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 资源ID:96588809       资源大小:1.68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pdf

    静海一中静海一中 2022-2023 第二学期高二生物(第二学期高二生物(3 月)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生产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统发酵技术酿酒与发酵工程酿酒的基本原理不同B.两者均可获得高纯度微生物菌体本身及其代谢产物C.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传统发酵技术不是利用微生物D.传统发酵技术通常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工程可人为控制发酵条件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腐乳制作的实质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B.腐乳发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为异养型真菌C.发酵过程中,毛霉、曲霉等微生物为互利共生关系D.家庭自制腐乳时,一般不需单独接种菌种3.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发酵在产生乳酸的同时还有亚硝酸盐的产生B.可以使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对泡菜坛进行消毒C.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使用的食盐量都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泡菜坛子内的白色菌膜和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的主要菌种相同4.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酒精转化为醋酸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挠搅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5.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菌种 1、菌种 2 分别代表酵母菌和乳酸杆菌B.接种初期菌种 2 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C.酒精发酵阶段需多次补充氧气利于菌种 1 的繁殖D.接种菌种 2 后需将温度调高提高其醋酸发酵能力6.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牛肉膏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琼脂蒸馏水含量10 g10 g2 g0.46 g适量1 000 mL(注:伊红美蓝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使菌落染成深紫色,带金属光泽)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B.培养基中葡萄糖作为碳源,牛肉膏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C.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 pH 后就可以接种使用D.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7.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备培养基的过程是先灭菌再调 PHB.操作步骤时只需要在接种前和划线结束后灼烧灭菌C.完成上述纯化过程,接种环共需灼烧处理 6 次D.接种结束后,将倒置培养,皿盖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8.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生产谷氨酸需将 pH 调至酸性 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物也可以是菌体本身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A.2 项B.3 项C.4 项D.5 项9.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繁育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动物克隆技术说明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C.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高,分裂能力越强10.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出脱毒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获取的植株茎尖切段需用 70的酒精和 5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B.生产脱毒苗和培养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不同C.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及细胞分化D.利用植株茎尖细胞培育的脱毒苗不能抗病毒11.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通过使蛋白质变性而起防腐作用。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甲醛的细菌,以处理废弃的福尔马林。下图是筛选和纯化甲醛分解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其中 LB 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筛选甲醛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要添加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B.接种的目的是通过单个菌落分离出甲醛分解菌C.步骤中,各个培养瓶中的甲醛溶液要有一定的浓度梯度D.测定并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后,筛选对应的菌株12.甲乙两种远缘植物体细胞融合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甲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抗黑胫病的黑芥与不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染色体上整合了黑芥的染色体片段C.紫外线照射剂量不同会导致黑芥染色体断裂程度不同D.可利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13.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液配制除必需的已知成分外,还必须加入天然成分,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和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皮肤细胞培养前须用胃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B.细胞培养过程中只需不断通入氧气,就能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C.培养液中加入的天然成分可能是血清,用于补充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的物质D.经培养可得到由多层细胞构成的人造皮肤,能直接用于移植14.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细胞工程知识框架。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属于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工程技术B.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大多数都需要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C.