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华能罗源电厂重件码头新增粉煤灰货种及装卸工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
资源ID:96547219
资源大小:3.10MB
全文页数:18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华能罗源电厂重件码头新增粉煤灰货种及装卸工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项目名称: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华能罗源电厂重件码头新增粉煤灰货种及装卸工艺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华能罗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23 年 11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内容 11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18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3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3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57七、结论 58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华能罗源电厂重件码头新增粉煤灰货种及装卸工 艺项目项目代码/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福州市罗源县碧里乡将军帽村地理坐标东经 119 °45'37.390" ,北纬 26 °24'39.193"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 运输业“ 139 干散货(含煤 炭、矿石)、件杂、多用途、 通用码头 ”中其他用地(用海)面积(m2)/长度(km)7836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 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区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总投资(万元)105.75环保投资(万元)7环保投资占比(%)6.62施工工期3 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区否是: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本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的有关规定,项目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 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2021年1月1 日起施行),本项目属于“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139干散 货(含煤炭、矿石)、 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 中“其他” ,应编制 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影响类)。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 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中表1 ,干散货(含煤炭、矿 石)、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涉及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项目,需进行大气专项评价。本项目涉及粉尘排放,故需设置大气专项评价。 1 规划情况规划名称: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2020-2025 年);审批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审批文号:榕政综【2020】65 号;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名称: 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2020-2025 年)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机关: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审批文件名称: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 布局规划(2020-2025 年)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小组意见的通知;审批文号:榕环保评20228 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符合性分析1.1 