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
-
资源ID:96545800
资源大小:13.24MB
全文页数:79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评报告.docx
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 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评价机构: 中山大学二一八年二月目 录1.前言 11.1 项目由来11.2 建设项目特点3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3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41.5 主要结论52.总则 62.1 评价目的和原则62.2 编制依据72.3 环境功能区划132.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222.5 评价标准232.6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292.7 环境敏感点识别及保护目标352.8 评价内容及重点392.9 评价时段393.建设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403.1 建设项目概况403.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984.区域环境概况 2244.1 地理位置2244.2 自然环境概况2254.3 区域主要污染源调查230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2325.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325.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395.3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575.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595.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655.6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675.7 海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69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766.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276I6.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837.环境风险评价 3277.1 评价等级及环境敏感要素识别3277.2 环境风险识别3287.3 最大可信事故3337.4 事故风险分析3357.5 事故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3417.6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3487.7 小结3538.污染防治措施及其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 3558.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3558.2 运营期环保设施及技术可行性分析3608.3 环保投资估算3779.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3799.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3799.2 项目社会效益分析3799.3 项目经济效益分析3809.4 环境损益分析3809.5 综合评价38210.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38310.1 环境管理38310.2 施工期环境监理38510.3 运营期环境监理38810.4“三同时”环保设施验收一览表39211.项目产业政策相符性、选址规划合理分析 39411.1 与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39411.2 与相关规划相符性分析39511.3 与相关法规、政策相符性分析40711.4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40811.5 小结40812.评价结论 40912.1 项目概况40912.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论41012.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411II12.4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41412.5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41512.6 公众参与结论41812.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41912.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41912.9 综合结论419III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前言1.1 项目由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创立于 1995 年, 现拥有 IT、汽车和新能源三大产 业。 目前, 比亚迪在汽车整车和核心零部件领域, 已经拥有一大批自主知识产权 和核心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方面也已经掌握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三大核心技术。2015 年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组建了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 购买了汕尾市红草产业集聚地的 524455m2 土地作为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 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下称“本项目”)建设 用地,地理坐标为东经 115°1945.65,北纬 22°5114.45(地理位置见图 1- 1), 本项目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工艺, 项目全部达产后, 生产 250t/a 汽车挡风玻璃清 洗剂、800t/a 大巴复合材料配套高固体份涂料、100t/a 水性线路板清洗剂、3000t/a 电化学表面处理剂、1000t/a 工业切削液、100t/a 工业水性涂料、150 万 m2/a 汽车 软内饰 TPO 蒙皮、300t/a 电机磁钢封装电木材料、4000t/a 汽车保养用油、4000t/a 发动机冷却液、 3000 万 PCS/a 电机磁钢(表面喷涂)材料、480 万 m2/a 预浸料 原料、22 万 m2/aSMC 模压成品、72 万个/a 铝硅碳散热片、960 t/a 石墨烯导电剂、 1.2 万 m2/a 预浸料制品、12000m2/a 树脂模具、36 t/a 介电陶瓷粉体、 6 万套/a 镁 合金材料、540t/a 非晶铸锭、2880 t/a 硅胶及硅胶垫片、130 万个/a 陶瓷结构件和 装饰件、 12 万 m2/a 汽车用增强贴片、 2400 万个/a 电机永磁材料(磁钢)、720 万个/a 汽车吸音棉、50 万个/aNFC(近距离无线通信) 磁片、360 万个/aDBC(陶 瓷覆铜板)、216 万个/a 发光 LOGO(反光膜)等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 28 余种产品。总投资约 15 亿元,定员约 1.2 万人。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厂房建设已取得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备件仓 库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汕尾市环保局汕环函201781 号环评批复。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 规定, 本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要求,本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1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N本项目位置图 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2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 建设项目特点本项目为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新建项目, 不属产 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正)中的“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产业政策。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运营后不可避免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建设单 位必须严格落实施工期及运营期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 减小项目对环境的污染和 生态破坏。本项目生产过程需重点控制各种产品生产工序中有机废气等污染物的 产生和排放。同时, 要确保项目建成后废水得到妥善处理, 不对周边水体水质造成明显影响。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委托中山大学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 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协助建设单位开展了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即在比亚迪股份 有限公司网站及项目附近村庄进行了项目信息公告, 并组织环评技术人员对项目 选址及周边环境概况进行了详细踏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资料, 结合冶金 机电类项目的特点,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环评技术导则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进行 了详细的工程分析、现场调查、委托监测、预测计算与分析, 编制了汕尾比亚 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初稿)。