动物细胞培养液不需要定期更换,只需要定期添加营养物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15.下图为科学家制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的操作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项技术可用于器官的再生研究B.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C.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诱导多能干细胞应用前景不如胚胎干细胞1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数动物细胞具有不死性,这是某些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生产单克隆抗体C.PEG 能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后能得到新品种个体D.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都要用到胰蛋白酶17.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Cpv 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及病毒的复制,进而杀灭幼犬体内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 Cpv McAb 的制备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给幼犬注射 CPV 后,CPV 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直接生产 Cpv McAbD.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18.CD47 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 CD47 含量比正常细胞高 165 倍,导致吞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科学家推测,抗 CD47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 CD47 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为此他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错误的是()A.多次进行步骤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已免疫的 B 淋巴细胞B.经多次筛选可得到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 CD47 抗体的细胞C.实验组中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需放入 CO2培养箱D.对照组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实验组可验证上述推测19.下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 a 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可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辅助性 T 细胞B.细胞 c 要需要过程提供的相应信号才能完成过程C.物质乙能够进入被新冠病毒入侵的靶细胞内与之结合,阻止其增殖D.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发生时,过程能迅速完成并由细胞 e 产生大量物质乙20.草鱼是四大家鱼之一,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下图是某人工池塘中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鱼和生产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小于 c/a100%B.d 是草鱼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若在自然水域,如果定时计量,草鱼同化的能量除图示流向外,还存在部分未利用的能量D.草鱼同化的能量分为两部分(h+i)流向分解者二、判断题二、判断题21.酿酒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 度。()2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23.植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4.iPS 细胞可以来自于病人自身的体细胞,移植回病人体内后,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25.制备单克隆抗体时,2 次筛选的目的不同。()三、填空题三、填空题26.研究人员拟从土壤样品中分离该类酵母菌,并进行大量培养。如图所示为操作流程:(1)配制培养基时,按照培养基配方准确称量各组分,将其溶解、定容后,调节培养基的_,及时对培养基进行分装,并进行_灭菌。(2)过程梯度稀释时,先分别向 A、B、C 三支试管中加入 9mL_,再依次加入酵母菌培养液的上清液或稀释液 1mL,摇匀。取多个稀释倍数的酵母菌培养液 0.1mL 分别接种到多个平板上。甲、乙研究员在 105稀释倍数下得到的结果:甲涂布 4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150、178、259、310;乙涂布 4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 152、165、175、148,则 1mL 培养液中含有的酵母菌数量最可能为_个。(3)挑取分离平板中长出的单菌落,按步骤所示进行划线。合理的有_(多选)a为保证无菌操作,接种针、接种环使用前都必须灭菌b划线时应避免划破培养基表面,以免不能形成正常菌落c挑取菌落时,应挑取多个菌落,分别测定酵母菌细胞中甲醇的含量d可以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甲醇的浓度,获得甲醇高耐受株(4)步骤中,为使酵母菌数量迅速增加,培养过程中需保证充足的营养和_供应。为监测酵母菌的活细胞密度,经等体积台盼蓝染液染色,理论上应统计_色细胞的个数。(5)分离获得的酵母菌还需经过多级筛选才能获取到理想菌株。科研人员利用 DY5、RY1、JW14 三种菌株,发酵制作杨梅酒,并进行酒精耐受性检测,结果如下表和图:菌株名称酒精度/%总糖/gL-1总酸/gL-1DY57.034.2312.045RY19.015.0112.675JW146.533.6412.099杨梅汁78.8010.737三种菌株中,最适于杨梅果酒发酵的是_。27.中医治疗疾病多用复方,三白草和鱼腥草是同科不同属的两种常见药用植物,二者因疗效相近且具有叠加效应常被用作“药对”,在我国全年可采收两次。研究者欲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复方的配伍(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合使用)提前到个体生长或生产过程,并实现有效成分的工厂化生产,具体操作如下图。(1)植物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建立在植物细胞培养的基础上。植物细胞培养是指在_条件下对单个植物细胞或细胞团进行培养使其增殖的技术。(2)过程是利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过程除了可利用化学诱导剂 PEG 透导融合外,还可以采用的化学法有_等。融合成功的标志是_。细胞融合完成后,融合体系中有_ 种融合细胞。(3)过程诱导愈伤组织期间一般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4)若三白草细胞内含 2N=26 条染色体,鱼腥草细胞内含 4N=48 条染色体,则图示培育的杂种原生质体的细胞内含_条染色体;由此杂种原生质体继续培养得到的杂种植株_(是/不是)新物种。【规律提炼】如何计算体细胞杂交时,杂种植株的染色体数目?_28.某抗膜蛋白治疗性抗体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表达 N 蛋白胞外段,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增加其对 N蛋白胞外段特异性结合的能力。