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八科试卷).pdf
-
资源ID:96588776
资源大小:4.64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答案(八科试卷).pdf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学2022-2022022-2023 3学年高一学年高一下学期下学期 3 3 月月考试题含答案月月考试题含答案(八科试卷)八科试卷)目录目录1.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2.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4.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5.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6.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7.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8.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高一地理第 1页(共 10页)高一地理第 2页(共 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密密封封线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太原五中太原五中 202220222023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高一一地地理理命题人:校对人:时间:2023.3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著名学者邦奇创建了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度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据此完成 12 题。1.在人类大陆图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欧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平原比山区多2.关于图中人口密集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率高,迁入人口比重大B.政策促使人口增长率连年下降C.第二、三产业比重大,水陆交通便捷D.制造业发达,属于发展中国家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下图分别从经度、纬度、极向(最大与最小人口密度连线方向)和垂直四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据此完成 34 题。3.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降水4.根据所学并结合图示信息判断,青藏高原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位于()A.柴达木盆地B.吐鲁番盆地C.阿里高原D.湟水谷地下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 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 57 题。5.推测该市 20162019 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育政策调整B.落户政策放宽C.医疗条件改善D.行政区划变动6.2010 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A.人口老龄化加剧B.国家政策的引导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现代化7.该市的支柱产业是()A.采矿业B.旅游业C.制造业D.物流业总和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人口“七普”结果显示,我国 2020 年总和生育率为 1.3,已处较低水平。2021 年 8 月 20 日修改后的人口计生法规定: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这是继 2015 年“全面二孩”政策之后,叉一次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据此完成 89 题。8.近年来,我国总和生育率不断走低的主要原因是()育龄妇女规模缩小家庭成员规模缩小婚育年龄普遍推延家庭生育意愿偏低传统观念影响深刻A.B.C.D.9.当前,为直接配套支持“三孩”政策,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大幅降低房价增延产育假期高一地理第 3页(共 10页)高一地理第 4页(共 10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降低家庭养育成本A.B.C.D.如图为按照城镇化水平和人口流动信息划分的中国部分地区人口迁移模式分类图。据此完成 1012 题。10.图中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是()A.天津、福建、河南、吉林B.福建、天津、吉林、河南C.福建、天津、河南、吉林D.天津、福建、吉林、河南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净迁入的城市,人口数量都很大B.人口净迁出的城市,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C.人口净迁入的城市,环境压力增大D.人口迁入迁出平衡的城市,人口流动性差12.西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学习培训B.投亲靠友C.登山探险D.务工经商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 2010 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 20102020 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 1315 题。城市2010 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 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813.20102020 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14.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A.相似的空间形态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划分D.相近的等级规模15.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合理布局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与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移民不同,“生活方式型移民”是指为获得一种更好、更满意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人口移动形式,其迁入地或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据此完成 1617 题.16.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C.