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
资源ID:96636165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汕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第 1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汕头市 2023-2024 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期末调研测试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期末调研测试物理物理本卷共本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 2B 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2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小杰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后,用 20cm 的刻度尺测量同学的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被测者用两个手指虚捏在尺子 0 刻线处,观察到小杰松开尺子时立刻捏住尺子,读出手指所捏刻度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越大,反应时间越短B.反应越慢,要捏住尺子时,尺子下落的速度越大C.该尺可以测量出 0.4s 的反应时间D.计算时若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则测算出的反应时间比实际值要大2.如图所示是舂米用的石臼.横梁可绕支点转动,人用力下踩,使重锤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松开脚后重锤下落打到谷物,使米糠和白米分离.已知重锤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横梁重力第 2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不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B.重锤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C.重锤下落到最低点时,动能大小为 mghD.重锤从下落到打中谷物前,重力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3.北京时间 2023 年 10 月 26 日,“神舟十七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变成了“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距离地面约 400km 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完成交接仪式后,“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脱离空间站,于 10 月 31 日成功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合体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可能大于 7.9km/sB.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七号”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C.组合体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小于 24hD.返回舱脱离了空间站后,应向后喷气使其轨道高度不断降低4.有些电动摩托车的油门工作原理可简化如图所示,固定部件装有宽为 a、长为 c 的矩形半导体霍尔元件,元件内的导电粒子是自由电子,电流方向向右,可转动部件嵌有磁体,当油门增大时,垂直于上表面向下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随之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低B.油门增大时,前、后表面间的电压随之增大C.油门增大时,洛伦兹力对电子做的功增大D.通过增大 c 可以增大前、后表面间的电压5.粒子在近代物理发展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很多原子物理的发现都离不开 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粒子是氦原子B.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枣糕模型”的的的第 3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发现质子的核反应属于 衰变D.选择用 粒子轰击原子核的原因是 粒子在、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6.如图所示,当枪口斜向上时,射出的小球垂直打在竖直墙面上,击中点到枪口的竖直高度恰好与其水平距离相等。当枪口水平且正对墙面时,小球第二次击中墙面,若小球离开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第一次击中墙面时的机械能比第二次的小B.小球第一次击中墙面时的机械能比第二次的大C.第二次射击的击中点到枪口的竖直高度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为 14D.第二次射击的击中点到枪口的竖直高度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为 157.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对超级电容器充电,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恒流充电(即充电器输出的电流不变),第二阶段是恒压充电(即充电器输出的电压不变),直至完成充电。若电阻 R 阻值恒定,充电器功率为 P,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电阻 R 两端电压为 uR,电容器电荷量为 Q,充电时间为 t,下列图像正确的是()A.B.第 4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1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8.如图所示,振动锤是桩基础施工的重要设备之一。桩锤工作时引起桩身周围土体振动,使桩身和土体间的粘合度降低,从而减小沉桩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针对不同土体,最有利于沉桩的桩锤振动频率可能不同B.