N 蛋白胞外段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如下图:(1)用 N 蛋白胞外段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取小鼠腺组织用_方法或_酶处理,制成细胞悬液,置于含有_气体的 CO2培养箱中培养,离心收集小鼠的 B 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2)用选择性培养基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将其接种到 96 孔板,进行_培养。用_技术检测每孔中的抗体,筛选既能产生 N 蛋白胞外段抗体,又能大量增殖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经体外扩大培养,收集_,提取单克隆抗体。(3)利用上述流程制备的 N 蛋白胞外段抗体能准确识别_的细微差异,与之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可_,因此被广泛用作诊断试剂。第第卷卷 提高题提高题29.营养缺陷型菌株就是在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后,微生物细胞代谢调节机制中的某些酶被破坏,使代谢过程中的某些合成反应不能进行的菌株。以下是实验人员利用影印法初检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的接种方法为_,平板倒置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以免造成污染。用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2)从培养基成分分析,图中基本培养基与完全培养基存在差异的成分是_。(3)为了进一步完成对初检的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实验人员进行了如下操作:用接种针挑取菌落_(填“A”或“B”)接种于盛有完全培养液的离心管中,28振荡培养 12天后,离心,取沉淀物用无菌水洗涤 3 次,并制成菌悬液。【规律提炼】由此可知,营养缺陷菌株在基本培养基和完全培养基上生长的特点是:_吸取 1mL 菌悬液加入无菌培养皿中,倾注 15mL 融化并冷却至 50左右的基本培养基,待其冷凝后用记号笔在_(填“皿盖”或“皿底”)划分 A、B、C、D、E 五个区域。在划分的五个区域对应的培养基上放入少量分组的氨基酸粉末(如下表所示),经培养后,观察生长圈出现的区域,从而确定属于何种氨基酸缺陷型。组别所含氨基酸A组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B精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C酪氨酸谷氨酸赖氨酸色氨酸丙氨酸D甘氨酸天冬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丝氨酸E半胱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丝氨酸在上述鉴定实验中,发现在培养基 A、D 区域出现生长圈,说明该氨基酸缺陷型菌株属于_缺陷型。30.如果遇到真不会做的题,如何使用现成的答案才是科学的?_静海一中静海一中 2022-2023 第二学期高二生物(第二学期高二生物(3 月)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利用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生产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统发酵技术酿酒与发酵工程酿酒的基本原理不同B.两者均可获得高纯度微生物菌体本身及其代谢产物C.发酵工程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传统发酵技术不是利用微生物D.传统发酵技术通常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工程可人为控制发酵条件【答案】D【解析】【分析】1、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2、酿酒是利用酵母菌的代谢。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 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详解】A、传统发酵技术酿酒与发酵工程酿酒的基本原理相同,均是利用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代谢产生酒精,A 错误;B、传统发酵技术无法获得高纯度微生物菌体本身,B 错误;C、发酵工程和传统发酵技术均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C 错误;D、传统发酵技术通常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工程则在人为控制温度、pH 等发酵条件下进行,D 正确。故选 D。2.下列关于腐乳制作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腐乳制作的实质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B.腐乳发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为异养型真菌C.发酵过程中,毛霉、曲霉等微生物为互利共生关系D.家庭自制腐乳时,一般不需单独接种菌种【答案】C【解析】【分析】1、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2、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详解】A、腐乳制作实质就是利用发酵技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可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A 正确;B、腐乳发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多为异养型真菌,如毛霉、青霉、酵母菌和曲霉,B 正确;C、腐乳的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等多种微生物是协同作用,但并不等于它们之间就是互利共生关系,它们之间仍存在竞争的关系,C 错误;D、家庭自制腐乳时,一般不需单独接种菌种,如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D 正确。故选 C。3.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发酵在产生乳酸的同时还有亚硝酸盐的产生B.可以使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对泡菜坛进行消毒C.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使用的食盐量都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D.泡菜坛子内的白色菌膜和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的主要菌种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详解】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发酵在产生乳酸,亚硝酸盐是另一种细菌产生的,A错误;B、应该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进行消毒,B 错误;C、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使用的食盐量都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食盐量用量少,杂菌多,产生的亚硝酸盐多,C 正确;D、泡菜坛子内的白色菌膜主要是酵母菌,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的主要菌种是醋酸菌,D 错误。故选 C。4.齐民要术记载了一种称为“动酒酢(“酢”同“醋”)法”的酿醋工艺:“大率酒一斗,用水三斗,合瓮盛,置日中曝之。七日后当臭,衣(指菌膜)生,勿得怪也,但停置,勿移动,挠搅之。