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30605257.doc

    • 资源ID:96635671       资源大小:1.49M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30605257.doc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30605257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山东临沂期中)某小组采用两种途径处理鸡蛋清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B、所依据的原理不同,过程破坏了蛋白质的肽键C溶解后的溶液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均可变成紫色D过程产生的蛋白块也可用的方法进行溶解解析图中过程表示蛋白质的盐析,过程表示蛋白质的变性,过程表示蛋白质的溶解,过程表示蛋白质的水解;过程产生的蛋白块已经变性,不能再被溶解。2(2020·北京生物高考)蛋白质和DNA是两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下列对两者共性的概括,不正确的是(C)A组成元素含有C、H、O、NB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C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D体内合成时需要模板、能量和酶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DNA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P,故两者组成元素都含有C、H、O、N,A正确;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两者都由相应的基本结构单位构成,B正确;蛋白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DNA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C错误;蛋白质和DNA在体内合成时都需要模板、能量和酶,D正确。故选C。3(2021·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凤城高中高三)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下图来表示(A)A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B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C1表示糖类,24分别表示单糖、二糖、多糖D1表示双层膜的细胞结构,24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解析固醇属于脂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磷脂不属于固醇,A错误;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B正确;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都可以水解形成单糖,C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双层膜的细胞器,核膜也是双层膜的结构,D正确。故选A。4(2021·南昌调研)下列哪项不属于含磷化合物具有的生物学功能(B)A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B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C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D为蛋白质分子合成提供能量解析细胞内的含磷化合物有磷脂、DNA和RNA、ADP和ATP等。磷脂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RNA聚合酶催化基因转录出信使RNA,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不含有磷,B错误;t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C正确;ATP为蛋白质分子合成提供能量,D正确。5(2020·怀柔区期末)1974年研究者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染色质时,发现染色质其实是很多串珠状的结构聚合在一起形成的。使用DNA水解酶处理上述结构后,“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了,但是“珠子”还在;若使用蛋白酶处理,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下列所述,哪项是该实验所能得出的结论(A)A染色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B酶具有高效性C染色质是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D“珠子”是DNA,“连线”是蛋白质解析使用DNA水解酶处理上述结构后,“珠子”之间的“连线”消失了,但是“珠子”还在,说明“连线”是DNA;若使用蛋白酶处理,则“珠子”被分解,“连线”尚在,说明“珠子”是蛋白质。结合两者可知,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6(2020·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一模)螺旋现象普遍存在于多种物质或生物结构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分子的双链也随之解螺旋B藤本植物的卷须常螺旋状缠绕在攀附物上,从根本上是由于多种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调控的结果C蛋白质常螺旋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在其溶液中加入食盐后会看到有白色絮状物出现,此时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并未被破坏D单链RNA的局部区域会形成螺旋结构,该结构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双链DNA相同解析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发生在分裂的末期,此时DNA分子的双链不发生解螺旋,A错误;藤本植物的卷须常螺旋状缠绕在攀附物上,从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盐析不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正确;单链RNA的局部区域会形成螺旋结构,该结构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GC,双链DNA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T、CG,D错误。故选C。7(2021·江西临川一中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作用的物质B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相同C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不可能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D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抗体能识别抗原并与抗原结合消灭抗原,限制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发挥作用,载体只能识别和运输特定的物质,因此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A正确;淀粉、肝糖原、纤维素和麦芽糖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都是葡萄糖,B正确;人体中的多种细胞均可产生溶菌酶,而人体全身细胞的表面均有甲状腺激素受体,所以甲状腺激素受体和溶菌酶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产生,C错误;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染色质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核酸(DNA、RNA)和核苷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C、H、O、N、P是核苷酸、ATP、染色质、核糖体共有的化学元素,D正确。