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乡村振兴知识点梳理及金句积累.docx
全国公务员考试之乡村振兴知识点梳理和金句积累大盘点zxx舁口匕旦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 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 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 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并明确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 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年9月,指出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发展 壮大乡村产业,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现代乡 村治理体系,保障改善乡村民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2019年3月,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 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 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 理有效、生活富裕,制度保障是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 策体系。2020年3月底到4月初,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在推 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1.相关事件(1)浙江省成立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会。为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浙江省成 立了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会,并将开展乡村地域文化挖掘,引导优质文 化资源参与各类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并进行业务指导。 此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集聚多方力量挖掘、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 化,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文化力量。(2) “送文化”变“种文化”,山东博物馆乡村振兴文化服务走 进滕州。近日,山东博物馆乡村振兴文化服务走进滕州市东郭镇暨首 家山东博物馆乡村振兴文化服务站揭牌,标志着山东首个博物馆乡村 振兴文化服务站的建成。通过不定期向服务站推送山东博物馆最新展 览、教育活动、宣传出版物、视频资料等,让乡民及时享受博物馆优 质的公共文化与教育服务。2.分析(1)意义分析1 .以文化为媒介,实现乡村乡风文明。一是能营造团结友爱风尚。 乡村文化建设能够凝聚精神力量,提高村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 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营造团结友爱的乡村新风尚。二是能营造诚 实守信氛围。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乡村文 化建设,传播“恪守信义”的家风家训,有利于弘扬诚信道德品质, 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三是能营造互帮互助 风气。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能够加强村民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 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增进村民间的情感,营造邻里互助、积极向上 的文明新风尚。2 .以文化为支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以文化引领乡村振兴,能 够为乡村经济注入不竭动力。一是促进产业融合。乡村文化建设能挖 掘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利于乡村依托当地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发展 旅游业,拉动了衣食住行的消费需求,促进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 合。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乡村文化建设能助推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 过去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乡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3 .以文化为载体,增强乡村治理效能。一是能强化干部素养。实 施乡村文化振兴能增加乡村领导干部的人文素养、精神素养,能提高 乡村领导干部的治理智慧、治理眼界,有利于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 二是能提高乡民素养。优秀文化的弘扬和传承能够提高乡民文化水平 和道德素养,乡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能增强村民对乡村治理的理解度, 也能增强其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增强乡村治理效能。(2)对策分析1 .壮大乡村文化人才力量。一是做好返乡创业。进一步发展乡村 经济,不断创新乡民返乡创业模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优秀乡 民留在农村,使之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二是积极培养乡村 文化人才。健全乡村文化人才培养机制,邀请专家,为乡民开展文化 教育活动,加强乡村文化活动组织建设,团结乡民共同构建乡村文化 空间。三是引导社会各类人才积极投身乡村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城乡 文化结对帮扶机制,引导文化部门和艺术团体深入基层开展艺术活动, 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智力支持。2 .实现文化基础设施有效供给。一是充分对接实际需求。着力破 解过去单纯由政府提供的“自上而下”的刚性模式,建立“上下互动” 的柔性供给机制,缩小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化解“供需 错位”矛盾。二是提高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配置专兼职人员加强监 督管理,以文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乡民生产生活需求为载体,组织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鼓励、引导村民参与文化活动, 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3 .完善乡村文化发展规划。一是因地制宜发展。政府需做好乡村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调研工作,了解乡村文化发展需求,了解乡村文化 发展短板,了解乡村文化特色资源等,将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相结合, 科学制定乡村文化发展,确保乡村文化精准建设。二是让文化政策与 时俱进。政府要综合各方意见,站在全局立场,制定赋有前瞻性、预 见性的政策,并要经过多方论证,最大限度争取政策制定与实施的科 学有效。三是增加对乡村文化的重视。政府要发挥引导作用,推动文 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引导文化消费活动向乡村倾斜,扩大非遗 产品、手工艺品、乡村旅游等消费,推动乡村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同 时,充分吸收社会资本,加大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 乡村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振兴。4 .高频金句(1)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 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 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2)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 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 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 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 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 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 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四)美丽乡村建设1 .相关事件(1)山东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乡村生态振兴。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山东把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与农村基础设 施建设等工作统筹起来,整合资金、资源、公共基础设施,全局谋划、 一体推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2)内蒙古用样板力量推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深入贯彻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内蒙古 重要讲话精神,内蒙古提出实施“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呼和浩 特市赛罕区被确定为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样板区。