绥 县“新冠肺炎应急救治病区”,尽显抗疫担当, 铸就了人民生命安全防线。在扶绥县抗 击新冠疫情中创造群众零确诊、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佳绩, 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1.2 任务由来医院因业务发展需要, 拟建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以下简称 DSA)应用 项目,使用 1 台 DSA 设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需开展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办理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对照关于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 2017 年 12 月 5 日) ,项目拟建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属 于类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本项目 属于“172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中使用类射线装置项目”,应编制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医院委托广西品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组织了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资料搜集、现场勘察等工作, 按 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HJ10.1-2016)中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内容和格式,编制扶绥县人民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应用项目辐射环境影响报告表 。1.3 建设项目概况及评价规模2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服务水平, 改善病人诊疗条件, 尽可能多的挽救和改善危重患者 的生命和生存质量, 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应用项目,具体建设内容为: 在医 院北部磁共振室一层北侧新建 DSA 以及配套的辐射防护设施、配套的业务用房,计划 使用 1 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 用于开展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项目, 属于使用类射线装置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具体见表 1- 1。表 1-1 本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序 号设备名称类 别数量 (台)型号最高管电压(kV)最大输出电 流(mA)使用位置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射线机(DSA)1Azurion7M201251000医院北部磁共振室一层北侧 DSA室1.4 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保护目标1.4.1 项目地理位置医院位于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新宁街 173 号,医院地理位置图见图 1- 1。图 1-1 扶绥县人民医院地理位置图31.4.2 项目场所周边环境状况(1)项目所在楼周边环境状况本项目建设的 DSA 机房设置在医院北部磁共振室一层北侧,磁共振室为地面 1 层 建筑,主要设置有 1 间核磁共振检查间(磁体间) 、2 间预留 DSA 机房及配套用房。 该 楼东侧为消毒供应室(1F)、内科综合住院楼(6F);南侧为值班室(1F)、院外民房 (1F)、新建内科综合楼(10F/1D);西侧为院外民房(1F-3F);北侧为外科综合住 院楼(12F);东北侧为内科六病区(3F)。核磁共振室周围环境现状见图 1-2图 1-7,医院总平面布置图见图 1-8。(2)项目机房周边 50m 范围环境状况以 DSA 机房场所四周边界为起点 50m 范围环境状况:东侧 0m- 11m 范围内为核磁 共振室楼业务用房、11m- 14m 范围内为院内通道、 14m-22m 范围内为消毒供应室(1F, 最近距离约 14m)、22m-48m 为院内通道、48m-50m 范围内主要为内科综合住院楼(6F, 最近距离约 48m);南侧 0m- 18m 范围内为院内通道、18m-24m 范围内为值班室(1F , 最近距离约 18m)、20m-50m 范围内为院外民房(1F,最近距离约 32m)、新建内科综 合楼(10F,最近距离约 48m);西侧 20m 范围内为院内通道、 20m-50m 范围内为医院 边界(最近距离约 20m)、院外民房(1F-3F,最近距离约 20m);北侧 0m-2m 范围内 为楼内 DSA 相关业务用房、2m-5m 范围内为院内通道、5m-25m 范围内为外科综合住院 楼(12F,最近距离约 5m)、 25m-32m 范围内为院内通道、 32m-50m 范围内为院外湖 泊;东北侧 0m-6m 范围内主要为楼内 DSA 相关业务用房、 6m-49m 范围内主要为院内通道、 49m-50m 范围内为内科六病区(3F,最近距离约 49m)。(3)项目机房相邻环境状况DSA 机房东侧相邻为无菌间、药品间、洁净通道、换车间;东北侧相邻为更衣室、 缓冲区; 西侧相邻为楼外过道; 南侧相邻为控制室, 北侧相邻为设备间、污物通道、卫 生间;无上下层建筑。本项目 DSA 机房和控制室之间设置有防护铅玻璃窗,通道设置铅防护门。 项目机房所在楼层平面布置图见图 1-9,机房上方屋顶平面图见图 1- 10。1.4.3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辐射工作人员、机房周围医院工作人员、就诊人员、陪护家属及逗留的公众等。1.4.4 项目选址合理性4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关于“源的选址与 定位”规定, 国家只对“具有大量放射性物质和可能造成这些放射性物质大量释放的源” 应考虑场址特征的规定, 对其它源的选址未作明文规定。本项目在正常运行和事故工况下,均不会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因此,对这类项目的择址国家未加明确限制。本项目机房采取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的屏蔽措施 和安全防护措施, 充分考虑了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防护。因此, 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1.5 实践正当性分析医院新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应用项目具有以下优点: 先进性。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技术是一种新的 X 线成像系统, 是常规血管造影术和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相结合的产物,通过 DSA 处理的图像,使血管的影像更为清晰,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更 为安全;不可取代性。由于 DSA 手段在医疗诊断方面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特点, 使医院对疾病的诊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保障健康、拯救生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个更加优越的诊疗环境,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 DSA 项目的实 施提高了医院档次及服务水平, 吸引更多的就诊人员, 医院在保障病人健康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 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应用项目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辐射防护“实践正当性”的要求。