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96654200       资源大小:31.1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注】拉克什米:财富女神。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标题含意很广,既指“我”对霍里纳特犯下的过错,也指“我”情绪激动时对所长的怒斥,还让人想到警察犯下的罪孽。B文章开始写到“我”与警察的关系就像宝石与首饰的关系,相得益彰,其实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共同剥削和压迫穷苦百姓。C文章情感深沉动人,作者运用多种手法,将三对父女之间的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广大穷苦人民的深切同情。D文章所写事件并不复杂,人物也很简单,只是当时社会的小小一角,但足以揭示英国殖民统治下印度官僚机构的黑暗与罪恶。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本开头写到自己不得不背井离乡,同时设置悬念,不告诉读者原因;结尾才交代原因,又说到不得不离开故乡,因而前后照应,内容完整。B文本采用顺叙的手法,运用第一人称叙事,“我”是故事的线索人物,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和讲述者,这就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C文本语言简洁含蓄,如“这些保护神会给人们带来什么”“不必赘述,为了安葬女儿,霍里纳特被弄得彻底破产了”,能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D文本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了一群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漠视生命、戕害人性的警察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8文本中写道:“雨季开始了。大水淹没了村庄和稻田”请简要分析这段话的作用。(4分)9文本中“绍希之死”这一情节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汤问伊尹曰:“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知之有道乎?”伊尹对曰:“昔者尧见人而知,舜任人然后知,禹以成功举之。夫三君之举贤,皆异道而成功,然尚有失者,况无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必大失矣。故君使臣自贡其能,则万一之不失矣。”王者何以选贤?夫王者得贤材以自辅,然后治也。虽有尧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故明君在上,慎于择士,务于求贤,设四佐以自辅,有英俊以治官,尊其爵,重其禄,贤者进以显荣,罢者退而劳力,是以主无遗忧,下无邪慝,百官能治,臣下乐职,恩流群生,润泽草木。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节选自说苑·君道)材料二:句践与吴战于浙江之上,石买为将。耆老、壮长进谏曰:“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王而用之,国必不遂。”王不听,遂遣之。石买发行至浙江上,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率,独专其权。士众恐惧,人不自聊。兵法曰:“视民如婴儿,故可与赴深溪。”士众鱼烂而买不知,尚犹峻法隆刑。子胥独见可夺之证,变为奇谋或北或南夜举火击鼓画陈诈兵。越师溃坠,政令不行,背叛乖离。还报其王,王杀买,谢其师,号声闻吴。吴王恐惧,子胥私喜:“越军败矣!胥闻之,狐之将杀,嚕唇吸齿。今越句践其已败矣,君王安意,越易兼也。”使人入问之,越师请降,子胥不听。越栖于会稽之山,吴追而围之。句践喟然用种、蠡计,转死为霸。一人之身,吉凶更至;盛衰存亡,在于用臣;治道万端,要在得贤。(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注】句践:勾践。浙江:这里指钱塘江。证:征兆,迹象。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变为A奇谋B或北C或南D夜举E火F击鼓G画H陈诈兵。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伊尹,商初贤相,名伊。本为家奴,后被汤委以国政,助汤攻灭夏桀。B自辅,指辅佐自己,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句式不同。C聊,指依赖、依靠,与成语“民不聊生”中的“聊”意思、词性相同。D谢,指认错、谢罪,与鸿门宴中“张良入谢”的“谢”词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伊尹认为尧、舜、禹举用贤士的方法不同,尧只要见到一个人就知道他是否贤能,舜让其任职以判断他是否贤能,禹则根据成绩选拔人才。B圣明的君主谨慎选择贤士,使其爵尊禄厚,黜退不贤之人,使其从事体力劳动。从前虞舜不下殿堂天下就得到治理,这是任用贤臣的功效。C石买到钱塘江后以杀立威,随意调动处置将领,独揽军中大权。越军将士军心涣散犹如鱼烂,石买根本不知,仍然用严刑峻法来对待他们。D越国将士退守会稽山,准备拼死反击,又被追来的吴军紧紧包围。勾践喟然叹息,采用谋臣文种、范蠡之策,最终改变了身死国灭的命运。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有尧舜之明,而股肱不备,则主恩不流,化泽不行。(2)今越句践其已败矣,君王安意,越易兼也。14越王勾践大败于吴国,直接印证了材料一中的哪一观点?请指出并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题水帘洞罗邺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虽无舒卷随人意,自有潺湲济物功。每向暑天来往见,疑将仙子隔房栊。【注】水帘洞:瀑布遮挂的山洞。真珠:珍珠。这里指真珠帘,即用珍珠穿成的帘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泉水自空中飞溅而下,青山像是一道绿色的屏风。“乱”字略寓不悦之意。B“一片”句从时间角度着笔,以亘古至今长垂不改表现水帘洞的历时之久。