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品工作计划(7篇).docx
小学思品工作计划(7篇)小学思品工作计划(精选7篇)小学思品工作计划篇11、备课: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每个年级可针对年级特点结合学校德育工作选定几篇重点课 文开展集体备课。备课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青年教师还应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能及 时地写出教学中有质量的反思,向成为反思型的教师方向迈进。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标的主渠道。教师 要立足课堂,围绕课题深入研究,主动探索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 模式,让教学获得更好的实效。在备课方面,倡导“高效、共享、反思”的联合备课方式, 特别要注重教后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 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要求每位老师按学校要求上交每月教 学反思(重点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反思,归纳至少一种教学模式), 并在组内交流以、学习。2、上课:(1)提出专课专用的.要求,并以组内互查,教学处抽查的 帮助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为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放低姿态, 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 不用既定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要和学生交朋友,勇于面对真 实的自己,要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勤于学习,不断吸收时代的 信息,与时俱进;对于教材倡导的教学活动,要在教学实践中进 行探索和创新。2、注意整体把握为了体现一种儿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为学习喜爱的朋友, 让他们愿意与教材中的儿童对话,教材中呈现的内容有很多细腻 的生活场面和真实个案。然而教材中的范例只是一种提示,它并 不是唯一的或最好的。因此,我们要通过这些提示去整体把握教 材,既可以利用这些范例丰富学生认知和情感体验,又可以根据 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合理的取舍,或加以适当的拓展。三、教学理念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 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 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 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 程目标。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 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 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 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 现的。教师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 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 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 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 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4、充实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语文等学科教 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把静态的 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从 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包括社会生活中对儿童发展 有意义的题材,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联系起来;同时关 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 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5、拓展教学空间: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 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为此,教师应积极地开发和利用 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 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 社会的能力。小学思品工作计划篇5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 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 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 学生。能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4、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5、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做好本学期课题 研究的深入开展。小学思品工作计划篇6一、工作思路:品德学科教研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引导教 师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 堂教学研究活动,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德育课程实施中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 学习和贯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树立以人 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以区教研室与学校教导处 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教学组工作,加强组风建设,不断推进课 程改革。积极开展思品教学研讨活动,以进一步提高科组老师对 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 力。二、具体教学研究目标:1、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内外相结合、师生相协调 的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为学生 的健康成长服务。2、低年级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据此确定课程的 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 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 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通过教 学,培养学生“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 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的思想情感。使他们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 律。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保护环境,爱惜资源。3、中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要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社会 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 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 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 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 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 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 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 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4、高年级组的品德与社会是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 会实践、学会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 品德与文明行为的习惯;综合性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 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对学生确 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教学要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 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 是非的能力,在了解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理想和参加社会 主义建设的社会责任感。三、工作要点:(一)认真钻研教材,提高教学质量。深入学习课改新理念,认真积极稳妥地进行新课程改革,及 时发现和研究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探索与实 施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为新课程的有效实施积 累经验。1、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 课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课程标准和新编教材,确立新的 教学观念,以此为指导,改革品德课教学,尤其要加强新教材的 集体备课力度,使教师尽快适应、把握新编教材的特点,搞好学 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2、着重开展未成年人道德文明建设研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 神研究,健康心理和健康人格教育研究、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等,使课堂成为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平台。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组织教师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推进教师 的专业化成长,提高教研活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二)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师发展强化学科教研组建设,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常规,努力做到 教研活动制度化、专题化和系列化,促使教研组建设上一个新台阶。小学思品工作计划篇71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 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将会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及时充电,跟上时代的. 步伐。本学期要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活动,在学习方法上要 做到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要求教师本学期阅读教育理论书籍 名著1本,要求有读书评论或读后感;每月组织教师参加读书心 得交流。2 .继续开展说课、听课、评课活动。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抓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测 等环节。开展年轻教师课堂研讨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以推 动全组成员认真钻研教材,集思广益,取长补短。3 .