与福建省罗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符合性1.1.1 规划主要内容(1)总体发展目标立足罗源港口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发挥福州都 市区北翼增长极的主要空间载体作用,牢牢把握蓝色海洋经济战略与 两岸深化合作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应对周边城市的竞争,以壮大城 市经济实力为核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重工业、临港物流 业和新兴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把罗源建设成为充满活 力的临港产业基地,富有魅力的宜居海湾新城,环境优美的生态和谐之区。(2)县域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港口的拉动作用,依托罗源湾金港工业区、牛坑湾工业 区积极发展临港产业,引导钢铁、装备制造、船舶修造等企业在罗源 集聚,建设海西新型临港工业基地;同时整合现有工业园区,优化提 升建材、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建设专业化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地,形成产业集群优势。(3)县域综合交通规划 2 罗源湾北岸疏港高速公路:路线起于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的罗源白水枢纽,终于罗源湾北岸的将军帽港区,根据港区发展需要时建设。罗源湾北岸铁路支线:根据港区的发展和货物运输需求,规划 由福温铁路正线引出,等级为国铁级,沿线设置白水、碧里和牛坑湾 3 处中间站。(4)空间结构规划规划构建“一带两区 ”的空间结构。为沿罗源湾港城发展带:联 通牛坑湾、金港、选屿(台商投资区)、松山等环湾地区,并衔接罗源湾南岸可门临港产业区。两区分别为中心城区和临港综合产业区。1.1.2 规划符合性分析重件码头是电厂建设期间为了满足电厂建厂所用重大件的装卸 进厂。随着华能罗源电厂建成投产,码头重件作业需求几乎接近于无。 若无其他用途,码头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企业拟利用原电厂重件码头, 在不增加原有设计吞吐量的基础上增加粉煤灰、炉底渣货种的装卸作 业,使得闲置的码头发挥作用。因此项目与福建省罗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是不冲突的。1.2 与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修编)(2020)符合性分析(1)功能定位福州南北两翼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打造集冶金、化工、电力能源、机械装备等产业为一体的临港产业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建设以燃煤为主的港口型电力 工业,形成我省的重要能源基地,争把罗源湾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电力 能源基地,在满足罗源湾工业发展用电需求的同时,向福建、浙江、上海等华东电网供电。闽东北区域产业对接合作承载区。环罗源湾地区已逐渐成为连 接福州和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的重要经济走廊,引领闽东北一翼加速崛起,成为闽东北区域产业对接合作承载区。 3 福州深水枢纽港区和散货物流集散中心。进一步完善便捷的集 疏运条件,组建灵活的联运体系,协同福州其他港区实施分工联动,是环罗源湾地区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支撑。临港产业型循环经济综合示范区。建立临港工业循环经济产业 体系、公用工程循环体系和生态环保控制体系,最终实现废弃物固体 资源化、液体减量化、气体无害化,废水零排放。努力建设资源集约 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节能经济示范区,是罗源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抓手。(2)符合性分析企业拟利用原电厂重件码头,在不增加原有设计吞吐量的基础上 增加粉煤灰、炉底渣货种的装卸作业,使得闲置的码头发挥作用,因此项目符合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修编)(2020)。1.3 与环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2020-2025 年)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符合性分析本次规划修编的规划范围、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组团布局、主 导产业和市政基础设施保持不变。修编内容为:松山组团设立新材料 产业园和创新产业园,在文字描述中补充环保产业;金港组团面积 扩大 1.75 平方公里,增加金属精深加工产业和钢铁循环经济产业布 局;牛坑湾/将军帽组团面积扩大 0.86 平方公里,增加金属精深加工 产业、钢铁绿色产业加工基地和地下水封洞储油气库布局,支持引进 锰矿国家战略储备及国际贸易加工中心项目;可门港区组团将上版规 划布局的地下水封洞储油气库列入建设项目库,支持国家战略新兴产 业入驻该组团;大官坂组团支持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入驻该组团;增加 罗源湾北岸公共输送廊道(碧里作业区至金港工业区)、罗源东銮原油地下水封洞库和连江下宫原油地下水封洞库共三个建设项目。