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供电局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
资源ID:96576887
资源大小:47.8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余杭供电局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简写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Radiation Monitoring Technical Center国环评证:甲字第2005号二八年六月一、 项目概况1、立项依据项目名称: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项目依据:杭州市余杭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项目的立项的批复余发改中心2008236号2、建设地点元塘线改建工程途径余杭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塘栖镇、运河镇;架空路径长度约2*9.8km。路径方案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从原元塘1010线原8#塔处开断后从东五路沿兴元路南侧绿化带向西,在石坝村东侧处跨河向北,沿兴元路北侧绿化带向西至东三路,再沿东侧绿化带向北至500kV线路南侧,一直向西经李家桥和西界河至塘栖镇(500kV线路与110kV之间留220kV线路走廊)原元塘1010线原38#塔。总长约2×9.8km。3、建设性质 改建4、建设内容和规模同塔双回架空线总长约2×9.8km。5、项目总投资及环保投资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环保投资:48万元。6、评价单位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7、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余杭供电局二、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质量现状电磁环境线路拟建址各监测点位在测量频率为0.5MHz时,无线电干扰现状测量值在42.444.5dB(V/m)之间,未见异常;其他参考频点的无线电干扰测量值亦未见异常。线路拟建址各监测点位的工频电场强度测量值最大值为45.70V/m,磁感应强度测量值最大为1.289T,未见异常,工频电磁环境质量良好。声环境本工程拟建址周围各监测点噪声测量值均符合执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1类区标准限值要求。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输电线路途径区域无线电干扰评价范围内无导航台、卫星地面站、广播电视发射台或雷达站等无线电敏感设施;工频电磁场及噪声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村民住宅等,见表1。表 1 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名称环境保护目标备注110kV元塘改线工程杭南村胡家里1号胡昌荣家、胡年荣、胡法荣、7号胡水荣家、9号其中1号胡昌荣家(约11m)、7号胡水荣家(约12m)跨越,其余靠近。孤林村田畈心35号-38号跨越,2层坡顶房(约7m)泉漳村14号丁子连家跨越,2层平顶房(房高约6m)姚家埭留下3号等靠近,最近水平距离约23m,最高三层平顶(房高约10m)姚家埭南河里14、21、22、23号及一幢2层楼跨越一幢2层楼(约6m),其余靠近最近水平距离2m(3层平顶房,约10m)李家桥村双家(dou)3号-17号跨越,最高3层平顶房(约10m)李家桥村水车河张阿祥家、23号等跨越,最高4层坡顶房(约14m)李家桥村高家埭25号-29号靠近,水平距离最近约4m;最高为3层平顶(约10m)三、项目污染物种类及排放量汇总输电线工程建成投入运行以后,在电能输送过程中,高压线与周围环境存在电位差,形成工频(50Hz)电场;高压输电线路导线内通过强电流,在其附近形成工频磁场。工频电场、磁场可能会影响周围环境。高压线及其配件表面处对周围空气中的电晕放电,形成脉冲电流注入导线,并沿导线由注入点向两边流动;绝缘子污秽或损坏导致电花放电;绝缘子、金具触点松动或接触不良产生的火花放电,该类影响为无线电干扰。它可能会影响其周围环境中的无线通信、信息技术及医疗仪器等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高压输电线及其有关配件构成电磁场源,其评价因子为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四、主要环境影响分析结论1电磁环境预测评价结论根据类比测量结果可以预测,本项目110kV架空输电线路正式运行后,在正常运行工况下对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贡献值将符合110kV高压交流架空线路的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0.5MHz时为不大于46dBV/m);其所跨越和临近的居民楼房屋顶和地面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将符合对居民区的评价标准值(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场0.1mT)。根据理论计算可知,本工程110kV输电线建成后对各环境保护目标(楼房楼顶平台离立足点1.5m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未畸变)能符合评价标准的要求(居民区: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0.1mT)。表2 环境保护目标的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值理论计算结果目标名称#下相导线离地高度导线与民房净空距离楼房高度预测点位置EkV/mBT水平垂直杭南村胡家里7号胡水荣家等21m0m9m12m楼顶平台离立足点1.5m处1.42 4.7孤林村田畈心35号-38号20m0m13m7m1.143.3泉漳村14号丁子连家20m0m14m6m1.093.1姚家埭留下3号等20m23m10m10m0.080.1姚家埭南河里23号等20m2m10m10m0.855.4李家桥村双家(dou)6号21m0m9m12m1.42 4.7李家桥村水车河张阿祥家等27m0m13m14m0.983.3李家桥村高家埭25号等20m4m13m7m0.682.1注: #同一档距内环境保护目标选取可能产生最大影响的点位预测。2生态影响该工程110kV线路新建塔基34基,均位于平地,建成后平均每基占地约60m2,总占地面积约2040m2。线路施工结束后,除塔基永久占地外,牵线场及施工便道等须进行场地复原。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预测评价结论输电线路运行期,在恶劣天气条件下产生的电晕也会产生一定的可听噪声。一般输电线路走廊下的噪声增量在2dB以下,不会改变线路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五、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电磁防治措施:跨越时,提高架线高度,设计要求净空距离为5m,本工程跨越时净空距离为不小于9m。六、公众参与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公众参与可以广泛地让公众预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了解公众对项目建设环境影响的反应和意见。本次评价采用现场张贴告示(在途经的村庄告示栏上张贴)和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公众参与调查。七、结论经评价分析,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投运后,在全面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各项环境指标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其建设可行。110kV元塘1010线单改双工程项目环评课题组 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