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提升专练】专练13: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高考语文二轮复习.docx
专练13:文言文断句题解题指津解题指津1 .通大意,先断易文言文断句的根本,在于对语段意义的准确理解。首先默读一至两遍(默读时,可把文本中 画波浪线的部分当作主观断句题对待),在熟读文段、把握文意后,凭借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把握不准的部分,对于暂时难以 确定的可以先放一放,留待最后重点斟酌。尤其是全国新课标卷文言断句材料都是从整篇文章中抽取出来的语句,断句时我们不宜 仓促答题或草率选择,而应该联系与之相关的上下文,先准确理解语段的整体意思,特别是要 厘清与断句材料相关的人物关系、事件背景等。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 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动物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 有什么过程和结果等。如: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司马。(世说新语方 正)句中共有四个人物“诸葛亮”“魏明帝”“晋宣王”“辛毗”;两个地名“渭滨”“关 中”;一个官名“军司马”;句中动词有“次、震动、惧、战、遣、为”等;然后以动词为 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这样才能准确断句。2 .热点的断句五标志(1)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 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 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予俵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 此、其、之(表示“他”)。这些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要断开;如果作宾语, 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要断开。如: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 子气也。(鸿门宴)句中“关” “财物” “妇女” “此” “吾” “气” “龙虎” “五 采” “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 开。(2)察“对话”,明句读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日、云、言、道、白、对、谓”等字眼,这些对话 标志,也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此类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 内容的起止。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日”而把主语省略。遇 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厘清问者、答者,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种例子并不多,但理解 了这一点,在关键的时候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答案】A【解析】句中两个“命也”都是前句的判断,分别在“命也”“亦命也”前后断开, 据此排除CD两项;“挠节以求贵” “市道以营利”是对称句式,分别在其后断开, 据此排除B项。故选A【参考译文】哎,做官位至公卿,或隐退为农民,都是命,那种屈节折腰以求高官显位,以交易 逐利的方法来谋利的做法。是我们陆家深深感到耻辱的。子子孙孙当引以为戒。希望 不要损害陆家的名声。(九)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人。进士及第,历秘书省著作郎。政和间,天下争言瑞应, 廷臣辄笺表贺,徽宗观所作,称为奇才。他日,特出制诏三题使具草,立就,上即草 后批:”可中书舍人。”未几,自秘书少监除中书舍人,擢御史中丞。开封逻卒夜迹盗 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 即出民抵吏罪A.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B.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C.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D.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 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答案】A【解析】此题在各个选项相绿之处没存标志词。可借助语境,抓谓语中心词,运用 排除法快速找到答案。四项中共有两处不同,第一处是昆讼话府不胜考掠之惨"'不 胜考掠之惨的意思是经受不住拷打的惨痛,胜是''禁得作,能承受”的意思。这是 民被缚以为盗讼诸府之后的情状,与后文遂诬服''逻辑一致、所以应在不胜 前停顿,首先挑除B、D两项。第二处是即出民与抵吏罪中间是否应该停顿,由 语境可知,这两个短语为先后两件事。主语均为安中。王安中先把被诬告的老百姓放 出,再治官吏之罪,中间需要停顿。排除C项。故选A。【参考译文】王安中字履道。是中山阳曲人。考中进士。历任秘书省著作郎。政和年间,天下争 相传言有祥瑞降临,朝廷大臣就上表称贺,徽宗看了王安中的奏表,称赞他是奇才。有一天,微宗特意发下三题制诏全让他草拟,他马上写成了,皇上就在他的草稿后批 道:“可以任中书舍人。”不久,他从秘书少监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提升为御史中丞。 开封巡逻的士兵晚上捉拿盗贼,盗贼逃脱了,有个百娃受惊出门正好与士兵相遇,被 当作盗贼绑起来;百姓到开封府诉讼。受不住拷打的惨痛,于是无辜服罪。王安中调 查到这个案件,审查后定为冤案。立即放出这个百姓,治官吏之罪。(十)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尝乘牛车读汉书,杨素遇而开之,因召至家,与语,大悦,谓其子玄感等曰:“李密 识度如此,汝等不及也。”由是玄感与为深交。时或侮之,密曰:“人言当指实宁可面 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 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玄感笑而服之。A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B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C .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而轻天下士大夫邪/D.人言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 各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答案】C【解析】“若决机两阵之间”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 “公不如密”为一个语意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排除 A.B两项。原文标点:人言 当指实,宁可面谀?若决机两阵之间,使敌人震慑,密不如公;驱策天下贤俊,各 伸其用,公不如密。岂可以阶级稍崇而轻天下士大夫邪?【参考译文】(李密)曾在乘坐牛车时 阅读汉书,杨素遇见了他并认为他很特别(或非同 一般),便召他到家里,和他交谈,(杨素)非常高兴,对他儿 子杨玄感等人说:” 李密有如此的见识和气度,你们都比不上啊。