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4年储能行业】绿普惠: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pdf

    • 资源ID:96693100       资源大小:12.56MB        全文页数:10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年储能行业】绿普惠: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pdf

    -1-摘要2022 年 4 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 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不可持续的能源和土地利用、生活方式以及消费和生产模式的结果。IPCC 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 Priyadarshi Shukla 指出,落实了正确的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到 2050 年可以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40%-70%。这提供了尚未发掘的巨大潜力。证据还显示,生活方式的改变还可以改善我们的健康和福祉。由此可见,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并始终积极践行应对气候变化务实行动,尤其是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实现碳减排不仅需要生产端的持续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而且需要强化消费端的减排责任和消费模式变革。碳普惠作为一种机制创新,旨在鼓励个人和中小微企业的低碳行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企业生产低碳转型升级,提高整个社会低碳发展水平,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明确,首先,国家顶层设计文件当中,越来越多强调生活绿色化,鼓励碳普惠机制,为碳普惠的发展带来了新动力。其次,地方出台多项与碳普惠相关的政策,陆续推出碳普惠平台,为碳普惠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再次,企业积极响应并开展实践探索,纷纷推出碳普惠平台,带动了用户减排,逐步改变公众认知。碳普惠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碳普惠机制、企业主导的碳普惠机制。中国碳普惠启动萌芽至今,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今,碳普惠、“碳普惠合作网络”已被写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2 年度报告,真正成为国家级政策与行动,标志着碳普惠发展进入新阶段。碳普惠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7 展示,进一步产生示范性影响,成为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的重要实践和为全球减排做贡献的中国方案。但是碳普惠的发展也需要宏观统筹、顶层设计、自上而下体系化、-2-标准化、平台化的整体推进。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碳普惠高效发展,助力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各项机制和措施,特开展此研究工作,力求通过对我国碳普惠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的调研与分析,认清碳普惠的定义、特点、优势、作用及影响,并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归纳碳普惠的类型及特点,提出促进碳普惠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和解决方案。研究发现,多元碳普惠机制作为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的有力创新抓手、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碳中和的重要创新应用,整合各方有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从消费端精准带动公众广泛参加绿色低碳行动,有力促进绿色消费,产生了良好效果和社会影响力,实现了多元参与、多方共赢、多重价值的运行模式,应该被广泛推广和应用。同时,为明确碳普惠发展方向、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当前还需从宏观层面加强国家顶层制度设计,通过政策牵引加快碳普惠发展进程,需要政府、企业凝聚合力解决碳普惠领域的标准制定、平台共建、激励创新等共性问题,从法律法规、合作网络、碳普惠评价体系、政府考核机制、社会资金投入、公众倡导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整体推进,不断优化,加速构建更广泛、更多元、更有效的碳普惠生态圈,助推生态文明建设。-3-第一章 碳普惠概况1.1 碳普惠概念、背景和作用碳普惠是以生活消费为场景,为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绿色减碳行为赋值的激励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公众及小微企业低碳行为形成的减排量,能够抵消自身碳排放、参与碳交易或转化为其他更为多元的激励,是生活消费端减碳的重要方式。碳普惠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创新机制,通过建立商业激励、政策激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等公众低碳行为正向引导机制,链接消费端减排和生产端减排,将个人绿色行动的涓涓细流凝聚成低碳发展的洪流,开启了个人参与减排的一扇新窗口,是引导公众参与绿色生活的重要途径,是鼓励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数字化工具,是绿色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是落实中国“双碳”目标愿景的重要抓手。国际层面也开始研究消费端及个人生活对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影响。国际层面,IPCC 第四次评估报告就开始关注公民消费端碳减排,第六次报告有专门的一章是针对需求侧的,指出,通过落实正确的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到 2050 年可以使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40-70%1。联合国环境署2020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当前家庭消费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2。2022 年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基于消费端排放量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也非常不平等,最靠后的 50%的家庭平均排放量为 1.6 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占全球总量的 12%,而最靠前的 1%的家庭平均排放量为 110 吨二氧化碳当量/人,占总量的 17%3。可见消费端减碳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二十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美丽中国是目标之一;到二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包括“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5-在推动形成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消费方面,碳普惠助力公众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从而倒逼消费端的低碳转型,成为促进企业发展低碳消费的助推力。企业对大众低碳消费的需求响应将加快全价值链的低碳转型,在未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可持续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从消费端和企业端共同发力,贡献于全社会的减排目标,形成绿色消费持续发展的闭环,助力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建成青山常在的美丽中国。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中国科学院 2021 年发布的中国“碳中和”框架路线图研究指出,2019 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98.26 亿吨,其中发电端占比为约 47%,消费端如工业过程、居民生活等占比为 53%4。从我国碳排放结构来看,26的能源消费直接用于公众生活,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占比约为三分之一。从细分领域来看,建筑方面,全国建筑运行能耗总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 22%;出行方面,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 3.4 亿辆,交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的 10%,普及绿色出行方式可大幅减少碳排。