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17.“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体最可能是()A.婴幼儿B.青少年C.青壮年D.中老年以下表格反映我国各类资源(预测)可供养的人口数。据此完成 1819题。高一地理第 5页(共 10页)高一地理第 6页(共 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密密封封线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18.据表中数据反映出的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A.18 亿B.120 亿C.19 亿D.16 亿19.下列不同省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宁夏水资源B.海南气候资源 C.新疆矿产资源 D.湖北水力资源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读图完成2021 题。20.图中甲、乙两图例分别代表()A.工业区、居住区B.商业区、工业区 C.居住区、绿化带 D.工业区、绿化带21.城市通风廊道是指把郊外的风引进城区以吹散污染物的风道。该城市最适合位置是()A.城区西部的绿化带B.城区西北部的绿化带C.城区南部的绿化带D.城区东南部的绿化带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同心圆结构城市理论地租与实际地租分布示意图”,完成 2223 题。22.甲处地租较高的原因最可能是()A.环境最优B.交通便利C.中心商务区D.建筑高大23.PQ 段设置的功能区最可能是()A.居住区B.商业区C.工业区D.行政区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 2425 题。24.下列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ABCD25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 年B1930-1950 年C1950-1970 年D1970-1990 年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50 分)资源可供养人口资源可供养人口能源18 亿水源19 亿空气120 亿粮食16 亿高一地理第 7页(共 10页)高一地理第 8页(共 10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截至 2016 年,巴西总人口已经达到 2.06 亿。自 20 世纪中期以来,巴西政府一直致力于对雨林的开发及移民,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下图为巴西人口分布图。(1)据图描述巴西的人口分布规律。(6 分)(2)根据马瑙斯所在区域,分析人口少、密度小的自然原因。(6 分)(3)评价向亚马孙雨林迁移人口带来的影响。(4 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如图是 2010 年 3 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 3 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8 分)(2)对于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8 分)28.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城市中常见的三种功能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 分)(1)指出图例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6 分)(2)说出该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合理性。(4 分)(3)图中地中适于修建高级住宅区的是地,请说明原因。(8 分)2022202220232023 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阶段性监测阶段性监测参考参考答案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CBDBDCAD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DADBCDDAD题号2122232425答案BBCAC二二、非非选择题选择题(3 个小题,共 50 分)26.(16 分)(1)人口分布不均衡;(2 分)东南部人口多,密度大,西北部人口少,密度小;(2 分)百万人口以上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2 分)(2)马瑙斯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2 分)气候炎热,降水较多;(2 分)热带疾病和蚊虫较多。(2 分)(3)有利影响:促进雨林的开发,带动就业;促进巴西的经济发展。(任答一点得 2 分)不利影响:导致雨林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任答一点得 2 分)27.(16 分)(1)地理位置临近的省份;(2 分)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2 分)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2 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2 分)(2)应该限制(2 分):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不该限制(2 分):外来人口提供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推动第三产业的繁荣。(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28.(18 分)(1)甲:工业区(2 分);乙:住宅区;(2 分)丙:商业区(2 分)(2)位于城区的边缘地价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方便;临近工业区,仓储量大(每点 2 分,任答二点得 4 分)(3)地(2 分);位于城市外缘,靠近绿地,环境质量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靠近公路,交通方便;临近文教区,文化氛围好.(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高一化学第 2页(共 8页)密封线密封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太原五中太原五中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高一化学高一化学出题、校对人:时间:2023.