将军帽地区约 3.7 平方公里用地和深水岸线保留现有的电厂和 大型散货码头、煤炭储运中心等用地布局。电力能源的规模控制在232 万千瓦。 4 企业拟利用原电厂重件码头,在不增加原有设计吞吐量的基础上 增加粉煤灰、炉底渣货种的装卸作业,使得闲置的码头发挥作用,另 外粉煤灰、炉底渣采用水路运输,减少运输车辆尾气排放,符合环 罗源湾地区工业产业布局规划(2020-2025 年)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此外,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 年)中明确指 出: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是未来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向, 福建省沿海港口应加强土地和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保护,避免 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模式的优化,提高已有设施 和新开发资源的利用水平,提高港口现代化、集约化的发展水平,实 现港口可持续发展。本工程原为 3000 吨级重件码头,本次增加货种 货种方案设计仅需新增少量装卸设备,现有水域水深、水工结构及靠 船附属设施维持原设计不变,就可满足新增船型的使用要求。工程量 小,施工周期短,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满足后方企业货物运输的需要,节约宝贵的岸线资源。其他符合性分析1.4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属于国 民行业经济分类中“G5532 货运港口 ”,仅涉及重件、件杂货及散货。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5“三线一单 ”总体控制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 知(环评2016150 号),“三线一单 ”即:“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项目建设应强化“三线一单 ”约束作用。(1)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位于罗源县碧里乡将军帽村,本项目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5 (2)环境质量底线根据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结果,项目周边区域地表水、大气、声环境质量现状均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环境质量良好。本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等都能做到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新增粉煤灰、炉底渣货种,运营期通过内部管理、低噪声 设备选择、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 降耗、减污 ”为目标,有效的控制污染。项目的水、气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拟建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根据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拟 建项目使用的生产设备均不属于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三批)中的淘汰类。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 ”的控制要求。1.6 与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 ”生态分区管控的通知符合性分析据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 ”生态分区管控的通知 (榕政综2021178 号)相关要求分析,项目与福州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的符合性如下: 6 表1-1与福州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的符合性分析深 入 推 进 闽 江 流 域 上 生 态 环 境 综 合 治 理 工 作 方 案,货 装 业 石 吞 渣 的 作 少 石 底 种 卸 减 灰本项目 情况符合 性适用范围 准入要求1.适时搬迁或取消松门、长安、小长门 等闽江口内港作业区的油品、液体化工 品码头功能,适度控制新建企业专用码 头,推行码头共用。2.实施港口建设分类引导和约束,严控空 港口重复建设。闽江口内港区重点准入 海 间 对台“三通”客运项目,兼顾能源、集装 岸 布 箱等货运项目;福州(连江)国家远洋符合局 渔业基地核心区远洋渔业母港重点准 线 约 入远洋渔业装卸码头、渔港、锚地、航束 道建设项目;江阴港区重点准入集装箱 运输项目,兼顾散杂货、化工品和商品 汽车运输项目;松下港区重点准入粮 食、散杂货运输项目;罗源湾港区重点利用原电厂重件码头增加粉煤灰、炉 准入煤炭、矿石运输项目。 1.