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使用II类、III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
资源ID:96547015
资源大小:3.07MB
全文页数:1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使用II类、III类射线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x
编号 : GDHL-HP-14-C029核 技 术 应 用 项 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表(报批版)法人代表签字填报单位全名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填报单位公章2015年 3月 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表 1 项目概况单位名称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通讯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路 93 号法人代表姓名邮编联系人及电话项目名称使用、 类射线装置建设地点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路 93 号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何添楼、新门诊综合楼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用途放射诊断项目依据穗规批201379 号总投资(万元)3407核技术项目 投资(万元)2586核技术项目 环保投资(万元)821应用类型放射性同 位素应用密封源射线装置其它/使 用 、 类射 线 装置/1.1 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任务: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以下简称“ 中医院”)始建于 1958 年 4 月, 有 50 多年的历史, 位 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 65 号,是一所集中医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人民医院”)始建于 1929 年, 前身为市桥方便医院, 有 80 多年的历史,为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力量雄厚,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保 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是番禺区急危重疾病抢救和医疗技术的指导中心。人 民医院原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 93 号, 与中医院相邻, 于 2009 年 8 月底整体搬迁至广州市番禺区桥南街福愉东路 8 号,并改名为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人民医院将医疗设备等全部进行了搬迁, 只留下了空的建筑物。在番禺区委、区政府的 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人民医院旧址于 2009 年划归中医院使用。由于原人民医院位于中医院旧院区的东面, 故将中医院旧院区称为西院区, 人民医院旧址称为东院区。目前, 中医1院总占地面积 31530.9m2 ,总建筑面积 63428.82m2 ,设有病床 600 张,日门诊量约为 2750人次。为进一步完善番禺区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中医事业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的 就医需求, 根据广州市番禺区医疗机构布点规划(2007 年-2020 年) 、广州市番禺区发 展和改革局的关于番禺区中医院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番发改2011204 号), 广州市规划局的关于原则同意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复函(穗规批201379 号) ,中医院拟 对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桥东路 93 号的东院区进行改扩建工程项目。项目占地面积 26114.5m2 ,总建筑面积 103459m2 ,拟建 20 层高门急诊、医技、住院综合楼 1 幢(含 2 层 地下停车场, 主楼高 20 层, 裙楼高 5 层) ,高压氧舱 1 幢(1F),并对保留的何添楼进行装 修翻新。项目扩建后,中医院总用地面积 31530.9m2 ,总建筑面积 120214.69m2 ,设有病床800 张,日门诊量约为 5000 人次。中医院扩建工程涉及放射科:拟新增 1 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下简称 DSA,属 类射线装置),18 台类射线装置,使用场所位于何添楼(在翻新改造)和新门诊综合楼(拟建)。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 3 号令)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 年,环境保护部第 2 号令)规定, 使用类射线装置的应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 理办法(2008 年,环境保护部第 3 号令),该报告表应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审批。受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的委托,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承担该项目的辐射专项环评工作。