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固定式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
资源ID:96575776
资源大小:941.01KB
全文页数:1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固定式X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检索号2022-HP-0043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固定式 X 射线探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开本)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2022 年 3 月目录表 1 项目基本情况 1表 2 放射源 6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6表 4 射线装置 7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8表 6 评价依据 9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11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16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 19表 10 辐射安全与防护 25表 11 环境影响分析 30表 12 辐射安全管理 43表 13 结论与建议 50附图:附图 1 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 2 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示意图附图 3- 1 本项目探伤房平面布置示意图附图 3-2 本项目探伤室剖面布置及管道穿墙示意图表 1 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固定式 X 射线探伤项目建设单位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注册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凤岗金鑫路 426 号项目建设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凤岗金鑫路 426 号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10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50投资比例(环保 投资/总投资)50%项目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其他占地面积(m2)约 137应用 类型放射源销售I 类 II 类 III 类 IV 类 V 类使用I 类(医疗使用) II 类 III 类 IV 类 V 类非密封放射 性物质生产制备 PET 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 丙射线装置生产II 类 III 类销售II 类 III 类使用II 类 III 类其他/1.1 项目概述1.1.1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04 月 27 日,注册地位于福建省三明 市沙县区凤岗金鑫路 426 号。公司主要经营设计、生产、销售化工机械、压力容器、非标 设备; 开发设计化工环保节能新型设备; 无损检测与技术服务; 代理销售国外化工新型环保节能设备;销售金属材料、机械零部件;承揽化工设备安装。1.1.2 项目建设规模一、项目概况及由来为满足生产需要, 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拟在新压力容器生产车间内新建一1座探伤房(单层建筑),包括 1 间探伤室、1 间控制室、1 间暗室、 1 间评片室,拟配备 1 台 XXG3005C 型 X 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 300kV,最大管电流 5mA),在探伤室内对 公司生产的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检测, 主要检测工件为圆筒状, 一头或两头开口,主要材质 为不锈钢或低合金钢,直径范围为 600mm-3500mm,壁厚范围为 6-40mm,长度最大为 8000mm;探伤室室内净尺寸为:10m(长)×6m(宽)×5.3m(高),能够满足检测工件室内探伤的空间要求。本项目核技术利用情况见表 1- 1。表 1-1 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核技术应用情况一览表射线装置序号射线装置名称及 型号数量 (台)管电压 (kV)管电流 (mA)类别工作场所 名称活动种类环评情况备注1X 射线探伤机 (XXG3005C)13005II探伤室使用新建项目 本次环评周向机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无其他核技术利用设备应用, 本次属公司首次开展核 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为保护环境和公众利益, 防止辐射污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放 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其应办理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根据射线装置分类(2017 年修订版) ,本项目 X 射线探伤机属于 II 类射线装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福 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的委托, 江苏辐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 我公司通过资料调研、项目工程分析, 并在结合现场勘察、现场检测(委托江 苏核众环境监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等工作的基础上,编制了该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 项目定员及年工作时间本项目拟配备 2 名辐射工作人员,探伤机年开机出束时间预计不大于 400 小时(包括探伤工作出束和训机工作出束时间)。1.2 项目周边保护目标及项目选址情况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凤岗金鑫路 426 号,为租赁场所, 公司东北侧依次为道路、福建省三明市东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厂房,东南侧为空地, 西南侧为道路, 西北侧为金鑫路。 本项目探伤房拟建址位于公司新压力容2器生产车间东北部,公司新压力容器生产车间和拟建探伤房均为一层建筑, 探伤房拟建址 东北侧依次为车间内通道、仓库和拟建危废暂存间, 东南侧、西南侧和西北侧均依次为生 产车间内工件堆放场、生产车间内工作场所(距离探伤室不低于 10m)。公司地理位置示意见附图 1,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示意见附图 2,探伤房拟建址及周围环境现状见图 1- 11-8。图 1-1 探伤房拟建址图 1-2 探伤房拟建址东北侧仓库图 1-3 公司东北侧图 1-5 公司东南侧图 1-4 探伤房拟建址东南侧图 1-6 探伤房拟建址西南侧3图 1-7 探伤房拟建址西北侧图 1-8 公司西北侧根据现场调查和附图 2 可知, 本项目周围 50m 评价范围内无学校、居民区等环境敏感 点, 项目周围无环境制约因素, 根据理论估算, 项目运行时对周围环境辐射影响较小, 因此,项目选址合理。