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Na 23 S 32 Al 27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混凝土的使用非常广泛,其中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B工业上制硝酸过程中,氨气的催化氧化属于氮的固定C医疗上将 BaCO3 作为消化系统 X 射线检查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D“华为麒麟 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2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BSO2 具有还原性,可以添加到食品中作抗氧化剂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氢气DSO2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3实验室制取少量 NH3,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加热分解氯化铵固体B加热分解浓氨水C将浓氨水滴入到碱石灰上D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4下列关于液氨与氨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氨是纯净物,属于非电解质 B氨水是混合物C氨水中共有 2 种分子 D氨水具有碱性,能导电5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其俗称相符的是A铜绿:CuCO3 B石膏:CaSO4C胆矾:CuSO45H2O D火碱:KOH高一化学 第 1页(共 8页)6下列物质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3SSOB233Al OAl OHC34FeFe ODCaCO3Ca(OH)27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Cl3BNa2CO3CNaNO3DZnSO48如图所示,下列气体 A 和液体 B 的组合中不可以进行喷泉实验的是A氯化氢、水B氨气、硫酸铜溶液C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D一氧化氮、氢氧化钠溶液9做完铜与硫蒸气反应的实验后,要除去试管内壁上附着的硫。可采用的方法是A用酒精洗涤B用盐酸洗涤C用水洗涤D用 CS2洗涤10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高一化学第 3页(共 8页)高一化学第 4页(共 8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C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D装置丁分离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11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A浓氨水遇浓盐酸产生白烟;浓氨水遇浓硫酸也产生白烟BFe 与 S 共热生成 FeS;Cu 和 S 共热生成 CuSC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也是酸性氧化物DSO2是酸性气体,可以用浓 H2SO4干燥;H2S 也是酸性气体,也可以用浓 H2SO4干燥12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ClO-、Na+、SO2-3、SO2-4BAg+、H+、K+、Cl-CCu2+、H+、NO-3、S2-DMg2+、Cl-、Ca2+、NO-31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醋酸除去水垢:2322CaCO2HCaCOH O B利用腐蚀法制作铜印刷线路板:322FeCuFeCuC用稀硝酸溶解 FeS 固体:22FeS2HFeH SDNa2SO3溶液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22234425SO6H2MnO5SO2Mn3H O14将盛有 4mL NO2和 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1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 NO2的体积可能是A0.6mLB2mLC2.4mLD4mL15已知某物质 X 能发生如下转化:222OOH OXYZA 下列有关上述转化关系中物质及其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 X 为 N2,则 A 为硝酸B若 X 为 S,则 A 为硫酸C反应和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一定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若 X 为非金属单质或非金属氢化物,则 A 不一定能与金属铜反应生成 Y1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分子数为 NAB18 g D2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9NAC常温下,5.6 g 铁与足量的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为 0.3 molD150 mL 18 molL1硫酸与足量 Cu 共热,生成的 SO2的数目为 1.35NA17已知下列四组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稀 NaOH 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 NH+4B将 SO2通入 Ba(NO3)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沉淀为 BaSO3C在 Na2S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产生浅黄色沉淀非金属性:ClSD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 KSCN 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稀硝酸将 Fe 氧化成 Fe3+18下图是一种综合处理含 SO2尾气的工艺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过程中 SO2被还原B“吸收”后溶液的酸性减弱C“氧化”后的溶液可以循环使用D“氧化”中,每 1 mol O2参加反应转移 2 mol 电子19合成氨及其衍生工业是化工生产的重要门类,请结合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高一化学第 5页(共 8页)高一化学第 6页(共 8页)密密封封线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A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1B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可以鉴别气体 2 和溴蒸气C在饱和 NaCl 溶液中先通入过量 CO2,再通入过量 NH3可得到固体 1D相同条件下,1L 气体 1、2 的混合气(体积比为1:1)与 1L NH3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反应方程式为32222NHNONO2N3H O一定条件20已知:223224SOIH OSO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Na+、NH+4、Fe2+、K+、I-、SO2-3、SO2-4,且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肯定不含 I-B肯定含有 SO2-3C肯定含有 SO2-4D肯定含有 NH+4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小题,共 40 分)分)21(8 分)地壳中的某种元素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2)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光导纤维原料物质遇到强碱易被腐蚀,请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份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填字母)。