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4.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类.ppt
-
资源ID:96638967
资源大小:2.35M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2)--2.4.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类.ppt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2.4 阴离子型阴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目录Saa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中发展历史最悠久、产量最大、品种最多的一类表面活性剂。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各类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剂行业中所占比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60阳离子表面活性剂:89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1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30概念:是指在水中解离后其表面活性离子带负电荷的表面活性剂。主要应用领域:表面活性剂的应用乳化发泡消泡润湿分散增溶洗涤渗透柔顺抗静电防水缓蚀杀菌主要用作洗涤剂、润湿分散剂、发泡剂、乳化剂、渗透剂等。3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阴离子的类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四大类羧酸盐型:RCOONa(K or NH4+)硫酸盐型:ROSO3Na(K or NH4+)磺酸盐型:RSO3Na(K or NH4+)磷酸盐型:ROPO3Na(K or NH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种类4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结构在水中解离:结构通式为:RCOOM 羧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俗称皂类,有钾皂,钠皂,胺皂。5 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抗硬水能力: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羧酸盐a、为弱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碱性;b、抗硬水能力差;c、不适宜在酸性环境使用。6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有以下几类:脂肪酸皂*多羧酸皂(自学)松香皂(自学)N酰基氨基羧酸皂(自学)羧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类型7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皂肥皂 为饱和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12-18)的盐类(钠、钾、等皂类则作为润滑剂、热稳定剂、防结块剂等使用),是高级脂肪酸与碱皂化反应的产物。钾皂质地较软,钠皂较硬,胺皂最软,钙镁皂产生沉淀,皂类的软硬度还与脂肪酸种类有关。8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胺皂:胺皂是脂肪酸与有机胺如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丙胺、异丙胺等中和而制成,用作乳化油、化妆品、乳化石蜡等的乳化剂以及干洗皂、防锈剂的原料。钠皂:钠皂是日用肥皂的主要成分。肥皂中除含高级脂肪酸盐外,还含有水(30%)、松香皂(增加肥皂的溶解度和起泡性)、水玻璃、香料、色素等辅料。一般使用的硬肥皂硬皂即“臭肥皂”含碱量高,去油去污能力强,但对皮肤有较大刺激性,反复使用时可使皮肤干燥、粗糙、脱皮等。在肥皂中加入适量的苯酚和甲酚的混合物(防腐,杀菌)或硼酸、硫磺等即得药皂。钾皂:钾皂又叫做软肥皂,多用于洗发刮脸等。透明皂:使用精炼的、色泽非常浅的油脂,如牛油、椰子油、棕榈油、蓖麻油等为原料,加入作透明剂乙醇、甘油、蔗糖等制作而成。9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肥皂的制备工艺制备原理:用天然油脂或脂肪酸与氢氧化钠等碱通过皂化反应。制备工艺流程:油脂精炼洗涤皂基皂化碱析盐析整理加工成肥皂等产品一般采用间歇式皂化法,该法设备简单、制备容易,是成熟、古老的生产工艺。10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精炼:除去油脂中的杂质。精炼过程包括脱胶、碱炼(脱酸)、脱色。脱胶是除去油脂中的磷脂等胶质,有水法脱胶、酸法脱胶等。碱炼脱酸,吸附脱色。皂化:油脂精炼后与碱进行皂化反应。沸煮法是主要的皂化方法,皂锅呈圆柱形或方形。除配有油脂、碱液、水、盐水等的输送管道外,还装有直接蒸汽或蒸汽盘管,以通入蒸汽并搅匀皂料。锅中还装有摇头管,管的上口可放在任何液位以排放锅内皂料。锅底呈锥形,下有放料管可以放出摇头管排料后剩下的残液。油脂和烧碱在皂锅内煮沸至皂化率达95%左右,皂料呈均匀的闭合状态时即停止皂化操作。盐析:在闭合的皂料中,加食盐或饱和食盐水,使肥皂与稀甘油水分离。使肥皂析出的最低浓度称为盐析极限浓度。闭合的皂胶经盐析后,上层的肥皂叫做皂粒;下层带盐的甘油水从皂锅底部排出,以回收甘油。肥皂制备工艺解析11 2.4.1 羧酸盐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洗涤:分出废液后,加水及蒸汽煮沸皂粒,洗出残留的甘油、色素及杂质。碱析:为使皂粒内残留的油脂完全皂化,经碱析进一步洗出皂粒内的甘油、食盐、色素及杂质。碱析水完全析出的最低的碱的浓度称为碱析水极限浓度。整理:调整碱析后皂粒内电解质及脂肪酸含量,减少杂质,改善色泽,获得最大的出皂率和质量合格的皂基。整理时要加入适量电解质(如烧碱、食盐),调整到足以使皂料析开成上下两个皂相。上层为纯净的皂基,下层为皂脚。皂脚色泽深,杂质多,一般在下一锅碱析时回用。肥皂制备工艺解析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