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探伤房辐射工作人员和评价范围内的公众。1.3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使用 X 射线探伤机对公司产品进行无损检测,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改,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 年令第 49 号) 中的 “限制类”和“淘汰类”,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1.4 代价利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 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本项目总投资 1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50 万元,占总投资的 50%,本项 目环保投资额可保证环保措施的落实。根据下文分析, 本项目经辐射防护屏蔽和安全管理后,可保证项目辐射环境剂量率和人员辐射剂量满足项目管理目标要求。因此, 从代价利益方面分析, 本项目获得的利益远大于对环境的影响, 具有明显的经 济效率、社会效益,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实践的正当性” 的原则。1.5 项目环保投资本项目环保投资明细见表 1-2。表 1-2 本项目环保投资明细一览表序号项目投资金额(万元)1探伤房的土建和防护施工402辐射安全装置和保护措施(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工作状态指示灯 和声音提示装置、门机联锁装置、紧急停机按钮、 视频监控等)1.543通风系统14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体检、辐射安全与防护考核0.55辐射监测仪器26辐射安全规章制度上墙、 环境影响评价、 竣工环保验收5合计505表 2 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 活度(Bq)×枚数类 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 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 3 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 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 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贮存方式与地点/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6表 4 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 (MeV)额定电流(mA)/ 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二) X 射线管,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X 射线探伤机II1XXG3005C3005无损检测探伤室周向机/(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 压(kV)最大靶电 流(A)中子强度 (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备注活度(Bq)贮存方式数量/7表 5 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 放量年排放 总量排放口 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臭氧、氮氧化物气态/少量少量/不暂存通过排风系 统排出探伤 室,弥散在 大气环境中显影、定 影废液液态/400kg/收集于收集桶 内, 后统一暂存 于危废暂存间内集中收集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废胶片固态/200 张/收集于防漏胶袋 内,后统一暂存 于危废暂存间内/注:1.常规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 mg/L,固体为 mg/kg,气态为 mg/m3,年排放总量用 kg。2.含有放射性的废物要注明, 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分别用比活度(Bq/L 或 Bq/kg 或 Bq/ m3) 和活度(Bq)。8表 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版),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修正版),自 2018 年 12 月29 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修订版),国务院令第 682 号,2017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5)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19 年修正版),国务院令第 709 号, 2019 年 3 月 2 日起施行(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2021 年修正版) ,生态环境部令第 20 号, 自 2021 年 1 月 4 日起施行(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 16号,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8)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18 号,201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9)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 145 号文(10) 射线装置分类(2017 年修订版) ,环境保护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告2017 年公告第 66 号公布,自 2017 年 12 月 5 日起施行(11)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令 第 15 号, 2021 年 1月 1 日起施行(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编制监督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 9 号, 2019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13)关于发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配套文件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第 38 号, 2019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14)生态环境部关于启用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的公告,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第 