因此杨玄感和李密结下了深厚的交情。(杨玄 感)有时侮辱李密,李密说:“人讲话应当诚实,怎么能当面阿谀奉承? 如 若在两军阵前交战,使敌人震惊慑服, 我比不上您;如若指挥天下的贤良俊杰,各 自施展才能,您比不上我。怎么可以因为您地位较高就看不起天下的士大夫呢?杨玄 感笑了而且佩服他。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对 话词"曰"在文中反复出现,并且“日”前均有说话者,利用"日"字可以断开三处,再结合 前面所讲的依据名词和代词断句,其他也可断开。(3)抓虚词,知停顿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应该断开的 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推断,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 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根据文言文用词习惯和规律,有人总结出了文言断句的 速记口诀,如:"曰"后冒(:),“哉”后叹(!),“夫” “盖”大都在句前,“于” “而” 一般 在句中,“矣” “耳”后面画圆圈(。),“耶” “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 顿。或句(。)或逗(,)看情形,各自位置要牢记。文言文中许多虚词也能为断句提供方便。熟悉 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经常出现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惟、盖、故、凡、且、且夫、唯、盍、若夫、得无、 何其”等词,可在其前面断开;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有“嗟夫、嗟乎、呜呼”等,前 后都可断开。经常出现在句首的谦敬词、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有“窃、请、敬、吾、余、予、尔、 汝(女)、彼、止匕”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开。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纵使、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若、 至若、是以、继而、然则、虽、虽然、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故、是故” 等,在其前面大多可以断开。常用在句首的时间副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是时、 昔者、乃今、有顷”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开。常用在句首的疑问词有“何、谁、孰、安、胡、焉、奚”等,可以在其前面断开。经常出现在句末的虚词有“乎、哉、矣、也、者、耶(邪)、焉、欤、兮、耳、而已” 等,可以在其后面断开。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 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本语段有句末语气词“焉” “也”各两个,一 个句首语气词“夫”,五个句首关联词“于是”“以”“则”“而”“故”。本语段可根据 虚词来完成断句。(4)看修辞,助断句古人写文章是非常讲究辞采的,经常使用顶真、对比、对称、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讲 求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可以把这些特点作为我们断句的依据。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语势连贯。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可为我们 断句提供方便。如果语段中有很多紧密相连的相同的字眼,我们就可以尝试根据顶真这一修 辞手法来考虑句读。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句中多次出现两字重复, 使用了顶真手法。此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对称。古人写文章喜用整句,讲究整齐对称。如: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 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晏子春秋)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标志词 或句式等进行断句。“冠足以修敬”与“衣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与“不 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与“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这段话就是由三组结构形 式对称、内容构成对比的语句组成的,如果掌握这一特点,断句就变得很容易。(5)辨句式,定句读根据特殊句式,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等可进行断句。“者也”句式 及含有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的句式,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 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 式;“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根据固定结构,如“如 何”“奈何”"若何” "得无乎” "无乃乎”“况乎” “何以为” “与其孰若”等也可进行断句。千万不要把固定结构拆分开。但是,文言文中常常 会出现省略的情况,阻碍考生正确断句,因此考生必须依据语境补出省略的内容,才能作出正 确判断。如: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 妾不衣帛。(史记管晏列传)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事齐灵公庄公景公” 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以“于”为标志的被动句。又如:吾师道 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本文段中“庸乎” “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 志可完全断开。3 .两步骤精准定答案客观型断句题是全国新课标卷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该类试题一般从选文中截取一段文 字,去掉标点,设置6至8处停顿,但难度不大。试题中的四个选项,通常断句位置两两相似,只 有一两处不同。解答时,可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四个选项分两组指出选项中断句停顿点的不同之处,对四个选项 进行分组。第二步两级排除 定答案先排除一组:根据第一步的分组,将两组进行比 对分析,排除有明显错误的一组。再排除一项:在剩余的两个选项中,依据所掌握 的知识,排除错误选项,确定正确选项。跟踪练习(一)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袁淑)迁太子左卫率。太子劭将为弑逆,其夜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 望相与戮力。淑及斌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左右皆动。