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详细].doc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0 目的对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的路堤填筑施工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路堤填筑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2.0 引用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3.0 施工顺序:3.1 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4.0 实施细节要求4.1 准备工作路基填筑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认真阅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熟悉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组织有关人员对路线走向,取土场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桥涵位置,地质水文状况,水准点及控制桩等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对,严禁破坏环境。认真听取周边老百姓的意见并作汇报,以免以后施工时造成纠纷打架等,根据现场实际工期要求情况,工程量大小,编号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人员,设备的组合与配置,具体的施工工艺,及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同时进行现场测量放样及填料性能检测,并填筑试验路段。4.1.1 测量组将填方区域及取土区域的导线上,水准点进行加密,恢复路线中、边线,包括路堤的坡角,边沟及桥涵的具体的位置,恢复路线的红线,根据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开挖 50×50cm的土沟距周边老百姓用地加以区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在距路中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 50m,桩上标明桩号与路中心的填高。4.1.2 合同监理工程师测量路基横断面,并绘制成图。计算土石方数量,如发现与原设计的工程量有相差,尽快打变更,报监理工程师审批。4.1.3 试验室将用于路基填筑的填料取样,试验按公路土工试验程()办理,并进行以下项目的试验。a、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天然稠度或液性反指数。b、颗粒大小分析试验c、含水量试验d、密度试验e、土的击实试验f、相对密度试验g、土的强度试验4.2 场地清理及基底压实4.2.1 在红线范围地表内挖横沟,沿红线开挖纵向临时水沟,并尽量与设计排水系统相结合,纵向沟挖出土方培在沟外侧作沟埂,以免路基外侧地表水排入路基基底,同时,纵向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宜过小,以利路基地表水的排出,同时,亦可防止路基两侧地下渗水影响路基基底,纵向沟应将水引至原有沟渠排出。4.2.2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挖根,并将地表土予以清除,清除的地表土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不得污染环境。路堤基底清理、平整、晒干后再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规定要求。4.2.3 路堤基底为耕地和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要及时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平整、压实。压实度不宜小于 85%。4.2.4 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 3Ocm,并予分层压实。4.2.5 当路堤稳定受到地下水位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定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砂砾、碎石等材料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生石灰粉、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其形成水稳性好,厚约3Ocm 的稳定层。4.2.6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8O),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4.2.7 基底应在干燥,平整,密实并经监理验收的情况下方可予以覆盖,严禁在基底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超厚填土覆盖。4.3 开挖台阶4.3.1 山坡路堤,地面横坡不陡于 15 且基底符合要求时,路堤可直接修筑在天然的土基上。地面横坡陡于 15 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 lm)。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并分层夯实,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所有台阶填实之后,即可按一般填土进行。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脚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其中挖方一侧,在行车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道宽度时,则应挖足一个行车道宽度,其上路床深度范围之内的原地面土应予挖除换填,并按上路床填方的要求施工。4.3.2 填方与挖方交界处应挖台阶。4.3.3 加度旧路堤时应沿旧路堤边坡挖成向内侧倾斜的台阶。4.3.4 台阶宽度不小于 lm,并用小型机具加以夯实,向内侧倾斜2%。4.4 路堤填筑材料4.4.1 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泥、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质的土;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于 26 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采用时,必须采取适当技术措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4.4.3 加宽旧路堤宜用与旧路相同或透水性较好的土。4.5 填料的挖运方法:4.5.1 取土场运距在 1km 范围内时,可用铲运机运送,辅以推土机开道,翻松硬土,平整取土段,清除障碍和助推等。4.5.2 取土场运距超过 1km 范围时,可用松土机械翻松,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用平地机平整填土,配合酒水车压路机碾压。4.5.3 挖掘机、装载机与自卸车配合运输时,要合理布置取土场地的汽车运输路线并设置必要的标志。汽车配备数量,应根据运距的远近和车型确定,其原则是满足挖装设备能力的需要。4.6 土方路堤的填筑:a、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b、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用平地机摊铺平整,横坡应控制在 34%,并要分层压实。当横坡受地形限制时,可考虑使用单向坡,但当路基填至 1m 时,一定要把横坡调整过来,并开始休整边坡。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应超过 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lOcm。c、路堤填土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每层路基填筑都必须进行准确的放样,并用花杆挂线的方法明显标示。d、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监理检验,压实度符合规定要求再填上一层。e、原地面纵坡大于 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f、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同时填筑,先填地段应按 1:l 比例坡度分层填台阶。若两地段同时填筑则应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2m。g、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应做成 4%的双向横坡;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坡上。b)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c)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改变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筑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筑在下层。4.6.2 土方路堤压实及检测b、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a)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施工中注意填土层的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内,如不合要求,则应采取洒水或连晒的方法进行调整。b)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压实遍数超过十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层厚度。c)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基填土压实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 3550t 轮胎压路机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d)各种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 4km/h,纵向每段间重叠 1.0-1.5m。c、路基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及其他指标在路基修筑半个月前,在取土地点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击实试验操作方法按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进行。每一种土至少应取一组土样试验。施工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应及时补做全部土工试验。d、土质路基的压实度试验方法可采用灌砂法、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水袋法)或核子密度湿度仪(简称核子仪)法。采用核子仪法时,应先进行标定和对比试验。e、每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每 2000m 检验 8 点,不足2000m 时,至少应检验两点,检验标准,必须每点都符合表 1 一 2 的规定。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要统一经过临时的急流槽排至路基的边沟或排水沟,以免冲刷边坡,造成路基的不稳定。雨停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路基排水,下雨时,尽量进行交通管制。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运、随铺、随压,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填实。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进行弯沉检查。检验频率应为每一幅双车道每 50m 四点,左、右两后轮隙下各一点。路床顶面的检测弯沉值在考虑季节影响之后就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和弯沉值均应满足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找出原因,予以处理。5.1 施工注意事项5.1.1 气候干燥时,对于填土路段,容易起灰尘,应及时洒水,使灰尘污染减到最低程度,并保证路基土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密实。5.1.2 在各施工现场 200m 之内有居民区时,合理安排时间,尽可能将噪声大的作业安排在白天或前夜(6002200)施工,尽量避免生产噪音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必须在深夜施工时,应征得当地政府及环保部门的书面同意。5.1.3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防止漏油,施工机械运转中或维修时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不能排放。5.1.4 尽量保护用地之外的现场植被。5.1.5 设计边坡外的松散弃土应在路基竣工后全部清除。5.1.6 路基填筑高度超 3m,在经过雨季时,采用做临时急流槽等方法减少或防止雨水冲刷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