1.6 原有核技术利用项目许可情况1.6.1 原有辐射安全许可证情况扶绥县人民医院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证号:桂环辐证F6093),许可范围为使 用类射线装置,许可证有效期至 2025 年 12 月 15 日。许可使用射线装置共 10 台(列表见表 1-2), 辐射安全许可证见附件 4。1.6.2 原有辐射安全管理情况医院遵守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等辐射法律法规, 配合各级生态环境 部门监督检查, 辐射防护设施运行良好, 在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的建立、落实及档案管理方面运行良好。(1)医院建立了辐射工作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操作规程、辐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射线装置使用登记制度、辐射安全事件应急5预案、辐射环境及个人剂量监测方案、工作场所防护监测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2)为加强对辐射安全和防护管理工作,医院成立了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辐射防护责任,并加强了对射线装置的监督和管理,见附件 5。(3)医院定期组织辐射工作人员参加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接受辐射防护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 并持证上岗。(4)辐射工作期间, 要求辐射工作人员佩带个人剂量计,接受职业外照射剂量监 测, 建立剂量健康档案并存档。 医院委托广西居里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辐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部分监测报告见附件 7。(5)医院放射性工作场所均设置有电离辐射警示牌和工作指示灯,并根据不同项目进行分区管理。(6)医院制定了设备定期保养维护制度,定期自行检测设备状况, 记录设备日常运行和异常情况。(7)近年来医院委托监测机构对医院辐射工作场所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监测结果 显示在用射线装置场所周围辐射剂量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并对医院射线装置安全和防 护状况进行评估,并于每年 1 月 31 日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上一年度安全评估报告。综上所述, 医院在用射线装置均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 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并严 格执行, 落实了辐射环境监测计划及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且监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因此可以认为医院具备新增 DSA 项目运行及辐射安全管理基础能力。表 1-2 医院已许可射线装置列表序号装置名称规格型号类别工作场所装置状态1移动式 C 形臂 X 射线机HHMC- 100类外科综合住院楼 11 楼手术室在用2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 备(CT)SOMATONPerpective类门诊楼 2 楼放射科 CT 检查室在用3医用 X 射线摄影系统(DR)新东方 1000类门诊楼 2 楼放射科 DR 检查室在用4牙科 X 射线机移动式 DYS-M类门诊楼 6 楼口腔科 X 线室在用5口腔 X 射线机CS 8000C类门诊楼口腔科 X 线室在用6X 射线摄影装置(DR)Radnext 50类门诊楼 2 楼放射科 DR 检查室在用67医用诊断 X 射线机(胃肠 机)DRF-5A类门诊楼 2 楼放射科透视室在用8数字化医用诊断 X 射线成 像系统(车载 DR)EX 50-DOR类流动体检车(桂 F C9360)放 射室在用9移动式摄影 X 射线机M40- 1A类医院发热门诊 DR 室在用10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 备(CT)Aquilion Lightning TSX-035A类门诊楼 2 楼放射科 CT 检查室在用图 1-2 项目拟建场址现状图 1-3 项目拟建机房所在楼现状7图 1-4 项目拟建机房所在楼东侧消毒供应室图 1-5 项目拟建机房所在楼南侧值班室图 1-6 项目拟建机房所在楼西侧医院外民房8图 1-7 项目拟建机房所在楼北侧外科综合住院楼9图 1-8 医院总平面布置图10图 1-9 拟建项目机房所在楼层的平面布置图11图 1-10 拟建项目机房上方屋顶平面图12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以下空白/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 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 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 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以下空白/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3表 4 射线装置序 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厂家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射线机(DSA)1Azurion7M20飞利浦医疗系统荷兰有限公司1251000放射诊断医院北部磁共 振室一层北侧 DSA 室以下空白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O3)、氮氧 化物气态/极少量极少量/通过设置在机房西北角 墙上排风扇排出机房, 弥 散在大气环境中分解。以下空白注:本项目使用的是 X 射线装置, 由于发射的 X 射线能量较低,且曝光持续时间极短, 主射束通过空气的路程很短(约 40cm),因此 DSA 发射的 X 射线所致空气产生臭氧(O3)、 氮氧化物的量是极少量的。本项目机房设置动力排风扇, 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中第 6.4.3 条“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 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的要求。14表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年 12 月 26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14 年 4 月 24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2015 年 1 月 1 日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 年 10 月 28 日通过, 自 2003年 9 月 1 日起施行; 2018 年 12 月 29 日第二次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号),2003 年 10 月 1 日施行;(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 11 月 29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务院令第 253 号发布施行; 2017 年 7 月 16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 682号令修订,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 年 9 月 14 日经 国务院令第 449 号公布,2014 年 7 月 29 日经国务院令第 653 号修改, 2019年 3 月 2 日经国务院令第 709 号修改);(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6 年 1 月 18 日经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1 号公布, 2008 年 12 月 6 日经环境保护部令第 3 号 修改; 2017 年 12 月 20 日经环境保护部令第 47 号修改, 2019 年 8 月 22 日经 生态环境部令第 7 号修改, 2021 年 1 月 4 日经生态环境部令第 20 