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
资源ID:96588120
资源大小:958.31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辽宁省六校协作辽宁省六校协作体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析20222023(下)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六校协作体高二 3 月联考月联考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种群是具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全部数量特征B.种群性别比例若偏离 11,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C.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会上升D.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2.如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 5 月到 10 月间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布氏田鼠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B.根据调查结果可确定调查期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鼠D.根据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3.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就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的种群密度的大小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一定持续下降C.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且结果与真实值没有差异4.某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 1 mL,分别稀释 1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 1mm1mm0.1mm,计数室为 2516 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B.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C.图示温度中,酵母菌在 15时存活时间最长,25是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D.由图可知,20、24h 实验条件下,血细胞计数板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平均约为 31 个5.种群生理性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加,个体处于紧张状态,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主要影响垂体和肾上腺功能,一方面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受阻,死亡率升高;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出生率降低。反之,种群数量下降时,通过生理性调节,可使种群数量上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理性调节通过种群内个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B.社群压力下降时,种群的出生率升高,死亡率降低C.生理性调节会改变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种群内个体间社群压力属于密度制约因素6.早在宋代,我国就掌握了四大家鱼的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与同一片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竞争相比,鲢鱼和鳙鱼的竞争更激烈B.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减少C.混合放养时四大家鱼“和平共存”,说明它们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D.四大家鱼混养技术能够提高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7.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可以分为多种,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同样都是森林群落,但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不完全相同,下列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落叶阔叶林的物种数相对较少B.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全年高温、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的植物适应了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的环境C.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中的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D.热带雨林内,由于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落叶阔叶林亦是如此8.赤道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演化成物种丰富的雨林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屿从海滩到海岛中心的植物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演替到森林阶段的该岛屿中将无法找到草本植物阶段的植物类群C.该岛屿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与森林发生山火后的演替属于同一类型D.该岛屿远离人类社会,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9.物种甲和物种乙都能以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的 5 种植物为食,下图 1 表示甲、乙单独存在时对 5 种食物的利用情况,下图 2 表示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对 5 种食物的利用情况,如果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的变化分析不合理的是()A.物种甲和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进一步下降B.物种甲对植物 2 的利用率超过 40,物种乙对植物 4 的利用率超过 40C.物种甲和物种乙取食不同植物而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导致生态位完全不重叠D.物种甲与物种乙食物来源完全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10.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用“中国式浪漫”的美学惊艳了世界,也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其中,关于雨水时节,有“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的说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雁往南飞和往北飞是依靠自然界中的物理信息B.用标记重捕法可以较为精确计算大雁的种群数量C.绿洲变成沙漠属于次生演替且该过程中物种数目可变化D.雨水时节沙漠变回绿洲的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11.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会保持相对稳定C.加快物质循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都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收支平衡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高、抵抗力稳定性低12.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 I 和,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若流入 I 和的总能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等强度干扰下,自然生态系统 I 的抵抗力稳定性小于B.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分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自然条件下,I 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可能大于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D.两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13.具有“生物黄金”之称的红豆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西藏、湖南等地的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世界珍稀树种,被列为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随着人们对红豆杉的掠夺性采伐,红豆杉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类活动是造成红豆杉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B.