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篇)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汇编.docx
-
资源ID:96683756
资源大小:246.82KB
全文页数:30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7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42篇)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汇编.docx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汇编(42篇)1.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及2023年工作思路.2.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年度报告3.XX县统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4.法治政府建设2022年度报告5.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暨2023年工作思路的报告6.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7.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8.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9.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10.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报告11.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情况报告12.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13.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14.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15.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16.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17.XX省财政厅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18.XX省国资委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19.XX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20.XX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的报告21.XX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22.XX市园林文物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23.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24.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5.XX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26.XX区交通运输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7.XX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28.XX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9.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30.XX市民政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31.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32.XX市应急管理局关于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33.XX镇2022年度法治政府报告34.XX市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35.XX区发展改革和财政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报告36.XX市XX特别合作区公共事业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37.XX市XX特别合作区应急管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38.XX市司法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39.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报告40.县融媒体中心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41.XX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42.XX区卫生健康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及2023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及市区法制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局在依法依规严抓疫情防控前提下,紧贴卫健工作实际,围绕打造法制政府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有力推动了全区卫健事业的健康发展。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加强宣传,营造依法行政氛围。注重提升干部职工的法制理念和依法行政意识,夯实法制思想基础。一是通过大小会议,将依法行政工作具体目标、任务、步骤及要求贯彻落实到局属各单位及机关各科室,全面增强全体卫健人的法制观念,学做结合,扎实推进我区卫健系统依法行政,利用各类宣传载体传播,张贴和发放各类墙报、折页、手册,引导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二是积极派执法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并组织外出受训人员回来后的业务交流或二次培训,还邀请省市专家对执法办案人员进行培训。