餐饮方面,据 IPCC气候变化与土地特别报告,20102016 年期间,造成全球变暖的气体排放量中有 8%-10是由食物损失和浪费造成的5。我国消费端减排潜力巨大,减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相向而行,碳普惠作为鼓励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消费端碳减排的重要手段。碳普惠的基本逻辑就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依据碳普惠标准或方法学,对公众、社区、中小微企业,衣、食、住、用、行、游等在内的各种绿色低碳行为进行量化、记录,核证,生成个人减排量汇总到碳账本里,并通过减排量交易、政策鼓励、市场化激励,为减排行为赋值的绿色生活回馈机制。碳普惠可以调动、激发起公众积极参与碳中和行动,可视化所有群体和个体对双碳目标的贡献,是数字碳中和的典型应用,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民行动观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的有效举措,对加快生态文明进程、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1.2 碳普惠发展历程碳普惠在中国的早期发展历程如下:-6-2011 年 10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在北京、深圳、广东等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随后深圳市政府组建了多个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组成的排放权研究课题组,对欧美发达国家早已进行的碳交易体系展开研究。2013 年 6 月,在深圳碳市场启动会上,时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和广东省常务副省长徐少华首次提出“未来考虑将公众的减排量放到碳市场交易”,这为碳普惠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早期基础。2013 年,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的武汉市发布武汉市低碳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力争到 2020年实现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基本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生产生活“武汉模式”。在实施方案基础上,2014 年武汉启动“碳积分体系”工作,旨在利用“碳币1兑换机制”引导全民践行低碳生活,推动低碳消费。2015 年,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启动武汉市低碳课题研究,其中武汉市交通行业碳减排潜力、成本分析及政策研究和“互联网+”形势下的武汉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研究,为“碳宝包”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2016 年 6 月节能周期间,武汉“碳宝包”正式上线,市民可通过公共自行车、公交、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兑换碳币并用于兑换电影票、团购券等优惠券。这是国内最早的城市碳普惠项目之一,为碳普惠的机制发展提供了早期实践经验。2015 年 7 月,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建设指南,明确要建设全省统一的碳普惠推广平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和商业激励机制,开发相应的碳普惠方法学,并选取社区(小区)、公共交通、旅游景区、节能低碳产品作为碳普惠制试点领域,正式启动碳普惠试点工作6。2016 年 1 月,广东省发改委将广州、东莞、中山、惠州、韶关、河源等 6 市确认为广东省碳普惠制首批试点城市地区,试点期为 3 年。这也是全国首个促进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碳减排的创新性制度举措。2016 年 6 月“全国低碳日”之际,广东碳普惠平台微信服务号“低碳普惠”投入内测试用。2018 年 10 月,河北省发改委印发河北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石家庄、保定、沧州、张家口、承德市为首批省级碳普惠制试点城市,鼓励其他市积极开展碳普惠制试点工作。河北成为广东之后全国1碳币是由碳减排量科学换算而来的一种虚拟兑换券,是对用户低碳生活行为及低碳消费的一种奖励方法,可用于兑换奖励。-7-第二个试点碳普惠制的省份。1.3 碳普惠政策与研究1.3.1 绿色生活方式和碳普惠政策文件1.3.1.1 绿色生活方式国家层面政策文件2015 年 1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2015 年 5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2018 年 6 月,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五部门联合编制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在关注生态环境、践行绿色消费、选择低碳出行等十个方面,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责任。2019 年 6 月,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2 部门共同出台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 年),要求到 2022 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生态友好、清洁低碳、集约高效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绿色出行环境明显改善。2020 年 3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了到 2025 年实现“绿色生产和消费相关的法规、标准、政策进一步健全”的工作目标,明确了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改革方向,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2020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第七十五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8-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 年 1 月,由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指出结合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和完善绿色生活激励回馈机制,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主动自觉选择。旨在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不断增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2021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要求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2021 年 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指出到 2025年,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2021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低碳产品。2021 年 10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印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鼓励从“光盘行动”、反对餐饮浪费、节水节纸、节电节能,到环保装修、拒绝过度包装、告别一次性用品,“绿色低碳节俭风”吹进千家万户,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9-2022 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办发202151 号),其中提到支持构建绿色要素交易机制,明确要探索建立绿色核算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及政府、企业和个人绿色责任账户。2022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发改就业2022107 号),明确提出探索实施全国绿色消费积分制度,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建立本地绿色消费积分制度,以兑换商品、折扣优惠等方式鼓励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积分制”是在政府主导的低碳转型治理框架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对消费者和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2022 年 5 月,财政部印发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财资环202253 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于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主要目标:到 2025 年,财政政策工具不断丰富,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政策框架初步建立,有力支持各地区各行业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意见提出,重点支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重点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基础能力建设、绿色低碳生活和资源节约利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完善绿色低碳市场体系等六大方面。