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_T 3496-2023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96556329
资源大小:95.4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22_T 3496-2023 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规程.docx
ICS 65.020CCS B 05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 34962023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Leguminivoraglycinivorella2023-09-28 发布2023-11-16 实施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 布DB22/T 3496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娟、史树森、毕锐、高宇、赵丽娜、冯立超、姜龙、田径、朱诗禹。IDB22/T 34962023大豆食心虫防治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大豆食心虫防治程序,规定了虫情监测、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和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大豆食心虫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NY/T 3114.62017大豆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 6 部分:大豆抗食心虫鉴定技术规范DB22/T 24332016大豆食心虫性诱剂使用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NY/T 3114.62017 和 DB22/T 2433201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大豆食心虫 soybean pod borer鳞翅目(Lepidoptera)小卷蛾科(Tortricidae)食心虫属(Leguminivora)的一种为害大豆豆荚、豆粒的昆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来源:NY/T 3114.62017 ,2.1,有修改性诱剂 sex attractant雌虫或雄虫分泌引诱异性的信息素,或人工合成有类似效应的化合物。来源:DB22/T 24332016 ,2.1 虫情监测 insect monitoring采用性诱剂获取大豆食心虫成虫在监测区内发生期、发生量的过程。始见期 initiation period初次诱集到大豆食心虫成虫的时间。始盛期 onset period大豆食心虫成虫累计发生量达发生总量的 16% 的时间。高峰期 peak period1DB22/T 34962023大豆食心虫成虫累计发生量达发生总量的 50% 的时间。盛末期 end period大豆食心虫成虫累计发生量达发生总量的 84% 的时间。发生盛期 period of high population从始盛期至盛末期的历期。4综合防治流程大豆食心虫综合防治主要分为 2 个阶段,综合防治流程见图 1 。图1大豆食心虫综合防治流程5虫情监测在大豆主产区选择定点测报田,面积不少于 1 公顷,整个大豆食心虫发生期不施任何杀虫剂。每公顷均匀设置性诱捕器 3 个,间距不少于 100 米。7 月中旬开始,每天上午调查记录性诱捕器内大豆食心虫的数量,将调查结果记入表 A.1。6综合防治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治。农药的选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1276 的规定。农业防治6.2.1合理轮作与玉米、马铃薯等非豆科作物实行 2 年或 2 年以上轮作。6.2.2土壤翻耕大豆收获后,结合秋季土壤翻耕或春季整地旋耕。生物防治2根据虫情监测结果,于大豆食心虫成虫发生始见期安装诱捕器进行防治。每 667 m 设置 2 个3用放蜂器田间投放螟黄赤眼蜂或粘虫赤眼蜂,每 667 m 总放蜂量为 3 万头4 万头,分 2 点释放,DB22/T 349620236.3.1性诱剂防治2个诱捕器,均匀排列,距田边距离不少于 5 m。6.3.2赤眼蜂防治6.3.2.1根据虫情监测结果,于大豆食心虫成虫始见期,后推 5 天7 天,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利2间隔不超过 20 米。6.3.2.2间隔 5 天放蜂 1 次,连续放蜂 3 次,放蜂比例为 1:2:1 。放蜂后 1 天2 天遇到强降雨,按应放蜂数量补放 1 次。6.3.2.3放蜂期间在放蜂田及周边禁止施用任何杀虫剂。化学防治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在成虫发生盛期,可选用氯虫高氯氟、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进行田间喷雾,喷施1 次2 次,两次用药间隔 7 天,农药使用按照标签操作。7记录和档案应对整个防治过程进行及时记录、存档,档案至少保存 2 年以上,做到可追溯。3调查时间蛾量(头/诱捕器)平均蛾量(头/诱捕器)累计蛾量(头/诱捕器)累计诱蛾量百分率(%)天气情况备注123温度()降水(mm)风速(m/s)DB22/T 34962023A A附录A(规范性)大豆食心虫调查记录表大豆食心虫成虫(诱蛾量)记录见表 A.1。表A.1 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诱蛾调查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