并充分利用网络培训平台,加强业务学习,通过培训提执法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对最新发布的政策法规进行详细、有侧重点的解读。结合工作实际,举一反三,以需求为导向,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并养成互学互促的优良之风。三是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积极面向社会开展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加强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和城乡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法制宣传教育主要渠道作用,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开展卫生健康法制宣传教育。(二)完善机制,加快审批服务速度。一是持续强化制度建设,狠抓制度落实。在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放射诊疗许可、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注册及变更登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等多个审批服务方面,紧抓服务不松懈,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AB岗工作制、失职追究制等中心各项工作制度。在内部管理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分工科学、运转流畅、管理有序的内部管理体系。二是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秒办事项全覆盖。通过XX省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等系统提交事项,医生护士注册审批实现申请零材料、办事跑零次,10分钟内完成审批,在线出电子件。大厅现场办事项,在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情况下,当场受理、快速审批、10分钟内办结。全面梳理部门联办和部门内联办“一件事”,整合审批环节和业务流程,实现了减环节、减材料、减次数、减时间、减费用的目标,所有联办事项两个工作日内办结。2022年接受群众来电窗口咨询约3800人次,实现现场预约服务和现场审查300余家次,共办理各类许可非许可事项4647件。办理的各类审批服务项目,均在承诺时限内办结。三是践行勤政廉政,坚持廉洁自律。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有关规定作为服务群众的行动准则,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工作人员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牢筑起清正廉洁的防线,坚持“公权公用、阳光操作、便民高效、廉洁规范”,做到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在办件服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多次谢绝办事人员的吃请、礼品、礼金或有价证券,严禁利用工作职权为他人提供便利、为自己谋取私利,杜绝“吃、拿、卡、要”等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全年无一起投诉事件发生。(三)依法行政,提升执法监督水平。在完成制度,提高业务水平的基础上,抓好执法监督工作。一是行政处罚工作。继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2022年行政处罚立案立案345件,警告241件,罚款220件,没收非法财物或违法财物18件,办理吊销科目或罚没款5万元以上大案19件,罚没款合计267.54万元。其中,一般程序案件236件,简易程序案件109件。案件按专业分,公共场所158件,学校卫生24件,爱国卫生0件,医疗卫生70件,传染病66件,消毒产品1件,放射卫生20件,职业卫生5件。二是投诉举报工作。2022年受理投诉举报223件,其中医疗卫生(传染病监督)投诉举报135件,公共场所投诉举报85件,爱国卫生投诉举报0件,放射卫生投诉举报0件,职业卫生投诉举报2件,消毒产品投诉举报1件。执法人员按照卫生监督投诉举报工作要求,及时进行了分办和查处,并及时向投诉人进行反馈,办结率为100。对受理的案件,我所均及时展开了调查和处理,查处结果也及时向能联系上的投诉举报人进行反馈,满意率达100。三是“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共计完成(完结)国家和省级双随机任务450项,严格依据法规对问题单位进行了行政处罚。任务完成后,及时对结果进行整理归集,在20个工作日内将结果进行公开。(四)积极探索,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一是以西湖区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为依托,为快速解决医疗纠纷调处提供支撑。二是完善西湖区共享法庭工作细则,建立“共享法庭”建设常态工作机制,制定西湖区“共享法庭”日常管理细则等配套制度,通过共享法庭在线邀请法官为调解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在线给出权威的解读。三是强化与卫生监督、审批等科室的管理互动,及时互通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及违法违规线索,群策群力,及时化解医疗纠纷、及时处理群众信访,有效保障医疗安全和医患权益。截至10月底,共处理医疗纠纷、投诉834件,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迅速处置110联动警情35起,线下再次组织调解2起,均得到解决。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快监督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监督员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法制观念,积极申请经费,配备相关仪器设备。规范卫生行政处罚文书的制作,组织办案交流、提高办案水平,探索开发行政办案文书系统,汇集执法办案相关过程信息,助力于执法办案规范性。继续按照工作要求,开展法制稽查工作,强化内部制约机制,对结案情况及时进行追踪,将逾期未结案的案子反馈监督员及时跟进,积极协调公安、法院多部门力量处理难案。(二)继续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政策,结合现阶段存在的社会矛盾、信访苗头,深入排摸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严格按照信访维稳工作“属地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切实履行职责,落实责任,并积极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工作。