A陶瓷B玻璃C水泥D碳化硅陶瓷22(14 分)利用如图装置进行 NH3与金属氧化物 MxOy的反应生成 M、N2和 H2O,通过测量生成水的质量来测定 M 的相对原子质量。a 中试剂是浓氨水。(1)仪器 a 的名称为_,仪器 b 中装入的试剂可以是_。(2)按气流方向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_(填字母,装置可重复使用)。(3)装置 C 的作用:_。(4)实验结束时,应首先_(填“I”或“II”);这样做的原因是_。I.熄灭 A 装置的酒精灯II.停止从 a 中滴加液体(5)若金属氧化物为 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若实验中准确称取金属氧化物的质量为 mg,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水的质量为 ng,则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用含 x、y、m、n 的式子表示)。23(12 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为原料生产硫酸,并将产出的炉渣和尾气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其中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1)FeS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2)“氧化”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工业上,吸收 SO3时宜选用的试剂 X 为_(填“水”或“浓硫酸”)。(4)因为 Na2S2O5在保存过程中发生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导致商品 Na2S2O5中不可避免地存在 Na2SO4,欲检验其中的 SO2-4,可取少量样品溶于水中,_,说明含有 SO2-4。(5)Na2S2O5可用于葡萄酒的抗氧化剂。用碘标准液可测定葡萄酒中 Na2S2O5的残留量,高一化学第 7页(共 8页)高一化学第 8页(共 8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请配平该反应的方程式:_S2O25+_I2+_H2O=_SO24+_I+_H+24(6 分)将 32g 铜与 140mL 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 NO 和 N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11.2L,请回答(1)NO2的体积为L。(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 V mL n molL-1的 NaOH 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 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报告查询:登录或扫描二维码下载App(用户名和初始密码均为准考证号)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答题卡答题卡姓名:姓名:班级:班级:考场/座位号:考场/座位号: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3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时,必须用2B铅笔,并描浓。4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贴条形码区(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正确填涂正确填涂缺考标记缺考标记单选题(单选题(6060分)分)1A B C D2A B C D3A B C D4A B C D5A B C D6A B C D7A B C D8A B C D9A B C D10A B C D11A B C D12A B C D13A B C D14A B C D15A B C D16A B C D17A B C D18A B C D19A B C D20A B C D填空题(填空题(4040分)分)21.(8分)(1)(2)(3)22.(14分)(1)(2)(3)(4)(5)(6)请勿在此区域作答或 者做任何标记23.(12分)(1)(2)(3)(4)(5)24.(6分)(1)(2)太原五中太原五中 20222023 学年度第学年度第二二学期学期(3 月月)高高一一化学参考答案化学参考答案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3 分,共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除标注外每空 2 分,分,共共 60 分)分)21(8 分)(1)Si 或硅(2)2SiO+2C2CO+Si高温SiO2+2NaOH=Na2SiO3+H2O(3)D22(14 分)(1)分液漏斗(1 分)碱石灰(1 分)(2)BDADC(3)尾气处理,吸收未反应的 NH3,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D 产生干扰(4)I使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全部被碱石灰吸收(5)2NH3+3CuO3Cu+N2+3H2O(6)(18m-16n)ynx23(12 分)(1)+2(2)2SO2+O2 催化剂2SO3(3)浓硫酸(4)氧化先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5)12324624(6 分)(1)5.6(3 分)(2)(nV+500)/140(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3 分)题号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答案ABACCCCDDCCDDCCBCCDB高一历史第 1页,共 8页高一历史第 2页,共 8页密封线密封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太原五中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太原五中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一历史高一历史(2023.3)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有 24 题,每小题 2.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一、选择题(本题有 24 题,每小题 2.5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地区成果两河流域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埃及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古罗马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诸国的一统中国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2下图是人类社会早期历史发展脉络,它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文明A基本表现为匀速发展B具有多元性特征C一直依赖着自然条件D始终在相互交融3埃及的考古证据表明,6500 年前该地区出现了农业,最早的农夫也放牧绵羊、山羊和牛,并在凉爽的季节种植诸如大麦、双粒小麦、亚麻、小扁豆和鹰嘴豆之类的作物。