数十日,醋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可将酒精转化为醋酸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酵母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挠搅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答案】C【解析】【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1)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2)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详解】A、该方法依据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不足时将酒精转化为醋酸,A 正确;B、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高浓度酒精导致醋酸菌失水过多死亡,B 正确;C、“衣”位于变酸的酒表面,是由原酒中的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C 错误;D、搅拌有利于酒精与醋酸菌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溶液中的溶解氧,利于醋酸菌进行醋酸发酵,D 正确。故选 C。5.如图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菌种 1、菌种 2 分别代表酵母菌和乳酸杆菌B.接种初期菌种 2 的主要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C.酒精发酵阶段需多次补充氧气利于菌种 1 的繁殖D.接种菌种 2 后需将温度调高提高其醋酸发酵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能将糖分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则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详解】A、菌种 1 进行酒精发酵,为酵母菌,菌种 2 进行醋酸发酵,为醋酸菌,A 错误;B、菌种 2 为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细菌,进行有氧呼吸,B 错误;C、酒精发酵阶段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过程,不需要补充氧气,C 错误;D、菌种 1 为酵母菌,菌种 2 为醋酸菌,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约为 28,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故接种菌种 2 后需将温度调高提高其醋酸发酵能力,D 正确。故选 D。6.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成分牛肉膏葡萄糖K2HPO4伊红美蓝琼脂蒸馏水含量10 g10 g2 g0.46 g适量1 000 mL(注:伊红美蓝可用于检测大肠杆菌,使菌落染成深紫色,带金属光泽)A.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只有大肠杆菌B.培养基中葡萄糖作为碳源,牛肉膏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C.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 pH 后就可以接种使用D.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答案】B【解析】【分析】据表分析:此表表示鉴定大肠杆菌的合成培养基。微生物的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有的还会有生长因子等。【详解】A、此培养基中能生长多种微生物,不仅仅只有大肠杆菌,A 错误;B、培养基中葡萄糖作为碳源并提供能量,牛肉膏可以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碳源和氮源,B 正确;C、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 pH 后要进行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操作,C 错误;D、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含有琼脂,属于固体培养基,从用途看该培养基用于鉴定大肠杆菌,属于鉴别培养基,D 错误。故选 B。7.下图为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制备培养基的过程是先灭菌再调 PHB.操作步骤时只需要在接种前和划线结束后灼烧灭菌C.完成上述纯化过程,接种环共需灼烧处理 6 次D.接种结束后,将倒置培养,皿盖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是倒平板,是用接种环沾取菌液,是进行平板划线,是培养。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调 pH、灭菌、倒平板五个步骤。【详解】A、步骤表示倒平板,倒平板的培养基需要先调节 pH 后灭菌,A 错误;B、除了在接种前和划线结束后灼烧灭菌,在每次划线之间也需要灼烧灭菌,B 错误;C、接种环在每次接种前和接种结束后都要通过灼烧来灭菌,所以完成步骤中 5 次划线操作前都要灼烧灭菌,接种结束后还需灼烧灭菌 1 次,防止造成污染,由此可见,完成步骤共需灼烧接种环 6 次,C 正确;D、接种结束后,将倒置培养,皿底上(不是在皿盖上)标注菌种及接种日期等信息,D错误。故选 C。【点睛】8.下列对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生产谷氨酸需将 pH 调至酸性 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物也可以是菌体本身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作为微生物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等方法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A.2 项B.3 项C.4 项D.5 项【答案】D【解析】【分析】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发酵过程一般来说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反应安全,原料简单、污染小,反应专一性强,因而可以得到较为专一的产物。【详解】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好氧型细菌,故生产谷氨酸需将 pH 调至中性或弱碱性,错误;生产柠檬酸需要筛选产酸量高的黑曲霉,以增加发酵产品的产量,正确;发酵工程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通过现代工程技术,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正确;利用发酵工程生产的根瘤菌肥能够增进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因而能提高产量,正确;啤酒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故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主发酵阶段完成,正确;通过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手段能够改变微生物的遗传性状,进而可以从中选育出性状优良的菌种,并进行扩大培养,正确;用单细胞蛋白制成的微生物饲料,其中的单细胞蛋白是微生物菌体,并不是通过发酵工程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获得,错误。故选 D。9.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组织培养繁育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动物克隆技术说明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C.用植物的种子繁殖后代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高,分裂能力越强【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细胞的“全能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概念: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3)细胞全能性大小: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4)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离体、适宜的营养条件、适宜的环境条件。