针对同种土体,桩锤的振动频率越大,桩身周围土体的振动幅度一定越大C.桩锤稳定工作后,桩身周围无论哪种土体,其振动频率都与桩锤的振动频率相同D.为保障打桩机机身的稳定,桩锤的振动频率应尽量接近机身的固有频率9.自 2013 年宇航员王亚平首次太空开讲,10 年来中国航天员已开展了 5 次精彩绝伦太空授课,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成就惠及全世界青少年.其中“水”相关实验占太空授课中实验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授课时,水球几乎呈完美的球状,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B.水球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分子引力C.太空授课时,浸润液体在玻璃试管中上升的现象是毛细现象D.如果改用不浸润的塑料笔芯插入水中,也能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上升的现象10.如图所示,O 点固定一点电荷,其正上方有一电性与之相反、均匀带电的细圆环,圆心位于 M 点,且MO 连线竖直。现将圆环无初速释放,N 点是圆环运动到最低时圆心所在位置(图中未画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第 5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从 M 到 O 的过程中,圆环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B.从 O 到 N 的过程中,圆环的机械能减少C.经过 O 点时,圆环电势能最小D.MO 间距大于 ON 间距第第 II 卷卷三、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4 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11.实验小组同学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实验步骤如下:将圆柱体密闭容器装水以封闭气体,上方连接压强传感器可测封闭气体压强,左端有出水控制开关;不计容器的厚度,以容器下表面为零刻线,通过刻度尺读取容器的高度 H 和水面所在位置 h;出水控制开关打开一小段时间后关闭,获取封闭气体压强 p 和液面所在位置 h 数据,重复实验步骤获得几组数据;将各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制图像,得出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中所研究的对象是封闭气体,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_。(2)实验时,为判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出容器的横截面积。(3)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若以空气柱压强 p 为纵坐标,则应以_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用 H、h 表达)1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第 6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以平衡阻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在不挂钩码且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_(选填“轻推”或“静止释放”)小车,若小车做_运动,表明已经平衡阻力。(2)挂上钩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图(12.2)所示为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 B 时小车的速度为 vB=_m/s,小车运动加速度为 a=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改变钩码质量,重复实验,以钩码重力 F 为横坐标、小车对应的加速度 a 为纵坐标,做出的aF-图像如图所示,则小车的质量 M=_kg。(4)关于实验改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A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所受的拉力,则钩码的质量不必远小于小车质量B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所受的拉力,仍需要测量钩码的质量C用两个光电门分别测得小车的初、末速度,由刻度尺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出小车加速度13.坦克是一种封闭的军用战备车辆,坦克内部人员需要通过观察孔侦察外部情况.观察孔如图所示,其宽度 L=10cm,厚度10 3cmd=,将折射率为2n=的某种玻璃砖完全嵌入观察孔内,求:(1)该玻璃在空气中的全反射临界角 C;(2)嵌入玻璃砖后,坦克内部人员通过这块玻璃砖能看到的视野的最大张角。第 7 页/共 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环径为 R,仅在圆环左侧半圆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长度略大于2R 粗细均匀的金属棒放置于圆环上,过圆心 O 的竖直导电转轴 PQ 与金属棒中心固定,可带动金属棒匀速转动。圆环右侧边缘处有一光电门,可记录金属棒扫过光电门狭缝的时刻,已知相邻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 d,上极板与圆环边缘相连,下极板与转轴相连。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带电油滴恰能沿水平虚线 MN 匀速穿过电容器,重力加速度为 g,圆环电阻不计。求:(1)两板间的电压 U;(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15.某小组使用刻度尺和手机声音传感器测量物块和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弹性球紧挨竖直墙,物块静止于水平桌面,用刻度尺测得两者间的距离为 L,在 t=0 时给球一向右的初速度,在 t0时刻球第一次撞到物块,在 3t0时刻球撞到竖直墙,在 t3时刻球第二次撞到物块。