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核电厂5、6号机临时海淡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
资源ID:96546795
资源大小:2.56MB
全文页数:40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陆丰核电厂5、6号机临时海淡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污染影响类)项目名称: 陆丰核电厂 5 、6 号机临时海淡系统建设单位(盖章): 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二三年四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0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21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29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42六、结论43附图: 44附图 2 临时海水淡化系统集装箱区域平面布置图45附图 3 项目取、排水口位置图46附图 8 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划图47附图 9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图48附图 10 项目与海洋生态红线的位置关系50附件: 51附件 1:项目委托书51附表52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52海洋环境影响专项及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53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陆丰核电厂 5 、6 号机临时海淡系统项目代码2020-000052-44-02-013817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广东省汕尾陆丰市碣石镇碣石湾东岸 地理坐标( 115 度 49 分 11.538 秒, 22 度 44 分 30.771 秒)国民经济行业类别海水淡化处理 D4630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四十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96.海水淡化处理 463建设性质新建(迁建) 改建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区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2000 万环保投资(万元)12环保投资占比(%)0.6施工工期1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区是: 2022. 12用地(用海)面积(m2)2000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根据专项评价设置原则,本项目不开展大气、地表水、环境风险、生 态专项。本项目浓盐水排入海洋中,需开展海洋专项评价。规划情况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一、项目地理位置为解决广东陆丰核电站 5、6 号机组项目施工和生活用水 不足的问题,建设临时海水淡化系统。项目位于广东省汕尾 陆丰市碣石镇碣石湾东岸,海水淡化系统所处位置为陆丰核电站范 围 内 ,设备 中 心地理坐标为 : 115°49 11.538E 、122°4430.771N;取水点位于陆丰核电站一期工程取水明渠用 海 范 围 内 , 取 水 点 地 理 坐 标 为 : 115°49 8.447E 、 22°4429.121N ; 排 水 点 地 理 坐 标 为 : 115°499.387E 、22°4425.407N 。地理位置图见图 1- 1。二、规划符合性分析陆丰核电项目已列入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 年,调整),本项目为保障陆丰核电站 5 、6 号机组项目施工和生活用水的临时海水淡化工程,符合核电发展的规划。其他符合性分析一、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本项目 所处的海洋功能区为“ 田尾山工业与城镇用海” ,本项目与所 在海洋功能区划海域使用管理要求和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的符 合性详见陆丰核电厂 5、6 号机临时海淡系统海洋环境影响专项及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表 7.1- 1。本项目周边海域海洋功能区划主要有田尾山-石碑山农 渔业区、碣石湾农渔业区、珠海-潮州近海农渔业区等,与本 项目相距分别为 2.2km 、6.9km 、2.3km 。本项目排水口规模 较小,排水口采取了扩散排放措施,排入海域中的浓盐水基 本在近岸区扩散、稀释、降解,对周边海洋功能区的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物质量影响很小。综上,本项目临时海淡系统排水工程的建设对项目所在 地的“ 田尾山工业与城镇用海”及周边其他海洋功能区的海洋水质、沉积物等影响很小。二、与海洋生态红线符合性分析根据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2017 年)、自然资源 部办公厅关于北京等省(区、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 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本项目不处于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区的控制范围内,也不占用广东省海洋生2态红线中大陆岸线的保有自然岸线,与最近的湖东港砂质岸线约 0.9km 。