39 号, 2019 年 10 月 25 日生成(15) 关于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和考核有关事项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19 年第 57 号,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改, 国家发展和改革9委员会 2021 年令第 49 号),自 2021 年 12 月 30 日起施行(17)福建省环保厅关于印发<核技术利用单位辐射事故/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闽环保辐射201310 号, 2013 年 3 月 15 日印发(18)关于发布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 2001)等 3 项国家污染物控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3 年 第36 号技术标准(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4)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1157-2021)(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6)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7)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250-2014)(8)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其他10表 7 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 评价范围本项目为使用 II 类射线装置进行固定式探伤作业,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的要求,射 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边界外 50m 的范围。故本项目评价范围取探伤室边界外延 50m 的区域,本项目评价范围示意图见附图 2。7.2 保护目标本项目周围 50m 评价范围内无学校、居民区等其他环境敏感点, 环境保护目标主要是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和评价范围内的公众。本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分布见表 7- 1。表 7-1 本项目 50m 评价范围内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主要环境 保护目标方位场所名称距探伤室 最近距离规模保护要求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西北侧控制室、评片室、暗室0.3m2 名辐射工作人员年剂量不超 过 5mSv/a项目评价范 围内公众东北侧新压力容器生产车间内通 道、仓库和危废暂存间0.3m公司内约 40 名工 作人员年剂量不超过0.1mSv/a东南侧、 西南侧、 西北侧新压力容器生产车间0.3m东北侧福建省三明市东辰机械制造 有限责任公司厂房14m约 50 名工作人员东南侧空地18m流动人员西北侧金鑫路36m流动人员7.3 评价标准(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 7-2 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和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剂量限值职业照射剂量限值工作人员所接受的职业照射水平不应超过下述限值: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公众照射剂量限值实践使公众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11年有效剂量, 1mSv;特殊情况下, 如果 5 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 1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 5mSv。11.4.3.2 剂量约束值通常应在公众照射剂量限值 10%30%(即 0.1mSv/a0.3mSv/a) 的范围之内。但剂量约束的使用不应取代最优化要求, 剂量约束值只能作为最优化值的上限。(2)工业 X 射线探伤放射防护要求(GBZ117-2015)3.1.2 控制台3.1.2.1 应设置有 X 射线管电压及高压接通或断开状态的显示,以及管电压、管电流和照射时间选取及设定值显示装置。3.1.2.2 应设置有高压接通时的外部报警或指示装置。3.1.2.3 控制台或 X 射线管头组装体上应设置与探伤室防护门联锁的接口,当所有 能进入探伤室的门未全部关闭时不能接通 X 射线管管电压;已接通的 X 射线管管电压在任何一个探伤室门开启时能立即切断。3.1.2.4 应设有钥匙开关,只有在打开控制台钥匙开关后,X 射线管才能出束;钥匙只有在停机或待机状态时才能拔出。3.1.2.5 应设置紧急停机开关。3.1.2.6 应设置辐射警告、出束指示和禁止非授权使用的警告等标识。4 工业 X 射线探伤室探伤的放射防护要求4.1 防护安全要求4.1.1 探伤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周围的辐射安全, 操作室应与探伤室分开并尽量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4.1.2 应对探伤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 一般将探伤室墙壁围城的内部区域划为控制区,与墙壁外部相邻区域划为监督区。4.1.3 X 射线探伤室墙和入口门的辐射屏蔽应同时满足:a)人员在关注点的周剂量参考控制水平,对职业工作人员不大于 100Sv/周,对公众不大于 5Sv/周;b) 关注点最高周围剂量当量率参考水平不大于 2.5Sv/h。4.1.4 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应满足:a)探伤室上方已建、拟建建筑物或探伤室旁邻近建筑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12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时,探伤室顶的辐射屏蔽要求同 4.1.3。b)对不需要人员到达的探伤室顶,探伤室顶外表面 30cm 处的剂量率参考控制水平通常可取为 100Sv/h。4.1.5 探伤室应设置门-机联锁装置, 并保证在门(包括人员门和货物门) 关闭后 X 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门打开时立即停止 X 射线照射,关上门不能自动开始 X射线照射。门-机联锁装置的设置应方便探伤室内部的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离开探伤室。4.1.6 探伤室门口和内部应同时设有显示“预备”和“ 照射”状态的指示灯和声音提示 装置。“预备”信号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探伤室内人员安全离开。“预备”信号和“ 照射”信号应有明显的区别,并且应与该工作场所内使用的其他报警信号有明显区别。4.1.7 照射状态指示装置应与 X 射线探伤装置联锁。4.1.8 探伤室内、外醒目位置处应有清晰的对“预备”信号和“ 照射”信号意义的说明。4.1.9 探伤室防护门上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4.1.10 探伤室内应安装紧急停机按钮或拉绳, 确保出现紧急事故时, 能立即停止照射。