8(2020·湖南高考模拟)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C)AATP、磷脂、酶、脱氧核糖都含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B蛋白质彻底水解得到的是氨基酸,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是核苷酸C糖原、核酸、抗体与酶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解析脱氧核糖含有的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核酸彻底水解得到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B错误;糖原、核酸、抗体与酶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蛋白质变性是空间结构改变,但肽键不水解,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错误。故选C。9(2020·黑龙江高考模拟)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B)A某口服液中含有丰富的N、P、Zn等微量元素,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B自由水能参与许多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DNA和RNA的水解反应C用32P作标记可以检测出人细胞膜中的胆固醇成分D染色体、噬菌体和核糖体的成分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解析口服液中的N和P都属于大量元素,不是微量元素,因此,A错误;自由水可作为反应物,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及DNA和RNA的水解反应等都有水参与,B正确;由于胆固醇不含P元素,故不能用32P对其进行标记检测,C错误;染色体主要有DNA和蛋白质构成,噬菌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核糖体则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B项。10(2021·湖南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核酸和磷脂的组成元素相同B核酸的合成需要相应蛋白质的参与C90 高温会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和核酸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D病毒的蛋白质需要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解析核酸和磷脂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A正确;核酸包括DNA和RNA,两者的合成都需要相关酶的催化,而这些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90 高温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氢键、二硫键和核酸分子中的氢键,C错误;病毒的蛋白质只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正确。故选C。11(2021·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三中学高二期末)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B)A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中A的浓度高出正常值B植物细胞中,F可能是纤维素CCG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D病毒中的H是DNA或RNA解析A为葡萄糖,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高于正常值,A正确;纤维素作为结构多糖,不参与细胞的储能,B错误;CG代表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C正确;病毒中只含有一种核酸,是DNA或RNA,D正确。故选B。12(2020·河北高三期中)新鲜黄瓜中含有非常柔嫩的纤维素,既能加速肠道内食物残渣的排出,又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因此,患有肥胖症、高胆固醇和动脉硬化的病人,常吃黄瓜大有益处。 纤维素和胆固醇两种化合物与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C)A糖原、胰岛素、性激素B性激素、生长激素C淀粉、糖原、性激素DDNA、RNA解析纤维素和胆固醇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二者的元素组成中均含有C、H、O、N,A、B错误;淀粉、糖原和性激素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正确;DNA和RNA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D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3分)(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三)A水是生命之源,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请回答以下问题。(1)农民将新收获的种子放在场院晾晒,是为了除去部分自由水,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说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2)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烧烤,失去的是结合水,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3)血液凝固时自由水转变成结合水,说明一定情况下,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B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幼苗,下面是经过处理后得到数据,请依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处理方法质量种子幼苗湿重直接称重160170干重70 ,72 h138118灰分550 ,16 h22a.和种子相比,幼苗鲜重增加,增加的主要物质是自由水(水)。b和种子相比,幼苗干重减少,减少的主要物质是有机物(蛋白质)。c灰分代表的物质是无机盐。解析A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即自由水和结合水。在植物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对比值的变化,是与细胞生命活动相适应的。分析下列问题:(1)农民将新收获的种子放在场院晾晒,是为了除去部分自由水,然后再将其储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水分过多而霉变;二是可降低种子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这说明自由水多代谢旺盛。(2)如果将晒过的种子再用火烧烤,失去的是结合水,这样的种子将不能萌发。(3)血液凝固时自由水转变成结合水,说明一定情况下,自由水和结合水可以相互转化。B.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成幼苗,下面是经过处理后得到数据,依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处理方法质量种子幼苗湿重直接称重160170干重70 ,72 h138118灰分550 ,16 h22a.和种子相比,幼苗鲜重增加,增加的主要物质是自由水。b.和种子相比,幼苗干重减少,减少的主要物质是有机物(蛋白质)。c.灰分代表的物质是无机盐。14(14分)(2020·河北安平中学高三期末)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其中a、b、d、e、f代表小分子,A、B、E代表不同的生物大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a表示核苷酸,其在原核细胞中共有8种。 (2)若E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则E是糖原,其在人体中主要分布于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 (3)物质d是雌性激素,物质f是脂肪,其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被生物作为长期储备能源的物质。 (4)物质b的名称是氨基酸,图中的“?”是指N元素。若某种B分子由n个b(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形成的两条链组成,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18(n2)。解析(1)物质a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又是病毒的主要成分,所以A表示核酸,a表示核苷酸。由于原核细胞中含DNA和RNA,所以共有8种核苷酸。(2)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有脂肪、淀粉和糖原,其中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特有的储能物质,分布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3)物质d能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的是雌性激素。