三次碰撞均发出声音被传感器记录(即 t0、3t0和 t3已知),球与水平桌面的摩擦不计,所有碰撞均视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为 g,求(1)弹性球第一次与物块碰撞前、后的瞬时速度大小;(2)弹性球与物块的质量比12mm;(3)物块和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第 1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汕头市 2023-2024 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期末调研测试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期末调研测试物理物理本卷共本卷共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分钟.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再用 2B 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铅笔把考号的对应数字涂黑。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7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2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小杰学习自由落体运动后,用 20cm 的刻度尺测量同学的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如图所示,被测者用两个手指虚捏在尺子 0 刻线处,观察到小杰松开尺子时立刻捏住尺子,读出手指所捏刻度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越大,反应时间越短B.反应越慢,要捏住尺子时,尺子下落的速度越大C.该尺可以测量出 0.4s 的反应时间D.计算时若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则测算出的反应时间比实际值要大【答案】B【解析】第 2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详解】A根据2htg=可知,h 越大,反应时间越长,选项 A 错误;B反应越慢,要捏住尺子时所用的时间越长,根据v=gt可知,尺子下落的速度越大,选项 B 正确;C该尺下落 20cm 用时间为22 0.2s0.2s10htg=则不可以测量出 0.4s 的反应时间,选项 C 错误;D计算时若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则根据2htg=则测算出的反应时间比实际值要小,选项 D 错误。故选 B。2.如图所示是舂米用的石臼.横梁可绕支点转动,人用力下踩,使重锤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松开脚后重锤下落打到谷物,使米糠和白米分离.已知重锤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横梁重力不可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不断增大B.重锤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C.重锤下落到最低点时,动能大小为 mghD.重锤从下落到打中谷物前,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解析】公众号:高中试卷君【详解】A重锤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 A 错误;B重锤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上升高度为 h,则重锤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 mgh,故 B 正第 3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确;C由于横梁重力不可忽略,重锤下落到最低点时,可知重锤动能大小不为 mgh,故 C 错误;D重锤从下落到打中谷物前,根据yPmgv=由于竖直分速度逐渐增大,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一直增大,故 D 错误。故选 B。3.北京时间 2023 年 10 月 26 日,“神舟十七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中国空间站变成了“三舱三船组合体”,在距离地面约 400km 的轨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完成交接仪式后,“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脱离空间站,于 10 月 31 日成功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组合体绕地球运行速度可能大于 7.9km/sB.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七号”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C.组合体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小于 24hD.返回舱脱离了空间站后,应向后喷气使其轨道高度不断降低【答案】C【解析】【详解】A地球第一宇宙速度等于地球表面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根据22GMmvmrr=可得GMvr=可知组合体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小于 7.9km/s,故 A 错误;B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神舟十六号”与“神舟十七号”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受到地球的引力大小不一定相等,故 B 错误;C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得2224GMmmrrTp=可得234rTGMp=的第 4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由于组合体的轨道半径小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所以组合体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小于 24h,故 C 正确;D返回舱脱离了空间站后,应向前喷气使其轨道高度不断降低,故 D 错误。故选 C。4.有些电动摩托车的油门工作原理可简化如图所示,固定部件装有宽为 a、长为 c 的矩形半导体霍尔元件,元件内的导电粒子是自由电子,电流方向向右,可转动部件嵌有磁体,当油门增大时,垂直于上表面向下的磁场磁感应强度随之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低B.