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防方案.docx
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应急预案目录1范围与依据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3组织机构及责任4预防与预警5信息报告程序6应急处置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8相关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方式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1 .范围与依据1.1 范围本预案合用开坪水电站应对和处置各类对本厂构成重大损失 和影响的调度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本预案中调度自动化系统突 发事件包括本厂主站系统、本厂调度自动化厂站系统、本厂调度 自动化电源系统及以上相关支撑的软硬件及物理环境的突发事 件。1.2本预案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XX国电力法< 3>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4>国家电网公司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 定< 5>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 6>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7>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9>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10调度系统应急工作规范等有关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预 to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超前预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做好应对各种通信系统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应急资源 准备、保障措施准备和超前突发事件预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 定科学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对各 种调度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2.2 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分工协作。通过成立热电分公司调度自 动化系统应急处置工作组,建立有系统、分层次的应急组织。组织 开展事件预防、应急处置、恢复运行、事件通报等各项应急工作。应急处理过程中,主管领导和应急处置工作组要主动协调各有关 方面,参预部门听从指挥、步调一致。2. 3保证重点,有效组织,及时响应。对重要系统要加大监控和应 急工作力度,有效组织和发挥各应急队伍和应急资源的作用,确保 信息及时准确传递,有效控制损失。做到保证重点、预防和处理相 结合,反应迅速。2.4技术支撑,健全机制,不断完善。在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 系统和设备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用的预测、预防、预警和应急处 置技术,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理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对通信系 统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撑能力。切实提高应急处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安全防护意识和科学指挥能力,建立健全应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突 发事件的有效机制。3组织机构及责任3. 1应急组织体系组长:杭建华副组长:陈清华张二丹成员:王小东李炫东李自辉武本郡蒋长林3.2 成立各专业应急小组通信检修应急组:张伟 方明明安全保障组:赖登高沈永毅调度组:赵莉夏仁菊金霞当值值长:李炫东 李自辉 武本郡 蒋长林 调度自动化应急组:蒋长林沈永毅 物资保障应急组:王小东消防救援组:李智伟李飞飞3.3 组织机构职责本厂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处置工作组在信息系统应急工作中 的主要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调度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法规、 规定;(2接受上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协调小组的领导;(3研究调度自动化系统重大应急决策和部署;(4组织制定本厂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工作相关制度、标准、规 范和预案,定期组织评估和复核,并监督、检查贯彻执行情况;(5负责本厂调度自动化系统I、II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6及时了解和掌握调度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与应急处置工作情 况,向应急处置工作组领导报告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并协调解决;17按本厂相关规定参预、配合调度自动化系统事件调查、总结 应急处理经验和教训等后期处置工作。4预防与预警应从制度建立、技术实现、业务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调度自动化系统安全的预防和预警机制。4. 1预防机制要加强对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及各厂站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 处置准备工作的监督检查,保障调度自动化系统信息的安全畅通。4. 2预警监测建立相应的预警监测机制,通过各种网络管理设备加强对设 备监视,加强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设备信息、告警信息的采集工作。预警信息分为外部预警信息和内部预警信息两类。外部预警 信息指突发的可能需要自动化保障或者可能对自动化设备产生重 大影响的事件警报。内部预警信息指自动化设备上的事故征兆 或者可能对其他网内设备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警报。4. 3预防预警行动在获得外部预警信息后,自动化保障应急领导小组应即将召 开会议,研究部署自动化保障应急工作的应对措施,通知相关部门 做好预防和自动保障应急工作的各项准备工作。在通过监测获得内部预警信息后,应对预警信息加以分析,按 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应急工作小组接到预警信息 后,即将进行分析核实,经确认后,通知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部门, 做好预防和应急准备工作。5信息报告程序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通信事故的报告工作,确保主管领导及 时准确地掌握并妥善处置紧急自动化事故,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 低程度,特建事故报告制度5.1 信息上报和处理突发事件发生时,浮现重大自动化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将情况 上报自动化应急小组负责人。负责人接到报告时即将分析事件的 严重性,统一协调领导实施应急工作。5.2 信息通报在处置I、I I级突发事件过程中,应急领导小组应加强与自 动化保障应急任务执行人的信息沟通,及时通报应急处置过程中 的信息,提高自动化设备恢复工作效率。6应急处置6. 1响应分级根据本厂调度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对服务的社会用户和全局 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影响范围、程度、可能产生的后果和损失等 因素,将通信系统事件分为II级和I级两个等级。发生II级事件进入调度自动化系统预警状态,发生自动化系统突 发I级事件进入自动化系统应急状态。6.2 II级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主站:综合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导致负荷预报曲线等不能正常运作。 事故音响工作不正常,不能向运行人员提供事故影响告警。告警窗丢失,导致运行人员不能对实时信息进行监视。电脑死机,画面无响应,导致运行人员不能对画面进行操作。厂站:电站内远动后台机失电。远动设备因外力破坏或者自然灾害影响停用20小时。电站遥测异常,开关变位显示不正常。电站开关无法遥控,6.3 I级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主站:数据服务器主机死机,备用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历史数据丢 失。数据采集服务器死机,数据无法解析,导致调度无法对电网实时情 况进行监视。主站电源全停6. 4响应程序1发生I、II级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应在24小时内向主管领导 报告,七日内写出I、II级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的书面报告。21、II级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的书面报告应由电气运行负责人填 写,性质严重的I、II级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分公司要写明处理 意见。31、II级自动化系统突发事件报告应写明出事地点、原因,当时 工作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应吸取的教训和预防措施建议,当事人的 认识和态度等内容。6.5处置措施6.5. 1为提高自动化保障应急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按照有关规定, 对在自动化保障和自动化恢复应急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赋予表彰,对保障不力、弄虚作假、隐瞒真象或者以各种方式隐瞒 不 报,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惩罚。经济损失的计算按事故调查规程的统计标准方法计算。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 1自动化系统保障应急队伍自动化系统保障应急队伍由通信班专业技术骨干、生技专责、 安监专责组成。各成员应不断加强自动化保障应急队伍的建设, 以满足自动化保障和自动化恢复应急工作的需要。加强技术储备。7. 2物资保障建立必要的自动化保障应急资源的保障机制,并按照自动化 保障应急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自动化保障应急装备,加强对应急 资源及装备的管理、维护和保养,以备随时紧急调用。应急物资装 备主要有车辆、备品备件、常用工具和常用工具软件。明确应急 处置所需的物资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7. 3必备资料必须备有相应自动化网络结构图、各种自动化保障应急预案、 自动化事故处理预案和异常情况处理流程图、物资储备清单。相 关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方式。8. 关部门及主管领导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