(三)抓好重点人群稳控工作。继续完善各部门、各镇街政府的联动制度,特别是要做好肇事肇祸倾向患者的管理治疗工作和患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将滚动排摸作为一项精卫日常工作持续开展,进一步提升我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检出率,做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做好全区所有患者的规范化管理,确保不发生因管理不到位发生的肇事肇祸事件。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年度报告2022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努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举措和成效(一)以上率下,固强法治理念。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出台市城管局2022年法治建设(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市城管局“八五”普法规划;依托网上考试系统,组织月度执法业务考试12次,参考率达98.6以上。利用法治之家“问渠”在线栏目加强执法问题解答工作。开展燃气管理、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宣讲工作。充分运用“三联平台”“公示栏”“双微一抖”等媒介,扩大XX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宣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结合社会热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宣贯的实践性和实效性。常态化“以案释法”宣传,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二)注重民主,规范立法申报。按规定申报XX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制定)等四个项目为地方立法正式项目,经批准XX市城市供水管理条例(修订)、XX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为地方性法规预备项目,XX市公共租赁自行车管理条例为调研项目。严格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征求立法意见,共计对省、市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反馈意见46件次。完成城市河道抢修项目管理规范等14件标准项目线上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第一批城市桥下空间管理规范等7件被列入年度标准化项目计划。核查97家企业个人信用信息修复申请,开具54家企业有无违规或重大行政处罚证明书,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47件。(三)深化“两化”,提升法治效果。贯彻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执法规范化建设15项制度。在门户网站公开法治政府年度报告、权责事项清单、行政处罚结果等执法内容,接受社会监督。落实所有案件均网上办理,全程留痕和溯源管理。在桥梁超限执法等重点领域制定行政执法指引,通过新划转事项首案分析等多种形式,推广“教科书式”执法案例。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机关轻微行政处罚案件专项执法大检查,进一步规范执法,提高执法办案质量和水平。精心培育、择优推荐“枫桥式”中队7个,推动实现全市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水平达到新高度。(四)双线统筹,推行新型监管机制。统筹局内部监管条线与综合行政执法条线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协同参与,对执行检查中查出的涉嫌违法行为立即开展调查处理,共同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高了闭环处置的效率。全年共开通人员帐号3376人,掌上执法开通率100,掌上执法激活率100,共计设置“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任务478件,完成478件,到期任务完成率100。年度抽查任务中,强化信用规则应用,在设置检查任务时应设尽设,信用规则应用率94.18。同时积极开展与其他部门双随机联合检查工作,拓展思路,不局限于年初制定的联合检查计划。第一时间全面认领省下发“监管一件事”主题61个,聚焦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维度,拓展食用油脂安全、城市轨道交通等特色主题6个,系统梳理规范操作说明,并率先在市、区两级开展实操。(五)聚焦变革,优化法治环境。推进“一支队伍”向园区、站区、景区和功能区等延伸。率先出台“县属乡用共管”办法和监管执法协同实施意见,探索执法办公室、执法联络员等监管执法协作新模式,构建“审批监管处罚监督评价”全闭环模式。开发移动端一体化执法应用,推动文书自动生成、要素自动关联、裁量智能匹配、期限实时提醒,实现“一部手机全执法”。改革以来,解决了一批“看得见、管不着”“管得着、看不见”等痛点、难点问题,1月至10月全市综合执法部门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14.72,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六)加强监督,严格规范执法。严格落实规范执法规定,编制“三张清单”。梳理执法事项总目录5861项,编制综合执法清单1933项、专业执法清单3034项、乡镇(街道)执法清单2337项。严格执行承办机构负责人审查、法制机构审核、执法机关负责人审批制度,组织5次案件评查抽查,倒逼各区、县(市)全面实施案件质量日常评判。印发XX市行政执法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和关于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乡镇(街道)执法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的意见,均为全省首创。试行行政执法专项巡察,构建“124”(执法监督复议监督、审判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纪检监察、检察监督)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形成“线”“面”结合的立体执法监督。