项目与海洋生态红线的位置关系见附图 7。项目周边的海洋生态红线区有金厢海岸防护物理防护极 重要区、金厢重要渔业资源产卵场、碣石湾海马珍稀濒危物 种分布区、金厢角砂质岸线、浅澳港砂质岸线、湖东港砂质 岸线,与本项目的距离分别为 8.7km、10km、11.5km、9.7km、 1.5km 、0.9km ,除浓盐水外,项目排水口不排放其他废水, 海水淡化系统化学清洗废水不排放入海;排海的浓盐水在近 岸进行分散溢流排放,并逐渐稀释降解,不对周边的生态红线区造成影响。项目周边生态红线的管控措施的符合性见陆丰核电厂 5、6 号机临时海淡系统海洋环境影响专项及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表 7.2- 1。综上所述,本项目工程未占用生态红线区,与有关生态 红线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符合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北京等省(区、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的要求。三、与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1.与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广东省“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本 项目所处海域属于海域管控单元中的重点管控单元,该类管 控单元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污染减排、提升资源利用 效率为重点,加快解决资源环境负荷大、局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差、生态环境风险高等问题。项目建设与广东省“三线一单” 的符合性分析如下:(1)本项目建设所在位置未被划入海洋生态红线区;(2)本项目排水口及排水管道为沿岸铺设,不进行挖埋,3工程量很小,施工期不产生悬沙;运营期主要为浓盐水排海, 其组分与原海水基本相同,主要为咸度的增加,项目浓盐水 的排放量较小,咸度增量范围很小,浓盐水经过稀释后对周 边的影响很小。临时海淡系统化学清洗废水不排海;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突破当地环境质量底线;(3)本项目利用海水生产淡水,项目建设投入主要为生 产器械、化学药品、人力等,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较低,因此,本项目建设不突破当地的资源利用上线;(4)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都将进行妥善处理,排放的浓 盐水经稀释后影响很小,与“重点管控单元” 的减排等要求相符,对“一般管控单元” 的生态环境功能影响不大。综上,本项目建设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相符。2.与汕尾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汕尾市“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本 项目所处海域属于汕尾市近岸海域环境管控单元中的重点管 控单元,其管控单元序号为“77” ,编码为“HY44150020005”, 为田尾山工业与城镇用海区,项目与该管控单元的符合性详 见陆丰核电厂 5、6 号机临时海淡系统海洋环境影响专项及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表 7.3.2- 1。根据分析可知,本项目建设与汕尾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相符。3.与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主体功能,将海洋 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 开发区域及禁止开发区域,项目所处位置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海洋渔业保障区(详见图 7.3.3- 1),该区域为是保障海洋4食品供给和生态安全的重要海域,满足人类发展对海洋渔业 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的需求,是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重要载 体。区域实施产业据点式开发。在科学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 基础上,选择沿海部分地区实施点状开发,控制开发强度。 科学推进徐闻粤海通道、阳江核电、惠东核电、陆丰核电, 以及阳江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基地等产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推 进徐闻港、碧甲港、南澳港等港口建设,强化与枢纽港的融 合,提升区域服务能力。本项目为陆丰核电建设期的临时海 淡系统,为陆丰核电的实施提供淡水保障,项目取、排水口位于现有工程用海范围内,符合据点式开发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二、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 年修改) 中的“鼓励类” :“二十二、城镇基础设施” 中“22 、沿海城镇海 水供水管网及海水淡化工程” ;“ 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 约综合利用” 中“3 、微咸水、苦咸水、劣质水、海水的开发利用及海水淡化综合利用工程”。