1.2 项目概况1.2.1 地理位置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东路 93 号,项目地理位置图见图 1-1,医 院总平面布置图见图 1-2,项目四至图见图 1-3 ,DSA 室及类射线装置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1-10。2北项目所在地图 1-1 项目地理位置图3何添楼新门诊综合楼(拟建)图 1-2 医院总平面布置图4社学社区住宅楼 7-9F100m高压氧 舱楼洗衣房锅炉房30m为民楼桥东社区住宅楼 2-7F新门诊综合楼环90m商铺1F中 路碧秋楼放疗 中电房心90m后勤楼澄溪楼路东桥万丰社区住宅楼 6-8F单身公寓司机楼住 宅 楼 5-9F住宅楼 5F卫生技术人员继 续教育中心7F银座中心13F侨联社区住宅楼 6-9F广州市番禺区慢性病防治站瑞兴楼何添楼城原人民医院职工宿舍 6-9F集体宿舍沙园家电广场5F图 1-3项目四至图51.2.2 建设单位履行环保手续回顾(1)现有核技术项目规模2007 年医院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 9 台类射线装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2007 年 12 月 28 日取得了广东省环境保护局的审批意见(见附件 1)。2009 年医院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 1 台 DR 机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 2010 年 9月 16 日取得了广州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穗环核管201069 号,见附件 2)。2011 年 5 月医院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 2 台类射线装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 2011 年 8 月 10 日取得了广州市环保局的批复(穗环管201174 号,见附件 3)2012 年 9 月医院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搬迁的 1 台 DR 和 2 台类射线装置进行了 环境影响评价,并于 2012 年 12 月 12 日取得了广州市环保局的批复(穗环管2012118号,见附件 4)2014 年 4 月医院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 1 台类射线装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于 2014 年 5 月 21 日取得了广州市环保局的批复(穗环管201464 号,见附件 5)医院分别于 2010 年、 2012 年和 2013 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现有的射线装置进行 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详见表 1-1(穗环核验201099 号, 见附件 6;穗环核验20123 号,见附件 7;穗环核验201344 号,见附件 8)。医院于 2013 年 6 月 20 日取得广州市环境保护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粤环辐证A0006见附件 9),许可种类为: “使用类射线装置”。医院现有射线装置规模见表 1-16表 1-1 医院现有射线装置规模序号名称型号类别数量环评批复验收批复辐射安全许可证使用科室/地点使用状 态16 层螺旋 CT 机Brillance CT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穗环核验 201099 号粤环辐证 A0006CT 室/西区住院部 2 楼使用2岛津 X 光机BSX-100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穗环核验 201099 号粤环辐证 A0006放射科/西区住院部 1 楼使用3移动式 X 射线机DHF-105CX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穗环核验 201099 号粤环辐证 A0006手术室/西区住院部6 楼使用4体外冲击波碎石机HB-ESWL-VG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穗环核验 201099 号粤环辐证 A0006碎石室/西区住院部 1 楼使用5移动式 X 射线机Polymobil plus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穗环核验 201099 号粤环辐证 A0006放射科/西区住院部 1 楼使用6DRAXIOM Aristos MX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穗环核验 201099 号粤环辐证 A0006放射科/西区住院部 1 楼使用7牙片机YKX-10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穗环核验 201099 号/报废8照片机FY51-1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报废9照片机FY51-31省环保部门审批意见/报废10移动式 C 型臂 X 线机ARCADIS Varic1穗环核管 201174 号穗环核验 20123 号粤环辐证 A0006手术室/西区住院部6 楼使用11200mA 透视遥控 X 光 机XYXS02B1穗环核管 201174 号穗环核验 20123 号粤环辐证 A0006/报废12DRDigitalDiagnos(systemVR)1穗环核管2012118号穗环核验 201344 号粤环辐证 A0006DR 室/东区碧秋楼 1 楼使用13500mA 专用摄影装置FY51-31穗环核管2012118号穗环核验 201344 号粤环辐证 A0006放射科/东区碧秋楼 1 楼使用714车载 X 射线机AKHX-50/200A1穗环核管2012118号穗环核验 201344 号粤环辐证 A0006体检车使用15数字化成像系统(DR 机)KeenRay TOP-UF 型1穗环核管 201464 号/粤环辐证 A0006体检中心/东区继教中 心 2 楼使用8(2)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医院严格按照环评和相关批复要求落实了各项辐射环境保护措施和个人放射防护工 作制度,每季度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根据放射工作人员最近一年个人剂量 监测结果(见附件 10),个人剂量最高为 0.35mSv/a(郑家伟),低于本项目有效剂量管理值不超过 5mSv/a。