可以通过建立种子库、基因库等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C.保护红豆杉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红豆杉植物园D.保护红豆杉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14.传统发酵技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微生物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酒应该密封保存,否则醋酸菌可利用酒精直接转化为醋酸而影响口感B.制作泡菜时加入的“老汤”中含有纯度较高的酵母菌可加速发酵进程C.欲将果酒制备成果醋,制备时的温度无需改变但需通入充足的氧气D.酸奶发酵时,溶液 pH 值逐渐降低,是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造成的15.木聚糖酶可以将木聚糖(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之一)降解为木糖,在酿造、饲料生产中有广泛应用。木聚糖酶可以用黑曲霉发酵生产,如图是生产该酶的连续发酵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所用的黑曲霉可以在落叶丰富的环境中筛选B.在发酵生产中,选育出的优良菌种可以直接接种C.培养液和发酵装置在接种前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D.通过改变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可以调节培养液的溶氧量二、选择题二、选择题16.科研人员对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 1图 2 是根据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 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 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对曲线图分析不正确的是()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A.由图 1 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低B.植被既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也能直接影响增长率C.由图 2 可知,甲鼠兔种群在第 2 年年末时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乙鼠兔种群数量在第 2 年间呈“J”形增长D.第 2 年,甲鼠兔 L 值下降可能是由乙鼠兔迁入与其竞争资源导致的17.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描述和规律总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地虽瘠薄,常加粪沃,皆可化为良田”描述的是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其有物质循环功能B.“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C.“毋覆巢,毋杀胎天飞鸟,毋麝卵”描述了对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了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18.一个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其中一部分为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R),另一部分可用于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P)。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GPNPR,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 GP 值总和一般等于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的 R 值总和B.输入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等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 GP 值C.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NP)可随着物质被循环利用D.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一般呈现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19.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科研人员对南通某地富营养化水体实施生态恢复,先后向水体引入以藻类为食的某些贝类,引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以及放养植食性鱼类等。经过一段时间,水体基本实现了“水清”“景美”“鱼肥”的治理目标。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治理前的水体不能实现自我净化说明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有机物,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C.放养植食性鱼类可使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更好地流向人类D.这一成功案例说明调整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20.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出液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X 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为平板划线法B.X 培养基含有淀粉和抗生素,Y 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C.菌落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D.图中降解淀粉最高效的是菌落,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类型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21.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一些因素如何影响到种群灭绝的可能性,这种研究方法目前已被用来评价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的存活能力,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请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特征,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因素指_、_。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大熊猫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改善栖息环境,提高_,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初始种群规模/只1020252830405070种群在 200 年内的灭绝概率0.4120.1320.0760.0650.0410.0100.0020若以种群在 200 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 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只之间。(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下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下(以小数表示)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 200 年内的灭绝概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由图可知,随着限制压的增大,种群灭绝的可能性会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维持种群存活的最小规模会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以种群的灭绝概率 5%为可维持存活的标准,则当限制压为 0.02 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只。22.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 2022 年 11 月在湖北武汉举办,此次会议的主题为“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是武汉市面积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之一,由于围垦、养殖等人类活动,金银湖水质一度变差。近年来,武汉在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之间全面实施“退养还湿”和生态修复工程,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恢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表示能量流经第三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C 表示_,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为 500J/(cm2a)则第二至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_。