本项目海水淡化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陆丰核电项目 建设期的供水系统,有效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紧张局面,解 决核电项目施工期的供水问题;同时本项目的建设积极合理 科学开发利用临海区域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淡化处理成的 淡水资源广泛用于陆域生活、生产建设中,对改善区域建设条件、推进陆丰核电项目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修改)要求。三、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分为禁止和许可两类事项。对禁止准入事项,市场主5体不得进入,行政机关不予审批、核准,不得办理有关手续; 对许可准入事项,包括有关资格的要求和程序、技术标准和 许可要求等,或由市场主体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依规作 出是否予以准入的决定,或由市场主体依照政府规定的准入 条件和准入方式合规进入;对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本项目为海水淡化工程,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 和限制的产品、技术、工艺、设备及行为,符合广东省海 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为许可准入类,项目在办理相 关许可后进行施工,因此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 年版)是相符的。6图 1-1 项目地理位置图7项目位置图 1-2 广东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图8项目位置图 1-3 汕尾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9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建 设 内 容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陆丰核电厂 5 、6 号机临时海淡系统建设单位:中广核陆丰核电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扩建建设内容:广东陆丰核电站位于汕尾市辖陆丰市碣石镇以南 8km 的田尾山,根据国家 发改委关于核准广东陆丰核电站 5 、6 号机组项目的批复(发改能源2022年 738 号),为保障广东省电力供应,建设广东陆丰核电站 5 、6 号机组项目。 目前 由于碣石水厂向现场供水的两条供水管线供水量仅为 2150m3/d ,无法满足 5 、6 号机组项目的施工和生活用水需求。故建设陆丰核电厂 5、6 号机临时海水淡化系统以解决施工和生活供水不足的问题。本项目建设临时海水淡化系统供水量为 4500m3/d(一期 3000m³/d ,二期增加 1500m³/d) ,系统产水主要用于陆丰核电厂 5 、6 号机建设期混泥土搅拌及养护、 生活饮用等。临时海水淡化系统计划使用年限为 3 年,采用多介质过滤+二级反渗透系统生产淡水。建设内容包括:(1)一期建设包含 6 台日产水 500m³/d 的主机(集成在 40 尺的集装箱中), 目前集装箱设备已安装完成;二期计划于 2023 年年底根据供水情况进行安装,为3 台日产水 500m³/d 的主机(集成在 40 尺的集装箱中)。(2)厂区设置一个 500m3 的原水箱、一个 360m3 的产水箱。(3)项目设置一个海水取水口及原水管,一期工程取水 7320m3/d ,二期工程取水 3660m3/d。(4)项目设置一个浓盐水排水口及浓水管,排水管长约 180m ,排水口位于 当地最低潮位以下,采用三通管分散排放的方式,一期工程排放浓盐水 4500m3/d,二期工程排放 2250m3/d。(5)在 5 、6 号机组施工场所设置蓄水池 3000m³, 供水管长约 2.4km。建设地址:项目海水淡化厂主体工程位于陆丰核电站范围内。海水取水口位10于陆丰核电站一期工程 1、2 号机组取水明渠用海范围内。浓盐水排水口位于海水淡化厂东南面海域,为陆丰核电站一期工程范围内海域。项目位置图见图 1- 1。环评分类: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本 项目属于“ 四十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中“海水淡化处理 463”,应编制报告表,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编制。二、工程组成及建设情况陆丰核电厂 5 、6 号机临时海淡系统主要由 9 座海水淡化集装箱(一期工程 6 座,二期工程 3 座)、1 个箱变站、1 个原水箱、1 个产水箱、1 个取水口及原水 管线、1 个排水口及排水管线、输水管及蓄水池组成, 占地面积约 2000m2(位于现有核电项目范围内,不新增占地)。项目组成详见下表:表 2-1 项目工程组成表序号工程类别工程内容备注1主体工程海水淡化集装箱一期工程 6 座(已安装完成),二期 工程 3 座;为集成式海水淡化设备, 集装箱内包括多介质过滤器、一级反 渗透装置、二级反渗透装置以及相关水泵等取水口及原水管取水口位于海水淡化厂南面的陆丰核 电站一期工程 1、2 号机组取水明渠用 海范围内。取水口由 2m×2m×4.9m 的混凝土基 础、3 台原水泵(2 用 1 备)、2 根 4m 长的取水管组成。原水管连接取水口与原水箱,长约 90m 、DN250。浓盐水排水口及浓水 管浓盐水排水口位于海水淡化厂南面海 域。浓盐水排水口末端采用三通管分散 排放,3 个排水点间隔 2m;浓水管连接集装箱与浓盐水排水口,为 DN315 的 PE 管,长约 180m。原水箱500m3产水箱360m32辅助工程蓄水池3000m³ , 位于 5、6 号机组施工场所内输水管DN250 ,长约 2.4km ,连接海淡系统 与蓄水池3公用工程箱式变电站1 座三、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1本项目无需固定劳动定员,定期清洗及维护检修由陆丰核电厂 5、6 号机组劳动定员调配。