2022 年 6 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发布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交规划发202256 号)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增强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新动能四项主要任务。2022 年月,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强调要引导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2022 年 10 月,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10-2022 年 12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纲要指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其中将通过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等方式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2023 年 1 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其中指出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绿色发展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可以做绿色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中国积极弘扬生态文明价值理念,推动全民持续提升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2023 年 2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1.3.1.2 碳普惠国家层面政策文件2021 年 10 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的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成效和新目标新举措文件中,指出中国推进“碳普惠”制试点建设,激励全社会减排行动。2022 年 6 月,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环综合202242 号),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2022 年 9 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方面,提出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等绿色消费激励机制。2022 年 10 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 2022 年度报告指出探索开展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碳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碳减排;多家机构推动成立“碳普惠合作网络”创新碳普惠机制激励公民践行绿色低碳行为,探索建立多元社会化参与机制。2022 年 11 月,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指出探索开展创新性自愿减排机制碳-11-普惠,激励全社会参与碳减排。1.3.1.3 省级(直辖市)层面绿色低碳生活政策河北 2022 年 1 月,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全民节能低碳教育,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效减少用能消费,节约能源资源;积极培育绿色消费市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河南 2022 年 2 月,河南省政府印发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保障河南省能源安全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其中提到要“大力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居民科学合理用能。”云南 2022 年 6 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云南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在开展全民行动方面,提出要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内蒙古 2022 年 6 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提出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提高公众对低碳发展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吉林 2022 年 7 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吉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要推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黑龙江 2022 年 9 月,黑龙江省政府印发黑龙江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包括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在内的“碳达峰十大行动”。-12-辽宁 2022 年 9 月,辽宁省政府印发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积极开展碳达峰相关项目的试点建设。广西 2022 年 9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能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坚决遏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的社会风尚。贵州 2022 年 11 月,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要强化绿色生活方式宣传引导,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宁夏 2022 年 10 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印发了宁夏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在十六五时期,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模式的任务。青海 2022 年 12 月,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包括“两手发力,全民参与”在内的四项工作原则,并在主要目标中提出,全民低碳行动成为新时尚。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普及低碳节能教育,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学习培训,全民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基本形成。广西 2023 年 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着力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1.3.1.4 省级(直辖市)层面碳普惠政策陕西 2021 年 9 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出积极开展“碳普惠”试点,推广使用低碳产品。天津 2021 年 9 月,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中提出,探索建立碳普惠机制,推动构建碳普惠服-13-务平台,通过政策鼓励与市场激励,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湖北 2021 年 11 月,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开展碳普惠制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信用卡、碳积分、碳币等创新性碳普惠金融产品,引导市民、企业参与碳中和行动。积极搭建碳普惠平台,建立碳普惠数据采集、登记系统,促进碳普惠制试点。广东 2023 年 2 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推广碳普惠制,开发和完善碳普惠核证方法学。统筹推进碳排放权、碳普惠制、碳汇交易等市场机制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广东特色并与国际接轨的自愿减排机制。