若研究一个月内第三营养级的能量变化情况,图中未显示出来的能量是_。(2)实施“退养还湿”生态修复过程中,应该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根据各种植物在湿地群落中的生活习性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补种的植物应尽量选用本地物种,原因是_(答出两点)。(3)经过生态修复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原因是_。23.两栖类是最早应用鸣叫参与繁殖行为的脊椎动物,例如,青蛙和蟾蜍。回答下列问题:(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栖类的鸣叫声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有助于种群繁衍。其雄性的鸣叫声除了吸引雌性,也向其它雄性对手提供了一个关于领域主人战斗力大小的信息。将已经有配偶的大雄蟾和小雄蟾致哑后,用扬声器播音代替它们的鸣叫,然后观察受到其它雄蟾攻击的次数,结果如下图所示。雄蟾可根据对手鸣叫声的音调来判断对方的战斗力,音调属于_(填“行为”或“物理”)信息。当播放不同音调鸣叫时,雄蟾所受到的攻击次数不同,其中_(填“深音调”或“高音调”)更能显示一只雄蟾的战斗力。支持“音调不是显示雄蟾战斗力唯一评估标准”的证据是_。(2)天敌可使整个青蛙蟾蜍的求偶场内瞬间无声,个体之间可能发出了某种警告叫声,共同防御天敌的捕食。可见,信息在生态系统中还能够_。(3)蛙壶菌是一种真菌,会在蛙表皮角质细胞内生长,抑制蛙体内电解质转运,影响心脏功能,最终导致蛙因心跳停止而死亡。蛙壶菌与蛙的种间关系是_。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使用广谱抗真菌剂对蛙进行治疗,但对于野外个体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野生蛙而言目前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填“就地保护”或“易地保护”)。(4)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_进行的。(5)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者难以降解的微生物,使其再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被称作_。24.“海绵城市”是一种城市生态工程模式,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如图为“海绵城市”模式图。(1)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_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_原理。(2)根据生态工程方面的内容请你列举出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_(写两点)。(3)以上实例说明生态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下列有关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说法正确的是_。A.我国的生态工程注重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效益相结合B.我国的生态工程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路C.我国的生态工程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D.未来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广阔(4)建立人工湿地公园可以有效处理城市生活污水,获得生态、社会和经济三重效益。人工湿地中植物的根系不仅能吸收 N、P 等营养物质,还能为微生物吸附和代谢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微生物通过_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水口的污水流入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_。该人工湿地公园,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_、_。25.牛和羊的瘤胃中生活着多种微生物,其中许多微生物能分解尿素。某研究小组欲从瘤胃内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设计了如下实验。I.取样:从刚宰杀的牛的瘤胃中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灭过菌的锥形瓶中。.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配制全营养 LB 固体培养基。配方:水、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琼脂糖。(备注:琼脂糖是一种链状多糖,3540时形成半固体状凝胶,90以上溶解;琼脂主要成分为琼脂糖和果胶,还有少量含氮化合物等)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配方:水、葡萄糖,NaCl,K2HPO4,尿素,酚红,琼脂糖。(备注:酚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时呈黄色,碱性时呈红色。).制备瘤胃稀释液如图并接种。.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观察与计数。回答下列问题:(1)尿素固体培养基需用琼脂糖做凝固剂而不用琼脂的原因是_。(2)尿素培养基中加酚红的原因是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培养一段时间后,由于细菌产生的_向周围扩散,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产生的_使培养基中的酚红由黄色变成红色。(3)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瘤胃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和计数。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2 种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经适当培养,每隔 24h 统计一次菌落数目。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 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_号试管的稀释倍数比较合适(请从上图中 15 号试管中选择填写)。稀释倍数11031104110511061107菌落数5003672483618(4)接下来,该小组对周围红色区域_(填“大”或“小”)的菌落进行平板划线法纯化和分离,以便获得单菌落。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方法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20222023(下)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六校协作体高二 3 月联考月联考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种群是具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整体。以下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全部数量特征B.种群性别比例若偏离 11,则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少C.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会上升D.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密度。【详解】A、对于一个没有性别区分的种群,如大肠杆菌种群、雌雄同株的植物种群等,没有性别比例这一特征,A 正确;B、种群的性别比例往往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而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并非所有生物的性别比例都是 1:1,且即使种群性别比例偏离 11,若不会使出生率降低,则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变少,B 错误;C、幼年个体数量占优势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会上升,还要考虑环境因素等,C 错误;D、个体死亡对种群来说未必不利,只有衰老的个体不断死去,新的个体不断产生,才能保持物种的延续,D 错误。故选 A。2.如图是研究人员对某地布氏田鼠在 5 月到 10 月间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布氏田鼠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B.根据调查结果可确定调查期间布氏田鼠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的生活力可能不如雌性成年鼠D.根据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布氏田鼠活动能力强,可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布氏田鼠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A 正确;B、根据调查结果可确定布氏田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但不能得出其种群的增长方式,B 错误;C、图示结果显示雄性成年布氏田鼠占比少于雌性成年鼠,可能是雄性成年鼠的生活力不如雌性成年鼠,C 正确;D、依据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故可预测该种群的种群密度有增长趋势,D 正确。故选 B。3.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就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的种群密度的大小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一定持续下降C.