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5_T 28-2022 金寨白茶生产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96596479
资源大小:52.8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415_T 28-2022 金寨白茶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 67.140.10CCS X 553415六安市地方标准DB 3415/T 282022金寨白茶生产技术规程2022 - 09 - 13 发布2022 - 09 - 13 实施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415/T 2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六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六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金寨县农业农村局、金安区农业农村局、金寨县茶叶协会。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习村、方吉男、陈辉、赵敬娟、王昀、宋锐修、高翔、饶洁、李登阳、梁昌东、韩艾利、闫杭滨、郭锐、陈昭文、徐旋。IDB 3415/T 282022金寨白茶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金寨白茶生产技术的术语定义、种苗质量、定植、田间管理、加工。本文件适用于金寨白茶的种植与加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11767 茶树种苗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金寨白茶 Jinzhai Bai Tea在金寨县境内,以引进驯化后形成的,适合金寨地理环境的“白叶一号”等茶树鲜叶为原料制成的茶叶产品。4 种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的要求。5 定植时间5.1.1 春季定植2月中旬3月上旬。5.1.2 秋季定植10月中下旬12月上旬。密度5.2.1 单条播1DB 3415/T 282022每穴茶苗23株,每公顷苗数4.5万5万株。5.2.2 双条播每穴茶苗12株,每公顷苗数6万7.5万株。栽种5.3.1 按茶行开种植沟,深 50cm,宽 60cm,种植沟内施底肥,每公顷施农家肥、饼肥等 30t50t,施后覆土,半月后种植。5.3.2 根据种植要求,开沟种植或穴植,现开现栽。栽植时覆土至根颈处,压紧,浇足“定根水”。6 田间管理追肥6.1.1 按 NY/T 5018 的规定执行。6.1.2 以饼肥、有机肥为主,平衡施肥。排灌水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除积水。深耕与中耕6.3.1 深耕每年或隔年的911月对茶园行间土壤进行深耕一次,深度20cm30cm。6.3.2 中耕每年进行两次中耕,深度10cm15cm。茶树修剪6.4.1 定型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分三至四次完成: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时进行,剪口离地 10cm15cm;第二次在定植后一年进行,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 10cm15cm;第三次在春茶后进行,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 10cm15cm;第四次在春茶后进行,在第三次剪口上提高 10cm15cm。6.4.2 轻修剪轻修剪每年进行一次,在上次剪口上提高3cm5cm。6.4.3 深修剪深修剪在茶树出现“鸡爪枝”后进行,剪去树冠上部10cm15cm的“鸡爪枝”,时间宜在春茶后(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6.4.4 重修剪、台刈2DB 3415/T 282022对衰老茶园,根据衰老程度,采用重修剪或台刈:a) 重修剪适用于半衰老和未老先衰的茶树,一般剪去树冠 1/31/2,以离地 30cm45cm 为宜;b) 台刈适用于树势十分衰老的茶树,台刈高度为离地 5cm7cm。病虫草害防治6.5.1 病虫害防治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使用农药品种及其安全标准应符合GB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6.5.2 草害防治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此外夏初至秋末在茶行间铺草,或种植三叶草等以草抑草。7 加工工艺流程采摘鲜叶摊放杀青做形初烘复烘拣剔。采摘适时采摘芽头、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初展,不采病虫叶、冻伤叶、损伤叶、红变叶。鲜叶应用清洁、透气良好的篮、篓、筐等进行盛装,不得紧压,不得用布袋、塑料袋等不透气或易造成芽叶损伤的容器盛装,防止鲜叶损伤、发热、红变、劣变。鲜叶摊放7.3.1 鲜叶到厂后,按标准验收分级,分级标准符合附录 A 要求。及时摊放,摊放使用竹匾、篾簟等符合食品加工的专用工具或摊青槽、摊青机等专用摊青设施。7.3.2 摊放场地应清洁、阴凉、无异味、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7.3.3 摊放厚度不超过 5cm,特级鲜叶以芽叶之间互不重叠,抖散摊平呈蓬松状态。7.3.4 摊放过程中,适当翻叶透气散热,应轻翻、翻匀,减少机械损伤。7.3.5 摊放时间 3h8h,摊放程度以芽、叶略有萎缩,叶质变软,色泽稍暗为适度。杀青7.4.1 可使用滚筒连续杀青机、连续式杀青理条机、微波杀青机等机器进行杀青。7.4.2 时间为 2min6min。7.4.3 杀青适度判断:杀青叶由玉白变淡黄色,无焦边糊叶、无红梗红叶,略有刺手感,茎软不断,无青草气,茶香显露,杀青叶含水率 5058。杀青后可适当摊凉。做形选用往复式理条机或多功能连续理条机,温度80120,时间4min8min。茶成直条,六、七成干,含水率3540,下机摊凉。注:有些生产中杀青、理条一起进行。初烘3DB 3415/T 282022使用炭火、烘笼、网链式烘干机等器具进行初烘,温度7090,茶叶厚度不大于2cm,初烘时间15min20min。至茶叶八、九成干,含水率1015时下烘。茶叶初烘后摊凉冷却。复烘使用炭火、烘笼、提香机等器具,温度8095,烘至茶叶手捻易成粉末,含水率低于6下烘。拣剔采用人工或风力进行拣剔,去除黄片、碎片和茶末以及非茶类夹杂物。4等级要求精 品一芽一叶初展90特 级一芽一叶初展70,一芽一叶30一 级一芽一叶60,一芽二叶初展40二 级一芽二叶初展50,一芽二叶50三 级一芽二叶40,一芽三叶初展60DB 3415/T 282022A A附录A(资料性)金寨白茶鲜叶分级标准金寨白茶鲜叶分级标准见表A.1。表 A.1 金寨白茶鲜叶分级标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