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必修4 第19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docx
-
资源ID:96566980
资源大小:1.24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部编版) 必修4 第19课 课时1 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docx
第十九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表达无神论立场。3.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时1世界的物质性与规律的客观性核心考点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概念(1)准确把握物质的内涵(2)弄清物质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哲学上的物质概念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特性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存在状态不生不灭、永恒存在有生有灭、暂时存在联系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物质依赖于具体的物质形态,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了物质不能用物质代替具体的物质形态,否则就看不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同样,也不能用具体的物质形态代替物质,否则就会抹杀世界的物质性提醒运用逻辑与思维中的知识准确把握概念的知识,理解物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物质的外延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万事万物的总和。2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方法论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依据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结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1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纠正: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纠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范畴。3意识是大脑的机能。纠正: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正确的反映。纠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考向一世界的物质性典例1(2021·浙江6月选考)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行动。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气候行动目标,提振了国际社会信心,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这表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整体性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气候治理规律比气候变化规律更难掌握A B C D答案A解析材料未体现全球气候治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故不选。材料未体现气候变化的规律难以掌握,而且气候治理规律与气候变化规律二者无法比较哪一个更难掌握,故不选。故本题选A。变式1“冬奥冰”不简单。和传统制冰方式相比,北京冬奥会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可以保证冰面温度恒定,冰面质量更优,满足了不同比赛项目对冰面温度、厚度的不同需求,而且没有污染,碳排放量接近于零。“冬奥冰”的制作()A说明实践取决于认识,人能够创造出新物质B运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抛弃传统制冰方式C坚持绿色办奥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D将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满足不同比赛项目需求答案C解析实践决定认识,不是认识决定实践;物质是永恒的,应该是人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具体形态,A错误。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原有事物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而不是完全抛弃,B错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D错误。易错提醒:误认为人能够创造出新物质。物质是永恒的,是不能被创造和改变的;人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具体形态。考向二意识的本质典例2(2021·湖北高考)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美誉,历史上众多文人墨客在此迎来送往,触景生情,留下了大量广为流传的送别诗篇,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等。这表明()意识的内容可还原社会生活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情感需求意识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产物意识的形式可以由人们主动创造A B C D答案D解析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意识的内容并不能还原社会生活,错误。人的情感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有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需求,因此,意识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人的情感需求,错误。变式2(2021·山东高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答案C解析实践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认识具有反复性,A说法错误。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B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产生的,D说法错误。易错提醒:误认为物质和意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物质不依赖意识。核心考点二规律的客观性1哲学的运动概念(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不可分割。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提醒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事物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结合的方式存在,结合逻辑与思维中辩证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的知识加以理解。2物质运动的规律(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规律的普遍性原理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提醒结合人类社会的两大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逻辑思维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知识,理解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纠正: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2人可以利用规律和改变规律。纠正:规律是客观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或消灭规律。3规律是无条件的,是永恒不变的。纠正:规律是有条件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考向一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典例1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工作性质和环境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如果长期从事枯燥无聊的工作,大脑因缺乏刺激和挑战而退化的概率增加。研究牵头人约瑟夫·格日瓦奇博士说,这一结果印证了大脑“用进废退”的理论。大脑“用进废退”蕴含的哲理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A B C D答案A解析大脑“用进废退”,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即强调运动的重要性,而都是说明运动离不开物质,强调的是物质的重要性,不选。故选A。变式1大多数恒星因为距离我们非常遥远,被人们看作是位置不变动的发光点。北斗七星是大熊座的七颗恒星,科学家根据它们切向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推断出十万年前后其形状的演变(如下图)。这说明()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的存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们能够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物质离不开运动,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不符合题意。题干只体现了人们认识规律,并未体现人们利用规律,排除。易错提醒:误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考向二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典例2(2020·浙江7月选考,改编)漫画意外收获针砭时弊,富含哲理。