C“半山”句从空间角度着笔,以遥闻风吹瀑布之声渲染水帘洞的气势之大。D暑天来来往往,瀑布尽现眼前,诗人想象那是仙女用它隔住了缥缈的房栊。16本诗颈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试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屈原在离骚中因民生艰难而叹息流泪,体现出他心忧家国、情系百姓高尚品格的两句是“_,_”。(2)韩愈师说中“_,_”两句对学生的发展寄寓了深切期望,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义较为相近。(3)古代诗人往往借“流水”意象来追念古人古事,或感伤时光流逝,或衬托自然景物,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晚夏时分的森林里,弥漫着一种独特的气息。树冠上原本 A ,正悄悄被逐日扩散的黄绿所取代,似乎每天都有更多的树倦累了,正筋疲力尽地等待劳碌的季节画下休止符。从每年八月起,我们都会看到,即使在十月前还有许多美妙的艳阳天可以利用,但野樱桃树、花楸树和野生楸树却已经开始让自己的叶子转红。这种现象无非意味着一整年的辛劳即将结束,电池充电已近满格。也就是说,不管是在树身还是在根部,所有能储存能量的空间都已满载,即使制造再多的糖分 B 。但是,不少树种有着更大的储藏空间,所以一直到凛冽的寒霜降临前,它们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不过它们终究会在某一天停止一切活动,进入休眠状态。树木此时必须停工的原因之一是水造成的,为了不丧失许多机能,它内部的水必须维护在流动的状态,如果树木的“血管”冻住了,那么一切也会停摆。同样的,太过潮湿的木质组织一旦在低温中完全冻结,也会像结冰的水管一样爆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再发生,大部分的树从七月起就会对树液分配进行渐进式的管控。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文中第二段带序号的句子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在这里出门散步去,上山或是下山,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绝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它是从盛开着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所以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这样的自由顶好是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路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因此你得严格的为己,极端的自私,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20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以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纵容”的妙处。(3分)21句式的灵活使用可让文字表达更灵动优美。请从句式的角度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22标点的使用与否,可以传达不同的情绪,显示不同的节奏。画波浪线的句子未使用任何标点,却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世界充满变数,如礼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界同时也遵循常数,如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D【解析】“马尔萨斯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不对。材料二第3段说“早年的马尔萨斯就是个接受将错就错论的人。在他看来,生育是自然现象”,由此可见,D项中的观点只是马尔萨斯“早年”的看法,不能不加限制地转述为“马尔萨斯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2B【解析】“则可赢得战争”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人数的调遣是最高统帅部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实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多种因素,人口数量配合和人数调遣只是取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3C【解析】“突出了战时作战人员的重要性”不对。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主要是为了突出战时“详尽的统计和计划”的重要性。4“很少”是从数量上对“以往论人口的学者”的限定,说明这样的学者不是没有,而是很少。使用这一词语,体现了论述文语言的严谨性;“必然”用语斩钉截铁,不留余地,说明在上述情形下,绝对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使用这一词语,体现了论述文语言的准确性。(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材料一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是要论证战争对人口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这一观点。作者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多个角度,较详尽地论述了战争给人口带来的巨大伤害;材料二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是要论证“社会结构应有一定的人口容量”的观点。在战争中,国家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的人口数量相互配合,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社会结构应有适当的容量,人数既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C【解析】“将三对父女之间的深情描写得淋漓尽致”不对。