四、原辅材料消耗项目海水生产线最大淡水生产量为 4500m3/d(其中一期 3000m³/d 、6 条生产 线;二期 1500m³/d 、3 条生产线);项目抽取海水量 10980m3/d(其中一期工程抽 取海水量 7320m3/d,二期工程抽取海水量 3660m3/d);项目排放浓盐水 6750m3/d (其中一期工程排放 4500m3/d ,二期工程排放 2250m3/d)。项目采用多介质过滤+二级反渗透系统生产淡水,海水浓缩倍数为 1.63 倍。二期建成后,项目水平衡图见下图:海水10980原水箱11880 900多介质过滤11880 900多介质过滤11880 900900(自动反冲洗)多介质过滤11880 54004500产水箱二级反渗透系统一级反渗透系统45006750淡水浓盐水排海图 2-1 项目水平衡图(单位:m3/d)海水淡化系统主机原辅材料见下表:12表 2-2 原辅助材料消耗及存储名称使用装置使用量最大贮存量(t)备注杀菌剂(次氯 酸钠)原水泵出口加药浓度 3ppm0由氯化钠溶 液电解生产阻垢剂多介质过滤管道加药浓度 3ppm0. 1还原剂(亚硫 酸氢钠)多介质过滤管道加药浓度 5ppm0.2氢氧化钠一级产水到二级 高压泵前加药浓度 3ppm0.2氯化钙二级产水后加药浓度 90ppm0.2碳酸氢钠二级产水后加药浓度 140ppm0.2HCl化学清洗药剂,根据运行状况,选择清洗剂及清洗步骤0.2%(wt)0. 1去除无机盐 垢磷酸0.5%(wt)0. 1去除无机盐垢、金属氧化物柠檬酸2.0%(wt)0. 1去除无机盐垢、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0. 1%(wt)0.2去除硫酸盐 垢注:主要原辅材料理化性质说明次氯酸钠:食品级次氯酸钠用于饮料水、食品制造设备、器具的杀菌消毒。阻垢剂:为高分子聚合物,是高效能的液状阻垢/分散剂,外观是清澈的琥 珀色液体。用于控制膜分离系统中控制碳酸钙、硫酸盐及氧化铁沉淀所造成的结 垢。使用此阻垢剂后可延长系统清洗周期,使膜寿命延长而降低成本。无毒无害,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艺作为阻垢剂、分散剂使用。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 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 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氢氧化钠在水处理中可作为碱性清洗剂,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丙醇、乙醚。柠檬酸(CA),又名枸橼酸,分子式为 CHO, 是一种有机酸,为无色 晶体,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是酸度调节剂(GB27602014)和食品添加剂。可用于金属清洗,和无机酸相比较而言,柠檬酸的酸性相对比较弱,所13以对设备所产生的腐蚀性也比较小。亚硫酸氢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 NaHSO3 ,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不愉快气味,主要用作防止反渗透膜受余氯的氧化的还原剂。五、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 2-3。表 2-3 主要设备列表序号名称规格参数单位一期数量二期数量1原水泵55-70m³/h台21(2 用 1 备)2原水箱500m³个1/3多介质过滤器(活性 炭)55m³/h台1894保安过滤器过滤精度 5 微米台1265高压泵台1266增压泵台637反洗泵台638一级反渗透装置8040-7W FRP套639二级反渗透装置8040-6W FRP套6310化学清洗泵台6311加药装置台361812产水箱360m³个1/13产水外供泵台2(1 用 1 备)/14蓄水池3000m³个1/152. 12 产水电导仪台1/六、公用工程14(1)供电项目供电由碣石镇市政供电管网供给,电力线路结合其它市政管线共同布置。(2)供水本项目用水由海水淡化系统供给。(3)排水项目产生的浓盐海水收集到浓盐水池后采用扩散的方式排放。本项目无需固定工作人员,无生活废水产生。化学清洗废水收集后外运处理。七、周边环境和平面布置本项目位于陆丰核电厂南面,为陆丰核电站 5、6 号机组项目建设期混泥土搅拌及养护、生活饮用等提供用水,项目用地、用海均位于现有工程范围内。目前陆丰核电站一期工程、5 、6 号机组工程均处于施工状态,现场填海工程 已全部完成。一期工程取水明渠、防洪工程已基本完成,本项目取水口位于核电 站一期工程取水明渠内,由于核电站一期工程主体工程未完成施工及运营,且本 项目取水量较小,区域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因此本项目取水口布置不影响陆丰核电站一期工程取水。海水淡化厂平面布置见附图 1 、临时海水淡化系统集装箱区域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 、取排水口位置见附图 3。15工 艺 流 程 和 产 排 污 环 节一、施工流程项目海水淡化集装箱设施、取水口及原水管、原水箱、产水箱、输水管、蓄 水池、箱式变电站等目前均已完成施工及设备安装,后续进一步进行浓盐水排水口及浓水管的施工及安装。项目取水口位于陆丰核电厂 1、2 号机组取水明渠范围内,取水泵架设在混凝土基础上,取水泵基础结构见下图。图 2-1 项目取水泵基础结构图项目浓水管沿着现有岸线护坡放置,无需挖埋。浓盐水排水口位于最低潮位线以下,采用三通分三路扩散排出,在浓水管铺设完成后直接安装。施工期主要污染环节为:(1)废气:工程运输车辆的尾气;(2)噪声和振动:运输车辆、施工机械噪声;(3)固废:少量废件及废弃包装物;二、生产工艺流程项目采用三级预处理+二级反渗透膜法生产淡化水。海水首先经原水泵进入原 水池,然后经过三级多介质过滤(即活性炭过滤)装置过滤后进入一级反渗透系 统(配备 PX 能量回收)脱盐;再进入二级反渗透系统进行进一步脱盐;二级反 渗透产水经调质、杀菌进入产水箱,最终由供水泵、供水管网送至施工场所的蓄水池。