建设单位在评价单位协助下在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网站及项目附近村 庄开展了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随后开展了公众意见调查工作。上述工作完成后, 结合公众意见, 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完成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提交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汕尾市环保局进行技术评审。2017 年 9 月 2 日,汕尾市环保局组织专家对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 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进行了技术评估。我单位根据技术评估会专家意见对报告书进行了补充修改, 形 成了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3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程序见图 1-2 所示。图 1-2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程序1.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新建项目, 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项目运营期的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问题,需特别关注各种产品生产工序中有机废气、颗粒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项目运营期间的生产废水主要为各产品生产工艺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喷涂废水以及车间地面冲洗废水等,需关注项目生产废水处理及排放的可行性。4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项目运营期环境风险主要为原辅料 (危险化学品) 及产生的危险废物、 新型材料产品(易燃易爆化学品) 的贮存与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针对本项目施工期、运营期的各污染因子, 建设单位须制定可行的环保措施, 将 环境污染降至最低; 针对环境风险事件, 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 将环境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1.5 主要结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相关产业政策,符合当地的城市发展规划、环 境保护规划, 汕尾红草产业集聚地控规用地规划,选址合理; 建设单位对项目产 生的各种污染物, 提出了有效的环保治理方案, 经过预测评价, 正常排放不会导 致环境质量超标, 环境质量保持在现有功能标准内; 通过加强环境风险事故的预 防和管理, 认真执行防泄漏、防火的规范和各项措施, 严格采取环境风险事故防 范措施,制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其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公众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公众对本项目的建设表示支持;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相容性好。综上所述, 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 严格执行环保“三同 时”的前提下,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5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总则2.1 评价目的和原则2.1.1 评价目的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 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相协调, 根据国家 的有关规定, 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就本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 响以及影响程度和范围进行预测分析, 对防治污染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措施, 保证 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对本项目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拟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调查项目所在区域周围自然环境现状,监测项目周边区域环境现状,评价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2、分析项目的工程概况及其建成后产、排污情况,了解项目建成后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方式特征、排放强度和处理情况。3、结合周围环境特征和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分析预测项目正常生产运营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范围以及环境质量可能发生的变化。4、从环境保护角度, 综合论证本项目选址、生产运营的可行性,供环境保 护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为项目工程设计方案的确定以及进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协调发展。5、本项目涉及化学品生产及危化品存储, 存在火灾、爆炸及泄漏事故风险, 根据项目工程组成、工艺特点分析项目事故源, 分析项目发生事故情况下对周围 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类比分析项目主要事故风险源源项的事故几率,同时提出相应防范和应急措施。6、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建设单位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并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6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2 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依法评价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 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 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 根 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 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 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2.2 编制依据2.2.1 国家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01 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7.2);(3)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 4.1);(4)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10. 4.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5.7);(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8.2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 1.1.施行,2012.2.29 修改);(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18.1. 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5.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5.4);(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 修订);(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9.8.27 修订);7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2000 年 3 月);(1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6);(18)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 年 12 月 29 修订);(1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21 号,2013.2.16);(20)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 版)(2015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21)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务院国发200539 号,(2005.12.3);(2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9.1);(23)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2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 年 2 月 16 日修订;(25)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 号);(26)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 年 10 月;(27)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 年修订),(2017.6);(28)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的意见,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水利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2003. 