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docx
-
资源ID:96666391
资源大小:18.6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docx
认识平均分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情景,在情境图中理解平均分。2.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3. 在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教学难点:经历感知平均分的过程。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师:森林里有两只笨狗熊,一天它们在寻找食物,发现了6个野果。熊哥哥抢到了4个,熊弟弟只抢到了2个。熊弟弟当然不愿意,坐在地上哭起来。这时狐狸大婶走过来,小狗熊急忙去找她帮忙,狐狸大婶笑着说:“那好办!”它走到熊哥哥旁边拿起两个野果一口气就吞了下去。这时熊弟弟高兴的拍着手说:“哈哈,现在我们可一样多了!”(现在它们每人有几个?)狐狸大婶走后,熊哥哥突然说:“哎呀,上当了,上当了,其实不用狐狸帮忙我们也能一样多!“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怎样做才能一样多?师:今后碰到问题要互相谦让,肯动脑筋,做一个聪明的孩子。接下来老师领着大家去参加一场动物聚会,看看那里又发生了哪些分东西的故事。师:观察图片,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生:我发现了桌子上有12个桃子、6根竹笋、16根萝卜、15个松果。师:竹笋是为谁准备的? 生:竹笋是给熊猫吃的。 师:快看这两只熊猫,它们正直瞪瞪的看着这些竹笋,你知道小动物们在想什么吗?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生1:我们多想吃这些竹笋呀! 生2:该怎么分这些竹笋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讲故事,提高课堂气氛。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平均分和不平均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二、 合作探索师:怎么分竹笋呢?你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动手画一画,分一分,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画、分的过程中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呢,谁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呢?生:把6分成1和5; 生:把6分成2和4; 生:把6分成3和3; 师:和第一个同学一样的举手,和第二个同学一样的举手,和第三个同学一样的举手,原来喜欢第三种分法的同学最多,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生:这样分一般多,两只熊猫都高兴。师:我们观察这三种分法,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生:第一种和第2种2只大熊猫分得不一样多,不公平。生:第三种2只大熊猫分得同样多,公平。师:像第三种分法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动手分一分,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发现数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在活动中学数学的教学理念。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比一比,不仅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还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三、 巩固练习1. 说一说,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看图判断哪种分法是平均分,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意义。2. 将6面小旗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在正确的分法下面画“”)。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意义。3. 填一填。(1)8个桃子,平均分给2只猴子吃,每只猴子吃( )个。(2)9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 )个。(3)6支铅笔,平均分给小明和另外两个小朋友,每人( )个。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意义。四、 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生1:我知道什么是平均分,就是在分物体的时候,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样的分法就叫作平均分。生2:我知道了平均分的意义,就是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忆加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与理解,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以及概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