斌惧,乃 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谓殿 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 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 淑出还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节选自宋书袁淑传)A.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 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B.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 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C.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 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D.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 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答案】B【解析】曰是对话标志,后面应断开,排除C、D两项参考译文)大祸是偏正 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项,排除A项,故选B。【参考译文】(袁淑)调任太子左卫率。太子刘劭将要杀君叛逆时,那日晚上袁淑值班,二更左 右,刘劭召集袁淑和萧斌等人,希望他们鼎力相助。袁淑、旖斌二人说:“从古到今 没有这样做的道理,希望你三思。”刘劭发怒变了脸色,手下都要动手。萧斌害怕 了,就说:“我过去在你手下供职,常想为你效力,何况现在情况如此紧迫,就应竭 力听从你的号令。”袁淑斥责渊斌说:“你就觉得殿下真会这样做吗?殿下小时续曾 中风,可能这是他的病又发作了。“刘劲更加愤怒,于是问衰叔:“这事能不能成功? ” 袁淑说:“你处在不被不疑的位置上,还担心不能成功吗?但是成功之后会为天地所 不容,大祸也就临头了。非望你迅迷打消这个念头。”刘助手下的人抓住袁能说停止! ” 袁淑出来回到省台,绕着床转,到了四更才睡下。(二)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 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 纂修孝宗实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 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 宏为礼部尚书。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 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 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答案】B【解析】A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中的”镌“是动词,”裁减,削职”的意思,必 须与名词”官”搭配,此处断句错。C项,“俄以实录成进/左干允再迁翰林学士” 中的“进”是动词,”晋升”的意思,”左中允”为名词,是其宾语,两者不能断开,此项 错。D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根据 对 A项与C项的分析,可知此项有两处错误。故选Bo【参考译文】傅珪,字邦瑞,是清苑人。明朝成化二十三年考中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年间, 被任命为编修,不久兼任司经局校书。参与修纂大明会典,完成后,晋升为左中 允。明武宗继位,凭借东宫的恩德,晋升为左谕德,充任讲官,编辑修撰孝宗实录。 当时的文学大臣不附会刘瑾,刘瑾嫉恨他们。说会典由刘健等人完成,浪费很多, 参与编修的官员被降职,傅珪被降为修撰。不久因实录修成,晋升为左中允,再 次晋升,任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明朝正德六年,代替费宏任礼部尚书。(三)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 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 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 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A.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 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 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 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日/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 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答案】B【解析】画线句中的两个“则”是领起下文的推论句或结论句,其前均应断开,据此 可以排除C、D两项;根据句子大意,应该是鲁君督“疑”的主语是“鲁君”,”鲁”前应断 开,据此排除A项。故选Bo【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人攻打鲁国,(吴起)率军攻打齐国,大败齐 军。鲁国是小国,却有着战胜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 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起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罢免 了吴起,吴起这时听说魏文侯贤德想去侍奉他。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领,攻打秦国, 攻克了五座城池。吴起做将领,同最下等的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替士兵分担 劳苦。有个生毒疮的士兵,吴起替他吮吸毒汁。(四)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 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日;”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 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樽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 是崇语,车驾遂东。(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A.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搏奢靡/轻赋/慎开IJ/纳谏/争察谄谀/ 继绝世/B.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搏奢靡/轻赋/慎开V纳谏/争察谄谀/ 继绝世/C.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唆良/搏奢靡/轻赋/慎开U/纳谏争/察谄谀/ 继绝世/D.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酸良/搏奢靡/轻赋/慎开IJ/纳谏争/察谄谀/ 继绝世/【答案】D【解析】“宜悉出之”,为独立完整的句子,不宜断开,排除AC两项举唆良,“搏 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为结构一致的句子,不宜断开,排除 AB两项。