这表明非洲A也是原始农业畜牧业的重要发生地B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化程度最低C经济发展面貌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D先民最具开创性最早步入文明时代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自由民对另一自由民有谷或银之债权,不通知谷物主人,即从谷仓或谷场去取谷物,则此自由民因其不通知谷物主人而擅从谷仓或谷场取谷,应被检举,彼应全部交还其所取之谷,且丧失其全部。”这说明当时A私有财产受到保护B违约现象比较普遍C农业生产较为发达D奴隶主利益受保障5有学者认为在古代农业文明中,两河流域的文明不像古埃及采用绝对的神权政治,不像古印度顽固地保留着种姓制度,也不像古中国宗法制长期流行。西亚的地理环境造就商业的流行,商业契约普遍,由此产生了君主制政体下的法制型政治方式。这说明A血缘等级制度是农业文明的共性B地理环境决定了西亚的政治体制C商业发展对西亚文明的影响突出D大河文明与商业文明有较大差异6 印度的种姓总计有 3 千多,仅婆罗门就有 1800 个分支。种姓制度至今仍在占人口 3/4的农村起着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印度社会结构。由此可见A种姓制度促进印度族群融合B等级是古代文明的普遍特征C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受其阻碍D文明演进深受历史传统影响7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亚地区的腓尼基,由 22 个字母组成。它在东方演化为阿拉马字母,由阿拉马字母发展出西亚、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种字母;它向西传入希腊,形成希腊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这主要反映出,人类文明A具有同源性B在交流中创新C最早出现在西亚D基本独立发展8大流士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由总督负责行政和税收。帝国中央政府铸造金币,行省只能铸造银币、自治市只能铸造铜币。大流士还让一些被征服地区的原统治者参与地方政权,对各地原有宗教不加干涉和排斥,在制定法律时,也参照各地原有法律。这些措施高一历史第 3页,共 8页高一历史第 4页,共 8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威B扩大了帝国的统治基础C借鉴了罗马帝国的智慧D消弭了各族之间的矛盾9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对波斯帝国的征服。亚历山大将原来波斯帝国的版图据为已有,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同时,他还把东方大量的学术资料带到希腊。这反映出A不同地区文明碰撞交流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C人们不断反思本土文化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10罗马帝国将罗马公民或退役士兵安置在某些战略要地并建立城市,这使得科林斯、迦太基这些曾被罗马人摧毁的城市,作为退役士兵的殖民地,再度繁荣起来。这一举措A以监督被征服地区为核心目的B传播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C推动了罗马公民权的自由开放D赋予地方高度的自治管理的权利11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寻求新的政治保护和依靠,以振昔日的权势。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这表明,法兰克王国时期A教会的权力大于世俗王权B基督教控制了西欧精神世界C国王利用教会扩大了疆域D教会与王权相互需要与利用12.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建主义造成了无数小的半独立的政府,以致纷争不断,商业受到严重阻碍。由此可知,西欧封建主义A以封君封臣制度为特征B束缚了庄园经济的发展C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D推动农奴摆脱人身依附13右图是中古西欧的“三种人”。在中古西欧社会,僧侣是祈祷的人,他们关心人们的灵魂;虽然国王和封建主掌握国家权力,但排在僧侣之后,顶盔戴甲的骑士为国王和封建主作战;农民是劳作的人。商人的地位不被承认;没有被纳入这个序列中。此图最能反映当时西欧的A政教合一与中央集权特色B封建社会结构的等级化特征C市民崛起和城市自治运动D宗教对人性发展的严重束缚14“与您一样优秀的我们,向并不比我们更优秀的您起誓,承认您为我们的国王和最高领主,只要您遵从我们的地位和法律,如果您不如此,上述誓言即无效。”大量类似的誓言出现于中世纪西欧贵族的宣誓仪式中。由此可知,中世纪西欧A.封君封臣关系具有一定契约属性B.君主专制体制已经濒于解体C.封君封臣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D.有限王权理念得到彻底落实15右表所示为马克垚先生经研究整理出的英国王室和在英教会的地产地租收入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英国A王权和教会的矛盾逐渐加深B王室贵族拥有绝对经济优势C地理大发现后地租收入提高D王室遵奉供养教会愈加虔诚16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一举改变了城市的传统角色。城市开始由依附于乡村转变为支配乡村,开始由依附于国家权力转变为逐步独立于国家权力,进而支配国家权力。促进欧洲中世纪城市角色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市民阶层的壮大B手工艺人进入城市C商品经济的发展D王权对城市的干预17据学者统计,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地理古籍中记载并描述过许多中国的城市,其中最常提到的是杭州、广州、泉州和扬州等,最常提到的中国物产是黄金、白银、丝绸、瓷器等。从这些记载可推知,中古时期阿拉伯人A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B擅长于海上贸易活动C将中国作为第一贸易伙伴D善于吸收各地的文化1086 年1500 年王室17650 镑10000 镑教会地产19200 镑27000 镑高一历史第 5页,共 8页高一历史第 6页,共 8页密密封封线线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不得答题18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率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采用罗马皇帝的头衔;保留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采用东罗马的宫廷仪式与行政制度;效仿东罗马皇帝,发行带自己头像的金属货币,重用原东罗马贵族等。这些做法A意在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B说明奥斯曼帝国缺乏文化自信C旨在巩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D反映罗马皇帝制度完善有活力19德里苏丹政权建立后,政府和军队中高级官员皆由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的穆斯林贵族担任,印度教的封建主只能担任低级官吏。德里苏丹政权向印度人民征收苛捐杂税,对非穆斯林盘剥尤甚。由此可知,德里苏丹国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多民族国家B所有居民信仰伊斯兰教C民族、宗教、阶级矛盾相互交织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威胁20公元 1 世纪左右,班图人开始迁徙,到 11 世纪,班图人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区,并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据此可推知,班图人的迁徙A.