同时积极倡导绿色消费,大力推广高效节能电机、节能环保汽车、高效照明等节能低碳产品,探索碳普惠商业模式创新。浙江 2022 年 2 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全民碳普惠行动,推动全省统一的碳普惠应用建设,逐步加入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居住、绿色餐饮、全民义务植树等项目,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江苏 2022 年 3 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省生态环境厅 2022 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 6 大类 29 项 48 条具体任务,其中包含研究推进自愿减排体系建设、分步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落实长三角碳普惠合作协议,探索碳普惠核证减排量跨区域交易机制。鼓励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等市先行先试,召开碳普惠体系建设推进会,交流总结试点经验等重点工作。江西 2022 年 4 月,江西省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清洁)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推行碳积分、碳账户等碳普惠政策。山东 2022 年 4 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十四五”期间,山东继续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 4 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并积极探索开展碳普惠制建设工作,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和威海等市率先启动试点,探索开发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碳普惠模式。-14-山西 2022 年 5 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山西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西省深化低碳试点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晋环发20229 号),提出将开展近零碳排放、碳普惠示范工程建设。上海 2022 年 7 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组织建设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拓展交易行业领域覆盖范围,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福建 2022 年 8 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福建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提出完善绿色产品消费激励措施,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碳普惠机制、积分奖励等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开展绿色低碳宣传推广活动,推动电商平台和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在大型促销活动中设置绿色低碳产品专场。海南 2022 年 8 月,海南省政府发布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要在全省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优先在各类大型商场营造绿色消费场景,鼓励居民绿色消费,推广绿色低碳产品,还要研究制定系统科学、开放融合且符合海南生态产品特点的碳普惠机制。四川 2022 年 9 月,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的通知,提出构建一体化环境权益交易政策,加强“碳惠天府”等碳普惠制的推广应用,推动实现川渝碳普惠互认和对接。重庆 2022 年 9 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文件提到完善碳普惠机制,拓展碳普惠场景,建立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北京 2022 年 10 月,北京发改委印发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构筑绿色低碳全民共同行动格局,其中明确提到要继续完善碳市场要素建设,充分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作用,创新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碳普惠机制,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扩大碳市场影响力。-15-安徽 2022 年 11 月,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到探索推广创新性碳普惠产品。研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云南 2022 年 12 月,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发布,指出推动市场化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资源储备。建立碳积分、碳账户等碳普惠机制,推动形成具有云南特点的碳汇开发管理运作体系。湖北 2022 年 12 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在强化源头防控方面,方案作出四项部署,包括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开展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到 2025 年基本实现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信用卡、碳积分、碳币等创新性碳普惠金融产品,引导市民、企业积极参与。安徽 2023 年 1 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提出鼓励开展碳普惠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加快完善碳普惠方法学、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持续推进碳普惠试点工作,逐步扩大碳普惠制覆盖范围,力争 2025 年全社会进一步形成低碳生产生活的良好氛围。山东 2023 年 1 月,山东省委、省政府发布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出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扩大节能环保汽车、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供给。印发实施全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探索建立个人碳账户和多层次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消纳渠道。天津 2023 年 1 月,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发布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绿色生活协同。加大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宣传力度,持续开展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周及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绿色发展引领机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山西 2023 年 1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化-16-绿色家庭创建行动,引导居民优先购买使用节能节水器具,减少塑料购物袋等一次性物品使用,倡导步行、公交和共享出行方式,杜绝食品浪费,自觉实行垃圾减量分类,营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国家要求逐步扩大交易行业范围,强化数据质量监督管理,探索制定碳普惠、公益性碳交易等激励政策。山西 2023 年 1 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山西省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要求大型活动组织者应通过购买碳普惠减排量、碳配额、碳信用、CCER 的方式或通过新建林业项目产生碳汇量的方式抵消大型活动实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上海 2023 年 1 月,上海市八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加快研究建立上海碳普惠方法学及相关技术支撑管理体系。健全减污降碳协同管理方面,提出推动上海碳普惠机制尽快上线运行,在项目签发、购买抵销等政策措施中,融入协同增效考虑因素。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相关计量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计量测试服务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方面,提出加大碳普惠机制推广应用力度,倡导市民参与绿色出行、光盘行动、衣物再利用、造林增汇等活动。