生物体作为长期备用能源物质的是脂肪,其碳氢比例高,在动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并且由于含能量多而且占体积小,从进化的角度这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4)病毒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由于A中含P元素,所以B只能是蛋白质,因此图中的?是指N元素,物质b是氨基酸。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mn(n2)×18。15(13分)(2020·江苏淮安二中期末)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均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1)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入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入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取少量等量质量浓度为0.1_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_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不出现,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中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乙醇,对照组是A试管。解析(1)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入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5滴蒸馏水,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取少量等量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配制成斐林试剂。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不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A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B试管也出现,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乙醇,对照组是A试管。第1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2021·南充模拟)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是否正确C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D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而提出的假说解析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项错误;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推测F1产生配子的数量,B项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需要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这样可以推测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C项正确;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在杂交和自交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D项错误。2(2020·北京丰台区期末)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时,让纯合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得F1进一步自交产生F2,继续自交产生F3植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F2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BF2高茎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CF2杂合子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DF3植株中的高茎与矮茎均为纯合子解析设控制高茎与矮茎的基因为D、d,则F2中DD和dd占子代的一半,故一半的植株自交时能够稳定遗传;F2高茎植株中DDDd12,Dd(占高茎个体2/3)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故F2高茎植株中2/3的个体不能稳定遗传;F2杂合子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31;F3植株中的高茎中有杂合子。3(2020·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为高茎豌豆(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为31。属于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是(A)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受精时,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都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不同基因型种子发芽率有差异ABCD解析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这是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之一,符合题意;含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这是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之一,符合题意;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否则会影响子代数目,这是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之一,符合题意;不同基因型种子发芽率相同,否则也会影响子代数目,因此这也是实现F2中高矮为31的条件之一,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正确,A正确。故选A。4(2020·辽宁省凌源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期末)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B)A姐妹染色单体分离B等位基因分离C基因自由组合D性状分离解析性状分离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绵羊与白绵羊交配,后代出现了白绵羊和黑绵羊,说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从而推知亲本白绵羊都是杂合体,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故选B。5(2021·贵池区月考)某异花传粉植物种群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AA、Aa、aa花色分别表现红色、粉色、白色,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经统计该种群子一代中开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依次是14 850、9 900、1 650株,则亲代中开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比可能为(D)A421B432C423D551解析根据题意该种群子一代中开红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数量依次是14 850、9 900、1 650株,比例为961。由于只能进行异花传粉,相当于自由交配,aa占,说明亲代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的基因频率为。亲代中aa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AA、Aa具有繁殖能力,依此判断AA、Aa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比例应该为11,所以只有答案D符合题意。