号修改); (7)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 18 号),自 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8)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 2017 年第 66 号),自 2017 年 12 月 6 日起施行;(9)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版)(生态环境部令第16 号),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0)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145 号) ;(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 9 号), 2019 年 11 月 1 日施行;(1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国环规环评20174 号),152017 年 11 月 20 日;(13)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指南 污染影响类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8 年第 9 号), 2018 年 5 月 15 日;(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第 49 号令);(15)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6) 关于进一步优化辐射安全考核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1 年第9 号),自 2021 年 3 月 15 日起施行。技术标准(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HJ 10.1-2016),环境保护部。(2)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4)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5)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GBZ 128-2019);(7)李德平, 潘自强等辐射防护手册(第一分册) 、(第三分册)原子能出版社, 1987 ,1990 年。其他(1)委托书,见附件 1;(2)发改委备案项目代码,见附件 2;(3)现状监测报告,见附件 3;(4)辐射安全许可证, 见附件 4;(5)关于调整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见附件 5;(6)辐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见附件 6;(7)个人剂量检测报告(部分),见附件 7。16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本项目是在固定有实体边界的机房内使用类射线装置, 结合辐射环境保护管 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 (HJ10.1-2016)对核 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评价范围的相关规定, “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 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 50m 的范围”,将本项目 DSA 机 房屏蔽体外 50m 的区域作为评价范围。评价范围示意图见图 7- 1(棕色虚线框),具 体为: 东侧至内科综合住院楼(6F,最近距离约 48m);南侧至新建内科综合楼(10F, 最近距离约 48m);西侧至医院边界(最近距离约 20m)及院外民房(1F-3F,最近 距离约 20m);北侧至院外湖泊(最近距离约 32m);东北侧至内科六病区(3F,最近距离约 49m)。图 7-1 评价范围示意图177.2 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机房周围其他非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成员,使他们受到的辐射照射低于各自的辐射剂量管理约束值。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7- 1。表 7-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保护目标名称相对方位及距离人口数量类别年剂量管理约束值要求DSA 介入手术操作医生机房内8 人职业 人员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 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 平均) 20mSv;本项目取 其四分之一即 5mSv 作为 年剂量管理约束值。护士机房内4 人DSA 控制室操作人员机房相邻控制室 内1 人磁共振室楼内工作人员同一栋楼约 15 人公众 人员年有效剂量,1mSv;本项 目 取 其 十 分 之 一 即 0.1mSv 作为年剂量管理 约束值。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东侧 14m约 5 人内科综合住院楼工作人员东侧 48m约 100 人值班室工作人员南侧 18m约 10 人新建内科综合楼工作人员南侧 48m约 10 人院外民房常驻人员南侧 32m2 人院外民房常驻人员西侧 20m约 30 人外科综合住院楼工作人员北侧 5m约 200 人内科六病区工作人员及病 患东北侧 49m约 100 人评价范围内路过的患者、陪护、公众、其他工作人 员等公众人员机房屏蔽墙外 50m 范围内流动人口7.3 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该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第 4.3.2.1 款关于剂量限制的规定: 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 以保证本 标准 6.2.2 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 B(标准的附录 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18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项目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第 B1.1.1.1 款,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 使之不超过下述限 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 20mSv;本次评价从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出发,使职业人员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附加剂量照射,取其四分之一即 5mSv 作为职业人员的年剂量管理约束值。第 B1.2 款 公众照射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 1mSv;本评价取其十分之一即 0.1mSv 作为公众成员年剂量管理约束值。6.4.1 控制区6.4.1.1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 域定为控制区, 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 并预防潜在照射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6.4.2 监督区6.4.2.1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将下述区域定为监督区: 这种区域未被定为控制 区, 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 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2)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本标准规定了放射诊断的防护要求, 包括 X 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防护安全操作要求及其相关防护检测要求。