(七)跨前联动,强化执法保障频度。出台XX市消防救援领域划转事项执法办案指引,消防救援领域6项划转事项全面破冰,办案量较划转前同期增长152.5。在17个新划转事项领域取得首案突破,除地震、档案等特殊领域外,执法领域覆盖率达73.9,特别是针对划转前多年未办案的“沉睡事项”“僵尸事项”,多方拓展案源渠道,有效消除执法盲区,实现监管执法高效协同。二、存在不足和原因(一)关于人员能力水平方面。一是运用新理论指导新实践的引领力还有待加强。与法治工作的融合度还须进一步强化,尤其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法提升行政执法模式的创新本领还需再提高。二是执法人员的能力短板还需要进一步补齐。部分执法人员对新颖,疑难,复杂、要案等方面,履行法定程序还有不到位,研究还不深入。三是综合执法队伍承接能力有待提高。根据省2022年统一目录,调整形成2337项乡镇执法清单,区、县(市)根据镇街实际需要和承接能力自主进行选择。面对较多的执法事项,综合执法队伍虽已开展了一些培训,但由于还处在磨合期,部分综合执法人员在办案技巧、法律法规运用上有所不足,在执法能力方面还存在短板,与高质量开展执法工作和群众期望仍有一定差距。(二)关于监管执法方面。监管执法一体协同有待进一步强化,部分领域衔接还不够顺畅高效,多跨协同的监管执法链路没有完全闭合。主要有三个突出表现:一是监管与执法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基层执法事权清单中还存在职责不清的问题。二是审批、监管和执法等环节还存在脱节现象,尤其是划转综合行政执法的事项,还存在审批后不监管、日常监管缺位、以罚代管等问题。三是未按职责边界落实部门相关监管责任问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也暴露出镇街与执法部门职责重叠,特别是在“大综合一体化”框架下,行业监管工作如何进行相应调整等问题。(三)关于执法保障方面。在“一支队伍管执法”中,执法队伍制式服装和标志标牌、车辆标识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如制服方面,除司法部、财政部发文明确的6支行政执法队伍外,其他行政执法队伍尚未统一制服,自然资源执法队伍还没有配备制服,无法体现“一支队伍”的整体形象。营房建设方面,部分镇街综合执法队在装修办公场所时,只能参考住建部出台的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执法的相关规定。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认真落实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聚焦“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主线,上下一心、持续发力,推进队伍减员增效、改革稳进提质,创造全体人员依法履职良好局面。(一)系统集成推进改革。精简市、区执法队伍50支,指导全市191个乡镇(街道)全部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18”“综合执法专业执法”和市县乡“金字塔型”队伍体系持续优化。市、区两级完成行政执法协调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力量、强化协同。(二)监管执法闭环运行。编制认领监管事项目录和检查实施清单,做到执法事项划转与职责分工标准编制、监管执法培训同步实施,编制完善案件移送、职责争议处理等131项制度,探索组建联合执法办公室、互派执法联络员等衔接模式,切实消除监管执法空白区域。(三)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建立事项基准库,指导区县根据乡镇实际需要和承接能力自主选择执法事项。在全省率先出台执法人员“县属乡用”管理办法,推动执法力量下沉县乡、镇街比例分别达到89.77和71.78。组织全市行政执法队伍“技能大练兵”活动,提升队伍法治素养。建立市、区两级综合行政执法法制保障中心,加强对镇街执法的法制支撑。修订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强化办案指导和监督。(四)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梳理年度立法计划及五年立法规划并向市人大常委会作专项报告。研究出台建筑垃圾审批管理和执法、应急抢修工程认定管理等行政规范性文件4件。收到以我局为被申请人的复议案件2起,参与调解,化解争议;收到以我局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2起,未有败诉案件。严格依法落实行政机构负责人应诉制度,出庭应诉率100。全年未收到司法建议、检察建议书。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一)深化执法改革。一是细化执法事项。做好行政执法事项动态调整,进一步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细化综合执法改革划转事项分类,梳理归类常见执法事项,有针对性进行培训。二是细化职责边界。完善综合执法各项配套制度,细化监管、执法职责边界,建立统一的案件移送规范,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案件移送、行刑衔接等执法协同。(二)落实权责体系。以执法监管“一件事”为切口,推行跨部门“综合查一次”实施率达20以上;指导区县因地制宜拓展综合执法事项范围,精准确定赋权执法事项。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理顺工作职责,确保改革效能在基层治理中充分释放。(三)加强执法监督。加强法制保障中心人员配备、培训,建立健全法制保障中心的各项运行制度,对区县法制保障中心开展服务指导,规范运行模式,全面开展镇街执法队办理案件的法制审核工作;加强执法办案研究工作,针对重点突出的问题,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数字化手段,出台疑难案件的执法指引,强化对常见案件办理的培训;加强执法监督,杜绝假案、错案、劣质案,切实提升执法质量。重点谋划建立执法监督相关制度,构建有力有效的纪委监督、上级监督、法制监督等集成监督体系。(四)加快数智应用。进一步与大数据局、法院、司法、公安对接,加强数据支撑,推进、完善移动端办案系统应用。积极推进移动端办案系统与省统一处罚办案系统整合对接,打通外省车辆信息、外省法人信息等执法监管对象信息壁垒。在省平台框架下开展增量开发和数据对接,推进XX特色功能建设,支撑我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开展,进一步发挥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的作用。(五)固强“两化”建设。深化推进“三项制度”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规范化建设15项制度,加强执法主体能力建设;完善XX市综合行政执法资格等级化认证管理办法。加强执法主体能力建设,落实常态化培训机制,力争尽快实现基层执法队员由“专科”到“全科”、由增加队员数量到提升执法质量的转变。