落实国家围填海管控规定,除国家重大项目外,全面禁止围填海。吐量,原 有设计 吞吐总 量不变。 无须新 建水工 建构筑 物。2.禁止开展可能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保护对象、破坏河口生态系统和泄洪通道功能的开发活动 。禁止破坏芦苇荡等植被群落,生产设施与水禽筑巢区、觅食及栖息地等集中分布区须保留安全距离;禁止高噪音等惊扰鸟类的作业,禁止大面积使用栖息水鸟害怕的颜色。空 3 限制江阴和涵江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排近 间 污( .)口建设,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严格论证符合约 统、兴化湾新厝重要滨海湿地和木兰溪岸 布 并执行污水达标排放和设置深水排放海 局 口,不得影响临近的萩芦溪河口生态系束域 重要渔业水域。4.优化调整环罗源湾区域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大官坂组团发展污染相对较低的石化中下游产业和精细化工产品,并适当控制其发展规模,不再扩大聚酰胺一体化及配套项目规模。松山片区禁止引进、建设集中电镀、制浆、医药、农药、酿造等重污染项目。5.禁止破坏性捕捞方式,合理有序开展捕捞作业。罗源湾禁养区禁止开展水产养殖,限养区不得开展网箱养殖。 7 污 染 物 排 放 管 控1.各类保护区内禁止排放有害有毒的污 水、油类、油性混合物、热污染物及其 他污染物和废弃物,禁止新设污染物集 中排放口,禁止倾废。2. 罗源湾实行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控 制。合理设置湾内排污口,化工废水应 全部引至湾外排放,可门经济区污水排 放落实湾外深海排放。开展罗源湾入海 排污口专项排查整治和起步溪等入海 溪流综合整治。提升罗源湾港口污染物 接收处理能力。3. 实行闽江口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控 制,控制闽江入海断面水质,削减氮磷 入海总量。全面整治闽江口周边入海溪 流,开展入海排放口专项排查整治。优 化闽江口以北连江东部海域养殖结构 和布局,控制养殖密度和规模。4.开展福清湾入海排污口专项整治,加 强福清湾及龙江沿岸农村生活污水、生 活垃圾的收集处理处置。严格控制湾内 投饵型网箱养殖规模和密度,实行生态 养殖,强化养殖污染防治和养殖尾水治 理监管。5. 兴化湾实行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控 制,开展兴化湾福州段入海排污口专项 排查整治。加快推动沿岸乡镇配套污水 管网建设及江阴工业区污水处理厂提 标改造,湾内严格控制投饵型网箱养殖 规模和密度,实行生态养殖,强化养殖 污染防治和养殖尾水治理监管。6.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内城镇污水处理设 施执行不低于一级 A 排放标准,推进沿 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7. 出台福州市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强化 养殖尾水治理和排放监测监管。8.采取措施,综合运用生态廊道、退养 还湿、植被恢复、海岸生态防护等手段, 整治修复受损的滨海湿地区,恢复湿地 生态系统功能。9.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控,推动“蓝色海 湾”整治项目、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工 程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沿海岸线自然 化和生态保护修复。10. 闽江口内港区现有油品和危险品(液 化石油气)码头搬迁前应切实保障现有 油污水处理设施的有效性,搬迁后由江 阴港区、罗源湾港区在对应码头设立油 污水接收处理系统。其他港区的生产性 油污水由码头自建油污水处理设施处 理达标后排入依托城市污水处理厂,杜 绝港区油污水散排。现有码 头初期 雨水和 冲洗废 水经收 集沟收 集后送 后方的 电厂生 产废水 处理设 施处理, 不直接 排入罗 源湾。符合 8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与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 生态分区管控的通知(榕政综2021178 号)中的相关规定是符合的。1.7 与罗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在编)符合性分析1.7.1 规划主要内容(1)城市定位依据罗源的地缘特点、发展基础和山海生态特色,针对罗源中心 城区近港临海的特点,同时结合环罗源湾港口发展的趋势,再考虑到 福州六区叠加、闽东北发展等政策叠加,将罗源定位为:福州北翼区 域的中心城市、重要的绿色临港产业密集区、重要的港口集疏运枢纽中心、海西对台合作交流重要平台和山海相接、宜居宜业的滨海城市。其中,重要的港口集疏运枢纽中心,指罗源湾港区以散货运输为 主,服务临港工业发展,打造散货物流枢纽港。通过港口自身条件的 建设,以及对内集疏运系统的改善提升,将罗源湾打造成重要的港口集疏运枢纽中心,承担福州北部地区的货运中转、运输服务。(2)城市总体格局构建罗源“一轴一核一湾区、二廊三片区 ”的总体格局。一轴:依托南北纵向沈海高速形成的城市核心发展轴。一核:以罗源“凤山老城 ”和“滨海新城 ”为城市服务主核。一湾区:依托“牛坑湾+金港工业+罗源开发区 ”形成环罗源湾 产业发展湾区,实现环罗源湾整片湾区产业联动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二廊:北部的山水通廊、中部依山面海的山海通廊。