油门增大时,前、后表面间的电压随之增大C.油门增大时,洛伦兹力对电子做的功增大D.通过增大 c 可以增大前、后表面间的电压【答案】B【解析】【详解】A由左手定则可知,电子受洛伦兹力方向指向后表面,后表面带负电,则前表面的电势比后表面的高,选项 A 错误;B根据UeBvea=可得UBav=则油门增大时,磁场磁感应强度增大,前、后表面间的电压随之增大,选项 B 正确;C洛伦兹力对电子不做功,选项 C 错误;D根据UBav=可知,增大 c 则前、后表面间的电压不变,选项 D 错误。故选 B。5.粒子在近代物理的发展中承担了重要角色,很多原子物理的发现都离不开 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 5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粒子是氦原子B.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C.发现质子的核反应属于 衰变D.选择用 粒子轰击原子核的原因是 粒子在、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强【答案】B【解析】【详解】A 粒子是氦原子核,故 A 错误;B卢瑟福通过 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枣糕模型”,故 B 正确;C发现质子的核反应不属于 衰变,属于人工核转变,故 C 错误;D 粒子在、三种射线中穿透能力最弱,电离能力最强,故 D 错误。故选 B。6.如图所示,当枪口斜向上时,射出的小球垂直打在竖直墙面上,击中点到枪口的竖直高度恰好与其水平距离相等。当枪口水平且正对墙面时,小球第二次击中墙面,若小球离开枪口时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第一次击中墙面时的机械能比第二次的小B.小球第一次击中墙面时的机械能比第二次的大C.第二次射击的击中点到枪口的竖直高度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为 14D.第二次射击的击中点到枪口的竖直高度与其水平距离之比为 15【答案】D【解析】【详解】AB因为重力做功不改变机械能,而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两次机械能一样大,AB 错误;CD第一次枪口斜向上时,射出的小球垂直打在竖直墙面上,击中点到枪口的竖直高度恰好与其水平距离相等,则第 6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Ltg=解得2xLgLvt=2yvgL=2252xyvvvgL=+=第二次小球水平射出,则Ltv=212hgt=解得2221152522LgLhgLvgL=则15hL=C 错误,D 正确。故选 D。7.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对超级电容器充电,充电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恒流充电(即充电器输出的电流不变),第二阶段是恒压充电(即充电器输出的电压不变),直至完成充电。若电阻 R 阻值恒定,充电器功率为 P,电容器两端电压为 u,电阻 R 两端电压为 uR,电容器电荷量为 Q,充电时间为 t,下列图像正确的是()第 7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B.C.D.【答案】B【解析】【详解】A令恒流充电过程充电器输出的电流为0I,恒压充电过程充电器输出的电压为0U,则恒流充电过程充电器功率为11 0PU I=恒流充电过程充电器的输出电压010C00I tQUI RUI RI RCC=+=+=+解得22010I tPI RC=+可知,此过程充电器功率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在恒压充电过程,充电器功率为20 1PU I=恒压充电过程充电器的输出电压101C11I tQUI RUI RI RCC=+=+=+解得202CUPCRt=+可知,此过程充电器功率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图像为一条曲线,故 A 错误;B结合上述可知,恒流充电过程,电容器两端电压为第 8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01I tQuCC=可知,此过程,电容器两端电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在恒压充电过程,电容器两端电压为12I tQuCC=根据上述有101I tUI RC=+解得02CU tuCRt=+可知,此过程,电容器两端电压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图像是一条曲线,根据数学求导数可知,图像切线的斜率减小,结合上述,该图像符合要求,故 B 正确;C结合上述,恒流充电过程,电阻 R 两端电压R10uI R=可知,电压为一定值,图像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恒压充电过程,电阻 R 两端电压R21uI R=由于101I tUI RC=+解得0R2CU RuCRt=+可知,图像为一条曲线,故 C 错误;D结合上述,恒流充电过程,电容器电荷量为10QI t=可知,电荷量与时间成正比,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恒压充电过程,电容器电荷量为21QI t=根据上述有101I tUI RC=+解得第 9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02CU tQCRt=+可知,此过程,电容器电荷量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图像是一条曲线,根据数学求导数可知,图像切线的斜率减小,结合上述,该图像不符合要求,故 D 错误。故选 B。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1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8.如图所示,振动锤是桩基础施工的重要设备之一。桩锤工作时引起桩身周围土体振动,使桩身和土体间的粘合度降低,从而减小沉桩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针对不同土体,最有利于沉桩的桩锤振动频率可能不同B.针对同种土体,桩锤的振动频率越大,桩身周围土体的振动幅度一定越大C.桩锤稳定工作后,桩身周围无论哪种土体,其振动频率都与桩锤的振动频率相同D.为保障打桩机机身的稳定,桩锤的振动频率应尽量接近机身的固有频率【答案】AC【解析】【详解】A针对不同土体,由于系统固有频率可能不同,所以最有利于沉桩的桩锤振动频率可能不同,故 A 正确;B根据共振条件可知,当驱动力频率等于固有频率时,做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则针对同种土体,桩锤的振动频率越大,桩身周围土体的振动幅度不一定越大,故 B 错误;C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可知桩锤稳定工作后,桩身周围无论哪种土体,其振动频率都与桩锤的振动频率相同,故 C 正确;D为保障打桩机机身的稳定,桩锤的振动频率应尽量远离机身的固有频率,故 D 错误,故选 AC。