1.2.3 本次评价规模本次评价规模为:射线装置 1 台,类射线装置 18 台,详见表 1-2。表 1-2 本次评价规模序号名称最高管电 压(kV)最大输出管电流(mA)类别数量使用地点1DSA1251000类1新门诊综合楼 1 楼 DSA 间2移动 C 臂机11030类2何添楼 2 楼 6 间防辐射手术室3移动 C 臂机11030类3新门诊综合楼 5 楼 10 间防辐射手 术室4CT1501000类2何添楼 1 楼 2 间 CT 室5体检 X 射线机120800类1何添楼 6 楼体检 X 光室6乳腺机35188类1新门诊综合楼 1 楼乳腺间7胃肠机150800类1新门诊综合楼 1 楼胃肠间8DR150800类3新门诊综合楼 1 楼 3 间 DR 室9发热门诊X 射线 机150800类1新门诊综合楼 1 楼发热门诊 X 光 室10内镜中心X 射线 机150800类1新门诊综合楼 2 楼内镜中心 X 光 室11口腔 X 射线机9012类1新门诊综合楼 4 楼口腔科 X 光室12急诊室X 射线机150800类1新门诊综合楼 4 楼 ICUX 光室13碎石机1005类1新门诊综合楼 8 楼碎石室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7 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4)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449 号;9(7)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08 年 11 月 21 日修正),国家环保部令第 3 号;(8)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国家环保部令第 18 号;(9) 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保总局第 26 号公告;(10)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9 年1 月。1.3.2 技术导则及规范(1)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内容和格式(HJ/T10.1-1995);(2) 核辐射环境质量评价一般规定(GB1215-89);(3) 环境地表 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4) 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1.3.3 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 1-3 剂量限值的相关内容相关条款具体内容B1.1 职业照射B 1.1.1.1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 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B1.2 公众照射B1.2.1 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 )年有效剂量, 1mSv。本项目管理目标值:按防护与安全的最优化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取职业照射 年平均有效剂量的四分之一作为职业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值,即<5mSv;取公众照射年有效剂量的四分之一作为公众成员的年有效剂量管理目标值,即<0.25 mSv。(2)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本标准适用于医用诊断 X 射线机的生产和使用。5.1 款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 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 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105.2 款 每台X 射线机(不含移动式和携带式床旁摄影机与车载 X 射线机) 应设有单独的机房, 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空间要求。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X 射线机房, 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不小于表 1-4 要求。表 1-4 X 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CT 机304.5双管头或多管头X 射线机304.5单管头X 射线机203.5透视专用机、碎石定位机口腔 CT 卧位扫描153乳腺机、全身骨密度仪102.5牙科全景机、局部骨密度仪、口腔 CT 坐位扫描/ 站位扫描52口内牙片机31.5a、双管头或多管头X 射线机的所有管球安装在同一间机房内。b、单管头、双管头或多管头X射线机的每个管球各安装在1个房间内。c、透视专用机指无诊断床、标称管电流小于5mA 的X射线机。5.3 款 X 射线设备机房屏蔽防护应满足如下要求:a)不同类型X 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小于表 1-5 要求。b) 医用诊断X 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 D。表 1-5 不同类型 X 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标称 125kv 以上的摄影机房32标称 125kv 以下的摄影机房、口腔 CT、牙科全景机房(有头颅摄影)21透视机房、全身骨密度仪机房、口内牙片机房、牙科全景机房(无头颅摄影)、乳腺机房11介入X 射线设备机房22CT 机房2(一般工作量)2.5(较大工作量)c) 应合理设置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机房的门和窗应有其所在墙壁相同的防护厚 度。