6(2020·余姚市期中)番茄的红果与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若子一代中的所有番茄自由交配,子二代中黄果番茄的比例是(A)A. BC D解析设番茄果实颜色由R、r基因决定,根据分析可知,红果为显性性状,由于两株红果番茄杂交,得到的子一代中既有红果又有黄果,说明亲本基因型为Rr,则子一代的基因型和比例为RR、Rr、rr,子一代产生的雌、雄配子均为Rr11,所以若子一代中的所有番茄自由交配,子二代中黄果番茄的比例是×,A正确,B、C、D错误。7(2020·山东德州期中)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研究人员选择纯种亲本进行了如下两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PF1F2甲黄脂雌×白脂雄白脂雌白脂雄11白脂黄脂31(幼兔饲喂含黄色素的食物)乙黄脂雄×白脂雌白脂雌白脂雄11全为白脂(幼兔饲喂不含黄色素的食物)A.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中白色为显性性状C食物中的黄色素影响A基因的表达D基因A的表达产物可能具有催化黄色素分解的作用解析甲、乙两组的正交和反交的结果是一样的,因此判断控制兔子皮下脂肪颜色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黄脂和白脂兔杂交,后代全为白脂兔,因此判断兔子皮下脂肪的颜色中白色为显性性状;乙组F1的白脂兔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2Aaaa,幼兔饲喂不含黄色素的食物,后代全为白脂,说明黄色素影响了a基因的表达;AA和Aa基因型的兔表现为白脂,说明基因A的表达产物可能具有催化黄色素分解的作用。8(2021·广东六校联考)对图甲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不同的条带,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D)甲编号条带1条带2abcd乙A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B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C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解析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女儿患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表格,对14号个体分别进行基因检测,由于1、2号都是杂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而表格中a、b和d为杂合子,c为纯合子,则3号也为杂合子,c为隐性纯合子。图中4号为患者,属于隐性纯合子,与图乙中的编号c对应;图乙中c为隐性纯合子,则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图乙可知3号的基因型为Aa,根据图甲可知8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因此两者相同的概率为2/3;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他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9(2020·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绵羊面部的毛色有白面和灰面两种,这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遗传实验发现,让多对白面雄绵羊和灰面雌绵羊杂交,子一代绵羊的面色比例为11,让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杂交,子二代面色比例仍为1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C)A绵羊的灰色是显性性状B子一代灰面绵羊为杂合子C子二代与子一代中灰面绵羊的基因型不同D可能是含灰面基因的雄配子致死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让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杂交,子二代面色比例仍为11,说明灰色的后代出现了白色,则灰色是显性性状,A正确;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杂交,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说明子一代灰面绵羊为杂合子,B正确;根据子一代到子二代的杂交关系及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可以推测,子一代(或亲本)中有一个亲本含显性基因的配子致死,由此可确定子二代的灰面绵羊为杂合子,与子一代灰面绵羊基因型相同,C错误;根据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杂交,子二代面色比例仍为11,说明有一个亲本含有显性基因的配子致死,D正确。故选C。10.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解析杂合子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可知图中a曲线表示纯合子所占比例,b曲线表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c曲线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11(2021·天津一中高三月考)某动物毛色的黄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根据下列杂交组合结果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杂交组合亲本类型子代雌雄甲黄色()×黄色()黄238黄120乙黄色()×黑色()黄111,黑110黄112,黑113丙乙组F1中的黄色雌雄个体相互交配黄358,黑121黄243,黑119A.毛色的黄色与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黄色是显性性状B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C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雄性激素促使其表达D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解析杂交组合丙中,乙组的黄色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出现了黑色,说明黑色是隐性性状,黄色是显性性状,A正确;由乙组子代表现型比例可知乙组亲本黄色个体为杂合子,进而推知乙组子代黄色个体为杂合子,即丙组的亲本个体都为杂合子(Aa),其子代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应为31,这在子代雌性个体中得到验证,但在丙组子代雄性个体中,黄色与黑色的比例为21,说明子代黄色雄性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能带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即A基因所在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故丙组子代的雌雄黄色个体全部携带致死基因,B正确;从基因型为AA的雄性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雌性个体和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的现象可以看出,致死基因与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带有致死基因,且雄性激素会促使致死基因的表达,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C正确;若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与研究性状的显性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显性个体均会死亡,D错误。故选D。12(2021·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三月考)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间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甲容器中的小球可能代表精子,也可能代表卵细胞B本实验模拟了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甲、乙两个容器中不同小球的数量比应为11D重复的次数越多,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AAAaaa121解析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两个容器内的小球分别表示雌、雄配子,A正确;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取出一个小球,模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B错误;为了保证每个基因被抓取的概率相等,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数量需相等,C正确;重复的次数越多,统计出的数据误差越小,组合间的比例越接近AAAaaa121,D正确。