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资源ID:96590795
资源大小:591.4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长春二实验中学 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命题人 2023 年 4 月本试卷分四部分共 23 题,共 150 分,共 6 页。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北京时间 2021 年 6 月 17 日 9 时 22 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 F 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顺利将 3 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浩瀚星空再添访客,中国航天再创辉煌。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 19 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根据任务实施计划,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 3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具备从不同高度轨道返回东风着陆场的能力;首次具备天地结合多重保证的应急救援能力有专家形容,此前的星际探索就像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来”“走一走”。客观来说,困难更大、风险更高、任务更重。在谈到入选飞行乘组的心情时,航天员汤洪波语气坚定:“有压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执行任务,压力难免会有,因为神秘的太空充满着许多未知,空间站任务也充满风险和挑战。但我坚信,压力就是动力,信心保证成功。”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从“嫦娥奔月”到“祝融驭火”,从“天和筑穹”到“墨子传信”,从“北斗联网”到“天舟穿梭”生动形象的名字,是中国人独有的浪漫,也是从古至今不变的追求。心怀梦想、奋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浩瀚太空必将留下更多的中国身影、中国足迹。(摘自向学笙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国身影)材料二:材料二:2021 年 7 月 4 日 14 时 57 分,经过约 7 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出舱活动,又被称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员或宇航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活动。这是载人航天的一项关键技术,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国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刚发射上天就出现重大故障的“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使它“起死回生”;苏俄航天员则多次出舱活动修理“和平号”空间站,使它转危为安;当前在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更是由航天员通过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轨组装的。2008 年航天员翟志刚进行的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属于验证类出舱活动,而这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他们要进行首次人和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把航天员载到舱外作业点去完成复杂的舱外安装任务,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太空行走的难点主要在于:一是舱外环境十分恶劣,必须使用复杂而可靠的出舱活动系统来克服空间环境的影响,以保障舱外行走航天员的安全;二是航天员在失重状态下无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扶住周围的某些物体来维持行动;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识的参照物,航天员很容易迷失方向。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本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航天员们不仅给 14 亿国人传输回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绝美照片,同时也宣告了我国更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这一核心航天技术。(摘编自庞之浩航天员为啥要出舱?太空行走有多难?)注再生生保,是一种验证中国空间站的技术。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神州十二号飞船成功入轨,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交会对接并将 3 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B.组合体飞行期间,我国航天员将进驻天和舱,通过机械臂操作、太空出舱等活动,验证在轨驻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关键技术。C.星空浩瀚,引人遐思,“嫦娥”“祝融”“北斗”等航天器不断升空,展现着中国式浪漫,体现了我们对宇宙永无止境的探索。D.太空行走存在舱外环境恶劣、失重、缺少参照物等多种困难,航天员必须借助航天服、安全带等设备才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神舟十二号飞船的成功发射不是孤立的现在时,它镌刻着国家的前行脚步,从神舟一号开始,不断进发,令人振奋。B.材料一引用航天员杨洪波的话,证明了神舟十二号航天任务困难大、风险高,体现了他不惧风险、勇于挑战的自信。C.材料二第二段列举美国、苏俄曾进行舱外活动修理空间站的事例,论证了太空行走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D.