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
-
资源ID:96665792
资源大小:18.1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变废为宝》公开课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docx
变废为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在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的有关计算、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可以再利用垃圾的用途和价值,认识到变废为宝的重要性。2.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对解决问题的作用。3. 学会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加深对所学的有关计算、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可以再利用垃圾的用途和价值,认识到变废为宝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加深对所学的有关计算、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师: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生1: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生活垃圾。 生2:如何变废为宝呢?我们来研究一下。师: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如果对垃圾回收再利用,就可能“变废为宝”,我们这节课学习“变废为宝”设计意图:本环节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科学性、现实性的素材,引导学生自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欲望。二、 合作探索师:先想一想要确定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呢?生1:哪些垃圾可以再利用?哪些不可再利用? 生2:你家一天可以产生各种垃圾多少千克?全组呢。师:确定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呢?生1: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生2:到环卫处了解垃圾的回收情况。生3:设计调查表和统计表。师:通过课下查资料,你们有哪些收获呢?生1: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废塑料可以回收利用,重新加工成塑料制品。生2:通过向废品收购站的叔叔咨询,我知道废纸可以回收加工成再生纸。师:先给垃圾分类,看看哪些可以再利用?生1:我知道废电池、废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打印机墨盒等属于有害垃圾。生2: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属于可回收物。生3: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属于其他垃圾。生4: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属于厨余垃圾。师:可以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四大类分一分,你能给这些垃圾分分类吗?同桌互相交流合作。(指名回答)师:这里有一些关于垃圾的小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师:我们现在对垃圾已经有了这么多的了解了,我们一起来制作每位同学家一周能产生可回收垃圾情况统计表吧。接着我们再把班级各小组情况统计情况反馈。师:想一想这些回收的垃圾怎么处理呢?生1:直接利用法。生2:简单改造法。生3:回收利用法。师:我们这节课研究了如何把垃圾变废为宝,你说一说记得收获吧!生1:用1吨废塑料能炼油500多千克。生2:用1吨废纸能生产800千克再生纸。生3:少用一次性用品,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生4:扔垃圾时,应把可回收的与不可回收的进行分类。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探究如何将垃圾变废为宝,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活动。重视合作与动手实践,经历探索发现数学结论的过程,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三、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回收,举手之劳,节约资源,变废为宝!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回忆摆小棒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