三片区:北部农业发展组团、南部生态文化组团与东部城市经济 9 发展组团。(3)海岸带城镇功能布局优化建议新老组团联动升级,推进港产城一体化;实现三大片区统筹发展,湾内外错位发展,共荣共生。其中点推动海港、疏港高速公路、铁路等设施建设,整合金港、牛坑湾产业空间,强化产城港联动。1.7.2 符合性分析本次增加货种货种方案设计仅需新增装船料斗、罐车,现有水域 水深、水工结构及靠船附属设施维持原设计不变,就可满足新增船型 的使用要求。工程量小,施工周期短,短时间内可以快速满足后方企 业货物运输的需要,节约宝贵的岸线资源,与罗源县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2020-2035 年)提出的城市定位、城市总体格局、海岸带城镇功能布局优化建议相符。 10 二、建设内容地理 位置2.1 项目理位置本项目为华能罗源电厂配套码头,位于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 其东侧为华能罗源电厂及将军帽 15 万吨级散货码头,南侧和西侧为罗源湾,北 侧紧邻华能罗源电厂职工宿舍。港区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 119 °46 ,北纬 26°23 。港区水路距马尾 70n mile ,上海 405n mile。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周边环境示意图见附图 2。项目 组成 及规 模2.2 项目由来近年来,随着罗源经济及金属冶炼产业的发展,华能罗源电厂发电量稳步 提升。电厂石灰石、粉煤灰、石膏及炉底渣等货物运输需求量较大,货物进出 调度存在一定困难。 目前,华能罗源电厂炉底渣、粉煤灰库存堆积量较大(现 有的汽车陆路运输无法满足要求),已对电厂连续生产的需要产生了一定的影 响。重件码头目前运输的货种为石灰石,设计吞吐量 7.26 万 t/a,实际上吞吐量 仅为 4.0 万 t/a ,因此,为了保障电厂正常运营,充分发挥泊位通过能力,集约 利用宝贵的岸线资源,适应后方企业货物运输需求,业主根据自身发展需求, 考虑在不改变码头现有平面布置及水工结构的情况下,增加粉煤灰、炉底渣货 种及装卸工艺,原有设计总吞吐量仍保持不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的有关规定,项目需开展环境 影响评价工作。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中 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 16 号,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本项目属 于“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 139 干散货(含煤炭、矿石)、件杂、 多用途、通用码头 ”中“其他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据此,华能罗源发 电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开展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 司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收集资料。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3 项目建设内容和设计参数 11 (1)吞吐量本工程原设计建设规模为建设 3000 吨级重件泊位 1 个及相应的配套设 施,年设计通过能力为 17.5 万吨,主要接卸货种:电厂建设期为电厂重(大) 件与其它设备,运营期为石灰石。 本次方案设计在原码头功能性质、规模等级 及年设计通过能力不变的基础上,增加粉煤灰、脱硫石膏及炉底渣货种装卸运 输,其中脱硫石膏因不涉及重大变更,企业于 2023 年 5 月编制了补充说明并向福州市罗源生态环境局报备。表2-1 本工程原货种,运量及流向表序号货种吞吐量(万吨)流向1石灰石7.26东南沿海本港此次方案设计码头吞吐量不变,增加粉煤灰、脱硫石膏、炉底渣等货种运输,调整后吞吐量情况见下表:表2-2 调整后吞吐量安排表序号货种吞吐量(万吨)流向1石灰石4.0东南沿海本港2粉煤灰1.26本工程 国内沿海3脱硫石膏、炉底渣2.0本工程 国内沿海合计7.26(2)泊位利用率:0.55;(3)码头年营运天数:316d;(4)平均堆存期:全部直装直取;(5)作业班制:三班制 21 小时。(6)设计船型本次增加货种未改变原设计靠泊的代表船型,原设计船型尺度见下表。表 2-3 设计代表船型尺度船 型总长(m)型宽(m)型深(m)满载吃水(m)备 注3000吨级杂货船10816.07.85.9原设计船型3000吨级散货船9616.67.85.8原设计船型2000吨级杂货船8613.57.04.9原设计船型 12 2000吨级散货船7814.36.25.0原设计船型3000吨级驳船7016.04.0原设计船型2.4 装卸工艺方案2.4.1 工艺方案原设计码头配有 10t-25m 带斗门机 1 台,用于接卸石灰石,该机型可满 足 3000 吨级散货船的装卸需求。本次增加货种方案设计,散货卸船(石灰石) 工艺方案与原设计大体相同,脱硫石膏、炉底渣装船采用“ 门机+装船料斗 ”,粉煤灰装船采用“罐车+ 软管 ”的工艺方案。(1)散货卸船工艺方案石灰石码头前沿卸船作业采用码头现有的 10t-25m 带斗门机,水平运输采用自卸车,清仓由人工辅助完成。(2)炉底渣、脱硫石膏装船工艺方案脱硫石膏、炉底渣均为块状结构,装船工艺采用“ 门机+装船料斗 ”的装 船方案。脱硫石膏、炉底渣装船时,自卸车将脱硫石膏或炉底渣卸至码头前沿 的装船料斗内,门机吊取装船料斗至船舱上方将料斗内的块状物料卸至船舱内。