同时通过完善考核机制,配套建立健全奖励机制,推动下沉执法力量真正在岗履职,提升执法队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六)增强普法效应。丰富学习载体,集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学习宣讲。结合亚运会主题和中心工作开展普法“八进”活动。持续强化“以案释法”宣传,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浓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XX县统计局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依法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举措和成效(一)强化法治意识,切实落实责任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法治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认真传达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党的XX届X中全会精神,多次组织集中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依规治党论述摘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防范统计造假重要会议精神,开展县统计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6次、党组会议专题学法5次,深刻领会把握党的XX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保障全县经济数据真实性和完整性为着力点,不断增强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加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集中统一。成立以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组织领导,将建设法治政府摆在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统计系统法治建设工作基础不断夯实。三是建章立制,健全完善制度保障。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建立XX县统计局2022年普法责任清单压实普法责任;将普法工作纳入局机关各科室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并制定2022年度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进一步推进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依法统计意识,努力提升依法治统能力,保障统计法治宣传教育有序推进。(二)强化统计管控,发挥监督职能一是贯彻落实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紧紧围绕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坚持问题导向,细化任务清单,做到立行立改,举一反三,高质量抓实抓好整改工作,倒逼基层统计工作进一步提升。建立XX县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各级领导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体系。建立“领导干部任前函询机制”,实行“一票否决”,针对领导干部提拔、表彰情况提前征询统计部门意见。建立统计法律法规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的实施方案,明确将统计法列入主体班次教学内容,推动防惩统计造假相关文件精神学深悟透,形成风清气正的统计工作氛围。全面对标对表,完成整改任务,进一步压紧落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政治责任。二是全面开展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问题专项纠治。重点围绕权力干预、“数据寻租”、执法不严、入退库四个必查内容,采取全面排查、重点排查、指导整改等措施,推动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自查自纠。围绕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统计调查、资料管理、统计服务、工作制度等方面,大力排查乡镇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切实履行统计监督主责,提升统计监督效能。三是坚决杜绝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做法。与审计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开展“三个领域”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治理跟进监督工作方案(岱统202215号),组织县发改、经信和大数据局积极开展自查,对违反统计法精神和干预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职权的文件和做法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提升了部门领导干部统计法治认识,有效遏制了违反统计法精神的文件和做法的再发生,保障了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四是切实加强执法检查力度。运用“双随机”抽查制度、跨部门联合检查和掌上执法,围绕工业、投资、能源、商贸、服务业、劳动工资、房地产等专业,突出重点指标和重要问题,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全年完成30家单位的执法检查,其中,“双随机”检查28家,跨部门联合检查4家,行政处罚1家,有效保障源头统计数据质量。五是着力强化数据质量管控。完善统计数据质量管控办法,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目标,过程控制为重点,持续优化统计调查数据全流程质量管控机制,有效推进统计调查各环节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开展全面检查统计单位(项目)入库退库情况,累计检查入库企业63家,退库企业28家。(三)加强普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抓住特殊节点,强化普法宣传。围绕新形势下基层统计工作,充分利用“9.20”中国统计开放日、“12·4”国家宪法日、“12.8”统计法颁布日等重要时点,采取“线下线上”、“传统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在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统计e家推出统计普法宣传内容。