故选B。13(2020·浙江高三期末)已知某种植物的花色(红色和黄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所控制,现取红花和黄花各一株,据表判断显隐性(A)组别亲本子代组一红花×黄花红花黄花11组二红花(自交)全为红花A.红花为隐性B红花为显性C不能确定D共显性解析根据表格分析,组一亲本为红花与黄花杂交,后代红花黄花11,为测交实验类型,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两个亲本一个是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组二红花自交,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全部为红花,说明红花不是杂合子,应该是隐性纯合子,即红花为隐性性状,黄花为显性性状,故选A。二、非选择题14通常母鸡的羽毛宽、短、钝且直,叫母羽;雄鸡的羽毛细、长、尖且弯曲,叫雄羽。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而雄鸡可以是母羽也可以是雄羽。鸡的这种羽毛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H、h表示)。现用一对母羽亲本进行杂交,发现子代中的母鸡都为母羽,而雄鸡中母羽雄羽31,请回答:(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母羽和雄羽中显性性状是母羽。(2)在子代中,母羽鸡的基因型为HH、Hh、hh。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表现型及比例是母羽雄羽11。(3)现有各种表现型鸡的品种,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请另行设计一杂交实验,用遗传图解表示(须写出配子)。解析(1)亲本都为母羽,子代中出现雄羽,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说明母羽对雄羽是显性,亲本都是杂合子,即Hh。(2)在子代中,由于所有的母鸡都只具有母羽,所以母羽鸡的基因型为HH、Hh、hh。由于雄羽为隐性性状,所以雄羽鸡的基因型为hh。母鸡的基因型有HH、Hh、hh,比例为121,将子代的所有母鸡分别和雄羽鸡hh杂交,理论上后代雄鸡的基因型有Hh和hh,比例为1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是母羽雄羽11。(3)为进一步验证亲本中的母鸡是杂合子,可用母羽母鸡(Hh)与雄羽雄鸡(hh)杂交,遗传图解见答案。15(2020·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三模)某金鱼品种有色鳞与无色鳞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另有一对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应,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杂交组合亲本类型F1雌雄有色鳞×有色鳞有色鳞437有色鳞215无色鳞×有色鳞无色鳞220有色鳞222无色鳞226有色鳞224组中的有色鳞F1自交无色鳞242有色鳞716无色鳞238有色鳞486(1)在有色鳞与无色鳞这对相对性状中有色鳞为显性性状,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隐(填“显”或“隐”)性基因。研究发现该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3)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色鳞与无色鳞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请利用组材料设计方案验证你的解释:设计思路:甲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雌性个体与无色鳞雄性个体测交,乙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雄性个体与无色鳞雌性个体测交,分别统计两组测交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结果和结论:甲组子代性状比例为21,乙组子代性状比例是11,则假设正确。解析(1)根据杂交组合可知,有色鳞自交能够产生无色鳞,可知在有色鳞与无色鳞这对相对性状中有色鳞为显性性状。杂交组合的结果,雌雄比例为21,说明组亲本的基因型是AA()×Aa(),其中AA在雄性中致死。(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若为显性基因致死,则正常的个体后代不会出现致死的个体。研究发现该致死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自然条件下即使在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基因的突变率也比较低,原因是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的进行。(3)有一对等位基因具有致死效应,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性别的影响,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中有色鳞与无色鳞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甲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雌性个体(A_)与无色鳞雄性个体(aa)测交,乙组取组子代中多个有色鳞雄性个体(A_)与无色鳞雌性个体(aa)测交,分别统计两组测交子代的有色鳞与无色鳞的分离比。若AA的雄性个体含有两个致死基因而死亡,则甲组母本为(1/3AA、2/3Aa),父本为aa,子代性状比例为有色鳞(Aa)无色鳞(aa)21,乙组母本为aa,父本为(Aa),子代性状比例是有色鳞(Aa)无色鳞(aa)11。第1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考情研读·备考定位考点展示核心素养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3活动: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1生命观念通过对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分析,从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念。2理性思维理解利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分离定律的过程及在解题中的应用,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以及逻辑分析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考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及应用自主回顾·素养储备基础梳理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选材与杂交操作(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2)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杂交操作操作图示操作流程2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及“假说演绎”过程3基因的分离定律巧学妙记1相对性状两“同”一“不同”2等位基因两“同”一“不同”特别提醒遗传实验常用的材料及特点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1)判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和测交实验的叙述:豌豆杂交实验中“去雄套袋”应处理的对象是父本,去雄应在雌蕊刚刚成熟时进行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因为F2出现了性状分离,所以该实验能否定融合遗传 ()F1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真实地反映出F1配子种类及比例,但无法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2)判断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一演绎”的叙述: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31属于观察现象阶段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接近11”属于推理演绎内容 ()孟德尔首先提出假说,并据此开展豌豆杂交实验并设计测交实验进行演绎 (×)延伸探究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提示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1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30605257.doc)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