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且结果与真实值没有差异【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详解】A、调查种群密度时,调查对象为所有个体,所以仅调查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A 错误;B、决定种群密度大小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但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时,该种群的数量不一定下降,B 错误;C、放开三孩政策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由于生男生女的概率基本一样,故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C 正确;D、由于蚯蚓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而用样方法调查某农田内近蚓的种群密度,且该方法只是种群密度估算值,因此结果与真实值有差异,D 错误。故选 C。4.某小组利用无菌培养液培养酵母菌,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实验人员抽取每种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液各 1 mL,分别稀释 10 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室为 2516 型)进行计数,测得不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菌种、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B.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C.图示温度中,酵母菌在 15时存活时间最长,25是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D.由图可知,20、24h 实验条件下,血细胞计数板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平均约为 31 个【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分析直方图可知,自变量为温度、培养时间,因变量为酵母菌数量。【详解】A、温度和培养时间是该实验的自变量,酵母菌数量为因变量,酵母菌菌种、培养液成分等为无关变量,A 正确;B、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后一般由于营养物质缺乏和有害物质积累,种群数量会下降,而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B 正确;C、分析直方图可知,图示温度中,培养到 168h,15时酵母菌数量最多,可知存活时间最长;培养到 24h、48h 时,25时酵母菌数量最多,说明 25是其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C 正确;D、由图可知,20、24h 实验条件下,每毫升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为 5107个mL,设血球计数板中格中酵母菌数量平均为 x 个,则 x25101104=5107,解得 x=20,D 错误。故选 D。5.种群生理性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加,个体处于紧张状态,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主要影响垂体和肾上腺功能,一方面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受阻,死亡率升高;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出生率降低。反之,种群数量下降时,通过生理性调节,可使种群数量上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理性调节通过种群内个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B.社群压力下降时,种群的出生率升高,死亡率降低C.生理性调节会改变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种群内个体间社群压力属于密度制约因素【答案】C【解析】【分析】在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中,有些因素的作用会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称为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 pH 等环境因素。【详解】A、由题意“种群生理性调节学说认为,当种群数量上升时,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增加,个体处于紧张状态,加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主要影响垂体和肾上腺功能,一方面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受阻,死亡率升高;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减少,生殖受到抑制,出生率降低”,可知生理性调节通过种群内个体的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A 正确;B、联系题意可知,当社群压力下降时,一方面生长激素增加,生长代谢加快,死亡率降低;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生殖,出生率升高,B 正确;C、种群的生理性调节不会改变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环境容纳量的大小只与环境的变化有关,C 错误;D、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有密切关系的因素,如竞争、捕食、寄生、疾病和种内调节等生物因素;非密度制约因素,其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污染、环境的 pH 等环境因素。故种群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属于密度制约因素,D 正确。故选 C。6.早在宋代,我国就掌握了四大家鱼的混养技术。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与同一片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竞争相比,鲢鱼和鳙鱼的竞争更激烈B.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减少C.混合放养时四大家鱼“和平共存”,说明它们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D.四大家鱼混养技术能够提高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1、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线明暗、地形起伏、湿度的高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2、群落的空间结构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彼此相互融洽,从而能够更好的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空间和资源。【详解】A、牛羊对资源和空间需求几乎完全相同,而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和占据空间有不重叠区域,故同一片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竞争更激烈,A 错误;B、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会增多,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B 错误;C、四大家鱼“和平共存”的原因不是互利共生,而是它们的分布水层和食物种类有差异,这使它们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C 错误;D、四大家鱼的垂直分层使得它们之间的竞争不激烈,该混养技术能提高利用池塘资源的能力,D 正确。故选 D。7.我国典型的森林类型可以分为多种,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同样都是森林群落,但生物适应群落生活的特点不完全相同,下列相关认识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落叶阔叶林的物种数相对较少B.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全年高温、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的植物适应了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的环境C.热带雨林和落叶阔叶林中的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D.热带雨林内,由于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落叶阔叶林亦是如此【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详解】A、热带雨林较落叶阔叶林的物种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明显,A 正确;B、热带雨林的植物适应了全年高温、湿润的环境,落叶阔叶林的植物适应了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的环境,B 正确;C、肉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植食性动物避免过多植物被采食,C 正确;D、热带雨林内,林下缺少阳光,空气流通不畅,因此,林下植物多具有很大的叶片,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阳光,而落叶阔叶林内,在春季乔木还未展叶期间,以及秋季落叶期间,林下的草本植物可利用短暂的宝贵时光,迅速生长、开花、结果,与热带雨林对环境的适应性特点不同,D 错误。故选 D。8.