设于多层建筑中的机房(不含顶层)顶棚、地板(不含下方无建筑物的)应满足相应照射方向的屏蔽厚度要求。d) 带有自屏蔽防护或距 X 射线设备表面 1m 处辐射剂量水平不大于 2.5Gy/h 时,可不使用带有屏蔽防护的机房。115.4款 在距机房屏蔽体外表面0.3m处,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其检测方法及检测条件按7.2和附录B中B.6的要求):a)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 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测量时, X射线机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b) CT机、乳腺摄影、口内牙片摄影、牙科全景摄影、牙科全景头颅摄影和全身骨密度 仪机房外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应不大于2.5Sv/h;其余各种类型摄影机房外人员可 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束值应不大于0.25mSv;测量时, 测量仪器读出值应经仪器响应时间和剂量检定因子修正后得出实际剂量率。5.5款 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患者和受检者状态。5.6款 机房内布局要合理,应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不得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机房应设置动力排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5.7款 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 灯箱处应设警示语句;机房门应有闭门装置,且工作状态指示灯和与机房相通的门能有效联动。5.8款 患者和受检者不应在机房内候诊;非特殊情况,检查过程中陪检者不应滞留在机房内。5.9款 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 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 患者和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 备铅防护衣; 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25mmPb;应为不同年龄儿童的 不同检查,配备有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低于0.5mmPb。5.10 款 模拟定位设备机房防护设施应满足相应设备类型的防护要求。(3)医用 X 射线 CT 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180-2006(一) 一般工作量下的机房屏蔽: 16mm混凝土(密度2.35t/m3)或24cm砖(密度1.65t/m3)或2mm铅当量。12(二) 较大工作量时的机房屏蔽: 20mm混凝土(密度2.35t/m3)或37cm砖(密度1.65t/m3)或2.5mm铅当量。(三) CT机房的出入门和观察窗应与同侧墙具有同等的屏蔽防护。防护窗应略大于窗口,防止窗与墙接壤缝隙泄露辐射。(4)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GBZ165-2012)第5款 CT机房的防护要求5.1 CT机房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驻留条件, 一般应设在建筑物的一端。5.2 CT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 面积应不小于30m2 ,单边长度不小于4m。机房内不应堆放无关杂物。5.3 CT机房墙壁应有足够的防护厚度,机房外人员可能受到照射的年有效剂量小于 0.25mSv(相应的周有效剂量小于5Sv),距机房外表面0.3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应<2.5Sv/h。5.4 CT机房门外明显处应设置电力辐射警告标志,并安装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5.5 CT机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第7款 CT操作中的防护要求7.1 CT工作人员应接受上前培训和在岗定期再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和防护知识,在引入新设备、新技术、设备大修及改装后,应需更有针对性的培训。7.2 CT工作人员应按照GBZ179的要求, 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受检者的放射防护与辐射安全, CT受检者所受医疗照射的防护应符合GB16348的规定。7.3 CT工作人员应针对临床实际需要,正确选取并优化设备工作参数,在满足诊断需 要的同事, 尽可能减少受检者所受照射剂量, 尤其应注意对儿童的CT检查时, 应正确选取扫描参数,以减少受照射剂量,使儿童的CT应用达到最优化。7.4 CT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控制台所显示出患者的剂量指示值,发现异常,应找出原因并加以纠正。7.5 应慎重进行对孕妇和儿童的CT检查,对儿童受检者要采取固定措施。137.6 开展CT检查时,应做好非检查部位的防护,使用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铅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铅橡胶帽子,严格控制对诊断要求之外部位的扫描。7.7 在CT检查过程中应对受检者与患者进行全程监控,防止发生意外情况。7.8 施行CT检查时,其他人员不得滞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或患者须携扶时,应对携扶者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7.9 在CT检查的教学实践中,学员的放射防护应按GBZ179的规定执行。