制作统计法治动漫作品,创新普法宣传形式,以通俗易懂的内容向大众宣传普及统计业务和法律法规知识。二是坚持普法和执法相结合。在统计执法检查、深入企业调研和各专业培训会上,把统计法治宣传融入统计工作全过程,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和个案警示教育,做到执法与普法相结合、宣传和教育同推进,指导企业不断规范基础统计工作,提高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重视统计、支持统计、做好统计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存在不足和原因一是推进政府法制工作有待加强,部分工作人员对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还有待提升,专业性有待提高,专业人员缺乏。三、下一步工作我局将继续以法治政府建设考核为抓手,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细化机制,有效发挥法治在全局中心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具体工作思路如下:一是巩固基础,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工作。加强对全局法制工作的计划安排和统筹协调。加大系统法治队伍建设和骨干力量培育力度,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有效解决当前法治工作人员专业不足等突出问题。二是创新宣传,进一步提升法治宣传效果。持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充分利用“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12月统计法治宣传月”等,集中组织形式多样的统计法治宣传活动,营造普法学法的社会氛围。持续推进统计法进党校、开展“以案释法”教育等活动,推动统计普法宣传提质提效。三是组织培训,进一步提升基层法治水平。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区各类执法培训,努力提升执法队伍整体法治素质。定期组织法规统计业务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知识培训,严格执行统计方法力度和统计执法工作流程,切实提高统计人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水平,推动我县统计法治工作迈上新台阶。法治政府建设2022年度报告2022年,区行政服务中心严格按照2022年法治XX建设重点工作(X2022X号)、关于印发2022年度法治XX(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细则的通知(X2022X号)等相关要求,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政务服务法治化,浓厚政务大厅法治属性,打造更严格、更规范、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事项即办率、承诺时限提速率、全市通办率、民生事项下放率、一网通办率等各项指标远超省定要求,群众满意率达99.96。一、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一)做实简政放权,普及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将更多服务延伸至基层。推进PC端、移动端、自助端、大厅端服务的“四端”联动,将“一网通办”平台延伸至109个村级便民服务站、6家企业服务中心和40个银行服务点位,构建覆盖区、乡、村、园区、银行五个层级的“一网通办”全域共享体系,全省率先打造全域5分钟办事圈。乡镇街道可办事项从309项增至691项,村(社区)从30项增至146项,园区从69项增至532项,银行网点可办高频事项达56项。全区“一网通办”率达95.31。“全域通办”让更多服务跨越时空。我区每年外来务工经商人口约25万,外出经商务农人口10多万。推进线上线下互融互通全域可办,切实提高外出(来)经商、务工、务农人员异地办事的便捷度。推进全省1486项办事标准统一、线上线下多端体验一致,在业务上、系统上实现全省统一、全省通办。推进新生儿落户、首次办理身份证等192项业务长三角通办、162项业务跨省通办。通过和重庆、云南等流动人员超5000人的12个地区建立“跨省通办”合作机制,推出户口迁移等“异地通办事项”432项。全年已办理跨区域事项38500件,为群众减少往来奔波约25万公里。“中介高效办”促更多服务惠及建设项目。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组建中介服务联合体,由部门代办员协调督促第三方服务事项加速办结,共为企业提前协调审批事项87个,压减环评、能评、水保等报告编制时间40以上,联系第三方服务提速95次。积极推进投资项目中介信用评定,由项目业主、主管单位和区行政服务中心每季度对中介机构开展服务情况进行评定,定期晾晒,每年度公布综合评定结果。推进中介信用评定结果应用,在项目业主咨询时,投资项目窗口将有评定结果的中介机构清单提供给项目业主,供项目业主参考,促进中介机构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推进工程建设提速。(二)做严行政审批,规范权力运行建设数字智慧大厅,推进审批服务更有序。实施办事大厅数字化改造升级,对功能区域重新整合划分,重塑办事流程,构建区域清晰、功能完备、指向明确的办事大厅,打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构建“网办优先、自助为辅、窗口兜底”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XX省“一网通办”平台全面应用,受理窗口数量从原来的108个减至62个,网办电脑从8台增加到39台,更多的工作人员由窗口内走到了窗口外,充实到咨询导服、网办引导等力量中去,推行“肩并肩”办理模式,实行“手把手”帮办。创建区乡星级大厅,推进基层服务更规范。区乡两级全面创建政务服务星级大厅,提升窗口形象。区级大厅持续推进大厅环境标准化、业务办理规范化、服务队伍职业化,争取在复评时进入五星级第一个档次。积极推动19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提升软硬件水平,沙埠大厅完成改造争创四星,东城、头陀启动改造争创五星,新前、北城完善内部管理积极争创四星,茅畲、富山争创三星。加强工作人员管理,推进服务队伍更专业。推进窗口工作人员智慧化管理,推行积分制考核,将考勤、纪律、考级、窗口受理、志愿服务、日常督查情况等内容纳入其中,强化数据应用,落实奖惩制度,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窗口工作纪律和办件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推动优秀人员上挂下派、换岗交流,组织开展服务等级考评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实现综合受理员深耕一个领域、涉猎多项业务,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共开展区乡两级综合受理员常态化业务培训200场,参加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鉴定57名,开展区乡受理员“上挂下派”18人,开展服务等级考评2次,产生六级综合受理员6名,四级综合受理员18名,二级综合受理员8名。