赤道附近的海底火山喷发形成岛屿后,在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可演化成物种丰富的雨林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屿从海滩到海岛中心的植物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演替到森林阶段的该岛屿中将无法找到草本植物阶段的植物类群C.该岛屿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与森林发生山火后的演替属于同一类型D.该岛屿远离人类社会,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A【解析】【分析】1、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阴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2、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 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该岛屿从海滩到海岛中心的植物分布属于该岛屿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种群,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 正确;B、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但是所谓的取代为优势种的取代,而非彻底将之前的物种取而代之,之前的物种还依然存在,即演替到森林阶段的该岛屿中仍能找到草本植物阶段的植物类群,B 错误;C、该岛屿上进行的群落演替与森林发生山火后的演替不属于同一类型,前者为初生演替,后者为次生演替,C 错误;D、虽然该岛屿远离人类社会,但是人的一系列活动造成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影响到岛屿上一些动植物的生存,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 错误。故选 A。9.物种甲和物种乙都能以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的 5 种植物为食,下图 1 表示甲、乙单独存在时对 5 种食物的利用情况,下图 2 表示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对 5 种食物的利用情况,如果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的变化分析不合理的是()A.物种甲和物种乙的种间竞争强度进一步下降B.物种甲对植物 2 的利用率超过 40,物种乙对植物 4 的利用率超过 40C.物种甲和物种乙取食不同植物而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导致生态位完全不重叠D.物种甲与物种乙食物来源完全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详解】A、分析图 1:在甲、乙单独存在时,两者的食物种类一样,1、2、3、4、5 均摄入,但是甲倾向于摄入 1、2、3,乙倾向于倾向于摄入 3、4、5,而当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应图 2:甲对 1、2 食物种类摄入更多,对 3、4、5 摄入减少,而乙对 4、5 摄入更多,对 1、2、3 摄入减少,可见甲、乙共同生活后可通过调整对摄入食物的种类的比例,降低二者之间的竞争强度,A 正确;B、分析图 2:甲乙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物种甲对植物 2 的利用率接近 40,物种乙对植物 4 的利用率接近 40,结合 A 选项的分析,甲、乙共同生活后可通过调整对摄入食物的种类的比例,降低二者之间的竞争强度,如果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那么物种甲对植物 2的利用率可能会超过 40,物种乙对植物 4 的利用率也会超过 40,更大程度上的降低二者之间的竞争强度,B 正确;C、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图 2 中甲、乙的摄入食物种类比例有所调整,按照摄取食物调整比例,如果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甲、乙的食物来源完全不同,但是生态位不仅仅包括食物的利用情况还包括种间关系等,故仅根据食物来源不同无法判断生态位完全不重叠,C 错误;D、结合 C 选项的分析,甲乙继续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可能导致物种甲与物种乙食物来源完全不同,物种甲乙根据食物来源不同,其分布也随之发生相应改变,栖息场所和食物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D 正确。故选 C。10.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倒计时短片,用“中国式浪漫”的美学惊艳了世界,也让全世界领略了中国独特的文化魅力。其中,关于雨水时节,有“雁,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来江南,沙漠乃其居也”的说法。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大雁往南飞和往北飞是依靠自然界中的物理信息B.用标记重捕法可以较为精确计算大雁的种群数量C.绿洲变成沙漠属于次生演替且该过程中物种数目可变化D.雨水时节沙漠变回绿洲的过程中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答案】B【解析】【分析】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其主要类型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大雁往南飞和往北飞是因为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属于物理信息,A 正确;B、大雁是候鸟,活动地点不固定,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B 错误;C、绿洲变成沙漠属于次生演替,演替的实质是优势取代的过程,因此,演替的过程中会发生物种数目的变化,C 正确;D、沙漠变回绿洲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逐渐变得复杂,致使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高,D 正确。故选 B。11.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会保持相对稳定C.加快物质循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都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收支平衡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高、抵抗力稳定性低【答案】B【解析】【分析】1、抵抗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详解】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 错误;B、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维持生态平衡,B 正确;C、不能提高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 错误;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和抵抗力稳定性都低,D 错误。故选 B。12.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 I 和,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若流入 I 和的总能量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等强度干扰下,自然生态系统 I 的抵抗力稳定性小于B.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分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C.自然条件下,I 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可能大于中现存消费者的总能量D.两个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柱状图:生态系统 I 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 I 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因此生态系统 I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但消费者所含总能量均小于生产者所含有的能量。【详解】A、据图无法判断和两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因此无法判断和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大小关系,A 错误;B、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分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呼吸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一方面流向分解者,一方面流向下一营养级,B 错误;C、生态系统 I 有三个营养级,生态系统有四个营养级,在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的前提下,生态系统 I 营养级少、食物链较短,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能量少,而生态系统营养级多、食物链较长,能量流动过程中散失的多,因此生态系统 I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生态系统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C 正确;D、各营养级的生物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够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