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
资源ID:96723871
资源大小:32.2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0课《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docx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特殊句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领会全文主旨。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主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曹刿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身上的优良品质。(1)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间题的论述。(2)把握曹刿和鲁庄公的人物形象。(3)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评价】结构分析评价:能够准确的说出文章的结构表达特点。字词评价:通过朗读和检测。【教学方法】运用自主学习与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朗读,教师的课堂引导,促进学生掌握写人物文章的阅读方法与过程。【教学重难点】1.通过设疑、讨论、朗读、理解,让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感悟。2.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知识走向实践运用,真正落实语文即是生活 的新理念教学设计一、 了解一点知识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名著。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行文精炼,严密,不乏文采,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形象。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文字简洁、蕴含丰富的史学散文。*文中所写战争是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也称“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二、趣学一批字词齐师伐我 师:军队 兴师动众肉食者谋之 谋:考虑、谋划小惠未遍 惠:恩惠、好处下视其辙 辙:车轮轧出痕迹遂逐齐师 逐:追击、追赶既克 克:战胜,天下三而竭 竭:尽彼竭我盈 盈:充满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望其旗靡 靡:倒下三、专攻一处难文,了解大意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译文: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不敢虚夸,一定对上天说实情。”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打胜仗)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按照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在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从您一同去。四、细做一组练习(1)用双音节词语替换下列句中括号前面的词。公将鼓( )之 遂( )逐齐师公将驰( )之 一鼓作( )气彼竭我盈( ) 下( )视其辙(2)选出下面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A.故:公问其故 故逐之B.之:公将鼓之 公与之乘C.望:登轼而望之 望其旗靡D.其:下视其辙 公问其故(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夫战,勇气也。(4)齐鲁长勺之战,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五、完成一次听记曹刿论战的表达特点:对话展开,要素齐备本文的基本手法是对话展开,记叙的要素齐备。结构精致,起承转合详略有致,叙议结合比照手法,生动句式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当下课铃声响起,一节课结束了,但对课的研究却没有,相反,引起我的深思。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章,全文简明而又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由于曹刿的参与,造就了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课文高度赞扬了曹刿热爱国家、关心国事的精神和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以及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作为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的开篇,本文既是对前几册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前面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升华,对今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本篇课文本身剪裁精当、短小精干,人物形象鲜明,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积淀古代优秀文化。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备课组将本文的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句的意思。2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为中心,力图改变不均衡的师生主体性”是我校推行的自然分材教学与常规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因此我在教授曹刿论战时就以此为核心展开教学的。一堂课下来有收获也有不足,具体是:优点:1.营造轻松教学环境,寓教于乐。在感情调节环节,我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在“课前准备”环节已经布置),因为有所准备又特别有趣,学生参与度很高,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又说了说这些战例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最后引导到本文,“有一个平民,他心系国家,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挺身而出,也造就了一场以弱胜强的战例,大家想认识这个人吗?”学生都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密切联系学生自学情况,培养合作意识。传统教学几乎唯教师意志行事,把教师备课时的“预设”作为导向机制即“预设导向”。这些预设主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确定每个教学环节重难点。将这样的教案变成教学行为的过程,多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由于忽略了学生的需要,预设导向的教学容易出现该讲的没见,不该讲的大讲,南辕北辙,效率低下。而自然分材教学采取“问题导向”,所以老师很容易在“自学互帮”中了解学生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仍然无法弄清。如在自学探究本课的人物形象的环节时,学生对曹刿的爱国精神、政治的远见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认识得很清楚,但是对鲁庄公这个人,大多数学生就将其草率地划归为昏君的行列。所以在“释疑”的环节时我就释疑的问题设定为“鲁庄公是不是一个昏君?”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时立刻仔细阅读文章分析起来,经过几番分析恍然大悟:鲁庄公实际上是一个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在“自学”、“互帮”、“释疑”环节中学生个个积极参与,在小组内充分展现了自我,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他们自学和合作的意识。总之,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明显,参与率较高,结构清晰,问题设计更有针对性了。当然在成功的课上也会存在不足。不足:1. 学生互帮时很热烈,每位学生都在组内积极参与,但大多不愿意主动代表本组发表总结一件,这是在初三课堂上较为常见,需要今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2. 课堂流程不够流畅,我的过渡和点拨语言还需锤炼,才能更自然和切入重点。3. 最后的检验环节没有按时完成,看来各环节的时间安排还要更紧凑些。 这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诗人以充沛的感情,精譬的语言来表现曹刿先生的崇高品格及他的爱国精神。可以说文章的内容不是十分难,但事例是以概括性的语言来叙述的,这需要学生认真品读后才能捕捉,这篇文章的精彩是语言,语言凝炼是最为值得学生品味的。而曹刿先生的精神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更灵活的处理授课内容。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