相比 2008 年翟志刚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更大,意义也大得多。3、下列哪句诗最能体现古人对天空的浪漫想象?()(3 分)A.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B.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C.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4、请判断文中划横线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_5、北京时间 2021 年 9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载着三位航天员顺利着陆,成功返航。你认为这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_(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文本一:人世间(节选)人世间(节选)梁晓声周秉义从北京调回了本市,终日足不出户,只是看书,偶尔也与冬梅晚饭后看看电视剧。冬梅的耳中刮进了一些关于丈夫任职的议论。她忍不住问:“确实是平调回来了?”他肯定地说:“是啊。”她又问:“到底为什么?”他奇怪地反问:“我信中不是写了吗?”“你想干的实事,到底是什么实事呢?”“现在说了也没用,得看这次怎么任命。先不聊这个话题,好不好?”“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看你,我说不聊了,你偏要聊这个话题!我在哪个岗位上没干好过?我离开北京前,领导还给我开了欢送会呢!干得不好能有那种待遇吗?”冬梅心中疑惑,也只好不再问下去了。春节过后,组织部门下达了正式任命,周秉义担任副市长,他的分工只有一项,主抓招商引资,尽快改造城市面貌,消除土坯房,促进本市房地产业发展。一天下午,周秉义来到弟弟家,让秉昆陪他在光字片走一走。那天降了一场大雪。秉昆说:“哥,这么大的雪,改天吧。”秉义说:“我正是因为下这么大的雪才来的啊。没人出门,也就没人注意咱们嘛,想看哪儿看哪儿。”老哥儿俩逛起光字片来。光字片的面积比以前大了,人口也比以前稠密多了。大雪覆盖之下低矮的土坯房一片连一片,东倒西歪,横七竖八。稍一细看,都会从积雪之下发现外露的种种肮脏垃圾堆,各种令人作呕的脏水结成了冰。老哥儿俩在光字片转啊转,不知不觉天黑了。常进步下班比往日早了些,他从窗口看到秉昆,迎出门来。常进步他妈与周秉义,当年是职工与老领导关系。周秉义做党委书记,常宇怀是他最倚重的中层干部,他们夫妇和周秉义的关系非同一般。“嫂子!”面对满头白发的烈士遗孀,周秉义的眼泪夺眶而出。常进步他妈拉着他的手微笑着说:“知道你调回来了,工作肯定忙,何必来看我们呢!”周秉义说:“对不起,嫂子,我本该经常来看你们的啊!”他侧转身,一手捂面,泣不成声。“进步,还不快请你周叔叔进屋!”常进步他妈拉开了家门。周秉义回到当年的军工厂家属区,他内心五味杂陈。周秉昆心里越发有点儿瞧不起哥哥,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感情外露。四月,天刚转暖,光字片受了一场虚惊。某日来了几组测量小队,临街住户人心惶惶,以为要修路。修路当然是好事,可那得拆除多少房屋啊!一旦被拆除了,都住哪儿呢?有人与测量队的人攀谈,才知道不是要修路,而是要对光字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半信半疑的人们又问,“大刀阔斧”怎么理解呢?测量队的人说,他们也不清楚,那是一位副市长的原话。人们猜想,那肯定就是周秉义啦!光字片的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测量队接连测量了数日,整个光字片也接连亢奋了数日。此后,每天晚上总会有几个男人相约来到秉昆家聊天。他们回忆起了秉昆父亲周志刚,周志刚虽然没享着大儿子的福,全光字片的人可托上周秉义的福了。谁承想光字片会出一位副市长呢?他是光字片的大救星啊!男人们聚到周家,想知道对光字片“大刀阔斧”的改造究竟何时开始?将改造到什么程度?光字片的人家也能过上享受燃气灶和自来水的生活吗?对于他们的探问,周秉昆一句也回答不了。他已经好久没见到哥哥了。“五一”过后,大队的建筑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光字片进发,建筑大军的载人卡车彩旗招展。光字片的青年闻讯后,骑着自行车迎接,但建筑大军的目的地分明不是光字片。建筑大军一直往前开,开到了马路尽头虎皮冈,在那里安营扎寨。光字片的人们疑惑极了,一拨接一拨到周秉昆家问个究竟:难道你哥要在那地方为咱们光字片的人建楼?那可是连兔子都不刨窝的地方啊!咱们光字片就是再烂,毕竟属于城区啊!秉昆,你一定要替我们问问你哥与测量队刚离开那几天相比,光字片人们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满怀憧憬到感觉被耍了,男人女人们询问起周秉昆时都义愤填膺。虎皮冈那边,昼夜机声隆隆,工程突飞猛进。十月份,两排十幢二十层高楼在虎皮冈拔地而起。市政府发布了正式公告,宣称那里将成为本市的“希望新区”。那天晚上,周秉义终于现身弟弟家第二天,秉昆媳妇郑娟去派出所把全家的户口迁出。她又到新区,在市公安局接待点把户口落上。那事成了一条新闻,却没引来多少人效仿。光字片的人们仍在观望。有人说:“周家哥俩演起双簧来了!”他们都有等着看笑话的意味。新区为周家的到来开了欢迎会,周家的门面房和两居室住房都经过了简单装修。后来,光字片开来了卡车队,连续替一些人家免费搬家,搬往新区。周秉义终于在光字片露面,他站在一辆小卡车上,那天他精神抖擞,向人们讲话:我从小到下乡前生活在这里,我们老周家三个儿女,没有什么瞒得了光字片的人。咱们光字片人家的许多长辈,一九四九年前就居住于此,当时这里叫穷人窝。后来,他们中许多人成了东北解放后最早的产业工人,这个地方也不再叫穷人窝了。但是,这里却一直住着本市很穷的人家。我不是在北京当官当不下去了,我是自己要求调回来的。为什么呢?我老了,快到退休年龄了。近年来,光字片的存在越来越成为我一块儿心病。一想到咱们光字片,我就心疼生活在这里的父老乡亲。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处处不堪入目。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我想在退休之前,将光字片彻底改造。这很不容易现在我要做的事完成一半了。大家已经看到,光字片与过去不一样了(有删改)文本二:在社会和时代面前,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人世间是对“好人文化观”的形象表述。它从价值取向上,彰显了梁晓声的现实主义高度。作者写出了时代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交集,这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同时人世间并不仅仅满足于此。人是这样的,但可以是那样的,应该是那样的,这是梁晓声提出“好人文化观”的前提。