小说对“我”与绍希之间的感情描写得充分透彻,对霍里纳特父女、农民父女则只表现了其中父爱这一个方面,而且谈不上“淋漓尽致”。7B【解析】“小说采用顺叙的手法”不对。小说第一段是倒叙,交代了故事的结局“我不得不离乡背井”,从第二段起才是顺叙。8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渲染了悲惨的气氛,暗示了抑郁的心境;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叙写“我”因找伞而怀念女儿、农民一整天“坐在船上任雨浇淋”的情节作了铺垫。(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使情节曲折动人。绍希在婚礼前夜罹患霍乱,次日即离开人世,这一突转使情节波澜顿生,避免了平铺直叙;推动情节发展。女儿绍希的死,让“我”的命运猝然改变,良心极度不安,于是帮助霍里纳特盖房,给穷人看病不再收钱,最后为农民的事与警察所长彻底决裂;丰富人物形象。正是因为女儿绍希的死,“我”才会反省自己的过去,实现人性的回归,重新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 D G【解析】原句标点:变为奇谋,或北或南,夜举火击鼓,画陈诈兵。(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11B【解析】“自辅”与“何厌之有”都是宾语前置的倒装句,两者句式相同。12D【解析】“准备拼死反击”错误。材料二只说“越栖于会稽之山”,从中看不出越军“准备拼死反击”之意。13(1)(君王)即使像尧舜那样英明,但如果没有得力的大臣辅助,那么君王的恩德不能给予人民,教化的雨露不能施及万物。(“虽”“股肱”各1分,句子大意2分。虽:即使。股肱:得力的大臣)(2)现在越王句践大概已经战败了,君王您放心,越国容易兼并了。(“其”“兼”各1分,句子大意2分。其:句中语气词,表揣测,可译为“大概”。这里是意译。兼:兼并)14“况无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必大失矣”。勾践不听他人的正确意见,单凭主观意愿重用石买为将,最终导致了大败于吴国的结局。(指出观点给1分,摘抄原文或翻译成白话均可;简要说明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成汤问伊尹说:“要选拔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您知道有什么方法吗?”伊尹回答说:“从前尧见到一个人就知道他是否贤能,舜等到任用以后才知道他是否贤能,禹凭借成绩选拔人才。这三位君王举用贤士,方法不同却都取得成功,然而仍然有失误的地方,更何况不依法度,单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用人呢,失误必定更大。所以君王要使臣子自愿贡献他们的才能,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君王为什么要选用贤士?因为君王得到贤能的人帮助自己,之后才能治理天下。(君王)即使像尧舜那样英明,但如果没有得力的大臣辅助,那么君王的恩德不能给予人民,教化的雨露不能施及万物。所以,英明的君王居于上位,都谨慎地选择官员,致力求贤,设立四位大臣来辅佐自己,用才能杰出的人治理百官,使他们的爵位尊荣,使他们的俸禄优厚,贤能的人做官名声得到显扬,不贤能的人黜退从事体力劳动,因此君王没有忧患的事,臣民没有邪恶的人,百官善于治理,臣下乐于尽职,恩德流布人民,雨露滋润草木。从前虞舜(做君王的时候),左有大禹,右有皋陶,他不下殿堂天下就得到治理,这就是任用贤能的功效啊。材料二:越王句践与吴国军队在钱塘江边交战,任命石买为大将。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和成年人都劝说越王:“石买这个人,哪个人跟他接触就跟哪个人结怨,哪一家跟他交往就跟哪一家有仇,贪婪好利,是一个见识短浅的小人,没有高明的策略。君王如果重用他,越国一定不会成功。”越王没有采纳这些意见,还是派石买率兵出征。石买出发来到钱塘江边,滥杀无辜,一心想用威力慑服全军,随意调动、处置将领,自己独揽军权。将士们心怀恐惧,人人自危,觉得生命没有保障。兵法上说:“对待百姓要像对待婴儿一样关怀备至,那么他们就能够跟你一起赴汤蹈火。”越军将士军心涣散,已经像鱼烂了一样,但石买却一点也不了解,还是用严刑峻法对待他们。(吴国)只有伍子胥看出了可以战胜越军的征兆,于是他改用奇谋异策,命令吴军一会儿攻北,一会儿攻南,在夜里点起火把擂鼓,好像要发起攻击似的,(而白天)则不断变换阵势,设置疑兵。结果,越军溃散败北,政令不能推行,队伍分崩离析。有人回去向越王汇报,越王杀掉石买,并向全军将士谢罪,将士们的叫喊声一直传到吴国军营中。吴王非常害怕,伍子胥却暗地高兴,(他对吴王说):“越军溃败了!我听说,狐狸将被杀害时,会咬唇吸齿发出叽叽的叫声。现在越王句践大概已经战败了,君王您放心,越国容易兼并了。”于是派人到越军营中询问,越军果然请求投降,伍子胥不接受。越王句践退守到会稽山上,吴军追击并包围了会稽山。勾践喟然叹息,采用了文种、范蠡的计谋,终于转死为生,继而称霸。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吉凶会交替着来到;(对于国家来说),它的盛衰存亡,就在于任用大臣;治国之道方方面面,关键在于得到贤臣的辅佐。15A【解析】“乱字略寓不悦之意”无中生有。“乱泉”之“乱”,正如丘迟与陈伯之书中“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乱”,恰恰可见飞泉之勃勃生机,反映出诗人的欣赏喜爱之情。再从全诗对水帘洞的描述、议论和想象来看,更无丝毫“不悦之意”。16表达了诗人对水帘洞及像它那样具有济世之功的贤人的赞美之情。水帘虽然不会顺从人们的意愿,自由自在舒展卷缩,但是潺潺不绝流向山下,自有灌溉苗稼、救济世人之功。诗人也托物抒怀,表达了对正直处世、赈济百姓的贤人的歌颂之情。(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3)示例一: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示例二: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示例三: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示例四: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给分)18示例:A郁郁葱葱的翠绿 B也毫无益处(每句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9序号:;修改:将“是水造成的”改为“与水有关”或“在于水”;序号:;修改:将“维护”改为“维持”;序号:;修改:去掉“不再”。