9.自 2013 年宇航员王亚平首次太空开讲,10 年来中国航天员已开展了 5 次精彩绝伦的太空授课,中国载人航天科技发展成就惠及全世界青少年.其中“水”相关实验占太空授课中实验总数的一半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第 10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太空授课时,水球几乎呈完美的球状,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B.水球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分子引力C.太空授课时,浸润液体在玻璃试管中上升的现象是毛细现象D.如果改用不浸润的塑料笔芯插入水中,也能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上升的现象【答案】ABC【解析】【详解】A太空授课时,水球几乎呈完美的球状,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故 A 正确;B水球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分子引力,故 B 正确;C太空授课时,浸润液体在玻璃试管中上升的现象是毛细现象,故 C 正确;D如果改用不浸润的塑料笔芯插入水中,不能观察到水面在笔芯内上升的现象,故 D 错误。故选 ABC。10.如图所示,O 点固定一点电荷,其正上方有一电性与之相反、均匀带电的细圆环,圆心位于 M 点,且MO 连线竖直。现将圆环无初速释放,N 点是圆环运动到最低时圆心所在位置(图中未画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 M 到 O 的过程中,圆环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B.从 O 到 N 的过程中,圆环的机械能减少C.经过 O 点时,圆环的电势能最小D.MO 间距大于 ON 间距【答案】BC【解析】【详解】A由于圆环由 M 点下落至 O 点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两个力均做正功,重力势能和电势能转化为动能,即圆环动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减少量,故 A 错误;BD若圆环不受重力只受电场力,则 M 点和 N 点将关于 O 点对称,且 M 点和 N 点的电势能相等,但是由于圆环还受到重力的作用,将 N 点将在 M 点关于 O 点对称点的下方,即 MO 间距小于 ON 间距,从 O 点运动到 N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圆环机械能减小,故 B 正确,D 错误;第 11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C圆环由 M 点下落至 O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由 O 点下落至 M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所以经过 O点时,圆环的电势能最小,故 C 正确。故选 BC。第第 II 卷卷三、非选择题:本题共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4 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11.实验小组同学探究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实验步骤如下:将圆柱体密闭容器装水以封闭气体,上方连接压强传感器可测封闭气体压强,左端有出水控制开关;不计容器的厚度,以容器下表面为零刻线,通过刻度尺读取容器的高度 H 和水面所在位置 h;出水控制开关打开一小段时间后关闭,获取封闭气体压强 p 和液面所在位置 h 数据,重复实验步骤获得几组数据;将各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制图像,得出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中所研究对象是封闭气体,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_。(2)实验时,为判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出容器的横截面积。(3)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若以空气柱压强 p 为纵坐标,则应以_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用 H、h 表达)【答案】.质量和温度 .不需要 .1Hh-【解析】【详解】(1)1实验中所研究的对象是封闭气体,应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气体的质量和温度。(2)2根据1 122p hSp h S=则实验时,为判断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不需要测出容器的横截面积。的第 12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3要验证的关系为pVC=即()p Hh SC-=则1CpSHh=-则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若以空气柱压强 p 为纵坐标,则应以1Hh-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1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1)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以平衡阻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在不挂钩码且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_(选填“轻推”或“静止释放”)小车,若小车做_运动,表明已经平衡阻力。(2)挂上钩码,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后释放小车。图(12.2)所示为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 B 时小车的速度为 vB=_m/s,小车运动加速度为 a=_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改变钩码质量,重复实验,以钩码重力 F 为横坐标、小车对应的加速度 a 为纵坐标,做出的aF-图像如图所示,则小车的质量 M=_kg。