10.20;(2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 号;(30)关于发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 年第 59 号, 2013 年 9 月 13 日;(31)关于核定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关问题的通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办200325 号);(3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 号);(3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环保部公告 2012 年第 51号);(3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 5 号,(2009. 3);(35)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 号,(2000.11.26);(36)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环发2012118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号);(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682 号令,(2017.8.1);(3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 9 号令,(2011.6);(39)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 环发 200628 号;(40 )国家发 改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 的通知,发 改工业20062882 号, 2006 年 12 月 20 日;(41)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办公厅, 2009 年 3 月 20 日;(42)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4 年 5 月)。2.2.2 地方法规与功能区划(1)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15.1.13 修订);(2)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2016.1.1);(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粤府200635 号);(4)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5)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2010 年 7月 23 日修改);(6)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2013-2020 年)的批复(粤府函201326 号);(7)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2012年 7 月 26 日修改);(8)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 年 7 月 29 日,2012 年 7月 26 日第四次修正);(9)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 年本)(粤发改产业2008334号, 2008 年 1 月 14 日);(10)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粤府2012143号);(11)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 44 号, 2010 年 7 月 23 日);(12)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务信9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息公开力度的通知(粤环函201283 号);(13)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 年本)(粤发改产业2014210 号);(14)广东省节约能源条例(2010.3.31 修订);(15)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范(试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粤环监20008 号, 2000 年 9 月 11 日;(16)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办199974 号);(17)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1997)29 号文;(18)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广东省人民政府粤府办(2000)7 号文;(19)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粤环201114 号);(20)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粤水资源20099 号);(21)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1997.12,2010. 7.23 修改);(22)印发关于加快我省环保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粤府201236 号);(23)印发广东省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056 号);(24)关于印发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的通知(粤环200842 号);(25)关于认真贯彻广东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的通知(广东省环保局,粤环(2002)169 号);(2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意见(粤环200511 号);(27)关于印发广东省地下水保护与利用规划的通知(粤水资源函2011377 号, 2011 年 4 月 7 日);(28)关于开展广东省用水定额试行工作的通知(粤府办201189 号);(29)关于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粤环2006114 号, 2006年 12 月 27 日);(30)关于印发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粤府20135号);(31)关于加强我省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粤环10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23 号);(32)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的通知(粤环200869 号);(33)关于发布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名录(2013 年本)的通知(粤环201289 号);(34)关于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清洁生产意见的通知(粤环200430 号);(35)关于印发广东省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导则的通知(粤环200842 号);(36)关于进一步明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环2008117号, 2008 年 8 月 25 日);(37)关于发布<广东省高危废物名录>的通知,粤环2008114 号;(38)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1999 年;(39)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的通知(粤环201526 号);(40)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的实施方案(2014-2017 年);(41)汕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 年) (2013 年 9 月)(42)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 年) (2008 年 3 月);(43)印发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的通知(汕府201062 号,2010 年 11 月)。2.2.3 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11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192-2015); (9)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 2025-2012);(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3-2007);(11)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2007 年 7 月 1 号实施;(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3)环境保护部关于修订<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有关意见的复函,环函2010264 号, 2010 年 9 月 6 日;(1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2002 年 7 月 1 日实施;(15 )关于发布<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等 3 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 年第 36 号;(16)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17)水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HJ 2015-2012);(18)含油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80-2010)。