按钮或拉绳的安装, 应使人员处在探伤室内任何位置时都不需要穿过主射线束就能够使用。按钮或拉绳应带有标签,标明使用方法。4.1.11 探伤室应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排风管道外口避免朝向人员活动密集区。每小时有效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 3 次。(3)工业 X 射线探伤室辐射屏蔽规范(GBZ/T 250-2014)3.2 需要屏蔽的辐射3.2.1 相应有用线束的整个墙面均考虑有用线束屏蔽, 不需考虑进入有用线束区的散射辐射。3.2.2 散射辐射考虑以 0°入射探伤工件的 90°散射辐射。3.2.3 当可能存在泄漏辐射和散射辐射的复合作用时, 通常分别估算泄漏辐射和各项散射辐射。3.3 其他要求3.3.1 探伤室一般应设有人员门和单独的工件门。对于探伤可人工搬运的小型工件探伤室,可以仅设人员门。3.3.2 探伤装置的控制室应置于探伤室外, 控制室和人员门应避开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3.3.3 屏蔽设计中,应考虑缝隙、管孔和薄弱环节的屏蔽。(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134 一般要求4.1 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也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4.3 在常温常压下不水解、不挥发的固体危险废物可在贮存设施内分别堆放。4.4 除 4.3 规定外、必须将危险废物装入容器内。4.5 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危险废物在同一容器内混装。4.6 无法装人常用容器的危险废物可用防漏胶袋等盛装。4.7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 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 100 mm 以上的空间。4.9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本标准附录 A 所示的标签。 5 危险废物贮存容器5.1 应当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5.2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5.3 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完好无损。5.4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互反应)。6.2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仓库式)的设计原则6.2.1 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6.2.2 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6.2.3 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6.2.4 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 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6.2.5 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 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 1/5。6.2.6 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7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运行与管理7.7 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经营者均须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 记 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人库日期、存放库位、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单位名称。8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安全防护与监测8.1 安全防护148.1.1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必须按 GB15562.2 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8.1.2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它防护栅栏。8.1.3 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 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5)项目管理目标本项目探伤室和所在车间均为一层建筑, 上方无建筑, 探伤室顶不需要人员到达, 探伤室旁邻近建筑物均为一层建筑,不在自辐射源点到探伤室顶内表面边缘所张立体角区域内, 综合考虑 GB 18871-2002 、GBZ 117-2015,确定本项目的管理目标为:辐射环境剂量率控制水平:探伤室四周墙体、防护门外表面 30cm 处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 2.5Sv/h ,顶外表面 30cm 处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 100Sv/h。辐射剂量控制水平:职业人员年有效剂量不超过 5mSv,公众年有效剂量不超过0.1mSv。(6)参考资料: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国家环境保护局, 1995 年福建省三明市原野、道路、建筑物室内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单位:nGy/h)原野 辐射剂量率道路 辐射剂量率室内 辐射剂量率范围61.6225.357.0210.078.0311.5均值±标准差92.7±34.2 (按点平均)100.8±35.0145.5±50.2 (按点平均)15表 8 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 项目地理和场所位置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凤岗金鑫路 426 号,为租赁场所, 公司东北侧依次为道路、福建省三明市东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 司厂房,东南侧为空地, 西南侧为道路, 西北侧为金鑫路。本项目探伤房拟建址位于公 司新压力容器生产车间东北部,公司新压力容器生产车间和拟建探伤房均为一层建筑, 探伤房拟建址东北侧依次为车间内通道、仓库和拟建危废暂存间, 东南侧、西南侧和西 北侧均依次为生产车间内工件堆放场、生产车间内工作场所(距离探伤室不低于 10m)。公司地理位置示意见附图 1,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示意见附图 2。8.2 环境现状检测本项目为使用 II 类射线装置进行固定式探伤作业,运行期主要的环境污染物为 X 射线。2022 年 3 月 10 日现场踏勘时, 探伤房未开工建设。项目在进行现状调查时,主要调查本项目探伤室拟建场址及周围环境的 辐射剂量率。