使非洲的人口分布格局更合理B.促使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统一C.推动了伊斯兰教的大范围传播D.有利于人口的增长与文明兴盛21.右图所示是在赤道附近发现的古代非洲的铁质钱币上的纹饰(拓印)。作为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古代非洲的A.国家经济政策B.商业发展规模C.冶铁技术水平D.文明发展进程22.1843 年,美国旅行家和考古学家约翰 劳埃德斯蒂芬斯在尤卡坦纪闻一书中描述了位于尤卡坦半岛的古代金字塔遗址(右图),该遗址所属的文明A用当地特有的莎草制作纸张B王宫大门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C具有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D知道“零”的概念并创造出 20 进制2315 世纪前,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香料,他们为了从东方大量输入香料,必须交付巨额黄金,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的金银矿藏极其贫乏,没有足够的金银来从事香料贸易,这使两国经济状况恶化加剧。由此可见,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的扩大B生浩方式的改变C商业革命的开展D货币制度的变革241550 年后,玉米逐渐成为非洲大西洋沿岸的主要作物。非洲酋长和国王们通过集中储存、分配玉米来实现权力的最大化。便于储存和携带的玉米也使得军事扩张和奴隶贸易等更容易深入内陆。这反映出A物种传入改变人们饮食习惯B农业发展加剧殖民扩张C贸易往来加强了各大洲联系D物种交流影响历史发展第第卷(卷(非非选择题,共选择题,共 4040 分)分)二、二、非非选择题选择题(本题本题共有两小共有两小题,题,各各 2020 分,共分,共 4040 分分。)25(20 分分)阅读阅读下列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618 年,唐朝取代隋朝。当时,日本留学生已在中国留学二三十年。他们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他们创办学馆,宣传唐朝典章制度,抨击部民制陋习和政治腐败现象,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的首脑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就教于他们,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制定了改新方案的蓝图。吴于谨 齐世荣主编世界古代史(下)材料二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高一历史第 7页,共 8页高一历史第 8页,共 8页密封线内不得答题材料三苏莱曼东游记(成书于公元 9 世纪)又名中国印度见闻录,是介绍中国的第一部阿拉伯著作伊本白图泰是 14 世纪最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足迹遍布穆斯林世界,于 1347 年到达中国,他的游记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世界多种文字。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薄伽丘的十日谈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著作一千零一夜的影响。阿拉伯哲学家伊本阿拉比著作中关于先知夜间旅行和登霄的说法,成为意大利诗人但丁神由的先驱。亚里士多德等人本是西方古典哲学家,可是在他们的著作被从阿拉伯文译成拉丁文前,西方几乎没人知道他们是哲学家。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留学生在推动日本社会变革中的作用。(6分)(2)阿拉伯文明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并归纳其对欧洲历史、文化的影响。(10 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与文化发展的认识。(4 分)26.26.(20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材料二公元前 601 年,尼布甲尼撒与埃及交战,出师不利,臣服于尼布甲尼撒的犹太国王趁机脱离新巴比伦王国,投向埃及。公元前 598 年,尼布甲尼撒亲率大军攻打耶路撒冷,另立犹太王,改其名为西底家,令其宣誓效忠;同时将犹太王室的大部分成员和犹太能工巧匠押往巴比伦。公元前 588 年,埃及又兴兵巴勒斯坦地区,臣服于新巴比伦的西底家等小国国王,见势又归顺了埃及人。尼布甲尼撒再次率军讨伐。摘编自英语诗歌中的尼布甲尼撒材料三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四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世界的认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公元前七世纪希腊人的扩张相对于同期亚非大国扩张的主要不同。(4 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帝国在突破相互孤立隔绝、推动亚欧交往方面的贡献。(6 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人对全球认识的空间变化,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10 分)高一月考高一月考历史参考答案历史参考答案(2023.32023.3)一、选择题(本题有 24 题,每小题 2.5 分,共 60 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BAACDBBABD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AACBCCDCDA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两小题,各 20 分,共 40 分。)25(1)作用:长期留学中国,深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以日本发展为己任,回国办学,大力宣传中国文化典章制度;抨击日本旧制,倡导仿唐革新;协助统治上层推行大化改新;为日本转型为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做出贡献。(任答三点6 分)(2)原因:长期发展,形成伊斯兰教为核心的独特文化;通过扩张建立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借助地利,积极参与、推动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统治者重视文化,积极求知;开明的文化政策,广泛吸纳各文明精髓,丰富自身文化内涵;(任答三点6 分)影响:保存了珍贵的欧洲古典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文化支持;客观上有助于西欧文化近代化与社会转型。(任答两点4 分)(3)认识:文化影响力是国家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文明交流互鉴有益于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和平交流与暴力扩张都有益于文明互鉴;任何国家与民族都应重视与推动文明交流;以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