(19)袋式除尘工程通用技术规范(HJ 2020-2012);(20)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 2034-2013);(21)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6-2013);(22)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年第 31 号;(2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2.2.4 其他相关资料(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广东汕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红草园区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4. 10);(3)汕尾高新区红草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2016.10);(4)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技术资料。12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3 环境功能区划2.3.1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 类和标准分级要求以及汕尾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本项目大气评价区属于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分见图 2- 1 所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印发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划分方案的通知,本项目区域不属于酸雨控制区。2.3.2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废污水先经厂区内污水处理系统预处理后,再进入汕尾高新区红草园 区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 最终排入汕尾港。根据广东省近岸海域功能区划(粤 府办199968 号)和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 年)(汕府2010 62 号)可知,汕尾港为三类海域,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 1997)三类 标准; 项 目 周 边 的 排 洪 渠 汇 入 长 沙 湾 , 参 照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三类标准执行。项目周边水系情况见图 2-2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图详见图 2-3。根据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2008-2020 年),汕尾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情况见图 2-3,本项目建设不在水源保护区范围之内。2.3.3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关于同意广东省地下水功能区划的复函 (粤办函2009459 号),本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韩江及粤东诸河汕尾沿海地质灾害易发区(H084415002S01)。 地下水环境质量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 执行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见图 2-5。2.3.4 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 年),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 为噪声控制 3 类区,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声环境功能区划见图 2-6。13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3.5 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8-2020 年)中对陆域生态功能控制区 的划分情况, 本评价将项目选址与汕尾市生态分级控制图进行了叠加, 见图 2-7。由图可以看出。本项目所在区域为有限开发区,不属严格控制区。2.3.6 区域环境功能属性汇总本项目所属的各类功能区区划范围见表 2.3- 1。表 2.3-1 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 目类 别1地表水功能区汕尾港为三类海域,执行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 1997)三类标准;项目周边的排洪 渠汇入长沙湾,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三类标准执行。2地下水功能区属于韩江及粤东诸河汕尾沿海地质灾害易发区 (H084415002S01),水质类别为类。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功能区4声功能区3 类区5是否自然保护区否6是否风景名胜区否7是否森林否8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9是否重要生态功能区否10是否水土流失重点防护区否11是否人口密集区否12是否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是, 属于汕尾高新区红草园区综合污水处理厂 集水范围14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图 2-1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图15图 例长沙湾二类近岸海域水质 排洪渠类水质长沙排排 洪 渠湾排 洪 渠洪 渠项目位置图 2-2 项目周边水系图16图 2-3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图17图 2-4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图18项目位置图 2-5 汕尾市浅层地下水环境功能区划图19图 2-6 声环境功能区划图20图 2-7 生态分级控制图21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4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2.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工程分析结果, 采用矩阵识别法对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表 2.4- 1。表 2.4-1 环境影响识别矩阵表时段评价因子性质程度时间可能性范围可逆性施工期自然环境水环境较小短较大局部可环境空气一般短较大局部可声环境较大短较大局部可固体废物一般短较大局部可生态环境一般短较大局部否社会经济+较小短较大局部可运营期自然环境水环境一般长期较大局部可环境空气较大长期较大局部可声环境较小长期较大局部可固体废物一般长期较大局部可生态环境较小长期较小局部否社会经济+较大长期大较大可注: 1.本表中“+”为有利影响, “ ”为不利影响;2.以上为正常工况。2.4.2 评价因子筛选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所在地环境污染特点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1-2011)的要求,确定本项目评价因子见表 2.4-2。表 2.4-2 评价因子确定表环境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环境空气SO2 、NO2 、PM10 、PM2.5 、TVOC、甲苯、二甲苯、苯乙 烯、非甲烷总烃和臭气浓度VOCs、二甲苯、 苯乙烯、PM10、SO2地表水环境水温、pH、溶解氧、悬浮物、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 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镉、镍、铅、铁、六 价铬、氟化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定性分析地下水pH、色度、浑浊度、氨氮、总硬度(以 CaCO3 计)、溶 解性总固体、亚硝酸盐(以 N 计)、高锰酸盐指数、挥 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铬(六价) 、铜、铅、镉、汞、 砷、铁、锰、镍、锌、氰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定性分析噪声等效连续 A 声级等效连续 A 声级土壤pH、镉、汞、砷、铜、铅、铬、锌、镍定性分析22汕尾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消费电子零配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5 评价标准2.5.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大气环境二类区,本项目所在区域 SO2 、NO2 、PM10 和 PM2.5 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鉴于 拟建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二甲苯等污染物没有环境质量标准, TVOC 、甲苯参 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二甲苯、苯乙烯参考工业企业 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标准; 在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国 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中提到: 在确定非甲烷总烃排放标准时采取公式(Q= Cm ×R×K)进行计算,公式中的 Cm 值即质量标准,取值为 2mg/m3 ;故本环评 建议非甲烷总烃的质量标准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国家环境保 护局科技标准司)中确定的 2mg/m3 执行; 臭气浓度参照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4554-93)中新建二级厂界标准值(臭气排放量限值为 20,无量纲),具体见表 2.5- 1。表 2.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1 小时平均0.50日平均0.15二氧化氮NO21 小时平均0.20日平均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