项目海水淡化生产流程见下图:16海水次氯酸钠扩散排放口 氢氧化钠等多介质过滤原水箱阻垢剂、亚硫酸氢钠 反洗水多介质过滤 反洗水 反洗水多介质过滤二级浓 水回流 于反洗浓盐水 一级反渗透 I二级反渗透氯化钙 排海次氯酸钠、碳产水箱 酸氢钠- 调质、消毒 淡水供水管网图 2-2 海水淡化工艺流程图多介质过滤装置设置有自动反洗功能,过滤器前压力增大 0.3kg 时,预处理17罐会自动反洗,反洗水回到原水箱进一步利用。反渗透膜需进行化学清洗,当产水水质逐渐下降,超过原指标 10%时(排除 原水变化的因素),则说明反渗透膜需要进行化学清洗。通常运行 36 月需清洗 一次,化学清洗剂为盐酸、磷酸、氢氧化钠和柠檬酸等。化学清洗分为酸洗和碱 洗,根据设备脱盐率、系统压降、统产水量判断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化学清洗药剂进行 12 步清洗。常见的问题及对应的化学清洗剂见下表:表 2-4 反渗透膜不同问题及其对应的清洗剂污染物及 清洗液0. 1%(wt)NaOH、 30最大值0. 1%(wt)NaOH(W)、30最大值0.2%(wt) HCl1.0%(wt) Na2S2O40.5%(wt) 磷酸1.0%(wt) NH2SO3H2.0%(wt) 柠檬酸无机盐垢 (如CaCO3)最好可以可以可以硫酸盐垢(CaCO3、 BaSO4)最好可以金属氧化 物(如铁)最好可以可以可以无机胶体 (淤泥)最好硅可以最好微生物可以最好有机物做第一步清洗可 以做第一步清洗最 好作第二步 清洗最好三、运营期产污环节1 、废气本项目运营期间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基本无影响。2 、废水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浓盐水、化学清洗废水。3 、噪声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原水泵、高压泵、增压泵、反洗泵等设备的噪声。4 、固废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原水箱的沉淀污泥、反渗透工艺更换18的滤膜元件。与 项 目 有 关 的 原 有 环 境 污 染 问 题根据关于陆丰核电厂 1、2 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的批复(环 审2014147 号)、关于广东陆丰核电 5 、6 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 段)的批复(环审2022144 号)等相关批复以及现场调查,陆丰核电厂 1、2 号机组、5 、6 号机组目前正在施工推进中。根据设计,陆丰核电厂 1、2 号机组运营期采用从取水明渠内抽取海水为冷却 水的直流供水系统,5 、6 号机组运营期从港池西侧采用暗涵取水的方式抽取海水为冷却水。1、2 号机组、5、6 号机组温排水均采用海底排水隧洞的方式离岸深排。目前陆丰核电厂填海工程已基本完成,取水工程已完成南、北导流堤的建设, 形成取水明渠,本项目取水口即位于 1 、2 号机组取水明渠内。1 、2 号机组排水 隧洞施工已进入海域。南防洪堤、东北防洪堤、重件码头及西防洪堤工程主体构筑物已基本完成。现有环境污染问题主要为施工现场的扬尘、车辆、施工噪声等污染。项目周边情况见下图:1920取水隔堤取水明渠项目排水口本项目位置图 2-3 项目周边情况图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区域环境质量现状一、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表 3-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属性表序号功能区类别功能区分类及执行标准1海洋功能区/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7 年),项目所在海域属 于田尾山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执行海水水质三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二类标准和海洋生物质量二类标准2环境空气功能区二类区根据汕尾市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11-2020 年),该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标准3环境声功能区3 类区根据汕尾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汕环2021109号),该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4是否基本农田保 护区否5是否风景名胜保 护区否6是否水库库区否7是否污水处理厂 集水范围是,陆丰核电厂污水处理设施8是否自然保护区否二、环境质量标准1 、海水水质标准综合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及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 能区划,项目排水口所在海域执行海水水质三类标准、海洋沉积物质量二类标准和海洋生物质量二类标准。表 3-2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 单位:mg/L (pH 除外)污染物名称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pH7.88.56.88.8SS人为增加的量10人为增加的量100人为增加的量150DO6543COD2345无机氮0.200.300.400.5021活性磷酸盐0.0150.0300.045Pb 0.0010.0050.0100.050Cu 0.0050.0100.050As 0.0200.0300.050Hg 0.000050.00020.00020.0005Zn 0.0200.0500.100.50石油类 0.050.050.300.50Cd 0.0010.0050.0102 、海洋沉积物标准根据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进行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的评价。