8.2.1 环境现状评价对象、检测因子、检测点位等环境现状评价对象:项目拟建址及周围辐射环境现状检测因子: 辐射剂量率检测点位: 根据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61-2021)有关布点原则进行布点, 在项目拟建址及周围布设 6 个检测点位,调查环境 辐射剂量率,具体点位布设情况见图 8- 1检测频次:按照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 技术规范(HJ1157-2021)中的要求进行,检测时仪器探头水平距离地面 1m,每个检测点位读 10 个数据,读数间隔 10s,取算术平均值计算结果8.2.2 检测方案检测单位:江苏核众环境监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时间: 2022 年 3 月 10 日检测天气:晴检测仪器:FH40G+FHZ672E- 10 型辐射巡测仪仪器编号: 030360+11395能量响应范围: 40keV4.4MeV量程范围:1nSv/h100Sv/h16检定单位: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检测证书编号: Y2021-0030101检定有效期: 2021.4.132022.4.128.2.3 质量保证措施委托的检测机构已通过计量认证(证书编号: 171012050259),具备有相应的检测资质和检测能力;委托的检测机构制定有质量体系文件, 所有活动均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要求进行,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委托的检测机构所采用的监测设备均通过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并在检定有效期内;所有检测人员均通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检测报告实行三级审核。8.2.4 检测结果及评价本项目拟建址及周围环境 辐射剂量率检测结果见表 8- 1。表 8-1 本项目拟建址及周围环境 辐射剂量率检测结果序号检测点位描述检测结果(nSv/h)备注1探伤室拟建场址138/2探伤室拟建场址东北侧1493探伤室拟建场址东南侧1404探伤室拟建场址西南侧1305探伤室拟建场址西北侧(拟建控制室内)1306福建省三明市东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厂房西南侧(距探伤室拟建址约 14m)139注: 上表数据已扣除监测仪器宇宙射线响应值。根据检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探伤室拟建址及周围环境 辐射剂量率为(130149) nSv/h,即(108124)nGy/h(本项目检测仪器使用 137Cs 作为检定参考辐射源时,根 据环境 辐射剂量率测量技术规范(HJ 1157-2021),换算系数取 1.20Sv/Gy),处于 中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中福建省三明市室内及道路 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正常范围内(室内(78.0311.5)nGy/h、道路(57.0210.0)nGy/h)。17拟建评片室 拟建暗室仓库福建省三明市东辰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厂房道路12 拟建探伤室6 3福建众和利达化工装备有限公司新压力容器生产车间拟建控制室54图例n 辐射剂量率检测点位图 8-1 本项目辐射环境现状检测点位图18表 9 项目工程分析与源项9.1 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1.1 工程设备(1)工程组成本项目探伤房为单层建筑, 包括 1 间探伤室、 1 间操作室、 1 间暗室、 1 间评片室, 公司拟在探伤室内配备 1 台 XXG3005C 型 X 射线探伤机(最大管电压 300kV,最大管 电流 5mA),在探伤室内对公司生产的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检测,主要检测工件为圆筒 状, 一头或两头开口,主要材质为不锈钢或低合金钢,直径范围为 600mm-3500mm,壁厚范围为 6-40mm,长度最大为 8000mm。本项目探伤室室内净尺寸为:10m(长) ×6m(宽)×5.3m(高),探伤室拟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对 X 射线进行屏蔽,西墙为(60100)cm 混凝土,其余三面屏蔽墙 (包括迷道) 为 60cm 混凝土,屋顶为 40cm 混凝土,工件进出门内含 20mm 厚铅板, 人员进出门内含 8mm 厚铅板;探伤室东墙北部拟设置地下 U 型通风管, 北墙西部拟设 置地下 U 型电缆管,通风管和电缆管均拟从地面下约 25cm 处穿墙。本项目探伤房平面及剖面布置、 穿墙管道设计示意见附图 3- 1、3-2。(2)设备简介本项目拟购置的 X 射线探伤机为陶瓷管周向锥靶,辐射角度为 360×30° , 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X 射线发生器、控制箱以及连接电缆,其外观见图 9- 1。控制箱X 射线发生器连接电缆图 9-1 本项目拟购置的 X 射线探伤机外观图X 射线发生器19X 射线发生器为组合式结构,高电压变压器(包括 X 射线管灯丝绕组)和 X 射 线管安装在同一管桶内,管桶用铝加工而成,而且是密封的内部充有六氟化硫(SF6 是氟化学制品的一种)绝缘气体,它对于高电压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X 射线发生器结构示意见图 9-2。为便于 X 射线管散热采用了阳极接地方式,在阳极靶伸出端安装一个多叶片的 铝散热器,并在散热器上装有风扇,用风扇强迫冷却, 以加强散热效果。在管桶内还铺设了一层防散射用的铅板。其次,另外在管桶内铁芯和外部散热器上各装有一个温度继电器,用于防止温 度过高而损坏机器。发生器上有射线警示用的闪光灯电源,可以进行射线警示。X 射线发生器两端安装有端环,可使其立放或卧放,方便搬运。A、管桶B、变压器铁芯C、高压包(灯丝线圈共用)D 、X 射线管E、铝散热器F、冷却风扇G、保护端环图 9-2 X 射线发生器结构示意图控制箱控制箱的主要作用是将交流电变换成管头所需的脉冲电压,按照设定参数调节X 射线管的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保证产生稳定的射线,并自动控制曝光时间。连接电缆连接电缆的主要作用是将 X 射线发生器与控制箱进行连接,人员在控制箱处对X 射线发生器进行开机曝光等操作。(3)工作方式20本项目探伤房设置有探伤室和控制室等辅房,辅房与探伤室分开设置,探伤机放 置于探伤室内, 开机曝光时, 辐射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内通过控制箱进行操作, 其采取的是隔室操作的工作方式。9.1.2 工作原理X 射线探伤机核心部件是 X 射线管,它是一个内真空管,其中一端是作为电子源 的阴极, 另一端是嵌有靶材料的阳极。当两端加有高压时, 阴极的灯丝热致发射电子。 由于阴极和阳极两端存在电位差, 电子向阳极运动, 形成静电式加速, 获取能量。具有 一定动能的高速运动电子, 撞击靶材料, 产生 X 射线。常用 X 射线管结构示意见图 9-3。图 9-3 常用 X 射线管结构示意图X 射线无损检测过程中, 由于被检工件内部结构密度不同, 其对射线的阻挡能力 也不一样,物质的密度越大,射线减弱强度越大,底片感光量就小。当工件内部存在 气孔、裂缝、夹渣等缺陷时,射线穿过有缺陷的路径比没有缺陷的路径所透过的物质 密度要小得多, 其减弱强度较小,即透过的射线强度较大,底片感光量较大, 从而可以从底片曝光强度的差异判断焊接的质量、缺陷位置和被检样品内部的细微结构等。9.1.3 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本项目开展探伤时, 被检测工件通过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