在人世间里,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正直善良和情义担当。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深陷困境,也要互帮互助,自立自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变迁,做一个好人,是对人性、人心的内在要求。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作为人本身,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人世间里无时无处不在体现这种思想的光辉。梁晓声把自己的思考和认知,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小说的人物形象上,让人物立起来说话。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起到了内在的支撑作用。梁晓声说过的四句话,被广为流传:“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一些人以为这是他对文明、文化的定义,其实这是他从文明、文化的角度,为“好人”定下的标准。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这是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深厚内涵,同时也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摘编自梁晓声人世间:现实主义的新高度)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确实是平调回来了?”“跟我还有什么不便说的吗?是不是在北京没干好啊?”,这些语言表现了冬梅对丈夫从北京回来任职也有疑惑。B.周秉义在光字片对乡亲们说“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就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C.对于拆迁,光字片的男女老少从奔走相告,到相约去秉昆家聊天,后来再一拨接一拨去周秉昆家打听情况,他们从高兴到关注,再到质疑。D.周秉义是梁晓声在人世间中着重塑造的党的干部形象的代表,周秉义既有英雄主义情怀,也有务实为民的作风,其形象非常鲜明。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认为人世间的深刻魅力在于,小说为文明和文化进行定义,并以此为“好人”定下了标准。B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人更应该向善、向上、向美,这是人世间从头至尾传递出的思想光辉。C人世间既呈现现实,同时从理想向度上引导现实,这种“理想向度”就是梁晓声的“好人文化观”的内在支撑。D梁晓声“好人文化观”的前提是,他不仅知道人是什么样的,而且能揭示人可以、应该成为怎样的人。8.人世间塑造的周秉义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小说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 分)_9.人世间荣获茅盾文学奖,颁奖词中说,“梁晓声讲述了一代人在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奋斗,成长和相濡以沫的温情,塑造了有情有义、坚韧担当、善良正直的中国人形象群体,具有时代的、生活的和心灵的史诗品质”。你是如何理解颁奖词中“温情”和“有情有义”的“情”?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6 分)_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46 分)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7 小题,28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6 题。冬十二月,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或上言秦府旧兵宜尽除武职,追入宿卫。上谓之曰:“朕以天下为家,惟贤是与,岂旧兵之外皆无可信者乎?汝之此意,非所以广朕德于天下也。”上谓公卿曰:“昔禹凿山治水而民无谤者,与人同利故也。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夫靡丽珍奇,固人之所欲,若纵之不已,则危亡立至。朕欲营一殿,材用已具,鉴秦而止。王公已下,宜体朕此意。”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仆,衣无锦绣,公私富给。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笑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B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C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D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1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B人欲自见其形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C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戍卒叫,函谷举D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素仆是又在六国下矣12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 分)A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B龙逢、比干,面折廷争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C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D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再拜,古代礼节,拜两拜,表示恭敬;也做敬辞,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B“若纵之不已”与“沛公已出”(鸿门宴)两句中的“已”字含义不同。C 弑,杀、杀死,古代专指臣下杀死君主,是专用词汇,不能用于普通百姓。D西域,汉代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因有人告发魏征,太宗派温彦博调查却查无实据,温彦博认为魏征不避嫌疑,应予责备;魏征认为君臣要竭诚相待,上下一心。