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医案-针灸学核心课程.docx
近视近视是以看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眼病,为眼科屈光不正疾病之一。该病 多见于青少年,其发生的原因与不良用眼习惯和先天遗传等有关,如书写、阅读、工作等近 距离用眼时照明不足或光线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或姿势不正确,或在走路、乘车过程中 阅览等导致眼睛过度疲劳而引起。本病古称“能近怯远症:本病的发生常与禀赋不足、劳心伤神和不良用眼习惯等有关。基 本病机是目络瘀阻,目失所养。本病病位在目,肝经连目系,心经系目系,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生化之源,故本病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辨证要点】主症 视近物清晰,视远物模糊,视力减退。肝肾亏虚 双目干涩,头晕耳鸣,夜寐多梦,腰膝酸软,舌淡,少苔,脉细尺弱。心脾两虚目视疲劳,双目喜闭,面白神疲,心烦心悸,失眠健忘,纳呆便清,舌淡,苔薄 白,脉细弱。【治疗】L基本治疗治法 补益肝肾,健脾益心,养血明目。取眼区局部穴位为主。主穴睛明,承泣,四白,太阳,风池,光明。配穴 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太溪、太冲;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神门、足三里。方义 睛明、承泣、四白、太阳均位于眼周,可通经活络、养血明目,是治疗眼疾的常用穴; 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内与眼络相连,光明为胆经之络穴,与肝相通,两穴相配, 可疏调眼络、养肝明目。操作睛明、承泣操作时先嘱患者闭目,用手指轻轻固定眼球,针尖沿眶缘缓慢直刺0.51 寸,应谨慎操作,进出针须缓慢,捻转宜轻,不宜提插,出针后用消毒棉球按压片刻;四白 直刺0.30.5寸,行捻转补法;太阳直刺0.30.5寸,行捻转补法;风池向鼻尖斜刺0.8 1.2寸,行捻转泻法,注意把握针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切忌向上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 孔;光明直刺0.30.8寸,行捻转泻法,针尖宜朝上斜刺,使针感向上传导。2 .其他治疗(1)耳针法取眼、肝、脾、肾、心、皮质下、目1、目2。每次34穴,毫针刺法,或 埋针法、压丸法。(2)皮肤针法 取眼周穴位及风池,轻度或中度叩刺。(3)头针法 取视区、头区,头针常规针刺。(4)灸法 取睛明、攒竹、鱼腰、瞳子髅、四白、百会、风池、合谷、翳风、足三里、三 阴交、光明及耳穴等,用药艾条回旋灸(眼部穴位)和雀啄灸(其他穴位),每穴35分钟, 每日1次,6日为一疗程。【医案选录】患者,15岁,从小学开始视力逐渐下降,近日加重,眼科检查为青少年近视。查体:视力 0.1,未发现有其他器质性病变。选穴:第一组穴为足三里、睛明、太阳、合谷。第二组穴 为三阴交、光明、承泣、风池。每日1组,交替应用,10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7天。1 个疗程结束后,患者视力上升到0.7,后嘱其多按摩太阳、睛明、承泣巩固疗效。王智贤. 王智贤老中医针灸经验真传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07-308.)【按语】L针灸治疗轻、中度近视疗效较好,假性近视疗效显著,且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2,平时注意科学用眼,坚持做眼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