【参考译文】开元五年,皇帝将要到东都去,可是太庙坍塌了,姚崇提议说:“这太庙本是苻坚 时修建的宫殿,不应当停止这次行程。”褚无量鄙弃他的提议,认为不值得听信,就 上奏章说:“帝王阴盛阳衰,先祖就会显现灾变。如今后宫不被宠幸过的宫女,应当 全部遣散她们来应对灾变。选拔贤良的人才,抑制奢靡之风,减轻赋税,谨慎施刑, 采纳劝谏之言,明察谄媚的人,让断绝禄位的世家得以继承禄位,这样就会天人和 谐,灾祸停止。”皇帝认为姚崇的话对,车驾于是向东进发。(五)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举进士,授鄢县主簿。吴曦畔,乞解官养母,曦诛,摄 府事以忠孝两全荐之,调中江县丞。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 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选自宋史冽传第一百六十八,有删改)A.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 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B.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 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C.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 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D.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令 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答案】C【解析】“父就养得疾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居丧哀毁骨立服除成都府路诸司辟丹棱 令丁母忧服除差知夹江县”,这段话断句的标志有:“定子衣不解带者六旬”句意完 整,其前后均需断开。排除AD两项,另“居丧”“服除”“丁母忧”均为固定说法, 其前后均需断开,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排除B。【参考译文】高定子,字瞻叔。嘉泰二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鄢县主簿。吴曦反叛,他请求解除 官职赡养母亲,吴曦被诛杀后,代理府事以忠诚国君、孝顺父母的名义推荐他,他被 调任中江县丞。他父亲在他那里生活时得了病,高定子六十天不脱衣睡觉辛勤侍奉。 在守丧期间,悲伤得瘦骨嶙峋。守丧期满,成都府路诸司征召他为丹棱县县令。又遭 遇母亲过世,守丧期满,差遣为夹江县知县。(六)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 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 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A.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B.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C.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 食不重肉/妾不衣帛D.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 不重/肉妾不衣帛【答案】C【解析】文段开头“者也”是判断句式,”者”后应停顿,据此排除A、B两项;“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承前省略主语“晏平仲婴”,”以重于齐”是用“于“表被动,“重于 齐”后应停顿,据此排除D项。故选C。【参考译文】晏平仲名婴,是菜州夷维人。(他)先后侍奉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因为生活 节俭、努力做事而被齐国国君看重。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只吃一份 荤菜),他的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他在朝堂上时,国君问到他,他就慎言回答;没 问到他,他就谨慎小心行事。有利于国家政治清明的,他就遵从政令行事;不利于国 家政治清明的,他就权衡利弊斟酌办事。 因此,他能接连侍奉三代君主。名扬各诸 侯国。(七)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苏烈,字定方,以字行,粪州武邑人.会都曼先镇诸胡,劫所部及疏勒、朱 俱波、喝般陀三国复叛,诏定方还为安抚大使。率兵至吐叶水而贼堞【注】马头川定 方选精卒万骑三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师进攻之, 都曼计穷,遂面缚降。俘献于乾阳殿,有司请论如法。定方顿首请日:“臣向谕陛下 意,许以不死,愿丐其命。”帝日:“朕为卿全信。”乃宥之。葱岭以西遂定。(节选自新唐书苏烈传)注堞: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又名女墙。A.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 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B.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 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C.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 其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D.率兵至叶叶水/而贼堞马头川/定方选精卒万骑千袭之/昼夜驰三百里/至其 所/都曼惊/战无素/遂大败走/马保城【答案】A【解析】先聚焦辨析重点,再多方推断定答案。第一处不同是“定方选精卒万骑三 千袭之、考虑到古代汉语中”名词+数词”的特殊结构,这里“精卒万骑三千二 可以断 为“精卒万”“骑三千、两者之间为并列结构,共同作“选”的宾语,可排除B、D两项。 第二处不同是“遂大败走马城”,由句中的关键词“大败心走”可知,后文讲的是都曼败了, 逃向了某地。“走”的意思是逃跑,故“走马保城”前应断开,可排除C项。选 Ao【参考译文】苏烈,字定方,以字行于世,是冀州武邑人适逢都曼原先统制各少数民族部落, 胁迫所统率的部下和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国反叛,皇帝下诏令苏定方返回担任安 抚大使。苏定方率兵到达叶叶水,而贼兵在马头川筑城墙据守。苏定方挑选一万精兵、 三千骑兵他们,一昼夜奔驰三百里,到达贼营。都曼惊慌,作战没有平时的状态,于 是被打得大败,逃到马保城。官军进攻,都曼无计可施,便将捆起来投降。在乾阳殿 进献俘虏,有关官员请依法论处。苏定方磕头请求说:”臣先前已经晓谕陛下的圣意, 答应免去他死罪,希望饶的性命。“皇帝说:”朕为爱卿保全信义。“便赦免了都曼。 葱岭以西于是平定。(A)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 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坠厥初。A.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天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B.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C.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 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