B太宗长相英伟刚毅,大臣们朝见时都手足失措,因此太宗在有人奏事时,总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还拿隋朝的事来劝朝臣畅所欲言。C有人向太宗进言主张秦王府原来的士兵都应授予军职,让他们担任皇帝的警卫,太宗则认为只要是贤良之士都应亲近、任用。D在谈论有人剖开身体来收藏美珠时,太宗认为官吏受贿、帝王穷奢极欲与此相同,魏征则拿孔子的话及夏桀和商纣的行为加以印证。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秦始皇营宫室而民怨叛者,病人以利己故也。_(2)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_16魏征认为忠臣与良臣有什么区别?请简要说明。(3 分)_(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718 小题。太白岭太白岭王安石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注】巃嵷(lng sng):山势高峻的样子。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B.颔联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C.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D.本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关注百姓的情怀。18.本诗颈联的景物描写别具特色,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 分)_(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9 分)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9 分)(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的政治境界是“,”。(2)答司马谏议书中,“,”两句,作者从人性的惰怠及士大夫随波逐流的惯性的角度,分析了反对者“汹汹然”的根源。(3)阿房宫赋 中,杜牧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用“,”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和大肆挥霍的暴行。(4)苏洵在 六国论 中借助“,”,敏锐地指出了对抗秦国的办法,此举会让对方寝食难安。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9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本题共 3 小题,9 分)作为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的寿山石,材质细腻,色彩丰富,硬度也较小,适于雕刻和造型。殷商晚期玉器精品玉鳖,其造型_,其材料就源自寿山石,工匠充分利用玉料的自然色泽和纹理特点,把天然的黑褐色石皮处理成鳖甲,与青白色的头足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整件作品_,古朴典雅。手艺人在雕刻寿山石时,首先要“相石选题”,确定表现内容。寿山石色彩_,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比如水晶冻石晶莹剔透,荔枝冻石色泽鲜艳,芙蓉石质柔而细嫩,旗降石材坚而富光泽不同的石材因自身属性不同,适合雕刻的主题也有所区别。有些石材的色彩看似杂乱无章,()。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的“鹰”系列作品,巧妙地利用石材的褐色斑纹琢成雄鹰蓬松的羽翼,而头部则以浅色来突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久和在创作“花果”系列作品时,_地选用色彩极其素雅的石材来塑造丰收的景致,为浓丽的秋色平添一份旷远的韵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的“昆虫”系列作品则巧妙地运用石材天然的灰度质地与层次差异,精妙的微观天地被以精湛的写实技艺塑造出来。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栩栩如生一气呵成瞬息万变另辟蹊径B.惟妙惟肖浑然一体瞬息万变别有洞天C.栩栩如生浑然一体千变万化另辟蹊径D.惟妙惟肖一气呵成千变万化别有洞天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如果表现题材与构思设计得当,也可以焕发出别样的艺术之美B.只有表现题材与构思设计得当,才可以焕发出别样的艺术之美C.如果表现题材与构思设计不当,就不能焕发出别样的艺术之美D.即使表现题材与构思设计得当,也难以焕发出别样的艺术之美22、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的“昆虫”系列作品则巧妙地运用石材天然的灰度层次与质地差异,以精妙的写实技艺塑造精湛的微观天地。B.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的“昆虫”系列作品则巧妙地运用石材天然的灰度层次与质地差异,以精湛的写实技艺塑造精妙的微观天地。C.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的“昆虫”系列作品则巧妙地运用石材天然的灰度层次与质地差异,精妙的微观天地被以精湛的写实技艺塑造出来。D.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潘惊石的“昆虫”系列作品则巧妙地运用石材天然的灰度质地与层次差异,以精湛的写实技艺塑造精妙的微观天地。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刚出场时是个穷书生,他饱读诗书,有真才实学,心怀大志,脂砚斋曾为他写下“雨村真是英雄”的批语。可在登科及第步入官场后,他丧失了做人的良知与道德,逐渐变成了一个忘恩负义、丧尽天良的奸险小人。书中曾预言他“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脂砚斋曾十几次怒批他为“奸雄”。热播剧狂飙中的高启盛出身寒微,从小学习刻苦,有较高的人生目标,凭借优异成绩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由于毕业后长期遭到旁人的歧视,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扭曲,他贪慕钱、权与“胜”,失去了读书人的信仰,逐渐沦为一个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底线的黑恶分子,最终坠入毁灭的深渊。