14表 2 放射性同位素及密封源核素名称放射性核素 总活度(Bq/年)物理、化学性状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等效用 量(Bq)操作 方式贮存方式与地点无。注: 1.密封源要注明并说明源强(Bq);栏 2 中放射性活度是指核素年使用量(Bq/a)。 2.密封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3. 等效 操作量 和 操作方 式 见国家 标 准电 离 辐射防 护 与辐射 源 安全基 本 标准 (GB18871-2002)。表 3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废弃物名称状态排放口浓度年排放总量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无注: 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 , 固体为 mg/kg , 气态为 mg/m3 ; 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注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或 Bq/m3 )和活度(Bq)。 3.等效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国家标准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15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名称型号生产厂家加速粒子能量(MeV)流强(A)用途备注无废物类型数量总活度(Bq)主要感生放射 性核素废物去向废靶个放射性废物年 产生量气态 m3液态 m3固态 kg(二)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型号生产厂家电压(kV)靶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备注无氚靶情况(含废弃的)含放射性废弃物年产量(含感生的和含 3H 的废泵油活度(Bq)保管方式备注数量总活度 (Bq)放射性核素废物去向无气m3无液m3无固kg(三) X 射线机:包括医用诊断和治疗(含 X 射线 CT 诊断)、分析仪器等名称型号管电压(kV)输出电流 (mA)数量用途位置DSA1251000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1 楼 DSA 间移动 C 臂机110302放射诊断何添楼 2 楼 6 间防辐射手术 室移动 C 臂机110303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5 楼 10 间防 辐射手术室CT15010002放射诊断何添楼 1 楼 2 间 CT 间体检 X 射线机1208001放射诊断何添楼 6 楼体检 X 光室乳腺机35188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1 楼乳腺间胃肠机150800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1 楼胃肠间DR1508003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1 楼 3 间 DR 室发热门诊 X 射线机150800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1 楼发热门诊 X 光室内镜中心 X 射线机机150800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2 楼内镜中心 X 光室口腔 X 射线机9012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4 楼口腔科 X 光室急诊室 X 射线机150800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4 楼 ICUX 光 室碎石机10051放射诊断新门诊综合楼 8 楼碎石室以下空白16表 5 污染源分析(包括贯穿辐射污染)主要放射性污染物和污染途径(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5.1.1 工作原理本项目所涉及的血管造影机(DSA)、医用X 射线机、 CT 机、数字胃肠造影机、 乳腺机及牙片机等均为采用X 射线进行成像的技术设备。其工作原理都由X 射线管和高压电源组成,其典型X 射线管的结构见图5-1。图5-1 典型X射线管结构图(1)数字血管造影(DSA)数字血管造影(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是集电 视技术、数字平板探测器、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 一体的系统。DSA 主要采用时间减影法, 即将造影剂未达到欲检部位前摄取的蒙片与 造影剂注入后摄取的造影片在计算机中进行数字相减处理,仅显示有造影剂充盈的结构,具有高精密度和灵敏度。(2)CTCT 是计算机断层X 射线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的简称, 它使用了精确准直的X 射线从各种不同的离散角度扫描所关注的断层平面, 利用探测器记录透射光17束的衰减量,并经过数学运算,电子计算机处理相应数据,从而产生一个以检查层的相对衰减系数为依据的躯体横断面的影像。(3)DR 摄影机(DR)DR 是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 Radiography)的简称,它使用X 线探 测器将透过人体的X线能量转换和数字化,包括X线采集、转换、量化、传输、处理、 显示等在内的整个X线成像过程均是数字化信息处理过程。数字化摄影模式改变了图 像信息形成的基础, X线信号的载体不再是屏片系统,而是由众多种类的X 线探测器 取代, X 线探测器通过不同的信号采集原理, 把代表人体信息的X 线强度分布, 采用数字化模式进行采集、转换、储存、处理和显示。(4)数字胃肠造影机数字胃肠造影机是用来检查胃肠道疾病的X线检查设备,主要对咽喉部、食道、胃等各种部位进行造影诊断,是检查各种溃疡、肿瘤等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之一。