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docx
线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 材 分 析本节课教材内容包括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图形与几何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认识三角形等图形的知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学生学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时,已会直观描述它们的特点。本节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有限”到“无限”,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和射线及直线,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儿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数学毕竟是抽象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因而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所以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如借助直观,引入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在直线上截取一段,讨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和联系。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本节课对线的认识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第二个问题是进一步认识线段的基本性质与两点间的距离。 教 学 目 标1. 结合生活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发展抽象能力。2. 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发展空间观念。3. 从实例原型抽象出“线”的活动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 学 重 难 点【教学重点】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教学难点】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和联系,理解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课 前 准 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课件出示三幅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欣赏。2. 师:看了这三幅图片,你有什么发现吗? 3. 板书课题:线的认识【设计意图】:由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动机,为顺利进行探究新知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 认一认,说一说。(1)从图中是否发现一些线条。(2)课件把每幅图中的线条画出来,引导学生探究这些线的相同与不同之处。(3)交流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与读法。(4)重点突出它们的不同之处: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无端点。【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发现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利用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自学,既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2. 探索连接两点间的线中,线段最短。(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主题情境图,提出问题:说一说,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哪几条路?描出最短的路线,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探索从老虎山到狐狸洞有哪几条路?培养学生有序观察的习惯。(3)这四条路线有什么特点?哪条最短?(4)介绍两点间的距离:通常把线段AB的长度叫做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画线,发现路线中最短的是线段,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道理。三、巩固练习。1. 说一说图中的直线、射线、线段。 2. 做一做,说一说。(1)用一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一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 (2)用两个图钉把一张硬纸条钉在木板上,硬纸条可以转动吗?过两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3. 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线段一样长吗?看一看,量一量。 4. 蚂蚁到洞口的距离是多少?画一画,量一量。5. 狐狸从家到小树林距离是多少?画一画,量一量。【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线段、射线与直线的理解,当堂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四、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吧! 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