作为新时代的有为青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警示意义。请结合材料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长春二实验中学 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月考高一语文试题答案命题人:2023 年 4 月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1、答案:A解析:细心阅读不疏漏。原文是“在轨建造阶段首次载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答案:D解析:无中生有。原文说“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难度比当年翟志刚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许多”,但没说“意义更大”。航天科技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重要意义,不能简单以时间长、复杂、难度大来推断本次就比以前意义更大。3、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审题能力和对课本知识掌握程度。A 描绘星月稀疏,乌鸦南飞景象;B 描绘登高所见所听所感;D 描绘游赤壁所见石、水景象。C 虽是记“梦游”,但无论是梦为心想,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还是文乃作者所作,青冥无边,日月仙居,都包含着作者对神秘天空的想象。4、答案:比喻论证。把“以前的星际探索”比作“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两天”,把“这次星际探索”比作“要在家里住下来走一走”,以我们熟悉的生活来比喻陌生的星际探索,亲切易懂;对比论证。把两次星际探索作对比,鲜明体现了本次探索任务重、困难大和时间久的特点,也体现了我国在星际探索领域的进步。解析:5、答案:国家统筹规划,逐步实践推进,技能点已集齐。航天人自信自强,不怕压力困难,奋勇拼搏。航天科技进步,航天员装备齐全,技术过硬;所有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协作。解析:依据材料一“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点,开启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国家统筹规划,逐步实践推进,技能点已集齐。依据材料一“升腾的火箭,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镌刻的是一个国家的前行脚步。回顾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展历程,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实现了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振奋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夯实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航天人自信自强,不怕压力困难,奋勇拼搏。依据材料二“为保障航天员在出舱活动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务,出舱活动时,航天员需配备航天服、舱外机动装置、完成任务所需的工具、固定身体的设备及安全带等装备。其中舱外航天服是出舱活动中最重要的装备,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保障。同时,为了解决在太空行走时因缺乏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判断其速度快慢等安全问题,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都会用安全带将自己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自己丢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为人体卫星”,航天科技进步,航天员装备齐全,技术过硬。依据材料二“2021 年 7 月 4 日 14 时 57 分,经过约 7 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标志着我国空间站阶段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所有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协作。6.B“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就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错误,“他在大雪天亲眼看到的景况”只是“周秉义这样说”的依据之一。依据还有“光字片却变得比当年更糟糕,处处不堪入目。人掉进厕所的事发生几次了,还淹死过孩子。我知道,从大人到孩子,谁都不愿再生活在光字片了。”等7.A从这样的好人标准出发,希望人性向上、向善,社会向美、向好是人世间的深刻魅力。8.正面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如“对不起,嫂子,我本该经常来看你们的啊!他侧转身、一手捂面,泣不成声”“那天他精神抖擞,向人们讲话”,写出了周秉义的讲情义和有担当。(把正面描写拆分开答,也只给两分。)侧面衬托,通过其他人物衬托人物形象。如周秉昆“觉得哥哥一点儿也没有副市长的风范,在小事上那么感情外露”衬托了周秉义的重感情和平易近人。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周秉义推动光字片改造,建设希望新区,乡亲们不愿搬迁到希望新区,周秉义动员家人,劝说乡亲们。小说在矛盾冲突中写出了周秉义的有情有义、坚守原则、有方法。9.家人之间的温情。周秉义从北京调回来,冬梅忍不住打听他想干的实事,但充分理解和尊重丈夫的选择;秉昆一家支持哥哥的工作,带头搬迁到希望新区并把户口落在那儿。朋友之间的情义。当上了副市长的周秉义回到军工厂家属区,看望曾经的同事常宇怀的遗孀,并动情流泪。周秉义对街坊乡邻的情义。他心系乡亲,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下定决心改造棚户区,动员光字片的住户陆续搬迁。二、二、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10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人欲自见其形”“君欲自知其过”结构一致,“形”后断开,排除 AC;“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 B。