(5)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详解】A、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所以组织培养繁育花卉所利用的原理就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 正确;B、动物克隆技术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 错误;C、种子是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不能说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 错误;D、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裂能力越弱,D 错误。故选 A。10.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出脱毒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获取的植株茎尖切段需用 70的酒精和 5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B.生产脱毒苗和培养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不同C.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及细胞分化D.利用植株茎尖细胞培育的脱毒苗不能抗病毒【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3、条件: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 和无菌环境等);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详解】A、植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茎尖切段需用 70的酒精和 5的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处理,清洗时用无菌水,A 正确;B、生产脱毒苗和培养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不同,前者是细胞的全能性,后者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B 正确;C、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是脱分化,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细胞分化,C 错误;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生产出脱毒苗,脱毒苗不含病毒(或病毒含量极少),但不具有抗病毒的性状,D 正确。故选 C。11.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通过使蛋白质变性而起防腐作用。可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甲醛的细菌,以处理废弃的福尔马林。下图是筛选和纯化甲醛分解菌的实验过程示意图,其中 LB 培养基能使菌种成倍扩增。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筛选甲醛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要添加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B.接种的目的是通过单个菌落分离出甲醛分解菌C.步骤中,各个培养瓶中的甲醛溶液要有一定的浓度梯度D.测定并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后,筛选对应的菌株【答案】C【解析】【分析】在分离和纯化分解甲醛的细菌的过程中,通过过称制取各种菌的悬浊液,此过程中的活性污泥不需要灭菌操作,过程可以获得各种微生物,中的培养基中的碳源只含有甲醛,只有可以分解甲醛的细菌能够存活,所以通过过程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过程可以获得单菌落,获得单菌落过程中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者稀释涂布平板法。【详解】A、由于甲醛分解菌能利用甲醛作为碳源,而不能分解甲醛的菌体不能利用甲醛做碳源,所以筛选甲醛分解菌的培养基中要添加甲醛作为唯一的碳源,在此培养基上不能分解甲醛的菌体因缺少碳源而不能生长,A 正确;B、过程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甲醛的微生物,过程可以获得单菌落,接种目的是通过单个菌落分离出分解甲醛的菌体,B 正确;CD、步骤中,各个培养瓶中的甲醛溶液的浓度要相同,将不同的甲醛分解菌分别接种到各个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瓶中甲醛的含量,选出甲醛浓度最低的培养瓶后,筛选对应的菌株可获得分解甲醛能力强的甲醛分解菌,C 错误;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知识点是微生物的选择培养,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2.甲乙两种远缘植物体细胞融合会导致一方的染色体被排出,若甲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将抗黑胫病的黑芥与不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进行体细胞杂交获得了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新品种,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染色体上整合了黑芥的染色体片段C.紫外线照射剂量不同会导致黑芥染色体断裂程度不同D.可利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两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分化生成根、芽,最终形成植物体。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题图分析:表示去壁过程,常用酶解法,该过程用到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表示用紫外线照射使黑芥的染色体断裂;表示形成杂种细胞,表示经过组织培养获得杂种植株的过程。【详解】A、过程用到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 正确;B、题意显示,“若其中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在融合前由于某种原因断裂,形成的染色体片段在细胞融合后可能不会被全部排出,未排出的染色体片段可以整合到另一个细胞的染色体上而留存在杂种细胞中”,依据该原理,可推测抗黑胫病的甘型油菜染色体上整合了黑芥的染色体片段,因此获得了抗黑胫病的性状,B 正确;C、表示用紫外线照射使黑芥的染色体断裂,使用剂量不同可能会导致黑芥染色体断裂程度不同,C 正确;D、过程中常用物理法或化学法处理(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而灭活的病毒只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D 错误。故选 D。【点睛】13.为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研制过程中需要将人的皮肤细胞置于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液配制除必需的已知成分外,还必须加入天然成分,细胞才能正常生长和增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人的皮肤细胞培养前须用胃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B.细胞培养过程中只需不断通入氧气,就能保证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C.培养液中加入的天然成分可能是血清,用于补充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的物质D.经培养可得到由多层细胞构成的人造皮肤,能直接用于移植【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细胞的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消毒、灭菌;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 pH:36.50.5;适宜的 pH: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 5%的 CO2(维持培养液的 pH)。