整个过程基本为密闭状态。(3)粉煤灰装船工艺方案粉煤灰装船工艺采用“罐车+软管 ”的装船方案。粉煤灰采用罐车进行水 平运输, 罐车通过橡胶软管与粉煤灰船上的软管通过钢制接头连接锁定,利用 气力将罐车内的粉煤灰输送到粉煤灰船上。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粉煤灰罐车 属于半挂式牵引车型,45m3 粉煤灰罐车最小转弯半径为 9m ,排料距离水平 5m ,加垂直 15m ,可满足设计高水位,船舶接近空载时的作业要求。粉煤灰 装船时,船头、船尾皮管应同时向船舶打灰,以避免配载不均等现象,同时船灰仓保持密闭。2.4.2 工艺流程石灰石: 散货船带斗门机 自卸车 电厂库区炉底渣、脱硫石膏: 电厂库区 自卸车装船料斗带斗门机散货船粉煤灰: 电厂库区罐车橡胶软管(罐车配置)散货船2.4.3 装卸机械设备 13 根据本工程货种、运量、船型等条件,按前后方装卸运输设备能力相适应的原则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本次方案设计工艺设备见下表。表 2-4 装卸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及参数单位配置数量备注1带斗门机10t-25m ,Lk=10.5m台1现有2装船料斗4m3个1新增3自卸车20t台3现有4罐车45m3台3新增、租赁5雾炮机台1新增2.5 水工结构复核本次装卸工艺调整方案设计的船型不变,船舶荷载不变。原设计码头平台 结构及附属设施能满足本次装卸工艺调整方案设计的使用荷载要求,无新建水工建筑物。2.6 配套工程2.6.1 给排水根据已批复的环评报告,重件泊位原设计货种包含石灰石散货,已考虑码 头面冲洗用水等环保用水,本次新增货种方案为满足增加粉煤灰、炉底渣等货 种装卸需求,对原供水设计用水量进行调整,增加码头面雾炮机降尘用水。其余供水内容能够满足本次新增货种需求,未进行调整。(1)供水水源本工程用水包括生产用水及消防用水。码头给水管线接自电厂给水管网, 接入点位于引桥与陆域交接处,用水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20)的要求。接入码头给水管径DN150 ,接管点处水压要求0.25Mpa。(2)用水量港区用水包括船舶、环保、消防以及未预见用水,本次新增雾炮降尘用水,用水量约 4.5m3/d。 14 (3)港口给水系统根据原设计文件,码头给水消防管线接自电厂给水管网,沿码头侧面明敷, 每隔 3m 采用钢制管架支撑。码头管网呈支状布置,码头前沿设船舶上水栓, 兼做码头消火栓,间距不大于 50m,上水栓口径为 65mm。码头内侧设置冲洗 卷盘箱,用于冲洗码头地面。明装给水管管径为 DN150,采用外镀锌内衬环氧 树脂钢管,沟槽连接,材质采用 20#钢,GB/T8163-2008 。本次增加货种后, 为满足环保要求,本工程拟在码头装卸点新增雾炮机降尘,降尘用水由已建给 水管网供给,经设计单位复核,码头已建给水管线能够满足本次新增雾炮机降尘供水需求。(4)中水回用本工程现有码头面初期雨水及冲洗水由排水沟收集后,已排入后方电厂统一处理。2.6.2 供电(1)供电电源现有重件码头供电系统由电厂运行部负责管理。码头区未设置变电所,码 头门机电 源引自电厂 6kV 母线,码头照明电源引自罗源电厂照明专用母线; 检修电源引自电厂 检修专用母线。本工程高压用电设施为门机,低压用电设施 包括码头照明、污水泵、导 航灯桩及维修用电。码头门机供电电压等级为 6kV, 其他动力、照明的配电电压为 380/220V ,频率 50Hz 。 本次方案设计取消码 头现有低压检修配电箱,并新增一套 90kW 岸电系统,新增岸 电系统电源由 电厂检修专用母线引接,经复核,电厂检修专用母线剩余供电容量可满足本次 新增岸电后的供电需求,无需扩容。新增岸电系统供电电压为 380V ,频率50Hz ,负荷等级与电厂检修专用母线一致。(2)供电方案原供电设计码头门机电源引自电厂 6kV 母线,码头照明电源引自罗源电厂照明专用母线;检 修电源引自电厂检修专用母线。本次供电设计 15 本次方案设计新增一套岸电系统,于码头后沿高杆灯 LT1 附近新增一套 低压工频岸电系统,采用集装箱式结构,内设置一台 SCB14-0.4/0.4kV- 160kVA 隔离变压器、2 台低压开关柜及 1 台控制柜,于码头前沿(现有低压检修配电 箱处)新增一台岸电箱,根据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附录 A.0.2, 3000 吨级干散货船岸电设施容量为 90kW。岸电系统电源由电厂检修专用母线 引接,经复核,电厂检修专用母线剩余供电容量可满足本次新增岸电后的供电需求、码头后沿空间可满足本次新增岸电系统安装布置。(3)供电负荷及设备选择供电负荷:现有供电负荷:本工程高压用电设施为门机,低压用电设施包 括码头照明、污水泵、导航灯桩及维修用电。码头门机供电电压等级为 6kV , 其他动力、照明的配电电压为 380/220V ,频率 50Hz 。 本次方案设计在现有 供电负荷基础上取消码头现有低压检修配电箱,并新增一套 90kW 岸电系统, 新增岸电系统供电电压为 380V,频率 50Hz ,负荷等级与电厂检修专用母线一致。负荷计算:本次方案设计未涉及现有码头高压门机、码头照明、污水泵、 导航灯桩等用电的改造。本次设计主要改造内容为:取消码头现有低压检修配 电箱,并新增一套 90kW 岸电系统,岸电系统装机容量为 90kW,计算有功功 率为 81kW ,计算无功功率为 39.23kW ,计算视在功率为 90kVA。设备选择:隔离变压器选择节能型三相环氧树脂浇注低压箔绕式干式电力变压器,0.4kV 开关柜选用抽出式开关柜。总平 面及 现场 布置本次增加货种及装卸工艺设计方案的规模不变、靠泊船型不变,因此,原设计总平面布置主尺度可满足设计船型的靠泊要求。总平面布置如下:(1)水域布置本项目码头长度为 132m ,码头前沿停泊水域范围宽度 33.2m ,可以满足 3000DWT 船靠泊需要,面积约 0.57 万 m2 。