自整治工作开展以来, 赛罕区坚持从区情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实施,以厕所改造为重 点,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建设,提高了农作物秸秆就地转化 利用效率,大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使辖区更加生态宜居。2 .分析(1)意义分析1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宣居乡村, 能够全面治理生活垃圾,保护乡村山水田园景观,保留好绿水青山和 田园风光。同时,能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让越来越多的 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2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一方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 居乡村,给农村群众一个清新洁净的美好家园,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 居住环境;另一方面,还能够全面解决农村居民住房、出行和用水、 用电问题,提升生活质量,让农村居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 福感。3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完善了乡 村配套基础设施,有利于发展绿色生态乡村旅游,如农家乐、民宿等 “美丽经济”。乡村旅游服务业将成为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实现农民 的多渠道增收。最终,为农村产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提供条件,促 进农村经济的发展。4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能够吸引更多的工商资本、技术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促进资金、 技术、智力等资源向农村流动,进而推动农村发展,进一步实现城乡 协调发展。可以说,没有美丽乡村建设,就不会实现美丽中国。(2)对策分析1 .提高思想认识。一是高度重视乡村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形成 合力,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监督考 核机制等做出更有导向性的制度设计。二是多种渠道宣传引导。充分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新闻媒体,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 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教育, 积极推广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向村民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 意义,带动村民自觉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2 .提升建设质量。一是借鉴先进成功经验。学习借鉴美丽乡村建 设经验,以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模式为发展和治理的样板, 通过开展乡村试点进行探索,以点带面,造就富有本地特色的万千“美 丽乡村”。二是科学编制建设规划。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 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修编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 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要 素,力求保持乡土风貌,并突出实用性,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 要、体现乡村特色。三是加强乡村文化保护。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 历史文化、人文特色等个性化情况,统筹兼顾乡村风貌保护和环境整 治,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注重建筑风貌、历史文化和景观美化、自 然风景的协调,重视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留住乡村记忆。3 .多方加大投入。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当地政府要完善财政 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 投入,切实做好资金安排。二是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制定税收、金融、 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引导有 条件的地区将农村环境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 有机结合,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互促互进。另外, 倡导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4 .高频金句(1)乡村振兴了,环境变好了,乡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要继续 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 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2)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 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 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 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3)要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更大功夫,推动乡村经济、乡村 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 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强起来,让乡亲们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2020年12月底,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取得 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同时,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一是要加快发展乡村产 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 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二是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 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 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复。四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 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 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二、相关话题分析(一)乡村产业振兴1 .相关事件(1)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 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用好五年过渡期政策,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以产业振兴带 动乡村全面振兴。(2)动农村“短板”向“潜力板”转变让广东乡村成为城里人向 往之地。进入2021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三农”工作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阶 段。广东省委、省政府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 谋划,将农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撬动农村“短板”向“潜力板”转变的 主要手段来抓,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积极探索全面脱贫 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2 .分析(1)意义分析1 .促进农民发展。一是吸纳群众就业。发展乡村产业,能带动相 关个体户、企业发展,进而可以向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农民 就业空间。二是提高农民收入。乡村产业繁荣能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 多元化发展,能让农民在参加传统种植业的同时,去二三产业中寻求 发展,进而获得更多收入。三是强化农民素质。乡村产业繁荣能吸引 更多外来人员涌入农村,带来更多的技术、知识,在生产过程中有利 于将这种知识、技术传授给农民,进而提高农民的素养。2 .促进农业发展。一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 装备提升和组织方式创新,更体现在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乡村产业,可以将现代工业标准理念和服 务业人本理念引入农业生产之中,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二是发展农业新业态。发展乡村特色农业就是依托乡村本土农业 特色,结合多样化市场需求,生产独具一格又符合消费导向的农业产 品,这能聚集更多资源要素在特色农业,能发掘农业更多功能价值, 也能丰富更多业态类型。3 .促进农村发展。一是挖掘本地特色。一般发展乡村产业要结合 当地的发展优势与特色,意味着乡村产业越壮大,当地的特色与优势 就可能越明显。二是提供物质条件。乡村产业壮大意味着乡村经济实 力就增强,能吸引更多城乡资本下乡,为农村设施完善、乡风文明建 设提供充沛的物质资金支持,进而带动农村各方面事业的发展。