从所含哲理看,下列诗句中与漫画最接近的是()A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花自凋零水自流,月自独行我自愁D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答案D解析漫画中的人为了收获苹果给枯树浇水,结果收获了蘑菇,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D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符合题意。A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B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体现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变式2(2020·全国)习近平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尊重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之所以能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这说明()认识规律就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掌握和尊重规律才能避免主观盲动根据规律特点利用规律才能造福人类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A B C D答案C解析说法错误,只认识规律而不利用规律,并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说法错误,认识和利用规律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造福人类。易错提醒:误认为按规律办事就不能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需要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变害为利,造福人类。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组建了以轧制为核心的攻关团队,进行超薄“手撕钢”的专项攻关。随后,0.015毫米“手撕钢”成功面世。宽幅超薄“手撕钢”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高端电子、汽车、计算机等支柱行业和关键领域。该公司研发出的新材料“手撕钢”()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可知性是从万事万物的共有属性中概括出来的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A B C D答案A解析不符合题意,物质是从万事万物的共有属性中概括出来的,新材料“手撕钢”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符合题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新材料“手撕钢”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2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但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无论是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 B C D答案B解析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不符合题意,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材料强调的是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3人类历史上每次科技革命与材料的发展息息相关,而新材料的研制却是颇为不易的。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数据共享,对先进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预测、筛选,从而加快新材料的合成与生产。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分支,机器学习计算方法在辅助新材料设计时代尤为“得力”,其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描述符”生成、模型构建和验证、材料预测、实验验证等步骤。人工智能辅助研发过程表明()科学研究能够任意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人类对于物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实现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具体的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并不改变世界的物质性A B C D答案D解析错误,物质的性质和结构具有客观性,科学研究不能任意改变物质的性质和结构。错误,人工智能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无法取代人类实现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4元宇宙是整合多种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它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并且允许每个用户进行内容生产和编辑。不过,元宇宙目前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尤其是作为产业,仍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市场投资,都亟须回归理性。材料体现了()元宇宙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元宇宙实践无限发展推动认识的发展没有止境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的界限被打破而趋向融合元宇宙能否适应时代的要求仍需实践去检验A B C D答案C解析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错误。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界限,错误。5春日将尽,草木褪去青嫩之色时,“立夏”便来了。春光将逝,未免有惜春的伤感,于是有赵友直的“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有陆游的“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夏日将来,瓜果渐熟,于是也有迎夏的恬淡与喜悦,如司马光的“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如文天祥的“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古代诗人们对“立夏”的态度不一表明()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C文学创作是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的统一D尊重自然规律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答案C解析试题指向的是人们认识世界,未涉及“改造世界”,A排除。B强调的是认识的反复性,材料不涉及,排除。尊重规律是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D错误。6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人民网就“你最关心的两会热词”这一问题开展了调查,吸引562万人次参与。“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社会保障”等成为高频热词(见图),折射出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这说明十大热词()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与现实相互依赖,二者统一于实践反映时代大势,直接推动时代发展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 B C D答案B解析热词属于意识,现实属于物质,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热词与现实相互依赖的说法错误,故不选。热词属于意识,要通过实践才能推动时代发展,故不选。7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一串思想的链条,强调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中国传统文化蕴含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对应辩证唯物论哲理逻辑顺序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 BC D答案D解析强调世界的物质性,强调物质是运动的,强调运动是有规律的,强调规律是客观的,故选D。8(2022·辽宁高考)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欲借风力须顺风势任运自在随风飘荡驾伞乘风去我所向逆势而动方得如愿A B C D答案B解析漫画中文字“所谓借风,只是顺应了风的方向”其主旨重点在于顺应大势,借风而行,说明“欲借风力须顺风势”“驾伞乘风去我所向”,正确。“任”“自在”“随风”“逆势”均不体现借风而行,与漫画主旨不符,不选。故本题答案选B。9榫卯(见下图)被称为巧夺天工的中国传统智慧。它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一凹一凸的结构将整个构件结合为一体。榫卯结构改变了建筑的受力方式,通过层层传递,使得整个建筑受力点变得更为均衡,中国传统的建筑和家具也因此兼具了美观与耐用。在这种传统工艺中主要体现的哲学智慧是()不用一针一钉顺应自然规律,蕴含天人合一的思想方寸间凹与凸的咬合变化,渗透着吐故纳新的追求一凹一凸相克相连的结构,体现出古人朴素的矛盾观受力方式的层层关联,反映了知行合一的实践观A B C D答案B解析榫卯这种传统工艺的结构设计,没有体现吐故纳新的追求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排除。二、非选择题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案(1)人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2)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与自然界和谐相处。(3)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而不能盲目凌驾于自然规律之上。(4)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