码头前沿回旋水域布置在码头停 泊水域外侧边线以外,调头区按圆型布置,回旋圆直径按 2.5 倍船长设计,为270m ,可以满足 3000DWT 船调头要求,面积约 7.6 万 m2。本项目东南侧停泊水域边线与码头前沿线夹角为 55 ° , 45 °到 55 °范围调整为船舶回旋水域;西北侧停泊水域边线与码头前沿线夹角为 75 ° , 45 °到 16 75 °范围调整为船舶回旋水域。(2)陆域布置本项目码头位于华能罗源电厂西南侧湾内,码头前沿线布置在小湾口外, 走向与水流方向基本平行。本项目由码头平台、引桥组成。码头平台总长 132m, 东段平台局部加宽,形成 L 型布置,东段平台长 38.58m ,宽 23m;西段平台 长 93.42m ,宽 18m;码头面高程为 9.50m 。 码头通过引桥与后方电厂陆域西 北侧突出段相连接。引桥位于码头西端,引桥轴线与码头后沿交角为 100 ° , 引桥长 53m 、宽 10.7m ,引桥面高程为 9.50m ,引桥与码头连接处布置 15m×10m 的展宽角。项目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5。表 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年吞吐量万吨7.262泊位吨级吨30003泊位数个14码头长度m1325码头平台宽度项18/23西段/东段6引桥长度m537码头宽度项10.7施工 方案本工程为增加货种工程,水工结构、航道及回旋水域均能满足新增货种后的需求,因此不需要进行施工设计。其他 17 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生态环境现状3.1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3.1.1 生态环境现状(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位于3 闽东沿海海岸带与 近岸海域生态亚区,项目区域属于 3103 宁德一罗源沿海城镇和集约化高优农业生态功能区,其主导、辅助功能、生态保育和相关任务详见表 3- 1 和附图 4。表 3-1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代号生态功能小 区范围主要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3103宁德一罗源沿海城镇和集约化高优农业生态功能区蕉城区东南部、罗源县东部、连江县北部环罗源湾区域城镇生态环境、集约化高优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城镇环保设施建设 和景观生态建设;发展集 约化生态农业,控制农业 面源污染,加强规模化畜 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做好 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育工作。本项目为码头新增粉煤灰、炉底渣货种项目,利用现有码头及配套设施, 不新增用地;项目建设不会与整个生态功能小区的生态保育和建设方向相违背。(2)生态环境现状区域内主要生态系统类型涵盖丘陵山地、农田耕地、果园果林、溪流河 口以及自然乡村城镇等多样性生态环境类型。环罗源湾位于海陆交界地带, 其内部具有明显的景观异质性。海域部分以海洋为基质,环绕罗源湾。陆域 部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日益频繁,其景观表现的比较凌乱,但其基质还是比较明显,整个规划区景观以斑块-廊道的模式出现。现状分布的主要植物区系成分以及植被群落类型,大部属我国闽东南亚 热带滨海地区广播性或次生性、广泛栽培的资源种类及植被群落生态类型。 山地森林系统多样性不高。规划范围内现状山地森林植被覆盖率较高,大部森林茂密。现状山地森林植被,主要为人工造林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所形成 18 的次生植被;大面积分布的主要以马尾松林、相思树林为主,森林群落结构 较为简单,森林树种较贫乏,系统多样性不高。在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上,现 状山地及其森林植被,是本区域地带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景观背景,对维护 本区位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资源、优化区位自然生态景观环境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现状山地森林植被大部属生态公益林。评价范围内无涉及珍稀或濒危野生植物自然分布。无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无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敏感区。由于人类开垦和密集的生产生活活动的深刻影响,规划范围内活动的重要野生动物主要为鸟类,其它野生脊椎动物的物种及种群数量均较小。3.1.2 水环境质量现状(1)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112020 年),项 目附近海域属于罗源湾北部、南部四类区,主要功能为港口、航运及一般工 业用水等 ,详见 附 图 5 ,项 目 区海域海水水质执行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 1997)的第三类水质标准。(2)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