(2)对策分析1 .突出优势特色,培育壮大乡村产业。一是做精乡土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小宗类、多样性特色种养,加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保 护和开发: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 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二是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实施休闲农 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 区、乡村民宿、森林人家和康养基地,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乡村 旅游重点村,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2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一是培育多元融合 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引导其向粮食主产区和特色农 产品优势区集聚;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和 家庭农场跟进、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二是发展多类型融 合业态。跨界配置农业和现代产业要素,促进产业深度交叉融合,形 成“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推进农业与加工流通业融合,推进农业 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与信息产业融合, 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等。三是构建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业企业 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 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3 .推动创新创业升级,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一是强化科技 创新引领。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联合攻克一批农业领域关键技术;支持 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大型种业企业集团;建设一 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二是促 进农村创新创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引导农民工、大中专 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 家”、“乡创客”创新创业;创建农村创新创业和孵化实训基地,加 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和经营管理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培 训,提高创业技能。4 .高频金句(1)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2)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 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3)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 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 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二)乡村人才振兴1.相关事件(1)民主协商和风,吹遍乡村大地。民主协商和风,吹遍乡村大地,广大村民投身乡村治理的热情空 前高涨。浙江省各地探索民主管村、村民说事等制度,诞生了 “象山 经验” “余村经验”等一批典型;北京市顺义区以村规民约推进协同 治理;天津市宝垠区深化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规 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2)大学生回村当书记为乡村振兴燃烧青春力量。“90后”程桔毕业后,回乡担任湖北省崇阳县白霓镇大市村党 支部书记,通过“村集体+贫困户” “发展大户+贫困户”“贫困户+ 贫困户”三种脱贫模式,带领该村走上了一条“支部带头人+阵地建 设+产业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治理”的“1+4”致富路。同时,还带领 村民解决饮水难、出行难问题,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该村在 全县率先脱贫出列。2.分析问题分析1 .部分乡土干部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能力不强。部分村干部队伍老龄化、学历低,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赶不上时代发展 步伐,难主动学习新政策、新理论、新方法。二是工作主动性不强。 部分村干部按部就班,习惯于凭经验办事,习惯于听上级安排,不拨 不转、一拨一转的现象仍存在。三是缺乏长远眼光。部分村干部只停 留在眼前工作,在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繁荣乡村文化、加强基层治理 和发展农村专业人才方面统筹能力不足,缺乏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 性规划。四是廉洁自律性不足。部分村干部心存侥幸,漠视党纪党规, 面不改色,到处伸手,以权谋私,存在微腐败现象。2 .乡村本土人才存在的问题。一是本土人才“留不住”。乡村经 济落后,生活艰苦,加上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工作压力大,与工资待 遇不成正比,造成本土人才不愿留在乡村。二是对“留下”的本土人 才培育力度不足。基层人才培训投入不足,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 少,培训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形式与内容相对单一,再加上缺乏相应 的激励机制,造成培育本土人才的效果不佳。三是“留下”的本土人 才未来不明。虽然目前已有文件为本土人才规定了出路,但这些规定 不具体,更不好操作,加上后续具体政策尚未出台,使得不少本土人 才出路不明,对未来忧心不已。3 .外来人才存在的问题。一是乡土吸引力不足。基层发展相对落 后,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缺少优质资源、发展机会,发展通道更是狭 窄,从而让优秀人才望而却步。二是外来人才难以持续停留。众多外 来人才只是将基层工作当成跳板,等到机会来临,便会回到城市工作, 使得振兴乡村的人才供给不足。三是“留下”的外来人才水土不服。 部分外来人才对当地的民情民意不甚了解,再加上不愿深入群众、深 入基层,导致制定落实政策时脱离实际,从而达不到预想中的效果。(2)发展对策1 .在“引”上做文章。一是完善引进机制。根据乡村需求,明确 引进方向,多措并举引进专门人才;适当降低门槛,实施更开放的人 才引进政策。二是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乡村建设的人才给予住房、 税费、金融等方面的扶持,合理分配收益,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 人才收入水平。三是畅通流动机制。坚持柔性引才原则,树立引才引 智与道德素养相结合;畅通人才向上流动渠道,重视对乡村人才的重 用和提拨,为其提供发展空间。2 .在“留”上下功夫。一是降低政策实施门槛。优化贷款扶持、 营商环境、政治待遇等方面政策,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二是 厚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加大宣传教育,鼓励个人 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增强其自豪感;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大对基层 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增强其幸福感。三是培育 先进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面呵护乡土人才,增强 各类人才的归属感。3 .在“育”上求突破。一是划分人才梯队。实施定向分类培育, 重点培育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二是 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各类学习培训平台,强化乡村人才实践能力,实 施针对性精准培育,努力培训新型乡土人才。三是充分利用培训力量。 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开展技能型培训I;把课 堂移到田间地头,尤其增加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对乡村建设的认 知能力。4 .在“用”上见实效。一是强化用人导向。把能力、业绩、专业、 素养突出的干部用起来,及时填补“缺位”。二是拓展来源渠道。采 用下派、外引、内育的方式,从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乡贤等群 体中选拨,为乡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开展综合性培训。开 展学习活动,集体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学习榜样,转变干部思想, 积累治理经验。四是严格考核分配。制定考核标准,细化细则,将能 力、品行不匹配的干部踢出队伍;分析优秀干部能力,精准分配到合 理岗位,发挥最大效用,并提供物质或精神激励。5 .高频金句(1)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 乡村振兴人才支撑。(2)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育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 人返兴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3)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 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三)乡村文化振兴