(三)做优涉企服务,提升营商环境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围绕企业和员工的办事需求,推进企业开办、注销、歇业、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56项“一件事”“一窗办、一网办”。全区累计办理企业“一件事”6.9万件次。尤其在全国率先出台企业歇业“一件事”实施方案,将市场监管部门的歇业备案、税务部门的停业登记、人社部门的失业保险金申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等涉及4个部门10个事项整合为歇业“一件事”,办理时间从平均12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递交材料从6份减少到1份,跑腿次数从5次减少到1次。提供一系列便企利民举措。进一步深化“证照分离”、“股权转让”、“告知承诺”、“信易批”、“一业一证”等改革,推进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实施无休捷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推行“免费帮办代办、免费刻制印章、免费打印复印、免费邮寄到家、免费提供车位”的“五免服务”。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医保、公积金、住建等相关部门资源,优化“政企通”平台,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无感智办。全年缓缴税费退库惠及1200多户纳税人4100多万元,社保费、医保费、公积金阶段性缓缴惠及109家企业,涉及金额620万元。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协调跨部门、跨层级或情形复杂的办事难题38件。推行大众创业模拟体验。联合团区委、市监等部门出台XX区大众创业模拟体验区提升及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方案,设置大众创业模拟体验区,制作餐饮、理发等8类行业3D标准化装修模型,开展创业前期数字帮扶引导,有效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激发大众创业热情。设立免费创业体验工位,建立创业辅导员队伍,指导创业者身临其境体验创业流程,帮助申请各类创业优惠政策,打通创业体验工位和孵化园的转化通道,为创业者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已有12名创业者免费体验,其中1名通过企业创业绿色直通车直接入驻XX青年人才创业孵化园。二、2022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一)简政放权的力度还需加大。虽然当前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的办件量和服务水平相较于以往有很大提升,但离简政放权的要求和群众企业的办事需求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企业服务中心的运行还远远达不到规范高效的要求,窗口人员业务不够熟练,影响办理进程。(二)政务服务系统功能有待提升。部分业务办理要求和流程还不够公开透明,存在线上线下“两张皮”问题。部分业务网上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如市监部门的企业开办,省内企业和省外个人作为股东可以走全流程网上申报渠道,股东不用到现场可以在手机上电子签名。但大部分省外企业作为股东,就没办法在手机上电子签名,需要企业寄到省外,或是经办人跑到省外企业签字盖章再拿回到省内办事窗口。(三)一定程度的信息壁垒仍然存在。电子证照还存在互通互认机制不完善、共享服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如医师和护士执业资格电子证在长三角能用,但云南、河南等省份不认可;应用数据广、共享价值高的数据跨市域、省域共享困难,无法有效发挥政务服务大数据的便民化作用。三、2022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2022年1月至3月,杨茵同志任中心党组书记;4月至12月20日,党组书记空缺,党组成员严亚君负责中心全局工作;12月21日,张晓丽同志到中心报到,任党组书记。(一)主动学法懂法,深种政务服务领域法治基因个人带头学。树牢“法为国之本”的法治理念,充分认识“法无止境、学无止境”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相关集中学习,并抓好自学,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带头学习宪法知识和各类政策法规,增强自身法治意识。紧跟政务服务工作发展要求,加强政务服务相关法律知识、制度规定的学习,重点深入学习思考数字化改革进程中的法治应用。同时,督促班子成员、机关干部及党员开展学习,真正做到知法懂法。高频集中学。在中心组学习、党小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等常态化学习基础上,组织开展各类有层次、覆盖广、针对性强的学法活动。11月14日、15日,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开展“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知识竞赛,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12月2日,组织召开窗口负责人会议,全体机关干部和窗口负责人共40多人参加。会上,集中学习宪法相关知识,并结合政务服务工作实际,就规范审批、依法服务等提出要求,切实强化中心工作人员法治意识,并将法治意识运用到利民助企服务中。(二)带头守法用法,扎牢政府权力运行法治笼子严格执行法律。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提升依法行政决策能力。根据工作实际,加强法律参与,提高政务服务工作的法治水平。加强行政决策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行政决策调整程序,健全相关制度,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制度,做到权力规范运行、审批规范开展、服务规范推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协调联动机制,做好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