鼓励和推动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北京 2023 年 1 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2023 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完善碳普惠激励机制,将机动车油换电等低碳出行情景纳入碳普惠激励范围。江苏 2023 年 2 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江苏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培育绿色生活方式。落实江苏省生态文明教育促进办法,大力践行江苏生态文明 20 条,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探索建立“碳普惠”等公众参与机制,引导各设区市因地制宜建立规则明确、场景丰富、平台完善的碳普惠体系。系统推进吃、穿、住、行、用、游等各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升级,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和碳排放。-17-1.3.1.5 碳普惠方案和管理办法广东 2015 年 7 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 2015 年,启动首批碳普惠制试点,初步搭建全省碳普惠制推广平台。到 2018 年,在全省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制。到 2020 年,碳普惠制不断完善。河北 2018 年 9 月,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河北省碳普惠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选择石家庄、保定、沧州、张家口和承德 5 个市作为首批省级碳普惠制试点城市,计划到 2025 年,在全省推广并建成较为完善的碳普惠制度。成都 2020 年 10 月,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规范“碳惠天府”机制的建设和运行,通过正向机制引导,加快构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城市绿色低碳生活圈。根据办法,公众践行绿色低碳行为可获得碳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而对中和碳排放量多的单位主体将进行奖励。2021 年 10 月 27 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公众低碳场景评价规范(试行),通过制定餐饮、商超、景区、酒店等消费领域评价规范,引导相关单位实施低碳管理、开展碳中和公益行动,从而赋予场景内公众消费行为的低碳属性,旨在丰富公众获得碳积分的生活场景,激发低碳活力,加快推进“公众碳减排积极奖励”路径建设。重庆 2021 年 9 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重庆市“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对“碳惠通”方法学、项目及减排量管理、“碳惠通”减排量抵消管理及低碳场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深圳 2021 年 11 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深圳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了深圳碳普惠体系的核心思路,即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开透明、全民参与”原则,打造“双联通四驱动”碳普惠体系。2022 年 8 月 2 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深圳市碳普惠管理办法,对碳普惠方法学、减排量、碳积分管理、场景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广东 2022 年 4 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提出充分调动全社会节能降-18-碳的积极性,促进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化完善广东省碳普惠自愿减排机制,进一步规范碳普惠管理和交易。上海 2022 年 12 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 年,形成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搭建碳普惠平台等。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对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加快推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引领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具有重要意义。山东 2023 年 1 月,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 山东省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调动全社会节能降碳的积极性,构建全民参与的碳普惠体系。山东将通过搭建碳普惠平台并与公共机构数据进行对接,量化公众在出行、生活、消费等领域的低碳行为减碳量,给予其相应的碳币或碳积分。公众用碳币可在碳普惠平台上兑换商业优惠、公共服务等,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到减排中来。天津 2023 年 1 月,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碳普惠体系建设方案,为天津市“碳普惠”制定了“时间表”。天津将从 2022-2024 年,开展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研究碳普惠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组织碳普惠模块方法学研究,建立碳普惠专家库、方法学库。推进低碳(近零碳排放)试点示范建设,打造可统计核算的代表性项目。大力开展碳普惠宣传推广工作,倡导公众了解参与碳普惠。2025-2026 年,形成碳普惠制度框架,研究天津市碳普惠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和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完善碳普惠方法学库并进一步拓展行业领域。探索多元化碳普惠商业激励方式方法,适时建立碳普惠服务平台及个人碳普惠账号体系。推动开发乡村资源碳普惠项目,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广州 2023 年 2 月,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实施办法,将于 2023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办法提出,鼓励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购买广州市碳普惠自愿减排量;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设个人碳账户、发行碳信用卡等。1.3.2 碳普惠研究2020 年 1 月,益普索和能源基金会编制的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调研报告发布,报告从衣、-19-食、用、行等方面解析居民家庭低碳消费形态与低碳生活方式,剖析公众碳能力现状,探寻理想的低碳生活与消费模式7。2021 年 4 月,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发布了政府与企业促进个人低碳消费案例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国内多个地方政府和企业推动个人低碳消费的现有案例进行了梳理,重点评估了武汉、北京、深圳、成都、上海、南京和广东的碳积分和低碳消费宣传工作。报告还对外卖、物流等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在推动个人低碳消费上的行动进行了梳理和评估8。2021 年 9 月,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联合发布在线会议助力碳减排量化研究报告,报告以腾讯会议问卷调研为样本,结果显示,平均每次在线会议产生的减排量为27.932kgCO2e(二氧化碳当量)/次,相当于约 20 棵树每年产生的碳汇量9。2021 年 9 月,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与中环联合认证中心发布共享骑行减污降碳报告,报告显示,经过加权计算,美团单车每公里减排 48.70gCO2,美团电单车每公里减排 54.50gCO210。明确了共享单车及电单车在减污降碳工作中的作用,为发展绿色出行提供了积极参考。报告指出,共享骑行作为一种低碳近零排放的出行方式,助力城市缓堵减霾,有显著的减污降碳效益。2022 年 4 月,由中华环保联合会、绿普惠碳中和促进中心、企鹅有调共同编制的公众参与冰雪运动及低碳冬奥行为调研报告在“低碳冬奥助力国家实现双碳愿景研讨会”正式发布。调研结果显示,超八成网民认同支持北京冬奥办奥理念,对“绿色办奥”理念的支持度高达 86.6%。超八成网民认同低碳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减少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储能行业】绿普惠:中国碳普惠发展与实践案例研究报告.pdf)为本站会员(鼎天****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