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docx
-
资源ID:96665765
资源大小:19.0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折线统计图》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docx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懂得折线统计图也是描述和刻画数据的一种方法。能够读懂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2. 经历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过程,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3.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并进行预测、推断。教学难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表达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和推断。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师:观察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生:统计表中分别列出了滨海市和临江市2008-2016年人均绿地的面积。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滨海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么样?生2:临江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么样?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情境引入、问题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二、合作探索师:先想一想滨海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么样?可以怎样表示呢?生:我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学生根据四年级学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能够独立完成。师:我们还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师:先根据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在每个点上标上数据。之后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师:请你自己试一试吧。学生独立完层,全班核对。师: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从折线统计图中能看出滨海市每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多少。生2: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滨海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变化趋势。设计意图:本环节由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引入折线统计图,教材提供了结构完整的折线统计图,要求学生通过已知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解决统计表中呈现出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合理的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师:临江市2008-2016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变化情况怎么样?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师: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生1:折线统计图要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生2: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现两个统计图的特点,为今后学习其它的统计图表打下基础,为解决不同问题的图表的运用打下基础。三、巩固练习1. 下面是某地区2016年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情况统计。设计意图:本题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会观察折线统计图,并能描述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2. 下面是某市拥有移动电话的数量情况统计表。设计意图:本题使学生巩固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以及能够分析折线统计图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四、 课堂小结师:说一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1:折线统计图要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再用线段依次连接各点。生2: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趋势。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总结,梳理本节课所学,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