本标准适用于 X 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中的 X 射线成像设备参照本标准执行。6 X 射线设备机房防护设施的技术要求6.1 X 射线设备机房布局6.1.1 应合理设置 X 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6.1.2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 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 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196.1.3 每台固定使用的 X 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 局要求; 每台牙椅独立设置诊室的, 诊室内可设置固定的口内牙片机, 供该设备使用,诊室的屏蔽和布局应满足口内牙片机房防护要求。6.1.4 移动式 X 射线机(不含床旁摄影机和急救车配备设备) 在使用时, 机房应满足相应布局要求。6.1.5 除床旁摄影设备、便携式 X 射线设备和车载式诊断 X 射线设备外, 对新建、 改建和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 X 射线设备机房, 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符合表 7-2 的规定。表 7-2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单边长度(节选与本项目相关)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 d 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 e m单管头 X 射线设备(含 C 形臂)203.56.2 X 射线设备机房屏蔽6.2.1 不同类型 X 射线设备(不含床旁摄影设备和便携式 X 射线设备) 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低于表 7-3 的规定。6.2.2 医用诊断 X 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 C 中表C.4表 C.7。表 7-3 不同类型 X 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Pb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 mmPbC 形臂 X 射线设备机房226.2.3 机房的门和窗关闭时应满足表 7-3 的要求。6.3 X 射线设备机房屏蔽体外剂量水平6.3.1 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 具有透视功能的 X 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Sv/h;测量时, X 射线设备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c) 具有短时、高剂量率曝光的摄影程序(如 DR 、CR、屏片摄影) 机房外的周围 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 25Sv/h,当超过时应进行机房外人员的年有效剂量评估,应不大于 0.25mSv;20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 项目地理位置及场所位置扶绥县人民医院位于崇左市扶绥县新宁镇新宁街 173 号,医院地理位置图见图1- 1。本项目拟建设的 DSA 机房设置在医院北部磁共振室一层北侧。磁共振室为地面 1 层楼, 该楼东侧为消毒供应室(1F)、内科综合住院楼(1F);南侧为值班室、院外 民房、新建内科综合楼; 西侧为院外民房; 北侧为外科综合住院楼; 东北侧为内科六病区。 磁共振室周围环境现状见图 1-2图 1-7,医院总平面布置图见图 1-8。8.2 辐射环境现状监测1、辐射环境现状监测目的对DSA项目应用场所及评价区域进行辐射剂量率本底监测, 以掌握场址的辐射环 境质量现状水平, 为现状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本次现状监测委托广西居里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开展, 现状监测报告见附件3。2、监测对象: 本项目现状评价对象为项目场址的辐射环境现状水平。3、监测因子及频次监测因子:X-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 监测频率: 1次。4 、监测点位参考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有关布点原则“测量点 位应依据测量目的布设” 以及放射 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中监测布 点要求, 结合本次DSA射线装置所在楼层的各功能场所人员数量和居留时间情况以及四周建筑功能情况,本次共布点13个。 监测布点图具体见图8- 1、图8-2。5 、监测仪器与监测规范监测仪器的参数与监测所依据的规范见表8- 1。表 8-1 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仪器参数与规范监测项目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仪器名称X- 辐射剂量率仪仪器型号XH-3512E生产厂家西安中核核仪器有限公司能量响应内置探测器: 48keV1.5MeV,外接探测器: 30keV7MeV21量程1nGy/h200Gy/h检定证书校准单位: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放射性计量站, 证书: 检字第 2022-LA112 ,有效期:2022 年 8 月 9 日2023 年 8 月 8 日。监测依据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6 、质量保证措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监测点的可到达性, 在项目拟建场址内和评价范围内工作 人员活动区域、人流量相对较大的区域布设监测点位, 充分考虑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和可重复性,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参考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采用即时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监测仪器每年经有资质的计量部门检定、校准,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本次监测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监测单位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仪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执行, 监测人员经考核合格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校核、审核,最后由授权签字人批准。图 8-1 机房场址周围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一22图8-2 场址周围环境现状监测点位图二7 、监测结果监测单位于 2022 年 12 月 21 日开展现状监测,监测结果见表 8-2。表 8-2 场址及周围环境 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号监测点位置X-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单位: nGy/h)标准差备注1DSA 机房31.60.2室内2控制室35.71.0室内3缓冲区33.70.2室内4洁净通道32.60.2室内5污物通道35.42.1室内6外科综合住院楼南侧 地面68.20.9室外7外科综合住院楼北侧 地面46.10.4室外8消毒供应室东侧地面56.70.6室外239消毒供应室南侧地面78.11.9室外10消毒供应室西侧地面42.21.1室外11内科综合住院楼北侧 地面71.72.6室外12值班室西侧医院边界59.81.0室外13外科综合住院楼西侧 医院边界80.62.1室外室内测值范围31.635.7室外测值范围42.280.6注:1 、监测结果已扣除仪器对宇宙射线的响应值(7.84nGy/h);2、建筑物对宇宙射线的屏蔽修正因子, 室内取 0.8,室外取 1。8.2 辐射环境现状评价由表8-2的监测结果可知,扣除仪器对宇宙射线响应值后,场址及周围环境现状 监测中室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