11.DA真诚,诚心/如果B看见/放在动词前,表对我怎么样C举动/攻占,攻下D都是“这”12.CA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偏袒;安,形容词作名词,安逸的境地B面,名词作状语,当面膏泽,名词作动词,施恩惠C都是使动D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哀,为动用法,为悲哀1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已”字含义不同。停止;已经。句意:如果无止境地放纵欲望。/沛公已经出去。C.错误。“专指臣下杀死君主,是专用词汇,不能用于普通百姓”解说错误。封建时代臣杀君、子杀父母均可称为“弑”,并不是“专指臣下杀死君主”。D.正确。14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温彦博认为魏征不避嫌疑,应予责备”错误。根据原文温彦博所说“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可知,温彦博是认为魏征做事没有留下痕迹,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使没有私心,也有可以责备之处。15(1)秦始皇修建宫殿而百姓怨怒反叛,是因为他使百姓困苦而使自己获利的缘故。(“病人”,使百姓困苦;“利己”,使自己获利;“者也”表判断。句子大意 2分)(2)对。我与你们应该同心合力相互辅助治国理政,希望可以避免被人耻笑。(“然”,对;“戮力”,尽力,合力;“为所”,被动。句子大意 2 分)16良臣与君主同心,也与君主共享尊荣。忠臣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1 点 1 分,2 点 3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可得出:良臣与君主同心,也与君主共享尊荣。根据“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可得出:忠臣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参考译文:冬十二月,有人报告说右丞相魏征袒护他的亲戚,唐太宗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但查无所获。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征做事没有留下痕迹,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使没有私心,也有可以责备之处。”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有一天,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我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上下一心,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我不敢奉诏。”太宗惊讶地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再次跪拜说:“我有幸能侍奉陛下,愿陛下能使我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荣,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逢、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谓的忠臣。”唐太宗神采奕奕,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有人奏事,总是尽量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谄媚侍奉隋炀帝以保持自己的富贵,炀帝被杀,虞世基等人也被诛杀了。你们应以此为戒,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有人向唐太宗进言主张秦王府原来的士兵都应授予军职,补进御林军中。太宗对他说:“我以天下为一家,只要是贤良之士我都亲近、任用,怎么能认为旧属士兵之外就没有可以信赖的人呢?你的这种意思,不是让我的德行广布于天下。”太宗对公卿说:“从前大禹凿山治水而百姓没有指责的怨言,原因在于他能与民同利。秦始皇修建宫殿而百姓怨怒反叛,是因为他使百姓困苦而使自己获利的缘故。奢华珍奇的东西,固然都是人们想拥有的,但如果无止境地放纵欲望,那么国家的危亡很快就会到来。我曾想修建一座宫殿,材料已准备好了,鉴于秦朝灭亡的教训又停止了。王公及以下的群臣,应该体会我的此番用意。”从此二十年间,社会风气朴素,没有人穿锦绣的衣服,官府百姓都很富足。唐太宗对侍臣说:“我听说西域的胡商得到美珠,就剖开身体来收藏它,有这样的事情吗?”侍臣说:“有。”太宗说:“人们都知道嘲笑胡商爱珠,却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然而,接受贿赂而触犯法律的官吏和穷奢极欲而亡国的帝王,和那些胡商的可笑之处有什么差别呢?”魏征说:“过去鲁哀公对孔子说:有个非常健忘的人,搬家却把自己的妻子给忘掉了。孔子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夏桀和商纣贪恋身外之物,竟然把自己都忘掉了。也像这样的人。”太宗说:“对。我与你们应该同心合力相互辅助治国理政,希望可以避免被人耻笑。”17、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B.“表达了诗人跌宕起伏的心情”错,诗句“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的意思是烟云不管厚还是薄都很可爱,树与石的疏与密自是很合宜,表达的是一种物我相谐,诗人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故选:B。18、答案: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的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行动变迟缓了。从景物描写的表达技巧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作答: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19.(1)鸣琴垂拱 不言而化(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答案:C解析:栩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