表 3-3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单位:除有机碳为×10-2 ,其余为×10-6)污染因 子石油类PbZnCuCdHg硫化物有机碳一类标 准50060.0150.035.00.500.20300.002.0二类标 准1000130.0350.0100.01.500.50500.003.0三类标 准1500250.0600.0200.05.001.0600.004.03 、生物体质量标准鱼类、甲壳类(除石油烃外)按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 推荐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石油烃按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中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表 3-4 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 (鲜重,×10-6)项 目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感观要求贝类的生长和活动正常,贝类不得沾粘油污等异物,贝肉的色泽、气味正常,无异色、异臭、异味贝类能生存,贝肉不得有明显的异色、异臭、异味总汞0.050.100.30镉0.22.05.0铅0. 12.06.0铜102550(牡蛎 100)锌2050100(牡蛎 500)石油烃155080注:1 以贝类去壳部分的鲜重计;22表 3-5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 ( ×10-6)标准名称生物类别铜铅镉锌总汞石油烃*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 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鱼 类202.00.6400.320甲壳类1002.02.01500.2/软体类10010.05.52500.3202 、大气环境本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属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常规大气污染因子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中的相应标准。环境空气标准摘录见表 3-6。表3-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选用标准二氧化硫(SO2)1 小时平均5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24 小时平均150年平均60二氧化氮(NO2)1 小时平均20024 小时平均80年平均40一氧化碳(CO)1 小时平均1024 小时平均4臭氧(O3)1 小时平均200日最大 6 小时平 均160可吸入颗粒物(PM10)24 小时平均150年平均70可吸入颗粒物(PM2.5)24 小时平均75年平均35总悬浮颗粒物(TSP)24 小时平均3003 、声环境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类标准限值。具体标准值见表 3-7。23表 3-7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备注3 类6555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三、环境质量现状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根 据 2022 年 汕 尾 市 生 态 环 境 状 况 公 报 ( ),汕尾市 2022 年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如下表所示。表 3-8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序号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 (g/m3)标准值 (g/m3)占标率 (%)达标性1SO2年平均质量浓度76011.67达标2NO2年平均质量浓度84020达标3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277038.57达标4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153542.86达标5CO日均值的第 95 百分位数800400020达标6O3日最大 8 小时平均值的第 90 百分位数13416083.75达标备注:1 、CO 年均值按 24 小时平均第 95 百分位数统计;2 、O3 年均值按日最大 8 小时滑动平均值第 90 百分位数统计。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进行评价,汕尾市区空气质量优 良天数 354 天,其中优 219 天, 良 135 天。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比例 平均为 97.0% ,较去年下降 0.3%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2.18 ,较去年下降0.26。根据2022 年汕尾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汕尾市 2022 年环境空气质量六项污染物全部达标,项目所在区域属于达标区。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不涉及陆域地表水环境,海洋水质现状见海洋环境质量现状。3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根据汕尾市声环境功能区划方案(汕环2021109 号),该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