(5)乳腺机乳腺钼靶检查系统是一种低剂量乳腺X光拍摄乳房的技术,它能清晰显示乳腺各 层组织,可以发现乳腺增生,各种良恶性肿廇以及乳腺组织结构紊乱,可观察到小于0.1 毫米的微小钙化点及钙化簇,是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的最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尤其对于临床不可能及的,以微小钙化簇为唯一表现的早期乳腺癌具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5.1.2 主要的放射性污染本扩建项目使用的 DSA 机、CT 机、移动式 C 臂 X 射线机、X 射线机等医用射线装 置都是利用 X 射线在不同组织中显影来进行诊断与治疗,主要进行透视、摄片等检查。 工作状态下, 射线装置的 X 射线管产生 X 射线, 利用 X 射线对人体不同组织穿透力不同的原理,进行透视、摄影和定位,以供制订治疗方案时使用。在正常工况下:放射影像项目(透视、摄影)正常工作状况下, DSA 机、移动式 C 臂 X 射线机、CT 机、 X 射线机等射线装置产生的 X 射线能谱除特征 X 射线外, 具有连续的能谱分布。18X 射线在开机时产生,关机时消失。 X 射线防护所要考虑的是 X 射线的直射、散射和泄漏辐射。放射影像项目无放射性“三废”产生,需做好外照射防护。在事故工况下:1 、DSA 及移动 C 臂机:工作人员在治疗室内为患者摆位或其他准备工作,控制 台处操作人员误开机出束,发生事故性出束,对工作人员造成辐射伤害;操作介入手 术或骨科手术的工作人员未佩戴铅围裙、防护手套、防护帽等防护用具,而受到超剂量的外照射。2、其他射线装置: 工作人员或病人家属在防护门关闭后尚未撤离机房, 设备运行可能产生误照射;由于射线装置或联锁装置等发生故障导致公众受到误照射。3、维修期间的事故,维修工程师在检修期间误开机出束,造成辐射伤害。19表 6 监测计划和污染防治措施6.1 辐射监测计划6.1.1 工作场所环境监测1、辐射监测计划(1)监测区域: 本项目竣工后, 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 对各机房(距离观察窗 30cm,机房门口左、右 30cm,机房四周墙外 30cm,操作台等位置)进行全面的辐射水平巡测,做出辐射安全状况的评价。(2)监测因子及监测频率: 环境 X- 辐射剂量率的监测, 每年对各机房(距 离观察窗 30cm,机房门口左、右 30cm,机房四周墙外 30cm,操作台等位置);每年 1 次。2、个人剂量监测相关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需佩戴剂量计, DSA、移动 C 臂机工作人员须在铅 衣内、外各佩戴 1 个剂量计, 其余 X 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可只佩戴 1 个剂量计, 个人剂量计每季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6.2 污染防治措施医院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要求,把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控制区:对于使用 DSA、移动 C 臂机及其它类射线装置工作场所而言, 以防护门为 界,诊断室内确定为控制区,在控制区的进出口及其他适当位置处设置醒目的电 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状态指示灯,并设置门机联锁装置。制定放射安全防护管 理制度,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出控制区,在正常诊断的工作过程中,区内不得有无关人员滞留,保障该区的辐射安全。监督区:防护门外的区域,包括控制室、辅助机房等区域。对该区不采取专门的防护手段安全措施,但要定期检查其辐射剂量。医院将放射工作区域进行分区,同时对控制区和监督区采取相应的措施,可20以有效避免人员误闯入而造成的误照。6.3 具体污染防治措施 机房的屏蔽防护措施本项目扩建的 DSA、移动 C 臂机和类射线装置机房已由具有资质的辐射防 护公司进行辐射防护设计,机房设计符合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 (GBZ130-2013)和医用 X 射线 CT 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GBZ/T 180-2006)的相关要求。 个人防护用具工作人员必须使用放射性个人防护用品,如铅服、个人剂量计等,医院为放 射工作人员配备了必要的防护用品,同时,也配备了一些供受检者使用的辅助防护用品,如铅衣和铅围脖等,具体见表 6-1。表 6-1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一览表机房防护用品名称数量铅当量(mmPb)碎石室铅背心20.35铅眼镜10.45铅胶脖50.35铅胶帽20.35铅胶衣20.5放射科铅屏风42.0铅橡皮1/铅眼镜60.45铅背心100.35铅胶帽200.35铅胶脖40.35手术室铅屏风122.0铅胶衣30.521铅胶脖100.35铅背心70.35CT 室铅背心30.35根据医用 X 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在个人防护用品和 辅助防护设置配置方面,还需补充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如: 铅橡胶围裙、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帘、床侧防护屏;以及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如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阴影屏蔽器具等防护用品。 其他安全防护措施(1)机房保持良好的通风; 机房门外设有电离辐射标志, 并安设醒目的工作指示灯。(2)加强对公众的防护, 在给患者进行拍片或透视诊疗检查时, 让同室的患 者和陪同人员撤离病房, 到安全无电离辐射的区域, 对同室不便移动的重症患者, 进行屏蔽防护,如:设置铅屏风等,以减少辐射危害; X 射线机有用射线束的方 向,尽可能避开公众人群、医护人员和其它无关人员,在曝光时陪同人员要离开现场。(3)防护门上方的墙壁设置工作指示灯,并设置门机联锁装置; 管理机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