(4)关于实验改进,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第 13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所受的拉力,则钩码的质量不必远小于小车质量B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所受拉力,仍需要测量钩码的质量C用两个光电门分别测得小车初、末速度,由刻度尺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出小车加速度【答案】.轻推 .匀速直线#匀速 .0.58 .0.42 .67 .B【解析】【详解】(1)12用小木块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垫高,以平衡阻力:小车放在木板上,在不挂钩码且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轻推小车,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表明已经平衡阻力。(2)3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可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5 0.02s0.1sT=则打点 B 时小车的速度为2(5.596.01)10m/s0.58m/s22 0.1ACBxxT-+=4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加速度为22222(6.01 6.445.185.59)10m/s0.42m/s44 0.1BDOBxxaT-+-=(3)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可得1aFM=可知aF-图像的斜率为110.70kg0.60kM-=解得小车的质量为6kg7M=(4)6 AB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所受的拉力,所以钩码的质量不必远小于小车质量,不需要测量钩码的质量,故 A 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 错误,满足题意要求;C用两个光电门分别测得小车的初、末速度,由刻度尺测得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2202aLvv=-的的第 14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可得加速度为2202vvaL-=故 C 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故选 B。13.坦克是一种封闭的军用战备车辆,坦克内部人员需要通过观察孔侦察外部情况.观察孔如图所示,其宽度 L=10cm,厚度10 3cmd=,将折射率为2n=的某种玻璃砖完全嵌入观察孔内,求:(1)该玻璃在空气中的全反射临界角 C;(2)嵌入玻璃砖后,坦克内部人员通过这块玻璃砖能看到的视野的最大张角。【答案】(1)45;(2)90【解析】【详解】(1)由全反射临界角公式可得12sin2Cn=解得全反射临界角为45C=(2)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可得3tan3Lrd=第 15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可得30r=根据折射定律可得sinsininr=可得2sinsin2inr=解得45i=则视野的最大张角为290iq=1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固定圆环径为 R,仅在圆环左侧半圆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长度略大于2R 粗细均匀的金属棒放置于圆环上,过圆心 O 的竖直导电转轴 PQ 与金属棒中心固定,可带动金属棒匀速转动。圆环右侧边缘处有一光电门,可记录金属棒扫过光电门狭缝的时刻,已知相邻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平行板电容器板间距离为 d,上极板与圆环边缘相连,下极板与转轴相连。质量为 m,电荷量为q 的带电油滴恰能沿水平虚线 MN 匀速穿过电容器,重力加速度为 g,圆环电阻不计。求:(1)两板间的电压 U;(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B。【答案】(1)mgdUq=;(2)2mgdtBq Rp=【解析】【详解】(1)因为带电油滴恰能沿水平虚线 MN 匀速穿过电容器,所以Umgqd=解得第 16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mgdUq=(2)因为相邻两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则金属棒角速度为2tpw=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21122EBRRBRww=因为EU=,解得222mgdmgdtBq Rq Rwp=15.某小组使用刻度尺和手机声音传感器测量物块和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弹性球紧挨竖直墙,物块静止于水平桌面,用刻度尺测得两者间的距离为 L,在 t=0 时给球一向右的初速度,在 t0时刻球第一次撞到物块,在 3t0时刻球撞到竖直墙,在 t3时刻球第二次撞到物块。三次碰撞均发出声音被传感器记录(即 t0、3t0和 t3已知),球与水平桌面的摩擦不计,所有碰撞均视为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为 g,求(1)弹性球第一次与物块碰撞前、后的瞬时速度大小;(2)弹性球与物块的质量比12mm;(3)物块和水平桌面的动摩擦因数。【答案】(1)0Lt;02Lt(2)1213mm=;(3)2304()Lttgm=-【解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弹性球第一次与物块碰撞前的瞬时速度00Lvt=碰后的瞬时速度大小第 17 页/共 17 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02Lvt=(2)小球与物块碰撞过程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得1 01 122mvmvm v=-+2221 01 122111222mvmvm v=+解得1213mm=202Lvt=(3)碰后物块做匀减速运动,小球匀速运动,在 t3时刻小球再次与物块碰撞,则经过的时间为 t3-t0,设此时物块的速度为 v,则230130()(3)2vvLttv tt+-=-物块的加速度230vvatt-=-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gm=联立解得2304()Ltt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