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争取榜上有名。认真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参加教研室评比。4、加强听课和教学经验的总结,开展互相听课、评课活动。5、配合教导处,要求教师做到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作 业认真批改、课后精心辅导。着力提高课堂效率,向45分钟要质 量;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 用。6、围绕学校课题,结合本学科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 好课例活动,有质量地完成说课稿、设计和反思案例。7、制作教研组网页,收集、保存各类资料,做到教研组成员 资料共享。组内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思品材料,制作课件,建 立思品课件资源库,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方便。形式进行检查反馈。(2)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单一和机械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运用 多媒体和网络等先进手段进行教学,加强教研组内的课堂教学研 究,进行行动研究,有一套说课、备课、研究实录、课件及案例资 料,并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展示。3、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保证目标的实现。鼓励教师在评 价时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 为主的发展性评价,从多方面进行评价,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学 生,利于学生发展。小学思品工作计划 篇2桂树开花,十里飘香。在这浓浓的香气中新学期又开始了, 我们的工作也将有条不紊的开展。为了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将全校 的思想品德课和品德与生活课及品德与社会课开展的更好,更能 显示我校思品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能力,更能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 也更能为其他学科服务。现将我校这学期思品教研组的教育教学 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本教研组严格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湖北省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为依据,以教育的“三 个面向”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并以我 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细致的将国家的教育方针、 政策、教育的改革问题,国内外大事融入思品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在全体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优化课堂的结构,顺利的 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二、基本的情况我校是鄂西北农村山区的一所优秀完全小学,几年来,我校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进步很快,先 后被评为“农村师范小学“我校的教师,他们的素质过硬、工作 扎实、教育学生耐心,这些教师在许多教研活动中也取得了宝贵 的经验,大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都比较新,业务能力 都很高,课改作风都比较扎实。但由于地处山区,信息闭塞,学 生的自学能力力较差,自主探究的习惯未能养成。学习态度不端 正,没有足够的上进心和进取心,不够主动学习,相信经过这学 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帮全体的学生并取得进步。三、任务与目标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灵活运用多种教法进行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 构,提高课堂质量。2、加大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特别中一二年级要加强新课 标的落实力度,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中高年级要严格按照县级教 育行政部门的布置逐步推进新课程改革。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凭借,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 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3、加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力度,认真组织几次以低年级落实 新课标为目的的听评课活动。4、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和 现实生活来教育规范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5、加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以课本为内容,在全校开 展动手剪、积累收集的活动,认真落实每一节课。6、联系周围典型事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7、积极响应学校教导处开展的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 作。8、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四、方法措施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2、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3、组织教师多看、多听、多学。充分发挥学校的网络设备。看就是观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学科的相关录像,听就是多外出听 专家讲课,多学就是学习外地先进教学方法,并能把学到的方法 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4、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工作积 极性和学习积极性。5、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一致。6、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各种不良习气的调查。7、开展一些活动,小检测,对他们进行督促。8、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到社会中,生活中体会9、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一致。五、活动安排月份内容九月份1、制定计划审查计划2、常规月查常规月查十月份开“庆国庆”的活十一月份常规月查十二月份常规月查元月份常规月查小学思品工作计划篇31、常规教研: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做到定人、定时间、定内容。2、教研展示: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 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想精神,重点开展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 过程方法探索、新教材教法研究、教师专业培训、教学评价研究、 教学调研指导等教研工作,强调“教研”、“科研”、“培训” 三位一体,促进学科教学发展。1)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学研究,立足课堂,实践反思,探 索合课程教学若干模式,真正实现“以科研指导教学,促进新课 程教学实效”的目的。2)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成长。知识结构的建构依赖于不断地学习、汲取,要主动了解国内 外前瞻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在实践中探索课程改革背景下的 教育教学规律,做到在理论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 能力,在交流反思中促进发展。本学期重点通过继续学习如何提高思品课堂实效性相关理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的相关教学案例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积累教学实 践经验。小学思品工作计划篇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 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 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 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 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 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 3四个主题,各单 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 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 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 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 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 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 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 信息等。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 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 的欲望。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 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二、指导思想1、积极转变观念(1)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综合的课程观要求我们走出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尤其是说教 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组织教学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学习中 愉快地生活、成长,获取对社会的整体认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和道德观。开放的课程观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 性地使用教材。要注意联系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官职社会中新 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对教科书中提出的问题、 预设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 灵活有效地推进教学过程,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学生的' 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 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去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 强调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去解 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 权利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是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 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 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 成长的愉悦。(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组织者、 支持者和参与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 适宜的活动环境和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