(每处指出序号正确给1分,修改正确给1分,修改也可以抄写修改后的正确句子。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纵容”本带有贬义,在本句中化为褒义,属于贬词褒用。用“纵容”写作客山中之人任由满腮胡须如苔藓般自然生长,不加剔除,表达出不受羁绊、畅享自由的自得之情。(答出第一点给1分,答出第二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示例一:长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两个短句大致形成对偶,接一个长句显得悠闲舒缓,再以一个短句结束显得干净利落。(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示例二: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音节和谐;“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是整句,结构相同,长短一致,十分整饬;与后两个散句配合使用,整齐中有错落之致。(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2作者把连续的动作组合起来,不加停顿,形成快节奏,给人一种迫不及待想与他人分享美好体验的意味;这样写,能充分传达出作者在山中作客时的愉悦感和幸福感。(答出第一点给2分,答出第二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世界充满变数,如礼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世界同时也遵循常数,如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参考立意:守常有恒,应变进取;常中应变,变中守常;“变数”“常数”,灵活把握;抓住“变数”之机,遵循“常数”规律;守常数,对变数,做智者;等等。评分标准:参照2023年新课标卷作文评分标准。起评分:43分日新与常存:世界的变与不变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变数又遵循常数的复杂体系,这一点在古人的智慧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告诉我们,世界在不断变化,每一天都有新的面貌和新的挑战。而荀子·天论中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则告诉我们,尽管世界变化无常,但其中仍有一些不变的规律和法则。这种变与不变的交织,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首先,我们来看看世界的变。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交融都在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种变化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变化,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类的发展。而“日新”的精神,就是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适应新环境,以应对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然而,在世界的变中,也存在着不变的因素。这些不变的因素,就是世界的常数,是宇宙的法则。比如,自然界的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科技发展的基本原理等等,这些都是不变的。这些常数构成了世界的基石,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指引。在这个充满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坚守这些常数,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那么,如何在世界的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呢?我认为,我们需要做到两点。一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的世界中立足。二是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迷失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变化中保持自我,不失去方向和目标。当然,这种平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实践。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拓展新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也需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妥协、不退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的变与不变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总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两句话,既是对世界变化的深刻揭示,也是对世界常数的坚定信念。它们告诉我们,在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既要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挑战,又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的变与不变中找到平衡和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