【详解】A、人的皮肤细胞培养前须用胰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开,不能用胃蛋白酶,A 错误;B、细胞培养过程中需适宜的气体环境(95%的空气和 5%的 CO2)、适宜的温度和 pH、无菌无毒的环境等,B 错误;C、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培养液中需加入血清、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主要目的是为细胞提供促生长因子,以补充细胞生长和增殖所需的物质,C 正确;D、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存在接触抑制,当细胞与细胞相互靠近时,就会彼此限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形成单层细胞,D 错误。故选 C。14.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细胞工程知识框架。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属于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工程技术B.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大多数都需要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C.动物细胞培养液不需要定期更换,只需要定期添加营养物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工程的概念图,其中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为核移植技术。【详解】A、图中为核移植,属于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技术,A 错误;B、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一类能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另一类需要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贴附生长的占多数,B 正确;C、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为了清除代谢废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C 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D 错误。故选 B。15.下图为科学家制备诱导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的操作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项技术可用于器官的再生研究B.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C.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诱导多能干细胞应用前景不如胚胎干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图示为利用成年体细胞制备 iPS 细胞(多能干细胞)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成年体细胞经过人工诱导,使细胞核重编程后即可形成多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可以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详解】A、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在功能,因此该项技术可用于器官的再生研究,A 正确;B、由图可知,多能干细胞(iPS 细胞)能分化成多种细胞,说明其分化程度较低,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B 正确;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多能干细胞分化成表皮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正确;D、由于诱导多能干细胞具有活跃的分裂能力,故诱导多能干细胞的应用前景优于胚胎干细胞,D 错误。故选 D。16.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少数动物细胞具有不死性,这是某些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可直接生产单克隆抗体C.PEG 能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后能得到新品种个体D.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都要用到胰蛋白酶【答案】D【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 B 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 B 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 B 淋巴细胞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详解】A、少数动物细胞具有不死性,这是某些基因突变的结果,A 错误;B、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还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B 错误;C、动物细胞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动物细胞培养后不能得到新品种个体,C 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需要用到胰蛋白酶,D 正确。故选 D。17.犬细小病毒(CPV)单克隆抗体(Cpv Mc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侵染及病毒的复制,进而杀灭幼犬体内病毒。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 Cpv McAb 的制备过程中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B.给幼犬注射 CPV 后,CPV 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C.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即可直接生产 Cpv McAbD.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技术,A 正确;给幼犬注射 CPV 后,会激发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若 CPV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发生了体液免疫反应,B 正确;经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来的杂交瘤细胞并不都符合人们需要,还需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分泌 CPV McAb 的杂交瘤细胞,C 错误;对杂交细胞培养时,需要无菌无毒环境,且温度、气体环境等要适宜,D 正确。18.CD47 是一种跨膜糖蛋白,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 CD47 含量比正常细胞高 165 倍,导致吞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科学家推测,抗 CD47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CD47 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为此他们按照如

    注意事项

    本文(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学业能力调研生物试题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